好妈妈要有爱的好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读懂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1)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每个人的童年似乎都有被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亲友“曲解”的一面,我也是如此,记忆中,处于童年时期的我,自己的意见很少被大人们所关注和接受,他们多以过来人的角度“友善”地指导着我的言行举止以达到“合格标准”。

今天,若不是有过一番甚至几番震撼内心的经历,可能我也必如自己的父母们一样,以自己的角度再次测量、规划着自己孩子的每一言行是否达到我所认为正确的角度和标准。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深冬的子夜,我随着稀疏的人流从火车上下来走向出口。临到出口的铁门处,听见刺耳的孩童哭闹声从前方传来,在这个安静的冬夜,那声音听起来格外清晰。我同其他乘客好奇地边往出口走边循着声音张望。

长长的水泥长廊上,一个闹情绪的四五岁男孩正不可理喻地趴在地上,又哭又闹,两脚乱踢,两手乱抓。此时,等候接站的零星十几个人连同跑出租的一些司机围拢在孩子附近,看着孩子旁边那个年轻母亲作何处理。

我也连同下车的几个乘客一样,从出口出来后,就被这样的情形吸引在那里。

这个年轻的母亲没有制止孩子的哭闹,她将挽在右胳膊上的一个休闲挎包放在身体旁边,先轻轻地弯下腰,紧接着也与孩子一样,一屁股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哭闹的孩子此时似乎愈演愈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母亲转换身体的角度,也全身趴在水泥地上,与孩子的身体平行一致,头部对着孩子的头部。

此时,下车和接站的人都被这个情景所吸引,没人知道母亲到底要做什么,或者,她们是否只是一对乱发神经的母子俩。我裹紧外套,猜测着她们是否是在做行骗之类的把戏。

小男孩从激烈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也用眼睛看着妈妈的眼睛,渐渐地,她们的头紧挨着头,鼻尖触着鼻尖。几分钟后,小男孩一个翻身,从地上爬起,年轻的母亲也跟着站了起来。母亲弯腰拎起包,用手触摸了几下孩子的头发,手挽手,一起转手走出长廊。

我随着人流,随着这对母子一起往长廊外走,长廊外,孩子挣脱母亲的手,飞快地向广场跑去。远处,一身铁路制服的年轻男子正微笑着等待这个男孩的“猛虎扑食”。

哦,原来,她们不是耍把戏的骗子,那一刻,我顿感羞愧,不仅为自己的小人之心对人家的恶意揣摩,也为不能做到整个从头到尾,对孩子不发一句训斥的无声教育,所震撼。那一刻,我相信,这个母亲是真正读懂孩子内心的人,能够从孩子的情绪出发寻求共鸣共振,然后进行心灵沟通,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和最伟大的爱,它隔离了水泥地的冰冷、冬夜的寒风、言语的斥责和愤怒的体罚。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成为母亲后,有多少次可以俯下身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情绪?若很少甚至没有,对于孩子的成长,我到底是在破坏,还是在麻木轮回原生家庭于我的基因复制?

身为孩子的母亲,也身为幼教工作者,那个寒冷的冬夜让我对幼儿教育充满了敬畏。我想,只有读懂孩子,才能伴随、引导孩子成长。之后的生活和教育环节中,同样令我反思的事情也接连发生。

每个周六日,是我组织周训练营的时间,在我的以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为主的周训练营中,会通过有目的地的设置主题,然后通过不同方式让孩子积极参与的形式,达成培育目的。

在一次组织口才培训的活动中,营里有个叫王涛的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因平常就表现出少有的那份童真,我有意通过他来带动其他小朋友的积极参与。果然,前几期的活动如我所料一直掌控很好,很多孩子也和王涛一样,逐步摆脱了常规的那种模仿痕迹,越来越能即时即景地脱口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临近六一儿童节,我计划给他准备一个《被同伴驱逐的蝙蝠》的故事为素材,让他由此展开,然后到各个社区组织的各类儿童节活动平台上去表演。没想到,任务刚刚布置下去的一天,王涛的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很委屈,因为他从小到大从来没看过蝙蝠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他怎么发挥也不满意。这个电话让我忽然发现自己犯了很大的一个错误,我是在用自己的成人经验来理解故事并要求孩子将我的理解表现出来,但这显然忽视了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经验。

于是,我开始收集整理一些关于蝙蝠的影音、画册资料,和王涛一起去认识蝙蝠的自身特性。果然,经过了这样的必要准备,王涛的六一演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甚至带动了更多各社区的孩子来学习口才训练。

有了这样的经验,我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也有意识地避免去犯同样的错误。孩子在小区的一个绘画机构学习绘画,我对她将河水与天空涂成五颜六色不再焦虑,我甚至发现我看到一些公司门口摆放的庆祝节日的那些由砖头累积成的漂亮造型,到了孩子眼中却成为又高又大的两坨粪便,即使是逛街,她描述橱窗里看到的那些“柱子”居然是我眼中的一些塑料模特的腿。果然,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对孩子来说观察的角度不同,绘画表达的方式也自然不同,孩子会从不同的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多元角度观察这个世界,而这恰恰是我们一贯对孩子愤怒、失望的问题所在。

也许,尽管孩子的教育不是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那么简单,但若尝试着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问题,就能创造孩子成长的不断累积,减少摩擦和困难。身为妈妈,一定要记得,你的孩子也许完全错了,但他自己却并不会这么认为。不要急于责备他。聪明、容忍、特别的——懂孩子心理的妈妈,首先要做的,是去尝试先读懂他。

以己童心呵护孩子童心

儿子最近迷上了游泳,每到星期天就央求我带他去游泳馆游泳。对于儿子这一喜好,我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游泳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磨练意志,所以每天星期天,我会尽量抽出半天或者一天时间去陪儿子游泳。

一个星期天,我带着儿子照例去了游泳馆。下水没游几圈,我就感觉体力被耗尽,只好坐泳池边休息,一边晃荡着双脚拍打着水面,一边看着不远处正游得欢快的儿子。在我的教授下,儿子早早地学会了蝶泳、蛙泳、仰泳等。我自幼在乡下长大,那时候还没有女汉子这一说,但我具备了一个女汉子所有的素质:成天和一帮小男孩厮混在一起,我们夏天老爱一起去一条小河里游泳、打水仗。

尽管父母亲怕我出现意外,一再三令五申不允许我去游泳,但是每当小伙伴在大门外用各种暗号来呼唤我的时候,我马上就会忘记父母亲的叮嘱和告诫,偷偷溜出去与小伙伴们会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不同的泳姿,而且这种技术至今没有生疏,只要一下水,马上就能畅游起来。

“妈妈,你怎么不游了?”儿子发现我不在泳池内,马上折回来询问。

我看着他说:“妈妈有些累了,等我休息一会儿,然后再陪你一起游,好吗?”

“一会儿我还要和你比赛呢!”儿子抹了抹脸上水珠说,“可不能偷懒噢!”说着便游走了。

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女士也下水开始游了起来。她明显是一个游泳初学者,身体僵硬,在水中扑腾了好久,都没能游出多远,再加上她身体有些胖,整个动作看起来有些滑稽。我差点笑出声来,不过考虑到会伤害到她的自尊,我还是强行忍住了。

看她游得那么费力,我骨子里的好为人师的本性就开始显露。我跳到水中,游到她身边对她说:“你有用的时候,双手的手指并拢,这样才能划动水。另外,光用手划水还不够,你还要用腿来配合。”说着,我给她做了个示范。

她按照我的建议试着游了一遍,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她冲我挥挥手说:“你真厉害,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我掌握了游泳窍门。为了儿子,我一定要学会游泳!”

我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是为了你的儿子?”

她一边按照我刚才教的方法练习泳姿,一边回答我说:“我儿子今年十岁了,为了让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经常陪他一起玩。春天,我们一起去郊游踏青、种花;夏天,我们一起去野外捉蜻蜓和蝴蝶;秋天,我们会一起到乡下采摘各种果实;冬天,我们会堆雪人、打雪仗。另外,以前我还和儿子玩过捉迷藏、过家家、吹泡泡等多种游戏,唯独这个游泳,我练习了很久,还是不能熟练掌握。”

我十分佩服这个妈妈,她之所以能够付出极大的耐心陪孩子玩,一方面是出于爱,另一方面也是她童心未泯。我想,等她的儿子以后长大成人,再回想童年时期妈妈用一颗童心的呵护,那该是多么一件美妙的事情啊!我记得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说过:“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别人去奇怪吧!”

丰子恺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孩子尽快入睡,他每天都会为孩子哼唱一些小曲子;为了逗心情不好的孩子高兴,他会即兴画一些滑稽的画;有时候,他还会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高楼,把小板凳摆成一排玩开火车的游戏,甚至有的时候他还会和孩子抢着阅读《新儿童》杂志,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游戏里面的问题,研究里面各种游戏玩法……

对于家长来说,“童心未泯”是爱心的最大流露,它能有效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博得孩子的信任和喜爱,最后便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对于孩子来说,童心一旦遭到破坏,就等于是在扼杀他心中的美好以及创造力,他的童年将会是一片灰暗。

记得每年离圣诞节越来越近的时候,儿子每天都会翻看日历,然后数着指头为迎接平安夜倒计时。我当然知道儿子热切就是为了得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从儿子一岁开始,每年的圣诞节,我和先生都会精心为他准备一份礼物。第二天当儿子睁开眼睛后,总能马上看到他心仪已久的礼物,他所表现出的那种快乐和满足融化了我的心。当然他也从未怀疑过这个世界上存在圣诞老人的真实性,他认为这个圣诞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

不过就在几年前圣诞节快要来临的一天,儿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后,有些闷闷不乐地问我:“妈妈,我很多同学都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我每年圣诞节受到的礼物都是妈妈提前买好的,是吗?”

儿子的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为难。如果告诉他真相,岂不是破坏他心中向往的美好呢?如果不告诉他,我又该用什么方式来对这个美丽的谎言进行自圆其说呢?思来想去,我决定不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儿子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圣诞老人的。于是,我拿出故事《极地特快》,让儿子坐到身边,然后一页页地翻看,并坚定地告诉他:“只要你相信圣诞老人存在,圣诞老人就一定会准时把礼物送给你的。”

听了我的话,儿子似乎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或许会有人认为,我做到这步已经很好了,孩子如果再不相信,大可将真相告诉他,反正早晚他都会知道这个秘密的。但我却不这么看,是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自然会知道这个秘密。可是在孩子最爱幻想的童年时期,如果过早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他,岂不是很残酷?对于孩子来说,多一份期盼就等于多了一份童真。

我悄悄地让先生下载了电影《极地特快》,并告诉儿子,过一会儿我会拿出最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圣诞老人是存在的。

晚饭后,电影下载玩完成,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电脑前开始观看《极地特快》。虽然刚才我和儿子已经讲过了这个绘本,但收效甚微,儿子半信半疑。而现在电影精致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情节,不仅让儿子深陷其中,就连我和先生也颇有感触。

电影结束后,还没等我询问,儿子就坚定对我说:“妈妈,不论同学们怎么说,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只有相信他存在,我依然会想以前一样收到他送的礼物。”

听了儿子的回答,我总算放心下来了,我相信,对于儿子来说,对圣诞礼物期盼的美好将会延续到他整个童年。

这时,已经游了好几圈的儿子再次游到我身边,催促着我和他比赛。我向他介绍了刚刚认识的那位妈妈,并建议我们三人一起比赛,儿子愉快地答应了。真是一个美妙的周末!

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一个小女孩领到了三好孩子的奖状,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喜讯告诉爸爸,可是,孩子等了好久,就是不见爸爸的踪影。只要一听到电话和汽车喇叭声,小女孩就会跑到窗口看看,是否爸爸回来了。可是,已经夜深了,妈妈劝小女孩别等了,可是她还固执地等着。终于困得受不了了,女孩睡下了,可是在睡梦中,女孩还在念叨着爸爸。一觉惊醒,她高喊着“爸爸”冲向门外,连鞋都顾不上穿,结果,仍不见爸爸。三好孩子的奖状飘落在地上。

字幕音: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当然,爸爸似乎一直都很忙,但妈妈呢,妈妈也一样忙得和爸爸一样没有时间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吗?说到底,孩子的低幼成长阶段中,妈妈在时间和精力上需要较之爸爸更大的付出,所以,现实一点说,妈妈要更多承担起这个无法替代的角色来,拿出时间抱一抱、亲一亲自己的宝贝,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激励和家的温暖。

我常听我的妈妈说我自己曾有段时间在外婆家过假期,由于时间太长没有看到妈妈,就每天问外婆:如果生病了,妈妈是否就可以来接我回家了?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在外婆家生活的女孩生了一场病却很激动,她说,我生病了,爸爸妈妈就能来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