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气体在固体中的溶解
材料中的气体浓度小于外部浓度时,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气体分子,能够渗透到材料的深部,这种现象叫做气体在固体中的溶解。固体单位体积中溶解的气体量(标准状态下)叫做溶解度,各种材料内部均溶解有气体,溶解的气体多少与气体性质和材料的特性有关。气体以不同的状态溶解于材料中。在金属中,气体以原子态溶解;而在玻璃、橡胶和陶瓷等非金属中,气体以原子或分子两种状态溶解。
溶解度与气体和固体的性质有关,并随着固体表面的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而增大。
单原子气体溶解在金属和玻璃中,以及气体以分子态溶解在玻璃、橡胶和塑料中时,可利用亨利定律得到其溶解度
(2-63)
式中 nγ——溶解度,也称气体在固体材料中的体积浓度;
γ——溶解度系数;
p——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压力。
双原子气体在金属中溶解时,需要分解成原子后才能溶解。溶解度以下式表示:
(2-64)
一般情况下,以下式表示溶解度:
(2-65)
式中,u=1,1/2,1/3等,与形成气体分子的原子数有关。对于单原子气体,u=1;对于双原子气体,u=1/2。
γ的量纲为cm3(STP)/(cm3·Torru),可见,γ的量纲随u而变。当u=1时,溶解度系数γ的量纲为cm3(STP)/(cm3·Torr);u=1/2时,量纲为cm3(STP)/(cm3·Torr1/2)。
气体在固体中溶解,需要活化能,它是温度的指数函数,包含在溶解度系数的公式中:
(2-66)
式中 γ0——溶解度常数,由气体和固体的性质决定;
Eγ——气体在固体中溶解所需的活化能;
R——以热量单位表示的普适气体常数;
Ts——固体温度。
由于分子态的气体在金属中溶解时,首先要分解成原子态,而后才能溶解。因而,需要的活化能比原子态气体大。例如,石英玻璃中溶解数量相同的氢和氦,氢需要1000K,而氦只需要400K。
气体在玻璃或金属中的溶解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见图2-11。由图可见,金属有较高的溶解度系数。大多数金属,当温度为500~1000K时,溶解度系数值在102~10-1范围的变化。
图2-11 气体在玻璃或金属中的溶解度系数与温度的关系[2]
图2-11 中各种玻璃成分 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