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楷书简明书法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永字八法”详解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即点要写成斜的才有气势,写成横的或直立的,就失去了气势,显得呆板了。永字点以露锋收笔,是为了与下边的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马勒缰绳,又如千里阵云,力量内向直贯于竖(弩)。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即横要向上斜,写出力量,而横着平平的或向下斜就显得没有力量。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通“努”,如引弩射箭)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通跃,如跳跃的样子)

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就像人要跳跃,需要先蹲下积蓄力量,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是引申义“策应”之意。提(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长撇为掠(如梳篾拂掠发)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即写撇的时候,就像用梳子梳头发或用手拂过物体表面一样,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食)

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折,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磔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磔画即取刀劈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又指用笔要写得刚劲、有力、有气势。写时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八法并非孤立独存,在学习永字八法之后还要考虑八笔的具体分布,在字中起到的作用,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创者在剖析永字时,意将基本点画的写法和汉字的结体浑然天成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