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调查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构建新的农民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而且还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文化建设不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而且是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文化建设对新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无强大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经济方面是否有实力、政治体制是否成熟,还取决于其民族精神是否有凝聚力,而其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文化的沉淀。所以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又是一项涉及经济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工程,在这项综合工程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重构建农民自己的文化,使农民们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并使之融入到文明乡风之中,让农民们心情舒畅,和谐安定,陶冶情操,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和生活之中。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初步告别了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钱袋子鼓起来了,脑子却贫穷了,淳朴的农民们渴求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生活。然而在农村,农民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外,很少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农闲时节,农民们只能通过串门、打牌、搓麻将、喝酒聊天等形式打发日子。有的地方也仅局限于在重大节日时搞些文化娱乐活动,有的乡村甚至在重大节日里也没有文化娱乐活动。2007年大年初一,我们走访了4个乡镇、17个行政村,接触了近千名群众,仅有4个村开展了极其简单的体育活动,绝大多数的农民无所事事,他们要么在路边上闲转,要么相聚在村中人旺的地方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进了教堂(正月初一正好是周日)。人们普遍认为过节没有意思。那些常年外出打工又千里迢迢赶回来过年的青壮年尤其感到村里的冷漠,人们在纳闷,过去浓浓的年味都到哪里去了?

(二)民间传统文化凋零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一些传统的民族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多少年的创造和积累,深受大众的喜爱。记得我小时候在老家,村里就有戏台,一到农闲,村民们都自发地唱戏,村里十分热闹。我到过不少农村,甚至晚上跑几十里到农村去看所谓的乐队演出,那种场面很让人动情:所谓的乐队,少者七八人,多者十二三人。农民们在遇到红白喜事时,在孩子满月时,甚至在老人过寿、孩子入伍、子女考学后都愿请来这些人在自家院里、在村人集中的地方,热闹一番。这类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基,农民喜欢并都去参与,这些能留传下来的东西很有生命力。可惜那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在逐渐消失。此外,从先秦流传至今,历经数千年的传统节日,以及其所蕴涵的特有的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家户户都忘不了的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寒食节、腊八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几千年来在民间、在乡土中根深蒂固,但现在很多都被淡化了,过节农民唱的机会少了。许多乡村过去是乡有戏馆戏楼,村有戏台,一旦遇事,老百姓“宁卖二亩地,也要闹‘家戏’”。如今,艺人少了,戏台毁了,许多地方戏剧等传统文化形式也渐渐地被历史尘封。

(三)农村文化设施薄弱

由于乡镇机构合并,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文化站与体育站并了分、分了并,导致有些乡镇文化阵地严重萎缩,群众文化干部素质下降(大多数非群文专业人士从业),出现了文体中心一站一二名工作人员、一间办公室、一间活动室等现象,基层文化站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显然力不从心。有些乡镇文化馆站的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没有活动经费,许多公共文化设施项目难以得到实施,有的文化站因为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成了“空壳站”。有些村庄,虽说也有一些活动场地或活动器材,但利用率低下,或长期闲置,或被锁在会议室里,不少书籍、器材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备。

(四)农村文化人才匮乏且严重老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全国不少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工团和乡镇文化站的专兼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业务能力不强。不少县级文化馆的老师、专业人员偏少,行政人员偏多,不能满足对乡镇文化站和农村骨干的培训需要。2003年全国县级剧团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1%,有1006个剧场影院没有一名高级职称人员;县级图书馆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2.4%,1844个图书馆没有一名高级职称人员。这些情况表明,基层的文化设施、经费、人才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缩小,文化供给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农村文化需求,结果是农民感叹:“吃不愁,穿不愁,一天到黑就发愁”。

(五)文化演出市场不景气

当前,农村的演出、电影市场不景气,上座率低。从表象上看农民似乎不太喜欢文化艺术,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农民对文化需求不但没有淡薄,反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热情高涨。造成现有农村的演出、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人群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村上留下的多是老少妇幼,行动不便,加上农民的收入较低,较高的票价将农民拒之于剧院门外。有些村、镇已多年没有剧团演出和电影放映,农民存在看戏难、享受艺术难等问题,许多村客观上已成为被文化遗忘的角落。也有一些地方在一些重大活动或节庆中虽然也组织了一些秧歌、锣鼓、戏曲、拔河等娱乐项目,但过于低级,或没有新意,或不合农民的口味,或活动内容没有抓住农民的心,所以活动缺乏吸引力,农民们没有兴趣,不去积极参与。

(六)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如果没有健康向上,能引起人们重视和参与的文化活动来占领这块阵地,这块阵地势必会被别的活动或组织所占有。老百姓需要思想上、文化上的东西,先进文化不去占领,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比如赌博斗殴、求神拜佛等迷信活动、偷盗、抢劫以及家庭暴力、邪教等问题的出现,很多都与农村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有关系。农村文化的缺乏,没有适合农民群众自身的文化活动还会导致农民思想向其他方面转移,甚至影响到一些人政治信仰的改变。

(七)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

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一直把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加上个别部门和领导搞不清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文化要发展需要经济做保障,经济要发展需要文化去促进的辩证关系。因而,农村的一些管理部门和部分干部中出现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注重抓经济这一中心工作的现象。不少人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一切都办好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少乡镇领导只抓经济,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者考虑较少,他们忽视了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最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结果,导致了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导致了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状况,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障碍。

二、构建新的农村农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文化是确定人们价值取向的坐标和引导人类社会前进的旗帜,因此,要真正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农民自己的新的、和谐的文化旗帜去引领新农村不断前行。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有农村就有农民,有农民就应有农民的文化,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农村的文化建设搞好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就丰富起来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就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加快了。

(一)构建新的农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大都与农村文化密切相关。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农村文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全面实现。更重要的是,中央反复强调,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大拆大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旨和主体是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坚持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通过尽可能多地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有益的文化活动,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代新型农民。农民文化的确立,农民精神的充实,农民们幸福指数的提升,使目前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或缓和,农民们安心在自己的家园,在祥和、美丽、富裕的乡村里生产、生活和居住,无疑对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会起到固本的作用。

(二)构建新的农民文化是广大农民的客观需求

农民们物质上的贫乏不可怕,精神上的贫乏很值得重视。农民们如果没有正确的健康的精神文化支撑,物质上富裕是十分危险的。农村留不住人的一个主要原因,除物质贫乏外,就是人们精神生活太空虚,精神上的寂寞导致农村中很多略有文化的人向城市流动。他们一方面去挣更多的钱,另一方面则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农村文化人的流失,势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和进程。因此,农村文化服务担负着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任务。广大农民群众在劳动、工作之余,需要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随着农村全面奔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加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逐步下降,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将与日俱增。他们不但求富,而且求乐、求美;不但要肚子饱,而且要精神好。如果我们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是努力地创造条件尽量去满足,而是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限制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发展,我们就会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脱离人民群众。

(三)构建新的农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新的农村文化服务一方面使农民群众逐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科学,不断破除各种保守习惯,克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观念,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进一步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树立新观念、新道德,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培育新的精神状态,为农村的深层次改革提供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经济是昨天的文化,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没有小康文化相配套的小康经济将是脆弱的,是不可能持久稳定发展的。文化力是经济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民文化应该成为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构建新的农民文化是打造和谐农村的重要保证

农民文化构建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据有关权威机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时候,矛盾最为突出,而我国正处于这个时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尤其在农村最为脆弱、最容易发生问题,随时都可能会使社会矛盾不断泛化、分化和细化,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相当难度。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形态,以什么方式来感化人、凝聚人、激励人、引导人,进而维系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运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历史表明,优秀文化是维护农村稳定、打造和谐农村的精神动力。受先进文化熏陶的农村民众才有可能超越自身物质利益的困扰,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形成浩然正气和厚重人格,才能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心态平衡,行为规范。有学者形容:“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所以,我们不能低估文化服务这个软实力,不能低估文化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三、构建新的农村农民文化的措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业丰收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打牢了;农村稳定了,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坚固的基石;农民富裕了,全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就指日可待。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构建新的农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培育文明的乡风民风、繁荣农村文化为核心,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特色不浓郁、文化活动不丰富、农民参与不积极不主动的现实来进行,要以转变农民传统的观念为突破口,针对一些农民群众思想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要求相差甚远等问题来进行,要以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为切入点,要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针对赡养老人,善待妇女儿童,热爱集体,热爱公益事业,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相处、遵纪守法、改变相互攀比以及不良陋习等问题进行。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农村公共文化主要是公益性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当代劳动者接受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像重视农村经济工作那样重视农村文化工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倾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财力除投资于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及高科技产业之外,还应更多地用于提供文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

(二)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

文化站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工作网络和文化活动阵地,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文化建设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努力满足本地区农民的文化需求。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到县有文化局,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应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管好、用好文化设施,乡(镇)、村可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室);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培养农村文化人才

农村文化的对象是农民。因此,农村文化一定要姓“农”。农村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在土地上做文章,一定要围绕耕地、种植、养殖以及农村人际关系上开展活动。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娱乐活动,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是将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的农民。一是要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将文化建设与农民经济增收联系在一起。比如,培养农村养殖业、种植业等劳动力产业的同时,还要加入更多的科技文化含量。二是要针对实际,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面,使农民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工程,做好养殖、种植、特色行业的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有素质的农村劳动队伍,扩大就业门路,提升其劳动价值。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构建农民文化一定要与农民的文化素质相结合,必须从农民的文化程度这个现实出发。农民文化的标准就是能吸引人民群众踊跃地去参与,能激发人们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热情和干劲,能在活动中教育人们,能让人民学到对改变生活有用的东西。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张扬农民的个性,鼓舞民心,振奋其精神,要增加农民的自信心。绝不能拿农民们开涮,更不要去揭农民的短,或去嘲笑他们。围绕农民文化建设的一切活动,要让农民们看得见、用得上、摸得着。很多项目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去搞,很多活动不是农民们不愿去参与,而是我们没有认真地去组织和引导。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热潮不断。然而仅仅把文化送下乡是不够的。其实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农民们迫切希望,文化下乡能够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信息和思想观念,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和健康质量,大力倡导文明乡风。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把为农民服务作为活动的重要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倡导农民读书,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农民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转变。四是要有一大批具有乡土气息、反映农民生活、贴近农村实际、农民喜闻乐见的能抓住人心、引起农民共鸣的、对农民有启发意义的优秀作品,以解决在市场经济来临之初,很多传统的文化被丢掉了,新的文化尚未形成,农民群众在困惑中无所适从的问题。

(五)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

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改造,弘扬优秀文化。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身边的这些传统文化和乡土人才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利用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和谐理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市、县、镇、村从切磋“民间艺术”开始,到联手参加省级、国家级及海外各种“民间艺术”大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会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农村文化应让农民唱主角。

(六)培育文明村风

一方面,要大力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建设和全民创业行动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另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在发扬传统的优秀乡村文明的基础上,努力建立起学习科技、诚信守法、开放进取、奉献拼搏、艰苦创业等新型乡风。要搞好村容村貌治理,切实改变一些地方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2008年4月

(本文与李玉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