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一、庙会与勾栏瓦舍

庙会亦称“庙市”,这是我国最早的集市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起先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在庙会上,有吹糖人、捏面人的民间艺人展示自己的娴熟技艺,还有歌舞、杂技等节目的演出。有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唱戏的。在唐代的庙会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僧人坐在广场中央,其他人站在旁边,还有演奏乐器的,后面悬挂着几幅画着佛经故事的画轴。坐在中间的僧人讲一段经文,然后在音乐伴奏下开始了唱,在他唱的同时,可能还会有一部分人帮唱。等唱完了,中间的僧人又开始讲经。

这是在讲佛经故事,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佛经非常深奥,再加上在古代,大部分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很难有人能读懂佛经。僧人为了吸引大家,就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把深奥的佛经变得更加通俗,通过有说有唱的方式来讲解佛经。这种形式被称为“俗讲”,又称“啭变”,俗讲的底本被称为“变文”。例如,《佛说盂兰盆经》记载,有一个名叫目犍连(又名“目连”)的菩萨到地府去救母亲的故事,当时这个佛经故事发展为《目连救母变文》,很受广大观众欢迎。到了后来,变文的故事内容扩大了。出现了《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历史故事变文,还有《孟姜女变文》等民间故事变文。这样一来,变文所反映的内容与人民的爱憎疾苦息息相关,与观众也更加亲切。可惜,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文被明令禁止了,但它对我国的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妙峰山庙会图》

宋代文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五代时期产生的词,到了宋代已经趋于成熟。在唐代变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鼓子词”的说唱艺术形式,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例如,根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所创作的《蝶恋花鼓子词》,叙述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在演出时,先念一段《莺莺传》原文,然后唱一支“蝶恋花”词,直到讲完整个故事。但是,这种演出形式从头到尾、反反复复只在演唱同一首歌曲,时间久了,就会令人感到乏味,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有个叫孔三传的艺人,吸收了当时的音乐成就,按照一定要求,把各种不同的曲子组合在一起,来说唱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诸宫调”。金国的董解元在《莺莺传》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运用了十四种宫调,长短套数一百九十一套,二支单曲,完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同时期还出现了《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等作品,这标志着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为戏曲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古代戏曲小百科

宫调

宫调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概念,如同现代乐曲的乐调。中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又称五声,它们大体上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do)2(re)3(mi)5(soI)6(Ia)。五音与现代音乐简谱的对应关系如下:

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变宫、变徵,就变成了七音。变宫、变徵大体上相当于现代音乐的7(xi)和#4(fa),七音与现代音乐简谱的对应关系如下:

五音和七音都是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其音高随调子不同而变化,但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是固定的,其中一个音的音高只要确定,其他各音的音高便可类推而得。

在五音七音之外,还有十二律。律,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支不同长度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高不同的标准音,这十二个标准音被称为十二律。十二律分为两类,奇数的六律被称为阳律,又称六律;偶数的六律被称为阴律,又称六吕。六律六吕合称律吕,十二律各有特定的名称,其音高也有一定比例。现将其从低音到高音排列,并与现代音乐对照如下:

这是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朋友理解十二律之间音的高低情况,并不是说上古的黄钟就等于现代音乐的C调,上古音乐的实际音高尚待考订。

十二律都可以用来确定宫音的音高,这样就有了十二种不同音高的宫调。五音都用十二律来定音高,就有了六十种不同音高的调式;七音都用十二律来定音高,就有八十四种不同音高的调式,凡以宫音与十二律相结合的称为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与十二律相结合的称为调,统称宫调。在实际音乐中,并不是全部都用得到,大部分被淘汰了。经常使用的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

北宋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在城市有很多被称为“勾栏”、“瓦舍”供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在这些场所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艺人的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如:诸宫调、小说、讲史、武术、杂技、傀儡戏、影戏、说笑话、猜谜语、舞蹈、滑稽表演等。艺人之间的观摩竞争,吸收融合,促进了他们各自技艺的发展。慢慢地,各种艺术走向了综合趋势。在继承唐参军戏、歌舞戏等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民间说唱、杂耍、武术和唐宋大曲,形成了一种新的歌舞与故事表演初步结合的戏剧艺术形式。在当时还常与杂技、乐舞等艺术形式同时演出,虽然丰富多彩却稍显杂乱,故被称为“杂剧”。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形式。

古代戏曲小百科

“大曲”和“摘遍”

西汉、东汉时期的乐府诗,有一部分是叙事诗(如叙述司马相如、卓文君爱情的《白头吟》,叙述采桑女罗敷故事的《陌上桑》等),是配合管弦乐歌唱表现故事的。这一部分乐府诗歌,其歌词是用“大曲”的乐曲来演唱的,在南北朝时被称为“大曲”。

大曲是一种音乐形式,以一支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曲前面加被称为“艳”的引子,后面加被称为“趋”和“乱”的尾声,曲唱完之后,还有一段音乐伴奏的舞蹈。隋唐时期,大曲在音乐舞蹈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形成快板—慢板—快板—散板的乐曲结构形式,而且反复次数很多,最多可达四十遍。

到了宋代,因散板部分太长,不便用音乐来叙述故事,就摘取慢板、快板到尾声的若干遍,来叙述一个故事,这种形式被称为“摘遍”。

《目连救母》戏画(清)

明嘉靖刻本《董解元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