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毛泽东品开国帝王(6)

刘邦似乎并无一技专长,但他却有过人的胆魄和组织才能。《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到刘邦等刚起事时,老百姓杀了沛县县令,想请刘邦做县令,他说:“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力)薄,不能完父兄子弟。”这自然是谦虚之辞。但是,“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也就是说,萧何、曹参这些当时比刘邦地位高的知识分子,看重身家性命,恐怕万一大事不成,以后要被秦朝绝种灭族,所以总是推举刘邦。这里就可看出刘邦这位老粗同一般知识分子的差别。这样,知识分子们如萧何、曹参、张良、陈平乃至郦食其等,只能归附于刘邦这位老粗,为其所用。

1964年1月7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直率地说:“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社会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接着,毛泽东又引申说,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很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

老粗出人物,并不是毛泽东读史偶然思考的一个观点。这个话,他讲过多次。特别是晚年读史,毛泽东越来越强调这个观点。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没有出息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如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

毛泽东在此道出了一个历史事实,就是统帅之才并非是读书人才行。有些读书不多乃至不读书的老粗,往往能成大业。但如果就此得出“知识分子没用”的结论,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历史上的老粗能成大事,很大一个因素是他们善于招揽读书人,善于利用知识分子的才智,汉高祖刘邦正是如此。

三、“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毛泽东品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东”之说,是按照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而言的。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汉的都城在洛阳。长安在西,洛阳在东,所以叫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分,也叫前汉和后汉。一般来说,把班固编撰的记载西汉历史的史书称为《汉书》或《前汉书》;将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称为《后汉书》。对这两部史书,毛泽东都反复阅读过。

1959年5月,毛泽东为鼓励他的英文秘书林克学历史,便把《后汉书》推荐给他读,还说:“西汉高、文、景、武、昭等读起来较有兴味。东汉两头均无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读。”

可见,《光武本纪》是《后汉书》中毛泽东最感兴趣且反复研读过的篇章。光武帝刘秀,也是引起毛泽东瞩目且多次品评过的帝王。

刘秀(前6—57年),字文叔,西汉末年南阳郡人,出生于西汉南顿县。他是西汉皇族后裔,汉高祖九世孙。公元25至57年在位,共33年。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谥法: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拨乱之主。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着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后汉”。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更始、赤眉和关东、陇、蜀等诸多割据势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分崩战乱长达近20年的中国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在位33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使东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清代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也认为:“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毛泽东对刘秀极其欣赏,在读《东观汉记》的时候,他连续用了三个“最”来称赞,说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刘秀是“最有学问”的皇帝

刘秀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他这一支属远支旁庶的一脉。尤其是到了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遍布天下,《汉书·平帝纪》载:“宗室子,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可见,到了西汉末年,刘氏宗族后裔的数量是何等的庞大。刘秀的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阳,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故三国时代的曹植曾言:“汉之二祖(即指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俱起于布衣。”

公元前6年,刘家的稻谷丰收,田地间甚至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就在这一年,刘秀出生了。刘钦夫妻对小儿子降生在这样的好年成非常高兴,特地为他起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

刘秀有两个哥哥刘、刘仲,还有两个姐姐刘黄(后来的湖阳公主)、刘元和一个妹妹刘伯姬。刘秀9岁这年,他的父亲刘钦去世了。刘秀兄弟三人从此寄居叔父刘良家中,几个姐妹则继续跟随母亲生活。

刘秀为人,与其长兄刘不同。刘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豪杰,欲图大事,而刘秀则“多权略”,处事极为谨慎。

有一天,刘秀在地里除草,刘率领宗室的几个兄弟和他的宾客侠士都围了上来。刘指着刘秀说:“我的小弟喜欢耕作,能够喂饱自己的肚子,你们说跟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是不是很像啊?”大家都笑了起来,刘又说:“诸位如果将来成就了大事,别忘了提携一下我的小弟。”那些人都开始七嘴八舌地嘲笑起刘秀来。刘秀听后脸涨得通红,他没有生气,但却似乎顿悟:天下大乱,从事耕作的确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扔下锄头,走出田间,愤然而叹:大丈夫生长于天地之间,你们能够建功立业,我也可以名垂青史。

公元8年,王莽废汉立新朝后,刘氏宗亲后裔失去了所有的特权和财富。刘秀家成了普通的老百姓,过着与从前截然不同的窘迫生活。这样的生活令刘非常不满,经常在家中大发牢骚,声言定要重振大汉王朝。此时刘秀开始发奋读书,博览群史。20岁时,同龄人都纷纷成婚聘嫁,而刘秀却带着微薄的盘缠,毅然北上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求学。

王莽天凤年间,刘秀进入太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师,专门攻读《尚书》。但他绝不固守一经,而是通览博学。他力争做到一有空闲便学习和研讨儒经文艺,“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在长安,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也磨炼了心智,他非常关心时事、关心政治,《东观汉记》中说他“朝政每下,必先闻知,县为同舍生解说”。勤学好思,广泛接触社会,使刘秀在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后来因家境困难,刘秀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到家乡,与姐姐刘元的丈夫新野人邓晨一起靠贩卖粮食为生。

有一次,当地名士蔡少公召集许多读书人聚会,刘秀和邓晨也一起前往。由于他们都是后生晚辈,所以只能陪坐末席。这位蔡少公,喜欢研究图谶预言之学,这天的聚会也不例外。蔡少公忍不住讲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蔡某对图谶的参详,将来的天子将是刘秀。有宾客一听到这里,就连忙站起身来,问蔡少公:莫非预言所指的,就是国师刘秀?他所说的刘秀是王莽的国师刘歆,此人也喜欢研究图谶,也许是为了应验这个预言,刚刚改名为“刘秀”。

蔡少公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身处末座的刘秀就忍不住反驳道:“为什么非要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怎么见得就不是我呢?”刘秀这句话顿时引来了满堂的嘲笑。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竟然敢跟国师相比,真是自不量力,可笑之极。

若干年之后,蔡少公的预言果然应验。可见,此时的刘秀已经不再是那个热衷农桑的青涩少年了,在他胸中,早已隐伏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长安太学中的学习经历,使刘秀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学历”最高的一位。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称刘秀是“最有学问”的皇帝。

刘秀由于自身“有学问”,所以称帝后非常重视有学问的儒者,注重学问的推广和普及。在这一点上,刘秀与他的祖上——那位鄙视儒生,甚至往儒冠里撒尿的汉高祖刘邦不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说刘秀“帝本好学问”,刘秀的功臣集团中儒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军事领袖也“皆有儒者气象”,“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东汉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与西汉开国功臣多出身于亡命无赖明显有别。刘秀身边的主要将领,确实多有儒学资质。赵翼所举邓禹、寇恂、冯异、贾复、耿弇、祭遵、李忠、朱佑等凡十四例,都具有一定的儒学修养。赵翼所谓“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后汉书·儒林列传上》记载,“光武中兴,爱好经术”,他每到一地,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问雅,对于儒学学术建设予以特殊的关心。于是,“四方学士”一时“云会京师”。建武五年(29年),天下未定,刘秀即“修起太学”,“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吸引诸多学士云集京师,形成了“诸生横巷”的空前文化盛况。

刘秀是“最会打仗”的皇帝

西汉末年,皇室衰微,权臣王莽乘机窃取皇位,改朝换代,建立新莽政权。登基后不久,一心想扭转汉末流弊的王莽,实施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由于准备不周、急功近利,又赶上连年荒旱,致使民生凋敝、贼盗蜂起。这样的局面,必然会唤起人们浓烈的怀旧情结,无论是布衣百姓还是枭雄豪杰,无不缅怀大汉往昔的荣耀与光彩。激愤之下,百姓便纷纷将矛头与剑锋指向了王莽。

公元17年,王匡、王凤起兵于湖北,率领部下发动了“汉军”起义;公元18年,樊崇起兵于山东,部众皆以赤色涂眉毛,发动了“赤眉军”起义。除此之外,还有王常的“下江兵”、陈牧的“平林兵”等势力。天下的乱象已现,刘和南阳的众多子弟皆欲趁乱起兵,而刘秀却持谨慎的态度以观时局。据《太平御览》卷九十引《东观汉记》载:“上(即刘秀)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可见,刘秀起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谨慎决断的,见天下确已大乱,方才决定起兵。

刘秀游学长安太学时,已涉猎兵书,谙于军事。然而,刘秀并非百战百胜的将军,起兵反王莽之初,“见小敌怯”。地皇三年(22年)十一月,刘秀和兄刘与新军战于“小长安”(汉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南),结果刘氏兄弟惨败,刘秀二哥(仲)、二姐(元)和三个外甥女遇难,他与小妹(伯姬)合骑逃跑,才幸免于难。但由于刘秀对初战的失败不气馁,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在以后的战争实践中锤炼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胆略。

刘秀征战四方十四年,身经百战,一统天下,光复汉室,可谓马背上得天下。刘秀在军事上的功业,除唐太宗李世民可与之媲美外,其他的古代帝王是难与比肩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称他是“最会打仗”的皇帝。

刘秀的“会打仗”,既体现在他的“成名战”——昆阳之战中,也体现在他逐步消灭群雄、统一天下的大战略中。

刘秀的“成名战”——昆阳之战

起初,刘秀兄弟和南阳宗室子弟在南阳郡的舂陵乡起兵,故史称刘秀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舂陵军的主力为南阳的刘氏宗室和本郡的豪杰,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初期,刘秀是骑牛上阵的,这也成为后世演义中的一段佳话,即所谓的“牛背上的开国皇帝”。后经过激战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有了战马。为了壮大声势,加强反莽力量,舂陵兵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汉军中最大的主力进行了联合,从而增强了相互的力量,并先后于沘水、育阳等地与新莽的征讨大军激战,大破新军,并击杀了新莽大将甄阜、梁丘疵等人。

随着军事上的接连胜利,汉军力量也迅速壮大,“百姓日有降者,众至十余万”。但各部首领“皆自称将军”,“众虽多而无所统一”。战争形势的飞速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领导。汉军各部将领于地皇四年(23年)二月初共同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国号称汉,年号曰“更始”,并置三公、九卿及将军等职位。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刘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统一领导的建立,促进了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刘秀、王凤、王常等率领军队北攻颍川郡,连克昆阳、定陵(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的北午渡)、郾(今河南省郾城县南),并以所得大量“牛、马、财物,谷数十万斛,转以馈宛下”,在财力、物力上给刘指挥的围困宛城的汉军主力以有力的支援。刘秀等率领的汉军在攻克郾城之后,分兵两路:一路由王常率领,从郾城东进,攻略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沛郡(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没有站住脚,不得不回转,“还入昆阳”;另一路由刘秀、王凤等人率领,继续在颍川郡内活动,由郾城向西北进发,攻占颍阳(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郏县(今河南省郏县),迫近颍川郡城,大有席卷整个颍川郡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