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研究(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自贸区为例谈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夏洁秋夏洁秋,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副教授。

近三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关于上海自贸区的调研。上海自贸区是国家政策开放的首个自贸区,国家提供很多优惠政策,但是并没有形成很多自己的产业。怎么利用这个自贸区为我们的文化产业提供服务,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自贸区按照最新的公布数据,新增了7家,到现在已经有11家,2015年的调研报告结果令人失望。很多情况都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政府是需要有正面的信息,但是我们要客观反映当今存在的问题。政策试水的过程中,首先就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政策做一个归纳。

自贸区文化产业政策红利有三块,一是相关领域对外商投资开放。包括像演艺领域、像游戏等。原来只对合资企业开放,现在是全面开放。游戏设备生产与加工,演艺经纪以及娱乐场所经营,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品、服务交易的产业集群。

二是治理制度改革。之前国民待遇,开放后实行监管的模式。审批简化,服务提升,投资优化,金融创新。在2015年做的调研里面,发现这四个方面不太充分,包括审批程序的简化。我们做的问卷中也反映服务体系不好。在调研过程中回应了很多老师们提到的问题,就是文化产业的跨界性和融合性,你是负面清单,不能做,但是很多跟负面清单相挂钩的,能不能做呢?

三是其他产业开放的联动效应。目前比较典型的是全国首个艺术品保税仓储的建立。

为什么体现出自贸区的政策效应?在这里讲两个案例。

案例1:2014年春季,佳士得拍卖行决定在上海拍卖一幅由数百只蝴蝶标本制成的著名画作《魔鬼》,通过自贸区流程的节约,在接到申请报告之后,有关部门只用短短3天,就完成全部的流程。

案例2:2013年9月19日,中国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拍得素食《功甫帖》,通过交易中心,实现文物的展示进境、保税临时区,俭省了800万的税。

二、主要文化相关政策

2015年4月份《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里提出,上海自贸区将深化实验区的功能,虽然很多企业到自贸区注册了,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但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文创企业入驻,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后来上海市做了一个政策调整,在后续阶段发展过程中,除了对企业的扶持,发现平台建设的完善是自贸区的亮点。

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迅速增加,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比重较大。网络信息服务、游戏动漫娱乐、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品、文化艺术表演、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发行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

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概况,是到2015年发现,企业没有如之前预料的快速增长,尤其没有达到之前所希望的相互借鉴和协同发展。但是我们发现做好服务,就有可能实现协同发展。有三个板块在做,文化版权贸易服务平台,现在重点扶持文化床被产业服务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但国内目前没有,这个平台由哪里来做?自贸区在上海,专门把资金给上海一家公司做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初见端倪。

今年大家都看到了G20晚会,这个晚会是内容、形式,尤其是技术的高度融合,我们看到了很多文化产业装备的新技术在此次晚会中的应用,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它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市场空缺问题。目前中国的文化装备产业水平跟国际比起来落后很多,为什么用自贸区达成国际的协作?主要是基于目前国内市场很大,现在都在建各种主题园区,旅游景区,到处要建实景演出,对文化装备的需求非常大。目前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集约大型的平台,很多的企业实体要是能拿到装备,他的成本就比较高。我们现在的资源优势是国家的对外贸易文化基地设在自贸区,这个平台建在上面,目前把它列为上海市的重点项目。

经过两年的努力,资源整合不错,已经跟全球文化装备顶级的NAB全方位合作,今年12月份即将在上海举办第一次NAB的子论坛,欢迎大家参加,这将是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水平最高的活动。我们把它选择在上海,希望在这个领域上,从教育、培训和产业合作商做一些工作。

自贸区文化装备产业应用示范中心,现在设备还在更新。

三、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路径

第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以及较好的名头,远远不够。最后的服务有没有落到实处,这非常关键。

第二是政策有缺陷。

第三是政策宣传不到位。

优化方式,一是推进政策创新,二是推广政策创新成果,光有创新还不够,你怎么把政策落实?对所有的实验区来讲,这是关键。还要进一步强化让政策的宣传效果更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这里就涉及人才的问题,自贸区有很多的服务性专业人才也非常欠缺,服务渠道还存在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