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目录新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年类

《竹书纪年》二卷

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称《汲家书》,其中有《竹书纪年》十三篇,记事起自夏、商、周三代王事,无诸侯国别,惟特记晋国,晋亡后独记魏事,“编年相次,文意大似《春秋经》”(《隋书·经籍志》)。宋代以后散失,今本二卷,题沈约注,“反复推勘,似非汲家原书”(《总目》卷四七),需审慎识别,方可使用。

《竹书统笺》十二卷

唐·徐文靖撰。徐文靖,字位三,“务古学无所不窥,著述甚富,皆援据经史”(《清史稿·文苑传二》)。《竹书统笺》“因伪沈约注,为之引证推阐”(《总目》卷四七)。

《汉纪》三十卷

汉·荀悦撰。荀悦,字仲豫,荀况十三代孙。祖父荀淑,字季和,“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有八子,荀俭居长,早卒;荀爽,字慈明,“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颖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悦,荀俭之子,“年十二能说《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间,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与族弟荀彧及孔融等都在汉献帝宫中侍讲文学史事,“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荀)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历三年书成,史称《前汉纪》。《汉纪》以《汉书》的帝纪为纲,兼收志、表、传的材料,用十八万字提纲絜领地概括了《汉书》的主要内容,“文约事详,论辩多美”(《后汉书·荀淑传》)。在《孝文皇帝纪》中评论减免田赋的措施,“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今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能给人以启发。梁启超称赞他是“善抄书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唐·刘知几《史通》六家篇,以(荀)悦书为左传之首,其二体篇又称其‘历代宝之,有逾本传,班(固)、荀(悦)二体角力争先’。其推之甚至”(《总目》卷四七)。

《后汉纪》三十卷

晋·袁宏撰。袁宏,宇彦伯,“有逸才,文章绝美”,为大司马桓温记室,“性强正亮直,虽被(桓)温礼遇,至于辩论,每不阿屈,故荣任不至”(《晋书·文苑传》)。他觉得当时流传的《后汉书》“烦秽杂乱”(《后汉纪·自序》),便遍采群书,集众家之长,经过八年的努力,撰成《后汉纪》,记录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共196年的史事,“其体例虽仿荀悦书,而(荀)悦书因班固旧文,剪裁联络,此书则抉择去取自出鉴裁,抑又难于(荀)悦矣。刘知几《史通》正史篇称‘世言汉中兴,作史者惟袁(宏)范(晔)二书’。以配(范)蔚宗,要非益美也”(《总目》卷四七)。

《六经》十卷

旧本题隋·王通撰,唐·薛收续。王通,字仲淹,隋秀才高第,官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时弃官退于河、汾间,以著书讲学为业。薛收,字伯褒,“以孝闻”,在隋“洁志不仕”,人唐,房玄龄荐于太宗,太宗“问以经略,(薛)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薛)收”(《旧唐书·薛收传》)。《六经》“始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终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凡九卷,称(王)通之原书;末一卷自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迄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薛)收所续”。“本无可取,以自宋以来,流传已久,姑录存之”(《总目》卷四七)。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

唐·温大雅撰。温大雅,“性至孝,少好学,以才辩知名”。“高祖镇太原甚礼之,义兵起,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禅代之际,与司录窦威、主簿陈叔通参定礼仪”(《旧唐书·温大雅传》)。《大唐创业起居注》第一卷记李渊太原举义旗至发引四十八日事;第二卷记太原发兵至攻克长安一百二十六日事;第三卷记摄政至即帝位一百八十三日事。“此书得诸闻见,记录当真。今取与《高祖本纪》相较,若刘仁恭为突厥所败,炀帝释系高祖,此书称高祖侧耳谓秦王曰:‘隋运将尽,吾家继膺符命,所以不早起兵者,为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美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是兴师由高祖,而本纪则谓举事由秦王”(《总目》卷四七)。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司马光,字君实,“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一生勤学,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宋史·司马光传》)。为多读少睡,以园木为“警枕”,稍睡,身动枕转即醒,“自幼至老,嗜之不厌(《司马温公文集》卷一《进资治通鉴表》)。“性不喜华靡”,“于物澹然无所好”,“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而且为官清廉,曾坦率地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宋史·司马光传》)。他“朴挚以事上”(《司马文正公集序》),为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以“周之南(史)、董(狐),汉之(司马)迁、(班)固”(《司马温公文集》卷一《谢赐资治通鉴序表》)为榜样,坚持直笔,撰写信史,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进献《通志》八卷,记录战国至秦二世的史事,大受英宗赏识,第二年设局令其继续撰写,改称《历代君臣事迹》,每写成一部分,立即上奏,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作序,待书成冠于书前。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与之政见不合,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去洛阳以书局自随,专修《资治通鉴》。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书成,年已六十六岁,“筋骸瘤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向宋神宗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进资治通鉴表》)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卒,“赠太师,温国公”,“谧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宋史·司马光传》)。《资治通鉴》记录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3年的史事。“合纪传之互文,而编次总括乎荀(悦)、袁(宏)”(《文史通义·释通》),吸收纪传体的优点,成为编年体的典型之作。“网罗宏富,体大思精”,“采用之书,正史之外,杂史至三百二十二种,其残稿在洛阳者尚盈两屋”(《总目》卷四七)。全书约三百万字,“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进资治通鉴表》),又在相关的事件之后,附有若干“臣光曰”,突出资治的主题。虽初稿出于刘恕、范祖禹、刘放之手,经过司马光的剪裁熔铸,如出一人之手,非惟可观,而又可诵,“世称绝作”(《总目》卷四五《史部总叙》)。此后纷纷效法,呈现编年之热。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

元·胡三省撰。胡三省,字身之,一字景参,其父胡钥“好史学,患鼻邂,读史不休,尝洒血溃书。(胡)三省博闻强记,父命之注释司马温公《通鉴》。无何,其父卒。(胡)三省甚贫,尽瘁家蛊,然不敢废史学”(《元书》,见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古代史学家传记选注》岳麓书社1984年出版)。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进士,与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同榜,历任县令、府学教授,宋亡后至死不仕元朝,“既老,自号知安老人,扁所居堂为‘逸老”'(墓碑,收人《宁海县志》卷二十)。“(胡)三省尝受业王应麟,学日益进。注《通鉴》凡经三十年,历困隘亦至多,其宏博明达,洞于大略,自来注家所未及也”(《元书》)。《资治通鉴释文辨误》“援据精核,多足为读史者启发之助。所云:‘音训之学因文见义,各有枚当,不可滞于一隅’;又云:‘晋、宋、齐、梁、陈之疆里不可释唐之疆里’,其言实足千古注书之法”(《总目》卷四七)。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

清·陈景云撰。陈景云,字少章,淹贯群籍,尤精史学,以母老遂绝意宦游,大吏以礼敦聘俱不赴。早岁于《通鉴》略能成诵,所著《通鉴胡注举正》“皆参订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三条,而所正地理居多,颇为精核”(《总目》卷四七)。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

宋·王应麟撰。王应麟,字伯厚,“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举进士”,“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中是科”(《宋史·王应麟传》)。《通鉴地理通释》“征引浩博,考核明确,而叙列朝分据战攻,尤一一得其要领,于史学最为有功”(《总目》卷四七)。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宋·司马光撰。司马光一生谨慎,“视地然后敢行,顿足然后敢立”(《司马温公文集》卷九《答刘贤良蒙书》),于史料无征不信。而“传闻异词,稗官既喜造虚言,正史亦不皆实录。(司马)光既择可信者从之,复参考异同别为此书,辨证谬误,以祛将来之惑”。“修史之家未有自撰一书,明所以去取之故者。有之,实自(司马)光始”(《总目》卷四七)。张煦侯先生将司马光的考证方法概括为六类:“其一,参取众书而从长者”;“其二,两存者”;“其三,两弃者”;“其四,两疑而节取其要者”;“其五,存疑者”;“其六,兼存或说于《考异》中者”(详见张煦侯《通鉴学》(修订本)第67~6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今日之考史,亦大致于此。

《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通鉴释例》一卷、《稽古录》二十卷

宋·司马光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而篇峡浩繁。(司马)光恐读者倦于披寻,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挚要,併成斯编,使相辅而行,端绪易于循览。其体全仿年表,用《史记》《汉书》旧例,其标明卷数,使知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兼用《目录》之体,则(司马)光之创例”。“足为全书之纲领”(《总目》卷四七)。“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总目》卷四七)。“上溯伏羲,下迄英宗治平之末”。“《朱子语录》曰:‘《稽古录》一书,可备讲筵宫僚进读,小儿读《六经》了,令读之,亦好。末后一表,其言如曹龟,一一皆验。今观其绪论,于历代兴衰治乱之故,反复开陈,靡不洞中得失。洵有国有家之炯鉴,有裨于治道者甚深’。故虽非洛学之派,朱子亦不能不重之,足见其不可磨灭矣”(《总目》卷四七)。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

宋·刘恕撰。刘恕,字道原。其父刘涣“刚直”,欧阳修与之同年进士,“高其节,作《庐山高》诗以美之”。刘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为人重意义”,“笃好史学”,“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对之心服慕重,荐其人史馆为助手,负责撰写三国至隋的长编,而且“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刘)恕”(《宋史·文苑传六》)。但未到《资治通鉴》成书即病卒,年仅四十七岁。“盖修《资治通鉴》时,(刘)恕欲与司马光采宋一祖四宗《实录》《国史》为《后纪》,而撅周威烈王以前事迹为《前纪》。会遭忧遴疾,右股痹废,知远方不可得《国书》,《后纪》必不能就,乃口授其子(刘)羲仲,以成此书,改名《外纪》。凡包羲以来纪一卷,夏纪、商纪共一卷,周纪八卷。又《目录》五卷,上列朔闰天象,下列《外纪》之卷数,悉与司马光《通鉴目录》例相同”。金履祥批评其书“未免贪多务得”,而《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此书乃“草稿”,“如《通鉴》之有长编,以待司马光之刊定耳。(金)履祥不察当日书局编纂之例,遽加轻诋,操之未免为已整矣”(《总目》卷四七)。

《皇王大纪》八十卷

宋·胡宏撰。胡宏,胡安国之子,字仁仲,“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张拭师事之”(《宋史·儒林传五》),所著《皇王大纪》“上起盘古,下迄周末”(《总目》卷四七)。

《中兴小纪》四十卷

宋·熊克撰。熊克,字子复,“幼而翘秀”,“博闻强记,自少至老,著述外无他嗜。尤淹习宋朝典故,有问者酬对如响。家素俭约,虽贵不改”,“人称其清介”(《宋史·文苑传七》)。《中兴小纪》“排次南渡以后事迹,首建炎丁未,迄绍兴壬午。年经月纬,勒成一书。宋制,凡累朝《国史》,先修《日纪》。其曰《小纪》,盖以别于官书也”(《总目》卷四七)。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

宋·李煮撰。李煮,字仁甫,谧文简,“唐宗室曹王之后”,“性刚大,特立独行”,“张拭尝日:‘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无嗜好,无姬侍,不殖产,平生生死文字间’”。“甫冠,愤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他“博极载籍,搜罗百氏,慨然以史自任,本朝典故尤悉力研核”(《宋史·李煮传》)。周密《癸辛杂识》载其“以木厨十枚,每厨抽屉匣二十枚,每屉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日月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用力四十年”,“踵司马光《通鉴》之例”(《宋史·李煮传》)记录北宋一祖八宗的史事。包括正文980卷,《修换事目》10卷,《举要》68卷,《总目》5卷,共1063卷。“以(司马)光修《通鉴》时,先成长编,(李)煮谦不敢言《续通鉴》,故但谓之《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煮《进状》自称‘宁失之繁,毋失之略’,盖广搜博录,以待后之作者。其淹贯详赡,固读史者考证之林也”(《总目》卷四七)。李煮认为:撰史如果不秉笔直书,公正叙述,就会使“忠义枉遭埋没,奸谀反得恣睢,史官之罪大矣”(《宋会要辑稿》《职官》十八)。《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书后很受赞誉,“叶适以为《春秋》以后才有此书”(《宋史·李煮传》)。朱彝尊说:“宋儒史学,以文简为第一。盖自司马君实、欧阳永叔书成,犹有非之者,独文简免于议驳”(《曝书亭集》卷四五《书李氏续通鉴长编后》)。《续资治通鉴长编》长达一千余卷,在当时无论刊刻或是传抄都是很困难的,以致完整的定稿本未能保存下来。清修《四库全书》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520卷,仍为北宋保存了大量史料。

《纲目续麟》二十卷、《校正凡例》一卷《附录》一卷、《汇览》三卷

明·张自勋撰。张自勋,字卓庵,竭一生之力为《通鉴纲目》进行增益、更改、删除。“是编成于崇祯癸未,首为《校正凡例》一卷,备列朱子论纲目手书十二篇,及李方子《纲目后序》、王柏《书纲目大全后》、徐昭文《纲目考证序证》”。“《纲目》一书,非惟分注非朱子手定,即《纲目》亦多出赵师渊手”。“其《续麟》二十卷,则按原书次第,摘列《纲目》及《考异》《书法发明》考证之文,而一一辨正其是非。《汇览》三卷,则列增删正纲者三千六百四十余字,增删分注者四百四十余字。盖《汇览》为改正之本,而《续麟》则发明改正之所以然”(《总目》卷四七)。

《纲目分注补遗》四卷

清·芮长恤撰。

《纲目订误》四卷

清·陈景云撰。

《大事纪》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宋·吕祖谦撰。吕祖谦,字伯恭,“尚书右永(吕)好问之孙也”。“初,荫补人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辞科”。“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少卞急,一日,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冰释。朱熹尝言‘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宋史·儒林传四》)。所著《大事纪》“取司马迁年表所书,编年系月,以纪《春秋》后事,复辑诸书以广之。始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迄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书法皆祖太史公”,“具有体例”,“每条下各注从某书修云云,一一具载出典”。“《通释》三卷如说经家之有纲领,皆录经典中要义格言。《解题》十二卷,则如经之有传,略具本末而附以己见”(《总目》卷四七)。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

宋·李心传撰。李心传,字微之,“有史才,通故实”(《宋史·儒林传八》),与李煮并称“二李”。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称《高宗系年要录》,“述高宗朝三十六年事迹。仿《通鉴》之例,编年系月,与李煮《长编》相续”。其书“宏博而有典要”,“以《国史》《日历》为主,参以稗官野史、家乘、志状、案牍、奏议、百司题名,无不胪采异同,以待后来论定。故文虽繁而不病其冗,论虽歧而不病其杂,在宋人诸野史中最足资考证。《宋史》本传称其‘重川蜀而薄东南’,然如宋人以张拭讲学之故,无不坚持门户,为其父张浚左袒,(李)心传独于淮西富平之偾事、曲端之枉死、岳飞之见忌,一一据实直书”(《总目》卷四七)。

《宋九朝编年备要》三十卷

宋·陈均撰。“取《日历》《实录》及李煮《续通鉴长编》删繁撮要,勒成一帙。兼采司马光、徐度、赵汝愚等十数家之书,博考互订,始太祖至钦宗,凡九朝事迹。欲其篇峡省约,便于寻阅,故苟非大事,则略而不书”(《总目》卷四七)。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

宋·刘时举撰。刘时举,理宗时太学生。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权臣史崇之遭父丧,诏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起复。他与太学生王元野等九十四人上书,劾其不当起复,后官至国史实录院检讨兼编修官。所著《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记录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至宁宗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的史事,“褒贬颇协至公,无讲学家门户之见”(《总目》卷四七)。

《西汉纪年》三十卷

宋·王益之撰。王益之,字行甫,淳熙进士,熟于两汉史事及制度。“司马光《通鉴》所载汉事,皆本班(固)马(司马迁)二书及荀(悦)纪为据,其余鲜所采掇。(王)益之独旁取《楚汉春秋》《说苑》诸书,广征博引,排比成书,视《通鉴》较为详密”(《总目》卷四七)。

《靖康要录》十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记事俱有日月,载文俱有首尾”。由于“《长编》已多佚闭,⋯⋯仅及哲宗而止,徽宗、钦宗两朝之事遂以无征。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起政和迄建炎,虽较他书为赅备,而所录事迹、章疏,惟以有涉金人者为主,余则略焉。此书虽叙事少略,载文太繁,而一时朝政,具有端委,多有史之不详者,即以补李煮《长编》,亦无不可也”(《总目》卷四七)。

《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所纪自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迄宁宗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事迹”(《总目》卷四七)。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盖宋之遗老所为”,“其以理宗、度宗、滚国公称三朝,而广益二王则从附录,体例颇公。卷末论宋之亡,谓‘君无失德,归咎权相’,持论亦颇正”(《总目》卷四七)。

《宋史全文》三十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内容“自建隆以迄咸淳”(《总目》卷四七)。

《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

宋·金履祥撰。金履祥,字吉父,“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及壮,知向镰、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当时议者以为(何)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王)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金)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元史·儒学传一》)。《通鉴前编》“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复加训释。断自唐尧,下接《资治通鉴》”。“盖(金)履祥撰述之意在于引经据典,以矫刘恕《外纪》之好奇”。“其征引群籍,去取失当,亦未必遽在(刘)恕书上也。然援据颇博,其审定群说,亦多与经训相发明,在讲学诸家中,犹可谓究心史籍,不为游谈者矣”(《总目》卷四七)。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

旧本题元·陈梗撰。“以司马氏《通鉴》,朱子《纲目》,并终五代。其周威烈王以上,虽有金履祥《前编》,而亦断自唐尧,因著此书,首述盘古至高辛氏,以补金氏所未备为第一卷;次撩契丹在唐及五代时事,以志其得国之故为第二卷。其余二十二卷皆宋事,始自太祖,终于二王,以继《通鉴》之后,故以续编为名”(《总目》卷四七)。

《大事纪续编》七十七卷

明·王祎撰。王祎,字子充,溢文节改忠文,以文章名世。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用为中书省掾史,称其才思之雄胜于宋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召修《元史》,与宋镰同充总裁官。书成,摧翰林侍制,同知制浩兼国史院编修官。《大事纪续编》为“续吕祖谦《大事纪》而作,体例悉遵其旧,惟《解题》即附各条之下,不别为一书。俞恂称其书自征和迄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五年,而今传本实自汉开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至周恭帝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总目》卷四七)。

《元史续编》十六卷

明·胡摔中撰。胡摔中,名由,以字行,博通经史,尤长于《毛诗》《春秋》二传。洪武中聘为儒学训导,永乐初为楚王府右长史,悉心辅导,凡二十年。“以明初所修《元史》详于世祖以前攻战之事,而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阅漏,因作此书以综其要。起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终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编年系月,大书分注,有所论断,亦随笔缀载,全仿《通鉴纲目》之例。然《纲目》迄五代,与此书不能相接,其曰《续编》盖又续陈攫书也”(《总目》卷四七)。

《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

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奉救撰。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奉救撰。“排辑历朝事迹,起自黄帝,迄于明代,编年记载,纲目相从”(《总目》卷四七)。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奉敕撰。“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救采明一代事迹撰《通鉴纲目三编》,以续朱子及商格之书。然(张)廷玉等惟以笔削褒贬求书法之谨严,于事迹多所挂漏”。是编“细注则详核史传补遗纠缪,使端委秩然,复各附发明以阐衮钺之义,各增质实,以资考证之功;而泽语之诞妄者,亦皆遵《钦定辽、金、元国语解》一一改正,以信汀讹,较张廷玉等初编之本,实倍为精密”(《总目》卷四七)。

《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

清·徐乾学撰。徐乾学,字原一,“幼慧,八岁能文。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进詹事。次年,“召试翰詹诸臣,摧(徐)乾学第一”(《清史稿·徐乾学传》)。以元、明人续《通鉴》者,“皆不足继司马光之后,乃与郸县万斯同、太原阎若璩、德清胡渭等排比正史,参考诸书,作为是编。草创甫毕,欲进于朝,未果而段”。“其书起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凡事迹之详略、先后,有应参订者皆依司马光例,作《考异》以折衷之;其诸家议论足资阐发者并采系各条之下,间附己意,亦依(司马)光书之例,标‘臣乾学曰’以别之”。“虽不能遽称定本,而以视陈(橙)、王(宗沐)、薛(应旅)三书,则过之远矣”(《总目》卷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