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受害者心态害了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受害者心态”的心理根源

你觉得活着寂寞孤独冷,不是别人挤兑你,不是世界欺负你,是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你内心洒满了嗔怨的种子,这些种子皆被受害者心态的毒水浸泡,比如受不了别人比你好,不能便宜了别人,想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等。

不是世界给你的太少,是你想要的太多。

不是别人抢了你的,而是你自己不配拥有。

是你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和死角。

1.不能便宜了别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每每吃自助餐,总会看到一些个撑得肚子滚圆走路都走不稳的家伙,小孩子是嘴馋贪吃,大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的解释是“花了钱,既然随便吃,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要不然就赔了”。还有的说“我不吃就被别人吃了,我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与其被别人吃,不如我自己吃”。其实这些说辞都指向一个意思:宁愿自己撑得难受,也决不能便宜了别人。

还有更秀逗的。

某人是我的旧同事。某日,他上班捧着一个大纸盒子,满头大汗。众同事围过去看,只见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广口,给鸟喂食太大,装酱油还没盖。问此君用场,他双眼放光,用手比划:

“才五块钱一个,多便宜啊。”是够便宜的,问他干什么用,他一搔头皮,说:“这倒没想。”众人哄笑,再便宜没用也白买呀。他正色道:“不对,这么便宜我不买别人就要买呀。全包圆儿了,不能便宜了别人!”

看来,卖陶罐的比他先发现此物没什么大用,才便宜。而他购罐的狂喜还不是便宜,而是别人无法享受这种便宜,于是当即买断。

与“不能便宜了别人”相提并论的还有“见不得别人比我好”,后者比前者更有杀伤性。

去年某楼盘开盘的时候,朋友买了套期房,当时感觉买到了就是赚到了。没想到,一年后开发商开始以各种形式降价促销,与此同时,听说其他楼盘的个别业主因此找开发商讨说法,结果是开发商无奈妥协——或免物业费或赠送储藏室,双方算有了个了结。这几天,朋友买的那个楼盘的业主QQ群也在商量着去售楼处闹一闹,其中一名购房者竟然说:“如果他们不给补偿,将来住进去了,我就每天玩电梯,玩坏了大不了走楼梯,反正我住三楼。”

一栋三十多层高的楼,电梯如果坏了,低层住户当然问题不大,但住在高层的呢?朋友的那名“未来邻居”说的也许是气话,整天以破坏电梯为乐的人毕竟是少数,但生活中确实有此类人群。

类似的例子也发生我的邻居身上。去年冬天,我们这个楼道一户人家的暖气不热,经过两次报修解决效果他不满意,他索性就搞起了破坏,扬言:我家不暖和,你们谁也别想暖和。

不得不说,现在匪夷所思的人太多了,他们的思路是:老子不好,你们谁也别想好,要不好,大家一块不好。这样,我就“好”了。

有这种心理的人很多,非常可怕。当他享受某种物质的乐趣时,想到别人也在享用,就如坐针毡。对于他们来说,最好是全世界的苹果树只结一个苹果,供他吃;全世界的母亲只生一个女儿,供他娶。他们的恨不在物不阜,而是民太丰。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内心生出一丝落寞是正常的,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现,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时,这种挫败感更强。适当的挫败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面对困难时敦促人前行,但过度的挫败感则引爆人性的丑恶。

相比而言,亚洲人,特别是我们国人,这种挫败感比其他民族更强烈。

首先,中国社会看重“关系”的习惯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作为一个互依型社会,人的地位和对自我的认同,一部分来自和别人的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因而,当被比较对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而自己的现状没有改变时,这种落差感就会更加强烈。

其次,社会资源匮乏催生嫉妒心泛滥。中国古代是集权制度,只有越靠近皇帝,权力才越大,资源越丰富。当时,靠近皇权最直接的、最公平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如果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当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就导致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国人只有比掉对方,才能飞黄腾达。到了现代,人口暴增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相对匮乏。在这种大环境下,别人的好意味着自己的资源可能被他人蚕食,因此,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就愈发明显了。

最后,比较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想必不少人在儿时都有一个非常讨厌的“朋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仅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追赶上他。也就是说,自己的努力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这就促使人们在长大后,遇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嫉恨感便油然而生了。

嫉恨感,不平衡感是人心里的“雾霾”,一天不将这雾霾扫除,你就无法一天真正开心。如何驱除这层“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迷雾?

要活得有章法,愿赌服输

其实,无论是吃亏还是占便宜,都是一种自我揣测的利己心理。其背后实质是社会博弈或市场选择。这就像玩游戏,大的规则下面肯定有输有赢,你既然自己选择加入游戏,首先就要服从规则秩序,赢了自然高兴,输了也应该愿赌服输。不然,你又何必成为游戏的一员呢?坐到一边当看客岂不安全自在?

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见到别人比自己好可以羡慕,但不能嫉妒,更不能恨,要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而不是嫉恨的“源泉”。对于个人而言,要肯定身边每一个人的努力,学会赞美和欣赏别人的成功,并从他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你万不可把比自己强的人视为“眼中钉”,然后拼命拔个不停,你要知道,天下之大,比你强的人比比皆是,你是“灭”不完的。若心态不正,“灭”来“灭”去只会把自己灭成“失心疯”。

2.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明明是一个人欺负了他,他非要说全世界都欺负他。

明明只遇到了一个不好的河南人,你却说河南人都不好。

明明只交往了一个厚道的山东人,你却说山东人都是好人。

明明只看到一个坏人,却非要说全世界都是坏人。

很多人都如此解读人生。

那天,L总去美国看孙子,说在西雅图机场,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嗑瓜子,他想上前制止,但犹豫了几下没有行动。时隔好几个月了,L总提起来义愤填膺,说“中国人就这素质,真丢人”。我向来直性,辩解道:“中国有人是这素质,但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这素质,比如我,我会在香港给老人让座,我会在泰国做义工,我会在西雅图捡垃圾。再说,您和您的儿子不也都是很文明的中国人嘛。”L总哑口无言。

我又联想到:一个情场失意的姑娘,被男人伤过后,就立马变身“灭绝师太”,口口声声“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每每此时,我都在心里想:一个姑娘,得阅过多少男人才有底气得出这样的结论。充其量只有资格说,你所恋爱的那个男人不是好东西,甚至是甩掉你的那个男人在其他方面对其他人、其他女人是个挺好的东西,不是么?

还有个姑娘告诉我,她现在遇到乞丐从来不施舍,我说有的是很可怜,于是她给我讲了她的受害者故事:

小时候,我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我会把喜欢的铅笔送给穷人家的孩子,我会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见到讨饭的敲门,我也是不由分说跑出去,给他们面包和零钱。可是有一次,我在当地的商场发现了那个经常乞讨的人,他穿得比我爸爸还帅气,在买一双比较昂贵的皮鞋。他看起来就像个富商,哪里是个乞丐?原来,他是装的。那时候我简直气疯了,真想走上前去揭发他。可是我怕他打我,于是就不了了之。可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我觉得世界上怎么这么多人模狗样装三装四的人呢,那些看起来可怜兮兮的人,实际上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心骗钱而已。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募捐了,包括来北京后,地铁上那帮乞讨的从来没挣过我一分钱。

说到这里,她脸上掠过得意的神色。

我问她,那地震洪水什么的你也不募捐吗?她说从不,有那么多热心人呢,不差我这一个。尤其是红十字会出了那档子事,更印证我的英明,不捐就对了。

她只被欺骗过一次,就再也不相信了。事实上,丐帮里的确有不少职业乞讨者,但大多数乞丐还是生活确有困难的。而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同胞因天灾人祸需要救济时,量力行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世上没有百分百有把握的事情,你的善款是有无法落到实处的可能,但不能因此而拒绝伸出援手。

有一期的《非诚勿扰》上,有个男嘉宾,说90后不好、脑残,还有什么只要不是90后就好。

虽然我不是个90后,但看着网上对90后不好的评论和抨击,心里也很不舒服。为什么要把所有的90后概括在一起呢,每个年代都有自己年代的主流,就算是不好的主流,但那是青春不是吗?再说90后的所有孩子都是脑残吗?各个年代的人都有认真谦虚的,也有虚伪敷衍的。

可是,比较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些口口声声骂着“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姑娘,过不几天,不还都是照样嫁作他人妇?那些骂着有钱人没一个好东西的人,还不都在觍着脸对有钱人说“我们做个朋友吧”?那些说90后素质差的人,不还是和90后的新鲜人一起出入职场,好多技术问题还要靠他们来帮着搞定?既然如此,又何必发毒誓伤害自己呢?

“一棍子打死一条船”之类的言论,明里有,暗里更多。经常在论坛上看到有些人“群体攻之”的帖子,也就是发表“一棒子打死一船人”类型的言论,往往这样的帖子下面都跟着很多回帖,这些回帖者的情绪往往是亢奋的、愤怒的。听听,也真是醉了,无非又是一场“祥林嫂聚会”。

船上是有坏人,但绝非主流,只是少数人而已。若以偏概全自己恼羞成怒,意气用事,小则坏了自己事,大则坏了一船人的大事。

“一棒子打死一船人”的言论,从理性和感性层面分析,当然是属于感性的,感性的人说出来的话、办出来的事都是很轻飘的,也就是说是靠不住的,办不牢的,站不稳的。这些人一般看到什么事或者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理性仔细的分析就得出结论,然而这样的结论往往是不客观且有失偏颇的,也是经不起考验的,常常会不攻自破。

要想不为偏激所困,各位就要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头脑冷静,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人云亦云,同时还要时刻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被那些一棍子打死一船人的言论所蛊惑而致误入歧途。

3.谁的生活都有伤疤,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我只在茶馆见过一次赵哥,便永远地记住了他——一个五十岁男人幽怨阴郁的眼神。

他是店家的朋友,我和他并没有什么言语交流,但我直觉他是个心里不敞亮的人,是受害者天堂里的“老人”。

店家夸我聪明,说的确是的,他受过很多苦。我反诘道:能有多苦?

店家说很苦很苦,小时候很穷,无父无母,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上不起学,被小朋友欺负,等等。长大了后又离了婚,目前单身一人。

在受害者天堂里,有很多“赵哥”,他们曾经吃过苦,受过罪,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弃儿,其实大多数人都会历经很多痛苦,但他们总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时过境迁仍然死守着那点疤痕,不辞劳苦地念念碎“这么丑陋的印痕怎么落在我这样的可人儿身上了呢?”

说白了,他们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男的都把自己当成尊贵的王公贵族,女的都把自己视作不可一世的公主小姐。可是话说回来,人活一世,谁的生活没有愁云惨雾呢?你身上那点伤,真不算个啥。

有个朋友现在是服装店的小老板,离大富大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但温饱早就解决了。朋友以前的生活在我们看来真是惨不忍睹:五岁死了父母,依靠年迈的祖父母过活,挨过饿,受过冻,成年后下过最危险的私人小煤窑,站过一不留神就可能被绞断手指的流水线,还被非法小鞭炮厂炸断过胳膊。然而,说也怪,朋友一贯笑声爽朗,从来不把“苦”字挂在脸上。我问他为何如此乐观,朋友说:不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遇上了一点事吗?谁的内心没有受到过煎熬呢?

是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疤痕,这是我的朋友对生活的理解。他就是我身边的“尼克·胡哲”!他总能让我想到那句话:当你抱怨没有鞋子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

确实,人的一生路程遥远,在生命的跋涉中,谁敢担保自己不会遭遇点风雨泥泞、绝壁深壑?对于我的朋友,他的疤痕嵌在了肉体上,比如少时的贫穷生活,成年之后最初一段时间的危险四伏;对于另一些人,他的疤痕可能是精神上的,比如年少的不受重视、怀春季节的失恋、学业的挫折、工作的失意……

说到生命的疤痕,那些名人大腕未必比我们少。

林语堂年轻时非常爱同学的妹妹陈锦端,陈锦端也特别喜欢他,陈锦端的父母却嫌林语堂是一个穷传教士的儿子,不愿将女儿嫁给他。不得已,林语堂只好跟廖翠凤结婚。林语堂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能够“藐视”灵魂的疤痕,沿着既定的路走下去。失恋后,林语堂先后去了耶鲁、哈佛、莱比锡等世界知名大学留学,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除了职业上的成就,林语堂还是杰出的文学家,写有《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那一场刻骨的失恋,林语堂的精力未必能如此集中,他也未必能发展得这样酣畅淋漓。

身上有疤痕并不可怕,疤痕只是人生的一个疵点、生命的一段小小的停滞,它不会妨碍你整体的健康,更不会挡住你走向梦想的双脚。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内心放不下这个“疤痕”,总是一遍遍无用地抱怨为什么这个伤疤就落到我身上,哀叹没有这个疤痕我会如何如何,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遮掩这个疤痕。这样,我们势必会将许多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产生任何生命效益的事情上。我的朋友与林语堂是聪明的,他们知道:无论你愿不愿意,生命的疤痕是永在的,但我们可以放下它,通过其他成就与快乐抚慰自己。

其实,一个人想“无视”内心的疤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难,它不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更不需要上刀山下火海,它要求我们的不过是一些心灵的调料。

做人要有起码的心理硬度

首先一个人得打磨坚强的心灵。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既然已经来到尘世就不要期望这个世界给你的处处是笑脸与鲜花,碰破一点皮,流一点血,自己包扎一下便是。只要脑子还能想,手脚还能动,你就有翻牌的机会。我的朋友与林语堂之所以值得人们称赞,并不是因为他们消灭了疤痕,而是由于他们具有一种“打掉牙齿和血吞”的硬汉气质。正是这种坚强与无畏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柔软,能够适应复杂的世界。

要有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骄傲

再一个,我们必须学会有点“出息”。这里所谓的“出息”,不是一定要做多大的官、出多大的名、发多大的财,而是应该有一种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当大官,出大名,发大财,是少数幸运者才能做到的事,但给生命找个支点不算困难。比如你是农民,不妨做个本乡本土的种田能手;你是工人,不妨成为次品率最低的巧匠;你是老师,不妨成为被学生爱戴的好园丁。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东西,你的内心就会多些快慰,对疤痕也就不会那么在意。生活告诉我们:有本事引领生命穿过万水千山的心灵,才有本事引领自己走过内心的黑夜。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疤痕,学会“无视”它,学会以光芒四射的其他事物“替代”它,我们也就有了一个光洁、妩媚的人生。

4.把自己想象成雄踞道德高地上的“王者”

或许在每个人的意识里,自己都是稳踞道德高地上的大王,普度众生,所以,众生都欠他一个大大的人情。他们自认为比任何人都完美,他们优秀得无与伦比,所以理应出人头地才是。

把自己想象得太完美,太好,也容易受伤。

去年秋天,我应邀成为某旅游网站的专栏作家,时不时发表些旅游灵感文章,当月点击率是前十名还有现金大奖。

一开始,小编说我写的很好,照这样下去拿奖肯定没问题。

我本来没什么目的性,结果被小编一夸虚荣心就被煽动起来了。翻看了人家上个月的“琅琊榜”,第一名点击率才五万多。我呢,上线一天,就一万多,还有二十多天呢,搞不好会突破他们历史记录呢。

我这样想着,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自己真是够棒的。我一气儿又写了两篇心灵游记,分别上传,点击率都棒棒哒。

接下来的十多天,我的三篇文章均是前十名,有一篇遥遥领先稳居榜首。我一天比一天得意,还自告奋勇给小编总结我一上线就火红一片的原因,比如我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驾驭文字的能力强,人一直活得有趣接地气呀之类的。

可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却遇到“劲敌”。一个叫安妮宝贝的专栏作家写的苏北小乡村游记,上线一天就追上了我的那篇西雅图游记。

最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最后两天,又有个年龄很大的河北专栏作家上传了一篇,一上线就五万多!直追我的第一名。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特没脑子没水平地问小编:你们是不是可以数据注水啊?

搞得小编很不开心。我得罪了朋友,自己心里忿忿不平。我找出来无数个理由来确定,这两个竞争者一定是弄虚作假了。登时我觉得贵圈太乱,以后再也不在这个旅行平台上玩了。

后来,我放下文人的清高,认真拜读别人的文章,才输得心服口服,人家摄影技术一流,虽然色彩调配得失真了些,被我诟病为“指甲油色”,但视觉效果确实震撼,很能吸引眼球。文字诗情画意,有深度有内涵有态度,而且还善于运作,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捆绑起来。而我一直故作清高,不喜欢进入大众视野,拒绝捆绑,所以我的点击率低于人家也在情理之中。

我之所以受伤,心有不平,是因为我把自己的能力想象得太强了。

刘总是某传媒公司广告总监,前段时间被她手下那几个业务员气得晕头转向,心碎了一地。她说这几个孩子越长越贪婪,越大越没人情味。她都这么大岁数了,她们还和她争客户,整利润。

若不是几年前她把她们招进公司一手培养,她们能有今天吗?正因为刘总一直认为这些业务员的成长都是她的功劳,所以她才有足够的霸气对姐妹们颐指气使,无限压榨,动不动就拍案而起:不是我,能有你们的今天吗?而这几个业务员的“谋反”也正始于一单广告业务,这笔业务是两个业务员联系的,刘总只是会见了一下,结果两百万的广告费提成是六万,刘总一直认为大家都欠她的人情,她位高权重,所以她心安理得地自己拿走五万,两个业务员每人五千!提成分配严重不公,刘总再也无法服众,大家联名“弹劾”她。

刘总之所以受伤,是她把自己想象得太伟大了,竟然看不到自己的贪婪、轻狂和自私。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做人别太夸张

我们习惯把自己想得太好,看得太重,把别人看得微不足道,动不动就把自己抬出来领赏邀功。而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不够,感恩不够,就难过。其实,善行无痕,即使你真的帮了别人,也不要拿出来晒,即便你真的起了作用,你越是不说,别人偏偏念念不忘。

迄今为止,我成功地为三个朋友介绍了对象,她们都生活得很幸福,经常在有纪念性的节日时说起我,谈到我。他们总客气地说: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这个幸福的家。

我总是谦谦地说:没有我,你们也一样幸福,没准儿比现在还幸福。

我是这样为自己的作用定位的:我只是在某个时间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人家能结为连理,是人家有姻缘。他们能过得好,是人家经营有智慧。他们幸福,是自己的福报。而我,充其量只是起了媒介的作用。说得玄乎点,那就是用我的热心,传达了月老的美意。我只是外因,他们有缘有智慧,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我见过很多媒人,张口就是“没有我介绍,你俩怎么能认识啊?还不多亏我当初的热心肠?”他们觉得自己是月老下凡,是救世主显灵,值得人家感谢他八辈子祖宗。一旦对方不像他期待的那样感激涕零,他们就会失落,甚至到处说人坏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释然,一定要学会看淡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尚,而别人,也不像你想的那样卑鄙龌龊。你看到公交车上一个女孩浓妆艳抹不停的对着镜子检查妆容,心生厌恶,可你不知道她事实上化妆的次数一把手数得过来,她是要去参加曾经她最重要的人的婚礼。

你看到一个女孩在公车上坐着听歌但是没有让座,你心想现在的人都这么没素质,可是你不知道她经期第一天肚子里像揣着一把刀一样疼得要死。

你看到的纯情妹子也许晚上在夜店里衣着暴露酒量惊人。

你看到的平时大大咧咧简单粗暴的女汉子活得疯疯癫癫好像永远不会有伤心一样,可是她在深夜坐在落地窗前默默流泪。

你眼里罪恶的教导主任平时严厉到看见你就要训你一顿,可是你却不知道他多怕你自毁前程,恨不得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世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别把谁想的太好,也别把谁看的太坏。别把自己抬举得太高,也别把别人踩在脚下。

5.只许别人百般好,不许别人一次差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她很失落,生A的气,觉得A不像以前对她那么好了。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有个女孩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得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平时只要一撒娇就会如愿。可是这次却失败了。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是坏人,都见死不救,觉得自己好可怜。

在受害者天堂里,有乐于助人的人,也有依赖成性的人。有施予者,也有享受者。施予的人苦恼:我对他那么好,就一次没照顾周到,他就不乐意了,就疏远我。享受者唠叨:以前他对我那么好,可是突然就变了,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喜欢我了,真是讨厌。

类似这样的嗔怨皆出于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一次不尽力都不行。这样的事在职场上也极为常见,请看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一

A是办公室里新来的文员,为人随和、古道热肠,而且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日常与人交往,做起事来总是竭尽全力。

每天,A都要给经理送一趟当天的传真和资料,而几乎每隔两天,同屋的小王也要把报表拿给经理签字。有一次正好小王要送报表,A便好心替她捎了过去。“太谢谢了,省得我跑了。”小王在一旁不停地感谢着。两天后,又赶上小王送报表,A又主动提出顺路帮她送去。慢慢地,每次送报表,小王都让A帮她送。

“你今天怎么没给我送啊?”小王看着从经理办公室回来的A不高兴地说,“下回你去送资料时告我一声啊。”说完,拿着报表走了出去。“我……哦。”A也有些不高兴,但却没说什么。

场景二

X的电脑经常死机,每次出故障都是W帮她解决。“W,我这电脑又死机了,你快点帮我看看,我赶着做表。”“X,我这手头有点急事,你让别人看看吧。”“每次都是你弄,这次还是你弄吧。”可是W因为忙,把修电脑的事忘了。结果,第二天X不高兴了。“你看你,昨天我还嘱咐你了,你怎么就能忘了呢。”X嗔怪道,“现在都用不了,多耽误事儿啊。”“可是,这修电脑并不是我的工作啊。”W觉得很委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优待。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也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哪怕只有一次对你不那么好了,你便怨怼起来。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习惯了依赖,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没有义务和能力一直对你好下去。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也是无可厚非的,不是错误。

你常常劝自己宽容待人,可是却忘了宽容那个总是对你好的人。那个对你好的人,他是人,不是神,他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你得允许人家为自己着想。人家对你好了那么久,一次有闪失,你就深恶痛绝,太没道理了。你这样下去,谁还敢对你好?换了是你,恐怕也是直呼“臣妾做不到啊!”

假如你是这样的人,你放心,那个一直善待你的人,一定会被你的怨怼伤得心拔凉拔凉的,然后永远离开你。我也是经过几次和知己之间的龃龉而体悟到这一点的。

我和秦姐堪称心有灵犀的好友,我们星座和血型相同,性格脾气也总在一个频道上,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即使什么都不说,傻坐着,也觉得舒服。秦姐是个非常守信用的人,她答应我的事,每次都能做到。只有一次,本来我们说好一起去逛古玩市场淘宝贝,而她因为忙于办理女儿赴美求学的事,忘了和我的约定,害得我某天中午白等一场。于是我就特受伤,事后有意疏远她,冷落她。她感知了我的情绪,也和我拉开了距离。

后来,经过几天的反思与隔离,回想这几年我和秦姐的诸多默契,我突然觉得是自己太狭隘自私不讲道理。秦姐待我这么好,只因为一次失误,我就耿耿于怀,真是太小肚鸡肠了。

顿悟后,我脑洞大开,心量越来越大了,我总是告诉自己,为人处世,既要允许别人对我好,也要允许别人对我不好。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有能力事事时时都符合我的喜好和需求。重要的是,无论别人对我好还是不好,我都要保持好的心情。

把这种心态用在工作上,事业也渐入佳境,顺风顺水。以前我有文人的自命清高,还敏感多疑,若是合作的客户有一次让我反感,我便扭头就走。而现在,即便是别人对我真的不好,我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只记住美好的,淡忘不好的。经过这样的历练,我的心情更好了,朋友更多了,路更宽广了。

所以,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与人交往,“感恩”是最重要的,多记着别人的好,多说几声“谢谢”,在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给对方更多关爱与理解。这样的你,才是处处都有贵人相助的“人气王”。

6.致力于向别人索要存在感

玲姐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在茶叶一条街开店做生意。周末的时候,我们时常过去喝茶聊天。因为先生摄影技术不错,玲姐有时候会请他帮忙拍点照什么的。

那天,先生很天真地问我:亲,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得罪玲姐了?

我说没有啊。

“那你有没有做错什么事得罪她啊?”先生追问道。

我一下愣住了,先生这是怎么了?我更没有得罪玲姐啊。只是最近工作忙,我去的次数稍微少了一点而已。

问他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先生回答道:以前玲姐每天都为我的微信点赞,有好几天都没给我点赞了。我就想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得罪她了。

望着先生那一脸无辜的小眼神儿,像是受了伤一样。我有点茫然,他太在意朋友对他的看法了,以至于少点一次赞都会有失落感。

我们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了,自己表现稍微不好一点,别人忙得稍微冷落我们一点,都会感到不被重视,不被看好,从而无比难过。

其实,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那么忙,哪有谁有这闲工夫天天关注你?

距离高中毕业20周年那场聚会已经过去几年了,但聚会过程中的失落感以及其后父亲和我的对话依然牢记在心。

从早聚到晚,回到家已是暮合时分。院子里,父亲正在洗衣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湿漉漉的气息;淡淡的水渍,隐映在地上,像给上了一块地图。看到我回来了,父亲欣喜地直起身子,擦去手上的水渍,搬过来一条小凳,问起我聚会的情况。

我突然义愤填膺地冒出一句,现在的人势利眼真多,用得着你了,就会想方设法地巴结你,用不着你了,就会对你不管不问。

父亲惊讶地抬起头,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那个同学,前几年我在报社上班时,求我帮他发稿,整天四处打探我啥时候回家。每次回来,热情得不得了。现在他升职了,我也不在报社上班了,这回聚会对我爱搭不理的,这种人真是不可理喻。

父亲听了,淡淡地说了句:我当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叫什么事?竟惹得你生这么大的气,真划不来。生活是自己的,别人看你怎么样都无所谓。你的价值你知道,别跟别人要存在感!

父亲淡淡的一句话像一记闷棍,重重地击打了我一下。我一遍遍地回味着父亲这句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因工作上的一件事,需要找高中的老校长作证明。这位老领导从单位退下来有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再联系过。于是,我辗转找到了他的家。

当他看到我的一刹那,脸上露出满是惊喜的神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还是你懂得尊师重教,我退休后,就很少有人上我家门了,那帮人都是狗眼,我没退休时,都巴结我,整天围着我转,我下来了,就再也见不到影子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为这事生气!”

老领导越说越气愤,脸上因气愤而甚至都变得有些扭曲了。看到老人家义愤填膺的控诉,我好不尴尬,不自然地讪笑着。终于,我嗫嗫嚅嚅说出我找他的原因,他的脸色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他松开我的手,淡淡地说了句原来你是找我有事的,我还以为是专门来看望我的呢!

老领导顿时陷入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中。我心里溢满了自责和内疚,我为自己也成为他眼中的那帮“狗眼”而难过。我知道,此时我无论如何解释我不是狗眼,都无济于事了。在他眼里,我就是狗眼。

事后,我对着镜子,曾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一遍遍地问自己:你也长着一双狗的眼睛吗?我一遍遍地琢磨父亲的话,越琢磨越深刻。

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快乐,并不是自己缺了什么,而是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重视,特别是在自己失落的时候,这种心理表现得更加强烈。我们看别人是长着一双狗眼,而别人看我们,又何尝不是长着一双狗眼?

香港著名主持人梁继璋先生在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孩子,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请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朋友。没有人不可代替,没有东西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你就明白,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永远不要跟别人要存在感,你的价值在你心中,能做到这一点,你永远不会濒临绝地。

7.太看重结果,而不懂得享受过程

最致命最持久的伤害来自于爱情的伤害。

总有人说,我跟男友/女友谈了好几年恋爱,他/她把我甩了,我亏大了。

这种心理失衡往往伴随我们终生。

如果我们能把过程当作人生体验和享受,心理的包袱会一夜“瘦身”。

过程,也是一种收成。

以爱情为例,谈恋爱的过程中,你不快乐吗?你不幸福吗?花前月下的时候,你不陶醉吗?你没学到什么吗?当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看到他身上闪光的东西,你会受到感染。如果这些答案是否定的,那你之前为什么要跟他在一起?只要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你得到了快乐,你学到了东西,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没有亏啊。

下面这个故事,我用它感动了很多人,开悟了很多执迷不悟的姑娘。

故事的女主角有个很土的名字,叫小花。她是个没个性只会说好的姑娘,是我的大学舍友。我们同宿舍但不同系别。

她喜欢没心没肺的辉哥。

辉哥懒得下楼吃饭,给小花打电话:“你给我送一份绿豆粥和牛肉火烧吧。”十分钟以后,小花就拎着饭盒站在男生宿舍楼底下央求路过的男生帮忙捎上楼。辉哥攒了一周的脏衣服,往女生宿舍楼下一抱,小花就整晚泡在洗衣房挥汗如雨。辉哥在球场上打篮球,小花拿着矿泉水站在烈日下等着他,散场时别人都挽着女朋友走了,辉哥仰着脖子把水一喝,拍拍身边哥们的肩,对小花说:“你先回吧,我俩要去网吧打游戏。”小花笑着说:“好。”导师布置的作业,辉哥随手扔给小花,学市场营销的小花抱着辉哥的民法课本通宵钻研,第二天替他交上漂亮答案。

“小花这姑娘真不像女人。”辉哥的舍友们都说。女人不应该都是骄蛮不讲理、不管长相美丑个个当自己是落难公主流落人间的吗?

小花喜欢辉哥很多年了,从高一开学那天开始。记得那天,小花走进教室,遇到辉哥走出门来,他穿着一件白衬衣套着藏蓝色的开衫,淡然地对她点点头说了声“你好”。从周边小镇考入市一中的小花当时就被电了一下。

小花只在电视上听过“你好”。她的父母亲人朋友从不说“你好”,她所在的乡镇从来没人见面说“你好”。你好,像一个来自遥远世界的问候。

后来又有一天,轮值去打扫校音乐厅的小花听到旁边的琴房里有人弹钢琴,悠扬的琴声,小花被深深吸引握着扫帚听了很久,忍不住假装路过窗口看一眼。弹琴的正是十指纤长的辉哥。小花的心当时就漫成了汪洋。

小花总是默默跟在辉哥的身后,高考志愿表她完全是按照辉哥的报考顺序填写的。当在大学校园里辉哥终于跟她说出那句“不如你做我女朋友好了”的时候,即便那时辉哥的语气轻佻,小花亦如漫步云端,欣喜若狂。

对于小花来说,辉哥就像花开在高处。他披着光芒站在前方,一路上的风雨都被忽略。

那一年突然开始流行网游。辉哥因为是高富帅,有的是钱可以玩,而小花也忙于她自己的事情。从入大学起,小花做家教,去超市兼职导购,考各式各样的证。在辉哥上课玩网游不召唤她的时间里,她全都在忙。再忙碌的小花,只要辉哥一个电话,她很快就会赶到。奔波的小花让同宿舍的女孩都跟着心疼,只有辉哥看不见,因为习惯了她那一声百依百顺的“好”。

乖巧的小花啊给辉哥准备了那么多的好,以至于辉哥说分手的时候,她愣了半天,也只是笑着说了声“好”。辉哥有点意外,看了看小花,然后耸耸肩,说:“谢谢你这些年对我那么好,我们还是朋友。”

小花有点怅然若失,但还是说:“好。”

其后,小花比以前更忙了。

直到有一天黄昏,我看见小花从离学校不远的一家琴行出来,我喊了她一声她没有听见,于是我进店询问。店老板告诉我,这姑娘是琴行的兼职员工,她不要报酬,只为了闲时能上节免费的钢琴课。

接下来,辉哥有了新的女友。小花从不主动提起辉哥,但每当有人提起辉哥的名字时,我便能看见她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但又很快黯淡下去。

辉哥有了女友后,小花更忙了,像一只不停转动的陀螺。

她报了学校的舞蹈班,上了校外一个化妆学校的妆容培训课,兼职做设计。宿舍女孩慧子陪朋友买琴在琴行撞见小花的时候,她已经可以熟练地弹奏很多曲目,推荐钢琴时小花很坦然地坐下来弹一曲《天空之城》给他们听。

大四时,我们都急着考研联系工作单位的时候,小花进了新东方备战雅思。

小花独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我听见旁边的男生在小声打听她是谁。

“这女生好酷。”那男生赞叹道。我才发现,原来不在辉哥面前的小花,气场真的很强大,像一株带刺的白玫瑰,楚楚,笔直,气韵里全是无关风雨兀自绽放。

毕业时,同学聚餐,很多人喝醉了,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喊着前任的名字在操场上疯跑。小花两眼亮晶晶,我们两个人躺在宿舍楼顶的天台上聊天。她掏心挖肺地和我讲了她暗恋辉哥的故事。

“我从高一入校那天就对他一见钟情,我喜欢他坦然跟我说你好的样子,喜欢他的定制衬衫总是衣领洁白,喜欢他弹钢琴时优雅的样子。那种优雅,是我从小到大身边那些忙碌着求生存的人们身上没有的。他们都忙于奔跑,无暇顾及两旁的风景是否美丽。整个高中,我总是看着他,我开始意识到我生活里的那些粗鲁是错的,我开始纠正自己生活里之前从未意识到的粗陋细节。也许这些是我人生里终将意识到的,但如果不是遇见他,这样的觉醒也许会在我的人生里推迟多年。”

“失去他我很痛苦,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他,我才真正觉悟,我喜欢的不只是他,还有那种优雅投射下来的影子。我渴望成为一个从疲惫生活中跳脱出来能够真正拥抱生活的人,为了成为这样的人,我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触摸那些生命中看似本不属于我的东西。爱着辉哥的每一天,我都渴望自己能变得美好美好再美好一点,美好到足以和他从容地站在一起,以优雅不慌张的样子去面对生活。虽然他甩了我,但我一点都不恨他,别人可能不会知道,辉哥之于我的意义,不是一场懵懂初恋,他是我人生的一束光,告诉我生活本有更美的方式所在,人生可有更多出口,我要奋力去追求。如果说年轻时爱上的那个人对你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辉哥给我的意义是所有可能里最好的之一。”

所有的爱恋都有意义,但那其间的意义需要以勇气和智慧去认领。小花是个主动领受的勇士,我为她点赞。

毕业后,同学们作鸟兽散,各奔前程。小花去了美国,雅思成绩据说是新东方那一届的第一名。

在美国,小花教老外学中文,给当地的华人报纸写文章赚稿酬,至于在校功课成绩,每年她都拿高额奖学金。

每每听到小花姑娘的消息,我一点也不诧异。

五年后的同学聚会,回国探亲的华裔英国公司女高管小花也来了。

她穿一袭粉色真丝长裙,腕间配着简单白贝母手链,妆容清淡,微微一笑,美得惊人。

喧嚣声一时停顿下来,小花同大家打招呼,声音温柔,举止静雅。

我站在人群间,笑了。她不是地上的小花,而是花枝上的凤鸟,一朝展开翅膀,便拥有无尽天空。

太注重结果,目的性太强,是我们骨子里的弱点。我们走路是为了到达终点,我们吃饭是为了不饿,我们谈恋爱是为了天长地久。目的达不到,事与愿违,就一颗心千疮百孔。

实际上,每一段路,都是修行;每一个过程,都是享受;每一次折腾,你都会受益无穷。

爱着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勇敢一些,像小花那样,做一只心存梦想的凤鸟,对所有的爱情都说“好”。那样一来,生命中的每一场相遇,每一场分离,每一个爱而不得的人,每一次被辜负的无可挽留,所有摧心折肺的平淡无奇,最终都不过是一场场助我们飞翔的助缘,契机。

8.别人都可以吃苦,凭什么你不能

“别人都可以吃苦,凭什么你不能?”

这句话是我19岁失恋时情绪糟糕到极点的时候,前男友讥笑我的话。他只是追不上我怀恨在心,见我不好幸灾乐祸,没承想却成了拯救我开启豁达人生的金玉良言。

我本来觉得自己是最惨最不幸的任人宰割的情场小绵羊,我那么善良纯洁,痴情忠诚,为什么要被欺骗始乱终弃?我每天都想着自己那点窝心事,都快发展成重度抑郁了。可是前男友这一声嘶吼,把我的心思和注意力从泥沼里拽了出来,开始向外探寻。我发现身边的女孩,包括我认为最完美的那个漂亮女孩,也被别人甩过。宫廷剧里,公主不也照样被甩嘛。是呀,大家都可以失恋,都可以吃苦,都可以活过来,我凭什么就不能?

这句话,像是一记响鞭,抽醒了我心中那只昏睡的幸福的小鹿,它开始奔跑,我开始复活,并且一直乐观幸福到现在。每当我觉得自己可怜对现实不满时,这句话就会自动蹦出来平息我内心的毛躁。

上周日是我心理教练课的开学典礼。早晨6点半起床,赶去远在30公里以外的四惠。我心里怏怏的,为不能睡懒觉而叫惨。本以为这个周日早晨的地铁,应该是空荡荡的到处是空座位,因此做好了上车再补觉的准备。可谁料想到达地铁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一群卖早点的小摊,跟平日里正常上班八九点时候的样子差不多。而地铁上虽然不是人满为患,但也根本没有空座,站着很多人。我有些惊奇,大家都起这么早,不在家里睡觉,都要去干什么呢?“别人都可以吃苦,凭什么你不能?”这句话又浮上心头,我又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奔跑了。

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生活渐渐稳定,我很久都没有在周末早早起床赶去做什么,也没有在晚上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因此也不会想到在我熟睡的时候,这个城市其实随时随地都有醒着的人。

我想起几年前有一次赶早班飞机,五点钟出家门的时候,远远看到每天卖鸡蛋灌饼的小摊夫妇正在准备他们的餐车,支起头顶那支大大的油腻的遮阳伞。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们到底是几点出摊的,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九点出门的时候,他们时常已经收摊回家了。

车开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两个人边聊天边说笑,比起我神情恍惚的脸,他们的表情是那么清新,又充满生活的希望。可能过不了几分钟,第一个鸡蛋灌饼就会被一位赶着上早班的年轻人买走,他们不仅仅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早起,也为这个城市每一个正在奋斗中睁开朦胧睡眼的年轻人一点暖和的慰藉。

我经常会收到这一类内容的来信,那就是觉得自己如果不是在五百强、不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就觉得自己的工作低贱得不值一提,甚至是在浪费生命。特别是如果自己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就觉得自己特别不高级也特别不满意。我特别理解这种想法和感觉,因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并如愿一直在还有点名气的公司里供职。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开始慢慢审视自己之前的想法。

比如在坐夜班飞机或者半夜落在机场的时候,那些安检人员,那些在海关检查证件的工作人员,那些跑来跑去的地勤安保人员,我时常偷偷看他们的眼睛,是什么支撑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份没日没夜的工作?换作是我,能不能在半夜十二点还耐心解释为什么某样东西不能带上飞机?

比如在那家广告公司上班时,在大冬天拍TVC的时候,要早晨4点到八达岭,3点半挣扎着起床恨恨地想辞职算了,但赶到现场时,摄影师已经裹着军大衣在调配器材,后勤人员伸手递给我暖暖的豆浆和烧饼,酒店场地的工作人员神清气爽地对着我呆滞的脸,激动地告诉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

慢慢地,我开始明白,那些跟我的工作性质不一样的工作,那些需要比我的工作付出更多时间的工作,不卑微,不低贱,他们跟我们一样重要,甚至比我们这种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敲敲电脑就能完事的工作更加重要。

不要以为自己的背景里有一些看起来像光环的东西,就以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很重要;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多一点的钱,就可以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这世界谁都不比谁高明多少,不信你试试早晨出门没有鸡蛋灌饼,半夜到机场厕所都没人打扫。他们的工作可能在你忙碌的生活里不起眼,但正因为他们的默默工作,才成就了你我的安稳。

城市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满着匆匆忙忙的人;城市的每一秒时光里,都充满着为生活打拼的人。他们可能正在干洗店里低着头为你熨烫衣服,可能正瘫在地铁的一个角落里耷拉着头补觉,可能正为赶不上飞机心急火燎,可能正在为某一刻做错的事而哭泣。他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正在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默默打拼。

在奋斗的路上,每个人的灵魂与信念都是平等的,而每一份工作的背后,都是一颗正在努力的心。他们可能此刻很卑微,很不起眼,甚至被人颐指气使,但别忘了,千万个你我的奋斗之路,都曾从这里走过。

冬至那天,寒冷,雾霾,我一早起来打车谈稿约,累得要命。我在出租车上困得哼哼,司机转脸看我一眼说:“姑娘,年底了挺忙的吧。我呀,五点就出来拉活儿了!你也可以在家睡觉,但接触不到新鲜事物不是!年底了,想想收成,多好啊!”听这些话的时候,我没敢睁眼,因为我怕泪水流出来。那是感动的泪水。

这城市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都有正在辛苦打拼的人,都有比你不幸百倍的人。别人都可以吃苦,你为何不能?

别抱怨,你并不孤单,也绝不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