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机会首先是品类机会
我们常说:风口上的猪。这里的“风口”指的就是品类机会,“猪”指的是品牌机会。
对于品牌,大家都很熟悉,比如三星是个品牌、小米是个品牌、华为是个品牌、苹果是个品牌,但手机就是个品类。
商业机会,首先是品类机会。
智能手机这个品类机会来了,风吹起来,就有猪飞起来的可能,至于哪个品牌能成为风口上的猪,那得看它自己的造化。
再如呼机这个品类机会已经成为过去时,这时就算做一款苹果品牌的呼机,也卖不出去。
在电商行业,这个特点尤为明显。许多电商平台的崛起,都与品类机会有关。
亚马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家,就是选准了品类切入点。当时互联网虽然历经了20余年的发展,却还处在蛮荒时代,电商更鲜为人知,所以贝佐斯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信任问题,当时的网民还没有在网络上消费的习惯,他们更青睐于相信亲眼看到的商品,而不是网络上挂的照片;另一个是,一旦真的下单购买,送来的货物是否会和预期的差别太大。
所以贝佐斯思来想去,选择了图书音像作为品类切入。因为图书音像一是便宜,网民的购买心理门槛低;二是买书的人或者买音像产品的人,要的是书的内容或者CD播放出来的音乐,而不是纸张或者塑料片,这样就不存在心理预期差异过大的情况。
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核心的原因:图书和音像有相当大密度的购买人群和比较高的购买频次。电商的逻辑就是高频带低频、高密度带低密度、低价带高价。电商实质是在做频次组合、密度组合和价格组合。
在中国,当当、卓越起家,也是选择了图书音像作为品类切入。到了京东,图书音像这个风口已经过去了,但它抓住了3C数码,尤其是手机这个风口,成就了它的霸业。
大家可能会很奇怪,已经有了京东、天猫等这样成功的电商,近几年怎么又会冒出来诸如多点、饿了么、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呢?它们的机会在哪里?
答案同样是品类机会。
我们知道,在传统电商中,物流最发达的以京东为代表,24小时送达。
但是,当你肚子饿了的时候,你可能等24小时吗?不可能。
家里的卫生纸没有了,你告诉一家老小,忍一忍吧,24小时就送来了,可能吗?不可能。
炒菜时,油盐酱醋没有了,你能等24小时吗?同样不可能。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电商的品类机会:1小时送达品类。
大家发现没有,近十多年的电商发展,把很多连锁超市和商场干得落花流水,但你们家楼下的小便利店活得很滋润。为什么?因为小便利店卖的多是1小时送达品类——需要就马上要买到,不能等,这是传统电商鞭长莫及的。
一旦你习惯了1小时送达,那么你的购买习惯自然就会从1小时送达品类延伸到其他商超里的产品。这就是电商一个未被充分挖掘的逻辑——快服务带慢服务,如果买一个电火锅,或者一个水壶也能1小时送达,那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抓商业机会的时候,首先要抓品类机会。我看到过的创业创新项目,或者在商业模式变革中,真正有生命力的都在做重新定义品类的工作,而挣扎痛苦的多只是在做定义品牌的工作。
重新定义品类和重新定义品牌,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重新定义品牌的视角完全在企业这一端,只是在既有的模式或产品上做量的改变。比如你每单补贴10元,那我就补贴15元;你请美女模特做广告,我就请明星代言;你洗车用自来水,那我就用矿泉水……
重新定义品类则是站在用户体验一端,带来用户体验质的改变,而不是简单量的不同。比如过去我们打车,非要站到路边,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或者刮风下雨,你站酸了腿也打不到车。但是滴滴、快的、Uber等打车软件出来后,非要站在上车地点打车这个维度没有了(即所谓的升维思考、降维攻击,见下一节),传统打车模式以车为中心转变为了以乘客为中心,你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打车,躺在床上打车,坐在马桶上打车……
这和原来的打车体验有质的不同,因此打车软件才能重新定义一个新的品类,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而获得大笔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