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的错:海灵格家庭创伤疗愈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

动笔为本书写序时,我刚刚结束了课题组这一年在四川的灾后心理调研,回到北京。在我所调研的过程里,一位中学心理老师与我们说起她在一年前做过的一次咨询,来访者是一个经历了汶川地震的男孩,那位老师说在咨询中她发现,这个男孩目前的一些症状是受地震创伤的影响,然而这个男孩自己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尽管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经历了地震,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在数年后,当自身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症状时,他并不能把这些状况与当年的心理创伤联系起来。当时我很快就想起了这本书。

当人们自身经历了创伤后,是有可能无法意识到创伤带给自己的影响的,那么要去识别自身与上一辈,甚至更早期的家庭成员所经历的创伤之间的联系,就更为困难了。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你在关系里反复着的痛苦模式可能是对过去某位家庭成员经历的重复,你所面临的不幸可能来自你对过去某位家庭成员不幸的认同,你所承受的痛苦可能是你将过去某位家庭成员所承受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而这一切,你可能并未意识到。那么,一定是这样吗?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这样解释吗?答案并非是肯定的。我想,沃林恩的这本书也并非是要给所有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提供一种万能的解药,而是基于目前神经生物学在创伤的代际传递方面的研究,以及自己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咨询与治疗经验,尝试以尽量清晰的脉络呈现一种有力的探索思路与方法。实际上,从经验的观察与体验中总结与提炼出富有逻辑与理性指导意义的方法通常是不容易的,感性的体验往往难以用客观实证的方式去考察与界定。沃林恩在介绍本书时说,这本书集合了多人的力量与智慧,有来自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科学指导,来自本书案例中每个人的信任与勇气,沃林恩本人是海灵格的学生,书中的方法与海灵格的思想与方法也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是尝试探索和处理人们所承受的痛苦做出的一种努力,它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同时也一步步地带着读者去学习和领悟如何实现自身的疗愈。

在本书中,沃林恩会带着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的力量”,此语言并非我们日常交流中口头表达的语言,而是一种“内心的声音”,即本书中所说的“核心语言”。这种核心语言是常令你困扰而又挥之不去的念头,例如在亲密关系中,你也许总是会想“所有人都会离开我,我最终会独自一人”;在工作中,你也许总认为“我是得不到认可的,我是失败的”等。书中,沃林恩用丰富的案例讲述了什么是核心语言,它具体在一个人身上会有怎样的体现,阅读的过程里,我们会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到核心语言的含义,同时也能够探索和觉察到自己的核心语言。但这一困扰你的声音可能并不来自我们自身,而要追溯到整个家庭发展的脉络中,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认识在我们的上一代甚至更早的家庭成员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是否有过创伤,经历了怎样的丧失与哀伤等。

本书的阅读会是一次从自身延续到整个家庭的旅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需要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反复响着的声音是什么,需要去体验当这个声音出现时我们的身体感受,还有内在的情绪情感变化,体验的过程可能会伴随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不舒服可能是内心的抗拒,是悲伤痛苦,是长期压抑的委屈与难过。旅程的行进中,我们需要去找到这个声音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父母吗?还是我们并不知道的某个可能已远离家庭很久,甚至已经离世的家人呢?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地去追寻家庭的过去来找到这个声音的来源,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在找到之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来理解我们与过去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自身的痛苦,与过去和解。我们可能会了解到一些自己从未知晓的事情,会触碰到我们不愿面对的感受,会尝试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沟通或行为方式(例如对父母表达爱与感谢,与父亲或母亲拥抱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真的是需要勇气的一段旅程。而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也有能力来处理长期困扰自身的那些部分,真的能够在这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看到可能对我们造成阻碍的是什么,冲破这些阻碍,实现自身的疗愈与成长。这一旅程是一次探索,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梳理。如沃林恩所言,你会了解到令你困扰的那些感受,哪些是属于你自己的,而哪些实际上源于过去。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里,我时常能感受到来自自己身体细微的颤动,我像是来自自己身上那些还未处理的部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到和听到,得到了理解,也提醒着我找到它们的根源进行处理。这本书融合了创伤与家庭治疗的内容,而实际上距离我第一次学习家庭治疗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依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冲破我的困境。改变,是一件需要勇气和决心,也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情。但仍然感谢我能够意识和觉察到这些部分,也相信我有力量在准备好的时候来面对和处理。感谢这本书,在这里你会看到,过去是值得被看到和尊重的,它与现在的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自身的感受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它是连接过去的桥梁,也告知着当下的你,它是疗愈的基础。

愿我们都能有更多的勇气,从过去的缠绕中抽离出来,并予以尊重和感激,活出自己。

田雨馨

2016年12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