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DIY社会
技术改变了世界吗?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公元1450年左右,金匠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经过多年的钻研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相比手工一天只能抄写寥寥数页,靠这项技术,一台印刷机每天能够印刷3600页。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全欧洲人都能够在自己家里读到本国语言书写的经典或者其他作品,这一简单的现象改变了社会结构,人们不再只是通过神父或者当权者这些具有阅读条件的人来获取信息,而是可以创造自己的思想。古登堡的初衷只是为自己的小生意开辟第二曲线,并不是试图改造社会,但结果却是所有的后辈都能够享受这项新技术带给他们的思想的新自由。

正如约翰·诺顿(John Naughton)在《从古登堡到扎克伯格》一书中谈道的,古登堡的发明不仅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同时触发了一次宗教改革,促成了现代科学的萌芽,创造了全新的社会阶层和职业,甚至改变了我们将童年视为人一生中一个受保护的阶段的概念。似乎很难想象在美因茨德国西部城市,古登堡的出生地。——译者注的一项新技术发明最终能够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但是很多人感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被冲刷殆尽了,改变从来都不被这些当权者所欢迎。

500年后,相似的一幕又上演了。互联网最开始是作为美国国防部改善内部沟通的一种媒介,算是本地化的第二曲线。而万维网首次被尝试使用是被位于瑞士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用来建立内部电话簿,但它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被称作“现代古登堡”)却对其抱有更大的雄心,即使他的同事告知他取这样一个名字也肯定不会流行起来。对蒂姆来说,互联网是一种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它给予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人分享和选择的自由。在蒂姆的设想中,互联网必须是免费的,也被蒂姆视为是自己送给这个充满怀疑的世界的一份礼物。而令人吃惊的是,从互联网诞生至今不过25年的时间,技术扩散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15世纪,然而困境与挑战却依然如故。

就像古登堡的发明那样,计算机、随之而来的互联网及其衍生品带给了我们自由,但是自由也带来了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商业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秩序产生了混乱,因为每个个体都可以绕过组织使用这种新自由,使组织陷于困境,就像被一条新路绕开的城镇一样。1992年,我受邀在英国书商协会的年会上演讲。彼时,各书商正在担忧美国连锁书店巨头鲍德斯(Borders)拟进入英国市场。我告诉他们,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另一家书店而是网络,一个对身在计算机世界之外的人们还很陌生的概念。网络而非其他书商将是最大的敌人,这个观点在当时的会议上听上去就像科幻小说,而历史很快将其变成了现实。在网络上,最开始是亚马逊,然后很快出现了许多其他网站,使得个人绕过了传统的商业渠道,让传统书商在生死边缘挣扎。中间环节正在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的消亡。这个案例也预示着许多行业的变革并非来自行业内,而是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甚至是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如果你身处某个行业领域并规划着它的未来,那么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

同时,计算机取代了许多人类(代理人)手中的常规任务,包括曾经是许多中层经理工作职责之一的检验的角色,这让许多组织无能为力。计算机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再加上其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使得它们能够比人类更快、更准确地去分析所谓的“大数据”。现在的计算机可以在安全防护系统中发现入侵者,比任何一位人类专家更有效地甄别欺诈或诊断疾病。法律事务所中大部分单调沉闷的苦差事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公共领域的大量工作是常规性的,亟须计算机化。牛津大学的研究者认为,在未来20年内,当今47%的工作都将被计算机所取代;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仅在未来10年中,就将有2.5亿个工作岗位被取代。当然,在你看到本书时,这些数字也很可能过时了。

什么将会取代这2.5亿个工作岗位呢?柯达公司在其巅峰时期曾雇佣了14.5万名员工,Facebook作为柯达公司的替代者,只雇佣了6000名员工。而Instagram在被Facebook以大约10亿美元收购的时候,仅仅只有13名员工。两年后,Facebook花费190亿美元收购了仅有55名雇员却拥有50万名用户,并且用户数还在不断增加的Whats app。之前的技术发展也会带来工作的转换,原有的工作很快会被新的工作所取代,比如纺织厂的女工可以被重新培训为打字员,从工厂换到办公室上班。但这一次新工作不但与之前完全不同,而且其中大部分在原先甚至都不存在,那时我们将如何做?

这是个坏消息,而且听上去并不会给人带来自由,但好消息是,现在每个人都拥有了可以绕过中间环节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DIY(do-it-yourself)经济正在逐渐成型。我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购买书籍,只要我们愿意写,还可以出版自己的著作。我们再也不用去附近的实体银行,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众筹平台创立自己的银行,Kickstarter就是这样一个知名的众筹平台,成立于2009年,2012年在英国上线。如果你愿意承受风险,甚至可以自己发行货币。比特币、点点币和质数币等互联网货币已经出现,它们的数量都是确定的,其价值随着需求而变化。当然,这其中的风险也早已超过了比特币早期的交易。

人们现在也无须离开家去上大学了。借助顶尖大学提供的免费网络在线课程,结合虚拟视频练习,如果你足够勤奋,就能获得自己的学位。英国开放大学长久以来已经证实了,对于远程教育,只要严格把关就能运转良好。也就是说,你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科目领域创立自己的学院,设计学习材料,将其在网络上推广和发布。我的妻子曾经通过网络为一些幸运的学生设计并传授自己的摄影课程。你可以通过Apple Watch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当然想看时间也可以。你几乎可以免费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让你自己创作的音乐为他人所知,当然这些也几乎不需要费用。或者你可以通过Airbnb出租自己空余的房间,变成旅馆老板。拍卖网站eBay创造了成千上万的虚拟商贩,他们通过网站购买和售卖商品。

在任何事物上,你既可以是买家,也可以是卖家。只要你愿意,甚至都可以编写自己的电脑游戏。你可以出售你车里的一个座位、家里的一顿饭、家门外的一个停车位、自行车的租赁权,甚至是与你自己家宠物狗相处的时间,以及其他在这个新的“共享经济”里的各种服务。这种新局面只是消除中间环节的又一个佐证而已,让每个人都能越过这些服务的传统供应商,在网上自己完成,这对一些人来说是巨大的商机。截至2014年4月,Airbnb被投资者估值100亿美元,比凯悦酒店和洲际酒店集团还要高。2013年,每名房主通过出租自己的房间平均获利7530美元。由于起步的成本很低,再加上有互联网,因此大量新的电商企业开始涌现,尽管时间将会证明其中的大部分注定是要失败的。时间证明一切,即使这些新兴企业成功了,它们能否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也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这其中的大部分企业是为了兴趣或挣些零花钱。

感受到了这些变化,一些在这种“租赁而非拥有”的新理念中有可能被越过的供应商们也开始跟着改变。家得宝公司(Home Depot)在出售工具的同时也开始租赁工具;戴姆勒公司(德国汽车制造商)开始按分钟租赁Smart汽车;通用汽车已经投资了一家汽车共享服务公司——Relay Rides。在伦敦,不断飙升的房价让许多人选择了做租客而非业主。当拥有已经变得太昂贵、太繁重、太困难,租赁是不是一种新曲线的开始?租赁经济是不是第二曲线的组成部分?想想看,租赁带来了灵活性,当你几乎可以租赁任何事物,在用完之后就放开时,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绑定在固定资产上呢?

无论是否喜欢,我们都正在步入DIY经济。很多年前,当我还在壳牌国际市场部工作时,我参与了一场讨论,主题是在壳牌加油站引进一种顾客自助服务的新型加油泵的可能性,我是在场资历最浅的。直到那时候,还是需要服务员来为司机加满油箱。一些人说:“这绝对不可能被接受,没有人想让自己满手油污。”“我们可以给一个大折扣啊!”另一些人说。他们都错了,人们喜爱这款新的加油泵,因为无须再像过去那样等待服务员给前面的车加满油,或者不得不和服务员聊天甚至给他们小费了。我们成功地将加油这项工作外包给了顾客。当然,超市很早以前就实现了这些,其他领域也很快效仿了。联邦快递(Fedex)让顾客自己填写文件,航空公司希望顾客自己打印登机牌,使用自己的而不是航空公司的油墨和纸张。如果不照做,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甚至会对你罚款。我们被供货商利用,但其实还乐在其中,因为这让我们拿回了控制权。

这不仅让我们能掌控自己的事情,还能省钱。你可以成为自己的代理律师来准备自己的离婚文件,管理自己的房屋出售,在小额索赔法庭自己打官司,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很享受这种感觉。因此,我们期待这种外包变得更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要求变成自己的医生和护士,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约克郡山谷边缘的艾尔代综合医院(Airedale General Hospital)为超过70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2.59平方千米。——译者注的20万居民服务,其中很多人都居住在偏远地区,然而这家医院成功地通过远程医疗实现了24/7全天候的即时医疗救助。那些患有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家里安装了与安全网络相连接的网络摄影机和iPad,只要患者不离开房间,监测器可以让他们自助监测氧气水平。这很受病人欢迎,因为这能让他们处于监控当中,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在使用这一方案的人群中,急诊率下降了60%,住院率下降了45%。

现在,这项技术还能够在快要心衰时发出警示,测量心率和呼吸,甚至测量步行速度和距离以及肥胖程度,这样,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或者联系医生的责任回归到了个人身上,而这些通过Skype或者一个手机App就能实现。全部DIY的一个弊端是掌控就意味着责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就要自己来担责。正如我在前言中阐述的,自我责任将会成为未来新兴社会的一个特征。很多人会对此感到不舒服,因为在他们成长的经历中,社会为个人安全和福利承担了更多责任,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的责任。而在DIY社会里完全相反,除了自己之外将无人被质疑。无论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这对很多人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令人震惊的,我们将逐渐从一个依赖性社会、一个面面俱到的福利国家转向一个更独立的社会。比如,我们将为自己的财务计划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养老保险,等意识到时为时已晚。幸运的是,我的前两任雇主已经以我的名义为我缴纳了。但这种情况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可能的,除非人们要求雇主这样做。政府也无力去收拾残局。我们将不得不负责自己的财务未来。对很多人来说,那将是一条全新的曲线。

当我年轻时经济上捉襟见肘,我就自己DIY,因为它能够省钱,而自己的劳动也不值钱。我自己粉刷房子、种蔬菜,修理损坏的门和篱笆。这些活并不都是高质量完成的,甚至有的被完成得很难堪,但那是我的责任,而且我得住在那儿,我告诉自己这至少没花什么钱。我常告诫自己,尽管经济条件差,但我们或多或少还能自给自足,这是令人欣慰的。工业革命早期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很多家庭不得不搬到距离上班的工厂比较近的城镇,因为新工作在那里。从自己的土地上搬走意味着他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给自足了,他们的财富增长跟不上,因此尽管他们的工资上涨了,但是贫困程度却加剧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年纪变大了,条件稍微好转,就开始雇用别人来做那些过去自己亲自做的工作。曾经一度我们践行着那句老话——雇用工匠,在他们没有达标时责罚他们,这是有钱人的职责。尽管工作完成得更好,国家GDP也上升了一个档次,但这算不上好。事实上,这些正是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方法,把劳动从家庭中抽离出来融入到正规经济中,让人们为了钱而去替别人干原本是自己干的活儿,不管是家庭维修、儿童保育、老人护理、做饭和清洁、汽车维修、理财还是娱乐。

现在,借助科技的力量,很多劳动又重新回归到家庭中。高科技DIY是资本密集型的,平板电视、监测儿童的精密系统、清洁机器人等诸如此类,虽然都需要花钱,但它们确实让家居生活不再乏味。之前科技革命的结果将会逆转,雇员将会减少,尤其是在家政服务领域。生产资料领域可能会有所增长,尽管大多数是进口的。更多的人将回归家庭,而不是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家庭将会不断变为工作中心,因为我们将开始开发DIY市场和共享经济的所有机会。但令人担忧的是除了通过手机和电脑屏幕外,我们与其他人打交道的机会会更少,即使我们在一些组织里工作也无法避免。这就是我在下一章将要研究的DIY第二曲线的走势,因为不管喜欢与否,我们都将不得不沿着这条曲线寻找出路。幸运的是,受其影响最多的积极进取的后来人对此充满热情,因此未来应该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