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头论足
詹妮
每次我婆婆要来家里时,我都觉得很不安,因为我总有种压力,感觉必须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保证孩子们举止得当、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肴等等。婆婆玛丽昂对我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要数落非议一番,在她旁边,我没法做“自己”。我开始发现带三个孩子太难了,有时希望能重新做回兼职,索性歇口气,让自己好受点。但我婆婆肯定会说,我是多么幸运可以不用工作,她又是多么享受待在家里,之后她又会说我的丈夫看上去压力重重,令人担心,似乎在暗示我该更好地照顾他!
在她身边,我日益焦躁不安,日益失却本性,于是开始对她造成这种后果益发恼怒。因此,我与丈夫之间也出现了问题。我们试着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他会说,“我妈就是那样的,她所经历的生活和你们不一样,所以别拿她与你比较。”他的这番话让我更加难受,我感觉自己应该为做个家庭主妇感到满足,就像他母亲那样。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最后我变得十分抑郁,无法处理好任何事情。我去看了医师,给开了些抗抑郁的药,介绍了一些心理咨询服务。
当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自尊时,我对自己所处境况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我意识到,在玛丽昂来我家之前我就感觉备受指责,而这与我自己作为母亲的自尊有关。因为我曾质疑自己是否是个好母亲、我是否想要回去工作,这种质疑让我觉得无论玛丽昂说什么,都是在责备我。正因为我总是拿自己和她作比较,在意她对我的看法,她才更容易让我产生被责备的感觉。我发现,当她说“你什么时候会教埃莉诺上厕所呢?”我会将其理解为“你怎么还没教她上厕所?”这就成了一种指责。我甚至将她对儿子的关心理解为对我的批评,因为我觉得她是在暗示我没把她儿子照顾好!
当我意识到控制自己自尊的人是我,而不是她,我便明白了:其实是我对她语言和行为的曲解形成了她的批评与指责。我仔细地思考了自己的价值、自尊和自信,于是意识到自己内心一直忐忑不安,渴望自己是个“称职”的母亲,渴望自己的作为获得称许。我回去工作的想法其实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尊,因为每天照看小孩让我有种挫败感,我想做些事情提升自我价值感。我认定通过工作来提升自尊是件好事,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而且这也没错。我开始寻找一些兼职工作。我还意识到,过去的自己自尊心太强,不愿寻求帮助,现在我会问丈夫和家人是否可以帮我照看小孩,让我有时间去健身、见见朋友,因为过去我任由这些事从生活中溜掉了。
当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玛丽昂,试着将她看作是拥有其自尊情感的个人,我发现,在我身边时,她也同样缺乏自尊,因为当我对她态度尖锐、反驳她时,她会觉得受到了批评和误解。我和丈夫谈过她的生活,得知在她怀上长姐以前,她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但怀孕后她没再工作。我开始领会到,玛丽昂可能是嫉妒我所拥有的选择,或许是在为成为家庭主妇而自辩,因为她觉得自己是被迫作出了这个选择,而她需要让自己相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当我意识到在她的面前,我并没必要感觉受到了批评,因为一直以来其实都是我在对自己评头论足,而不是她。这样一来,与她在一起时我能放得开了,同时不再议论她或对她吹毛求疵,相反,我会用心地去了解她。现在,我喜欢上她这个人,而不为她是“婆婆”所动,因为这个词似乎在对她一无所知时就暗示着批评。我开始向她更多地说明我的想法,我的态度不再是那么抵触,她在我的面前也更加放松了。我不再对她态度尖锐,开始审视我的自尊对我俩关系造成的影响并决定控制好自己的自尊,因而我和婆婆的关系有所好转。我看得出来,我的丈夫和公公都为此感到高兴。
我希望我们别再对自己和他人评头论足。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谬、不切实际,但“评头论足”是在暗示某个人应改变她/他的行为,可是没有谁知道在某个特定的情形下为何会说出某种话或做出某种行为。
议论别人之前,你得先换位思考。
我们的自尊左右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所以除非我们确切地知道对方做出某个决定时的感受,我们无从确定当时他们的自尊是否出了问题。当然,我们没必要认同或宽恕他们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虐待、凌辱、摆布、或故意伤害他人的借口。但凡事都有因,他们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他们的自尊所使。然而不幸的是,每当我们追求强大、优越或是踏实的感觉,消极的自尊时时会导致消极的行为,伤害到他人。
凡事都可以找到一个理由,只要不去管它在别人眼里算不算个好理由
你曾否感到芒刺在背?你曾否对别人声色俱厉?受到批评会影响我们的自尊,而我们批评别人的意图也源自我们的自尊,因为这么做可以照顾到自我感受。
“议论别人时,不能说明他/她是怎样的人,却表明了你是怎样的人。”
——韦恩·戴尔
别人身上我们最容易留意以至厌恶的事情,正是那些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不乐见的。比如,我们不喜欢生气,所以当别人生气时,我们会责怪一通;我们不希望迟到,所以当别人迟到,我们会指责一番。
“那种指正别人的激情本质上是一种宣泄症。”
玛丽安·穆尔
若有人指责你,那是因为这么做可以让他们有优越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忽视这些指责!他们指责你,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自尊、为了一时之快,所以你无需理会他们的指责,任其消极地影响你的自尊。
“人就像鲨鱼,只在感觉受到攻击时才会攻击。”
——摘自电影《伴侣度假村》
当感觉受到别人指责时,我们往往会觉得出于自卫有必要反唇相稽,而这会反过来伤害对方的自尊,同时对方很可能为了照顾自己的感受而还以颜色,于是环环相报,无休无止。
然而,驾驭好我们的自尊可以终结这个循环。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对方指责我们的原因在于当时他们缺乏自尊,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反唇相稽,而是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自尊感,从而创造一个双赢而非两败俱伤的局面。
话虽如此,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自尊。我们可以试着理解他人、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将对方的需要放在首位,但我们不可能栖息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尽管善待他人或许可以改善自己的自尊,可我们无法主宰他人的内心情绪,这东西只有他们自己主宰。我们只不过能够施加积极的影响,去谋求积极的效果。
狎能生慢
与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最爱、我们渴望获得其爱的人,往往成为我们责怪最多的人。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被父母、伴侣或孩子责怪?有多少人会为了他们所说的反唇相稽或是自责?因为我们越是在乎一个人的意见,就越紧张其一言一行。相比起大街上的一个陌生人,密友和亲人更能影响我们的自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与你关系亲密的人对你指指点点,而你也会还以颜色来照顾自己的感受?
“中伤是一种将加于自身的贬损转授他人的行为。”
——西蒙娜·韦伊
难道我们不想被最亲近的人所接受、爱和珍惜吗?我们想要“做自己”,希望他人能够接受真实的“我们”,能够无条件地爱我们。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些,那么我们就得先珍视、爱自己,并停止对自己挑三拣四。只有越过这道坎,我们才能向他人展示自己无条件的爱与接受,这样,他们才不会通过指责我们或别人来改善自己的感觉。
评头论足是可以不存在的
当我们对自己感觉消极,自尊低落时,很容易听到无处不在批评的声音并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去解读它们。“你开始做晚饭了么”本是一个没有恶意的问题,但它可能听起来就像“你该做晚饭了现在,怎么还没开始做呢?”本来没有什么批评的言语,可你却觉得那是对你的批评,你曾否对此心存愧疚?我知道我有过!
如果我们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去理解周遭的事与人,比如“他们讨厌我、他们指责了我、他们侮辱了我、他们忽视了我、他们对我太粗鲁了……”那么,我们应该问问为什么总是如此消极地看待自己。消极地看待自己同时也导致自己以这种消极的方式去看待所有的事情。
爱自己、爱他人都应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爱和接纳自己以及他人,一如常态,谢绝非议。向他人展示无条件的爱时,我相信,我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