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瓶颈篇(1)

消除瓶颈让农信社“子弹飞”

农信社在支农路上可谓成绩斐然,然而笔者采访省、市、县各级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中发现,农信社在前行中面临着机制困扰、高税费压力、歧视性政策、历史包袱沉重等等诸多制约农信社发展的瓶颈。这些现象应引起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路上:荆棘丛生

高税费压力——负重前行。近日,一份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税费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累计交纳税费292.3亿元(其中交纳各类税款约284亿元,各类收费约8.3亿元),累计占该类机构年利润的40%。农信社改革以来,国家对农信社的部分税费实施了减免政策,但从总体来看,农信社税费过重、项目过杂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作为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除国家法定的税费外,还需缴纳地方政府部门收取的多项行政收费项目,共计近70项。一位基层联社办公室人员称:“仅抵债资产处置一项,需要缴纳的税费就有20多个种类,不仅如此,部分税费还存在‘双重赋税’的现象。分析这些收费项目,有些和农信社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如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防洪费、扶贫费等,明显属于地方摊派。”

歧视性政策——腰杆儿难直。除了高税费,还有对农信社的歧视性政策。这些歧视性政策主要是有关部委基于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前的经营状况,陆续出台的风险规避政策,包括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应在当地国有、国家控股银行开立财政资金专户,规定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账户不能在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开设。尽管国务院对于取消针对农信社的存款限制性政策早有规定,但一些部门、单位仍然要求将财政资金账户开设在国有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业界人士认为,地方政府的歧视性政策束缚了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各项惠农业务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也给广大农民享受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不便。

历史包袱——不好卸载。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已成为农信社改革的直接障碍。尽管2003年启动的这一轮改革,国家给予农信社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扶持政策,置换了农信社系统约1600亿元的不良资产,但在实施五级分类之后,许多潜在的不良资产已经暴露出来。目前,全国农信社仍有不良贷款5000亿元、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缺口约1200亿元、历年亏损挂账约560亿元,事实上,相当多的县级联社濒临资不抵债状态,依靠负债扩张来维持。

“隐形干预”——身不由己。当前,农信社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即农信社归省政府管理,但这并不能消除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农信社的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为了追逐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自身条件、产品销路、还贷能力,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行政权力,对信用社的工作进行“强制干预”或“隐形干预”,热衷于上项目、增产值、创业绩,盲目上马或扩建项目,以行政手段代替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信用社不良贷款急剧增加,经营风险加大。

承担义务——倾力付出也有苦衷。值得一提的是,农信社负责国家多达十几种惠农补贴发放,尽管这些代理业务完全是政策性、义务性、公益性的服务,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各省农信社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计成本,倾力付出。一位县级联社负责人说:“仅印制存折一项,我们联社每年就拿出十几万元的资金。农信社履行社会责任责无旁贷,但应考虑到农信社是企业,应给予适当的补贴。”

机制困扰——尚未厘清。更为迫切的是,尽管全国各地农信社统一法人改革基本完成,但法人治理尚未健全,“三会一层”还未真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据了解,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实际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全国不少农信社都存在这一问题,需要中央决策层进一步关注、解决。而农信社没有全国性的行业管理机构,在中央一级没有“代言人”,类似这样一些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到中央决策层,一位北部地区省级联社负责人呼吁:“打造全国性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交流平台势在必行。”

发展:需政策“暖场”

就上述问题,2010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对笔者表示:“在国家政策上,农村信用社给农民的贷款应给免税,最好是完全免税,如营业税、所得税等等一些税,全部免掉以后,那么他才更有积极性给农民提供贷款,否则的话,给农民提供贷款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影响给‘三农’贷款的积极性。”

同时,取消对农信社的歧视性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参与新农合、新农保等农村社保业务。采访中,多名基层信用社人员持相同的观点。希望能够与时俱进,尽快解除对农信社的歧视政策,给农信社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一位基层联社负责人表示:“农信社在农村覆盖面广,在农民群众心中信誉度颇高,农民愿意把钱存入农信社。积极引导社保基金以及各类涉农资金存入农信社,能够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农村经济的反哺作用,支持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可以方便社保金的发放,给基层老百姓领取社保金提供便利。”

另外,对于历史包袱,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化解,在不良贷款的清收、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协调解决。对县级联社不良贷款应区别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处置。北部地区一位省级联社负责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农业银行管理期间转移给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对信托、农村基金会、城市信用社并入的风险资产及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有地方政府承担责任,予以解决;对农村信用社违法违规经营造成的风险资产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通过呆账核销等手段予以解决;对农村信用社实行政策扶持措施,如人民银行提供无息再贷款,财务部门减免税收等。”

中央一直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不久的将来予以有效解决,农信社之路必将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敞亮。

农村金融“蛋糕”面临分割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

随着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大幕的拉开,农村金融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竞争压力。加之,随着对民间金融的诸多限制的解除,农村金融市场的原野上遍开“金融之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转型、省市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开放股份制银行到县域设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加快,再加上民营独资银行及外资银行的进入,此外,还有四大股份制商行重返农村金融市场,不言而喻,支农主力军农信社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基层采访中,多位基层联社负责人不无忧虑地告诉笔者:“农信社现在面临的不是发展危机,而是生存危机,得拿点真格的来了,不然就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遭遇生存危机

2012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撰文称,目前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而在去年初,《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纳入《国务院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这一系列举动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有些经营性差的中小金融机构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市场。

“如果银行破产条例出台,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农信社。因为相比较商业银行,农信社管理体制还没理顺,经营机制还欠灵活,再加上竞争的加剧,其面临的生存压力将加大。”一位研究农村金融的专家告诉笔者。

显然,基层联社负责人称农信社将面临生存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笔者在重庆、江苏等地采访中获悉,一些县域金融机构多达15家甚至20家。追溯其原因,上述研究农村金融的专家告诉笔者,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国家政策的鼓励外,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城市的“金矿”资源已不好开采,故而现在商业银行就瞅准了农村的“铁矿”,也就是农村的公共资源。而今,广大农村是金融业发展的增长点,是金融业上新台阶的广阔天地。尤其是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市民的日子越过越紧,而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布局,增设网点,或开展委托代办业务,大有文章可做。

那么,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后,将给农信社带来哪些影响呢?江苏省联社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竞争加剧后首先是人才上的影响。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出现了人才争夺战,有些县域金融机构不惜“下血本”挖掘农信社人才,造成农信社人才流失。农信社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才素质和商业银行相比本来就有一段距离,优秀人才被挖走后,无异于雪上加霜。其次是服务上的影响。日前农信社虽然开通了农信银、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现代化支付工具,但和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一段距离。笔者在基层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地区的农信社还没开通网上银行,对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比农信社领先多年,并将ATM机等现代化工具的触角伸到了县域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农信社支持的工业园区附近。对农信社的经营造成了压力。

一些基层信合人士反映,竞争加剧对农信社的存贷款业务造成了很大影响,削弱了支农水平。“一个县就那么多‘鱼’,都在‘捞’,势必会造成无序竞争,农村金融的存贷款压力增大;而且增加了支农成本,影响支持‘三农’的步伐。”河南省有位基层联社负责人如是说。

谈起存款的难处,广西一位信用社负责人用调侃的语气说:“存款下降,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要受到处罚。另一方面,这和家里过日子一样,没有钱你拿什么经营,拿什么支持县域经济?生存是王道,我现在为了吸储,有时候甚至掏自己的腰包给客户送礼。”

还有些信用社人员反映,农信社目前的难点是市场占有难,放款难度愈来愈大。现在县域信贷紧缩,再加上竞争的加剧,许多客户从银行贷不到款,就把目光转移到了民间借贷上。这不仅影响存款的吸收,同时还影响贷款的发放。

据了解,有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不规范,也造成了农信社存贷款压力的增大。比如,有些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存在高息吸收公众资金,但资金不用于支农,而是投向“两高一剩”、房地产、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现象。不但存在潜在风险,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存贷款业务。

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信社人员还反映,日前国家的经济下行也给农信社的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再加上竞争的压力,农信社的生存越来越难。

强化服务沉着应对

如何应对时下的生存危机,多位省、市、县信合人员众口一词,斩钉截铁:“做好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工作,把根留住,寸土不让。”

2012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农信联社副主任刘长旭就此问题对笔者表示,农信社应牢固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始终姓“农”,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他表示,信用社成立至今已有60年了,作为土生土长的老牌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农信社的金融服务面覆盖是最广泛的。农信社从省、市、县、乡都有自己的机构,是营业网点数量、客户群体最多的金融机构,保证了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另外,还有信贷审批高效简洁优势。农信社是多级法人体制,县级联社就是一级法人,基层信用社具有小额信贷审批权,这一点决定了在信贷工作流程和信贷审批上,更加简洁高效。60年来,信用社广大员工工作在农村基层,信用社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民,在生活、工作中与广大农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这是信用社工作的基础和感情联系的纽带,更是信用社未来支农最牢固的基础。

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多位基层联社负责人都谈到应将优质服务的火把高高举起,照亮“三农”前行的路。2012年4月6日河北省容城县联社理事长王之文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说:“农信社应保持清醒头脑,转变观念,加强服务。农信社在城市中不占优势,应发挥点多面广优势,将农村资源牢牢把握住。做好百姓的宣传工作,在老百姓的认可上下工夫。宣传农信社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理念,给他们办实事,如办理小额贷款、助学贷款等。同时应有朴实的服务理念,应树立‘脱下西服穿便服,脱下皮鞋穿布鞋’的理念,给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