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踏雪寻梅(1)
院子中的梅花静静怒放着,香韵不绝于缕。南枝又觉芳心动,愁我相思情味重。陇头何处寄将书,香发有时疑似梦。谁家横笛成三弄,吹倒幽香和梦送。觉来知不是梅花,落寞岁寒谁与共?身处纷繁红尘中,他却是一无所依,心头空荡荡的,恰如传说中神女解佩、交甫不遇的怅然与落寞。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
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
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
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
看新丝一发,甚吾衰矣。
转首从游十五载,关心契阔三千里。
便秋空、边雁落江南,书来未。
——南宋·吴潜[1]《满江红·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中的这首《汉广》不仅是一曲失恋之人的悲伤叹歌,更涉及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郑交甫出使楚国,游于万山,在汉水边遇到两名欣丽女子,“眉疑低而复伸,唇欲启而羞回。瑳巧笑以回瞬,目盈盈而流盼”,腰间佩珠大如荆鸡之卵。郑交甫为对方光辉容止所倾倒,上前挑逗道:“愿请子之佩。”游女含笑不语,欣然解佩珠相赠。然伸手之刹那,游女及佩珠均消失不见。郑交甫悄立汉水边上,怅惘良久。此即为流传千古的“神女解佩”,亦为《诗经》名句“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之注解。
“神女解佩”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且最具文化意义的传说,意境情怀优美,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争相吟咏,绵延不绝。东汉张衡有《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三国曹植有《洛神赋》:“愿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此后,“游女弄珠”“交甫解佩”便成了著名典故。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不战而得襄阳[2],其幕僚陈琳作赋道:“赞皇师以南假,济汉水之清流。感诗人之攸叹,想神女之所游。”魏晋名士阮籍则有《咏怀诗》:“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唐代张子容有《春江花月夜》:“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土生土长的襄阳大诗人孟浩然有《登安养城楼》云:“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王适有《江滨梅》:“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因其在末句巧妙植入了神女解佩传说,被誉为咏梅之绝唱。宋代欧阳修《汉水行》:“沧波荡漾浴明月,疑是弄珠游美人。”苏轼《汉水诗》:“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洲中浣纱子,环佩锵锵鸣。”就连襄阳府接官厅的楹联也与汉水神女有关:“江汉被淳风,静一端庄,那有仙人还解佩;楼台开胜景,往来迎送,最宜此地暂停骖。”
既有游女飘飘、解佩欲与的神话故事,引墨客骚人遐思了千余年,位于万山东面山下曲隈处的解佩渚理所当然成为最令人神往的场所。传说这里便是郑交甫初遇神女的地方——山水俱备,景色宜人,山因水而有灵性,水因山而多姿——后人还特意在此修建了一座弄珠亭,是恋人们的圣地。每年正月二十一日穿天节[3]之时,这里更是人山人海。襄、樊两城民众倾城而出,赶来解佩渚石滩上拾取汉水特有的带有孔窍的小白石,再用彩色丝线穿起来,戴在身上,或是佩在身上,象征神女赠送的佩珠,以此求子或是求福。未婚的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恋爱交往,对着汉江山盟海誓。宋人葛胜仲有《蓦山溪》词云: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
空巷逐朱旛,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蔼,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
试问汉江边,有解佩、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足见汉江边上的穿天节热闹非凡,整个节日充满风流浪漫的气息,颇有当年楚国云梦之会[4]的风情。
遗憾的是,自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以来,襄阳由于地处边防前线,战事每起,这里便成为了敌我双方誓死必争的战场,不但绞杀了对战双方大批士兵的生命,更有无数无辜百姓遭殃受难。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口锐减,田园荒芜,襄阳明显地衰落了,穿天节胜景已远远不及和平时期,这亦是时代风云的体现。葛胜仲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他那阙风情浓郁的《蓦山溪》,显然是作于靖康之变前了。
开庆之役[5]后,赵宋政权转危为安,南宋又有承平之象。最典型的表现是理宗皇帝一改蒙哥大举入侵时的勤政体国,又开始嗜欲怠政,将朝政全盘托付给小舅子贾似道,自己则大兴土木,追求享乐。由于数年无战事,生产得到恢复,襄阳逐渐现出蓬勃生机,再度成为南北商贸集中地。蒙古皇帝忽必烈更是请大商人潘韧作中间人,到鄂州[6]游说京湖制置司最高长官吕文德,要求在襄阳增开一处榷场[7]。
之前宋蒙已经在颍州、涟水军、光化军[8]三地建立了榷场,允许南北商人于榷场互市,以通有无。后因为山东李璮叛乱,宋廷趁机出兵,夺取了不少原为蒙古占据的城池,忽必烈恼怒之下,下令“罢南边互市”。然停止榷场,就经济和生活而言,北方所受影响要远远大于南方。蒙古官员胡祗遹指出:“货既流通,转相贸易,舟车流行,店铺和煦,居者行者有智有力者,皆得养生之利。自罢榷场以来,坐贾无所往,舟车留停,道路萧条。以我所有易得致富之货,废弃而为无用;我之所无必用之物,涌贵而无所致。得计失计,于此灼然。”忽必烈认为有理,遂重开贸易,并特别要求在襄阳府樊城外增开一处榷场。京湖制置使吕文德认为这是蒙古一方有意示好,是欲友好相处的表现,遂主动上报朝廷,称“榷场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请于襄阳增开榷场。宰相贾似道正忙着卖官受贿,收集古玩宝物,乐得与蒙古人讲和,况且对方所求不过增开一处榷场而已,欣然同意。吕文德遂在樊城外汉江边交通便利处设置了榷场,并在榷场附近的鹿门山划了一片地,专供北方商人囤积运转货物用。
由于襄阳交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独特地理位置,榷场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宋蒙贸易,也带动了襄阳地区的经济繁荣。相应的,穿天节也再度繁盛起来。每每节日之时,不独本地人倾城出动,更有无数外地商旅游客冒着正月的严寒风雪,长途跋涉,慕名而至,只为一睹楚地遗风,领略神女解佩风情。
只是今年的穿天节,天公却有些不作美,空中飘飘扬扬地飘起了雪花。虽则是小雪,然昏昏雪意,惨淡云容,还是令许许多多怕冷怕路滑的人留在了家里。江上船少,滩上人稀,不再见往年船车络绎而至、往来如织的景象,堪称是近年来最萧条的一次穿天节。
其实说到底,人们真正害怕的还是骤然而至的蒙古骑兵。蒙古人似乎并不如宋人所想的那般有和平相处的诚意——就在几月前,蒙军征南都元帅阿术率五万大军南下,虽未攻打襄阳城,却深入襄阳以南州县抄掠,掳走五万民口。京西一路,处处闻哭声。这是忽必烈即位以来,蒙古人第一次大举侵入京湖地区,不少人认为这是“狼烟将起”的有力信号。若不是大商人潘韧反复劝说,怕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早已一怒之下关闭鹿门山榷场。
与解佩渚的清清冷冷相比,老龙堤上的酒楼倒是家家热火朝天,本地人居多,操外地口音的也不少。雪天正是围炉饮酒的最好日子,况且襄阳宜城[9]黄酒是天下名酒,再配上一大碗热腾腾的窝子面,堪称无数襄阳人心中的绝佳美味。
襄阳全府[10]最热闹的地方,并不是府城襄阳县,而是城外汉江南面的老龙堤。老龙堤古名横塘,历史悠久,始筑于汉代,是汉江最古老的堤防。初为土堤,唐代襄阳人张柬之[11]在荆州为官时,见夏季汉水暴涨,襄阳城面临被淹,便带领民众用巨石加固老龙堤,此为老龙堤石堤之始。历代均有加固。
这条宽八丈[12]、长十里的石堤起自襄阳城西北角,沿汉江往西延伸,直抵万山脚下,因蜿蜒曲折、宛似长龙伏地而得名。原先石堤只为捍水,因襄阳为天下咽喉,交通便利,老龙堤亦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既是码头,又是市集。南来北往的商旅多在这里换乘交通工具,或下马登舟南行,或弃船换马北上,襄阳“南船北马”的别称亦由此而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可谓准确道出了襄阳“南北孔道”的位置。
大堤上有各色商铺、客栈、茶楼、酒肆等,楼阁林立,即所谓“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因而又名“排楼巷”。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唐诗人刘禹锡有《堤上行》道: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足见大堤上房屋鳞次栉比、人烟浩穰,堤下则是帆樯相连,船只往来如梭,一派繁华景象。而宋代经济更为发达,老龙堤之商业繁茂,已远过唐代。
更难得的是,老龙堤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亦是游览胜地。大堤上种着杨、柳、桃、李、梅等各种树木及奇花异草,四季花开不断,风景十分美丽——近有汉江,绿波浩荡,东流不息;西有万山,江碧峰青,清幽飘逸;大江对面则是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雉堞环峙,峥嵘瑰丽,掩映若图画。澄波澹澹,绿岸参参,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为大堤内外风光所陶醉,写下优美的诗篇。南朝刘诞[13]有《襄阳乐》云: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传闻刘诞在襄阳任上时,夜闻女子唱歌,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因而作《襄阳乐》,并将其谱为清商西曲歌[14],收入乐府。因情致优美,音节和谐,仿作者不计其数,在乐府拟作中仅次于《采莲曲》。
比《襄阳乐》影响更大的是《大堤曲》,专门吟诵与老龙堤有关的男女爱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大堤曲》云: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另一位唐诗人李贺的《大堤曲》则被誉为乐府诗之上乘之作。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众多诗人佳作无异于锦上添花,令老龙堤更加声名远扬。来襄阳者,乘船也好,骑马也好,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登上老龙堤,尽情收览汉江风景。更惬意者,便是寻一家酒楼,往窗边坐了,一边吃酒,一边观光。本来时逢正月,年还没有过完,一般人习惯待在家里不远游,但许多游客既特意奔“穿天节”的名头而来,大堤酒楼、酒肆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梅香楼是老龙堤上最有名的酒楼,倒不是因为其最豪华气派,也不是菜肴最有特色,而是它学北宋故都汴京樊楼之经营,用妇人酒保负责换汤斟酒,称为“焌糟”。焌糟们打扮亦仿旧制,个个腰系青花手巾,绾着高髻。名字均带有一个“梅”字,此即为梅香楼得名之来历,可谓一语双关[15]。
老龙堤宽八丈,商铺占地不能超过四丈,唯有大堤中部往南延伸,多出了一块半圆形的坝子,半径是另一个老龙堤宽度——八丈。梅香酒楼刚好位于这块坝子上。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酒楼亦设计得别具匠心,除了遍植梅花外,还将坐南朝北的酒楼用厚墙隔断成南、北两边,北院位于堤坝上,南院建在坝子上,互不干扰。喜欢清静的,尽可以选坐北首阁子,对大江东流水,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喜欢热闹的,则可以坐在南面围栏中,观看娱乐节目。酒楼在南面庭院中设了一处勾栏,聘请民间艺人表演,内容多种多样,有戏剧,有杂耍。许多襄阳本地人大雪天赶来梅香楼,其实不是为了饮酒,而是为了观赏勾栏的节目。
正在台上表演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妇人,模样端庄,月白衫子,短短罗桂[16],一手拿着牙板,一手拿着鼗鼓。她轻晃了几下小鼓,高下疾徐,极有节奏,随即唱道:“当年二女出江滨,容止光辉非世人。明珰戏解赠行客,意比骖鸾天汉津。恍如梦觉空江暮,云雨无踪佩何处。君非玉斧望归来,流水桃花定相误。”
宋代说话[17]十分发达,又分讲史、小说、说三分、五代史四大名目:讲史即为讲述历史故事;小说又称“银字儿”,以烟粉、灵怪、传奇为主;三分即三国故事;五代为五代时故事。虽则说三分和五代史都应属于讲史,然因说这两类的艺人格外多,便干脆特立名目。《都城纪胜》[18]曾评论说话诸家云:“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捧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情,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益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为避免单调,说书人往往手持木板或金属板,且说且敲,声调铿锵,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