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以多为佳,以十当一(1)
1.重视材料的作用
材料,就是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搜集的一系列的事实和事理,诸如人物、事件、数据、例证、公理、名言等。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拥有充分、生动、典型、新颖的材料去表现主题,文章才显得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
(1)材料是形成和确立主题的基础
主题是从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大量材料中提炼和确立的。因此,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选择加工,才能形成和确立有针对性的主题。离开了材料,主题就无从产生。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的不朽巨著《资本论》:“《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堆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紧相联系的思想。”这就是说,任何正确的思想都是通过材料而产生的。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可以说是揭示了材料形成主题的真谛。他指出:“……不凭主观现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2)材料是说明和表现主题的依据
主题从材料中来,同时,又起着统帅材料的作用。主题形成和确定后,就有一个如何选取最有力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出来的问题。没有材料或不能用好材料,文章的主题就会流于空泛,缺乏力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不成一篇文章。这道理就像一个能工巧匠,没有土木材料,是无论如何做不成东西的。“丹青不具,虽善画者不能为彩,醯醢不陈,虽善调者不能为味”,说得更通俗点,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显然,一篇好文章应该是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扩大材料的来源
任何写作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写作主体要占有材料就必须向生活搜寻、向生活摄取。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直接取材、间接取材、脑中取材。
(1)直接取材
众所周知,文章是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客观事物为目的的。而只有广泛而又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才能为各类文章的写作储存并孕育大量的材料。
①要真正深入实际、观察体验生活
只有真正深入现实生活,经过自己亲身细致全面的观察和体验,才能够完全地认识生活、了解现实世界,也才能为文章的写作把握最全面最充实的材料。不管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还是科学、学术论文和总结应用性文章的写作都是如此。
②要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摄取写作材料
长期深入生活,目的在于获取全面细致而又准确充实的写作材料。因此说,要真正把握好材料源泉的关键是从生活中广泛而积极地搜集摄取写作材料。
综上两点,深入生活获取材料是进行写作的一项最为经常、最为必要的“基本功”了。所有喜欢写作、学习写作的人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也要有决心努力做到这一点。千万不能拿起笔来硬是搜肠刮肚,其实腹中空空无物可写;也千万不能在生活中走马观花、不善观察、不善积累。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艰苦长期地深入生活、了解事实、磨炼自己、积攒材料;只有这样,待到用时才会水到渠成。
(2)间接取材
间接取材就是从书本上取材。事实证明,有许多人都是利用这种取材方法而获得成功的。因为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躬亲,间接取材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样达到获得材料的目的。
(3)脑中取材
脑中取材是指从自己的记忆中取材,这是直接取材和间接取材的综合方法。可以通过回忆、联想、想像、创造等方法,挖掘自己平日积累的素材。
3.选材标准应以严为上
材料的选择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挑选写作材料,使其运用到文章之中的一个重要写作过程。选择材料一定要严。占有材料时“以十当一”、“以多为佳”,选择材料时则应“以一当十”、“以严为上”。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提出写文章应“深探力取”,意思是指选材时必须反复琢磨,选取典型材料,反对不严格的随意选材,或罗列、堆砌材料。现代的文豪鲁迅先生也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要注重挖掘生活中最能表现主题立意的材料。具体说来,材料的选择有以下五个要点: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从根本上说,就是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留下那些与主题有关并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古人所说的“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意为工”就是这个道理。选材用事不容易,这要看它能不能“蓄意”,蕴含主题需要的东西要“载”,否则,就别“载”。
(2)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众所周知,文学、艺术都是通过个别事物反映一般规律,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文章写作也是如此。所以,只有选择典型的材料,才能有力地说明问题,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文章的主题。要知道,不是所有符合主题要求的材料都可选用,必须是典型材料。材料不多,能够说明主题就行。可以说,选材的过程就是沙里淘金的过程。
(3)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说材料既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形,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换句话说,就是别弄虚作假、生编乱造,也不能使用个别的偶然的表象作为材料。所谓准确,就是文章所引述采纳的各种材料,必须做到可靠无疑、千真万确。也就是说,要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别道听途说,别添枝加叶,别有意无意地夸张。在这一问题上,需要说明的是,文艺作品和一般文章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是生活的真实、准确;而文艺作品对其题材则要求艺术的真实准确,即生活中虽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被作者提炼、熔铸为艺术作品。
(4)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所谓新颖的材料,有三个意思。一是指新发现、新产生的、别人尚未写过的材料。如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技术革新中的新发明,工业、农业、科学实验中的新创造、新成就,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等。二是指有新的感受与认识的材料。如描写自然风光要写出对某物某地某景观的独特感受,不能人云亦云、千佛一面。三是指事物的新的发展。如写人状物时,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要反映其最新的发展状况。所谓生动的材料,意思是具体的、形象的、有较强的可感性的材料。有些抽象的东西,很难让人理解清楚,摸不到、看不见。如果写成形象、具体的东西,使之可感可觉,那么将会帮助人们理解与认识。
(5)要选择适应于不同体裁的材料
大家知道,任何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选材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力争选择适应不同体裁特点要求的材料,从而使写作材料与表现形式达到和谐的统一。
鲁迅曾指出一条最重要的选材原则,那就是“选材要严”。他反对在文学作品中充塞一些琐碎的没有意思的故事,而强调适应主题的需要,概括典型意义。总之,我们必须注意选材的典型性和严格性。
4.掌握选材的方法技巧
材料,指为文章写作而搜集的及已经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观点。为写文章而搜集的材料,直接来自生活,尚未经过加工提炼,称为原始材料;写入文章的材料,是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加工、提炼而成的,称为文章材料。“材料”在文章写作中,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
谈到材料,必然涉及到素材和题材这两个术语。素材是作者从生活中采撷积累的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题材是经过加工写进作品的那部分材料,是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这两个术语,更多地被使用在文艺创作当中。材料作为广泛的概念,既指搜集、摄取到的原始素材,也指写到文章中的题材。
(1)选材要求
选择材料,贵于“严”。所谓选择,就是经过反复分析、比较,而决定取舍。所谓严,就是要选取重大的、有丰富内涵和思想意义大的、突出的、表现力强的材料。选择材料有以下要求:
①围绕写作意图选材
围绕写作意图选材,是选材的总原则,选材的其他原则都依此确立。
所谓写作意图,是指作者在文章未竟时,对文章的基本思想在头脑中的规划和确定。当它通过文章得到实现时,就是所说的“主题”。
材料有两种价值,一是材料自身的价值,如材料的生动、新奇、感人等;一是材料对于一定写作意图的价值,如对于表现写作意图是否妥贴、深刻、典型等。围绕写作意图选材,是指从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首先要着力选择具有后一种价值的材料。不具备后一种价值,再生动、再新奇的材料也不能入选。
围绕写作意图选材,不是说只能选择那些直接、正面地表现写作意图的材料。有些材料表面看来与写作意图似乎没有关系,可是经过作者的剪裁加工,它们却可以出人意外地对写作意图起到烘托、反衬、强化等作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入笔便写了一段清国留学生在日本的放荡生活。这个材料与作者赞美藤野先生真挚感情的主题好像没有直接联系,可是读罢全文,略一回味,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实际正有力地烘托了主题。因此,对围绕写作意图选材这个原则不能作刻板的理解。有的材料表现写作意图很直接,有的则间接些;有的从正面表现写作意图,有的是从反面去表现。有时,间接的反面的材料,可能比直接的、正面的材料更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②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在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选出能够表现一定写作意图的材料,这是选材的第一步。但仅此还不够,还要从中再进一步选择出具有较高的自身价值的材料。就是说,选取的材料应该既表现一定的写作意图,又新颖生动。
新颖生动的材料能给人以清新感,有助于唤起读者阅读和思索的兴趣,使预定的写作意图更好地得以实现。材料的新颖生动,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尚不为读者所熟知的事实及观点。这样的材料,往往有较强的现实启发意义。另一方面,材料的新颖生动还包括某些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却是从新的角度去解释、去使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读者虽已熟知,但由于作者从中翻出新意,读起来往往能产生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比如鲁迅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引用了《韩非子》关于赛马的妙法:“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显然是个“老”材料。但作者在运用时,予以新的解释,赋以新意,用来证明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是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样一来,老材料焕发了青春,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
③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材料自身价值和材料对于写作意图的价值的高度统一。它是指那些新颖生动、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现写作意图,因此也最有感染力或说服力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选材尖端,如沙里淘金一样,不占有丰富的材料,不对这些材料有深刻的理解,不进行认真鉴别和提取,是难以获得的。很多文章犯有一般化的通病,往往不在于它的材料不新颖,不符合主题要求,而在于它没有选取典型的材料。
选择典型材料,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典型要求。
不同的文章体裁规定着不同的写作意图、不同的文章结构、不同的语言特点等,这些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典型要求。
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一段关于白杨树的生动描述。这段描述,作为这篇散文的材料,无疑是有典型意义的;但如果把这样的材料拿到说明文中,它就不足取了。相反,把说明文中有关白杨树的知识材料拿到《白杨礼赞》中来,也不会有典型意义可言。
第二,同一种文体中,写作意图的微小差异,也会引起材料典型意义的转化。
对于某一写作意图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当这一写作意图发生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时,材料的典型意义也会变化甚至丧失。明确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文章缺乏力量,有隔靴搔痒之感,往往在于对写作意图的微小变化给材料的典型意义带来的影响注意不够。以至当写作意图在不同的规定下或在构思、写作中已经有所改变时,原来选定的材料却未能随之而变。如作“说‘勤奋’”这样的议论文,用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刻苦攻读这样的材料,论证“天才出于勤奋”,是有典型意义的。可是,当文题有所变化,改为“勤能补拙”时,再用这个材料去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就不够典型了。因为“拙”通常被理解为不够聪明。同样,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事例用以证明“刻苦”、“坚韧”等治学精神,有典型意义,用以证明“持以之恒”,就感到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