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经学(3)

为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鲁国的儒生带着孔氏的礼器前往参加。汉高祖刘邦起兵时还看不起儒生,用儒生的帽子当尿壶,等平定天下后方才意识到思想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展开盛大的仪式祭祀孔子,用秦时的博士叔孙通、张苍厘定法制。汉惠帝延续了他的作风,废除民间不准藏书的禁令。文景二帝时,效仿秦朝设置了博士。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推崇六经。设置了完备的五经博士,以博学经文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于是学习经典成为做官的捷径。汉朝看到秦的统治因严酷法治而失败,就一反秦的制度,推崇儒家的德治来拉拢人心,这就是以利禄来提倡经学的开端。

西汉官学中,今文学派占主导地位,有所谓十四博士:《易经》有施雠、孟喜、梁邱贺、京房;《尚书》有欧阳高、夏侯胜、夏侯建;《诗经》有申公培、辕固生、韩婴;《礼》有戴德、戴胜;《春秋·公羊传》有严彭祖、颜安乐。

西汉末年,古文经传陆续出现,古文学派因而产生。刘歆子承父业勘校藏书,将费直的《易》、孔安国的《尚书》、《毛诗》、《春秋·左传》、《周礼》等古文经传详加研究整理,古文经学由此获得发展的基础。古文经学没有像今文经学那样成为官学,仅在民间流行,但在服虔、马融、许慎、郑玄等大师的努力下,势力逐渐强盛起来。这些大师兼通今古文经,像郑玄作《毛诗笺》,注《周礼》、《仪礼》、《礼记》,可以说集经学之大成。除郑玄的著作外,流传到今天的古文派著作,还有许慎的《说文解字》、《五经异义》。

古、今文学派之争

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从西汉末年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两百余年间,发生过四次大的斗争,表面上看是为了争官学的地位,或者是为了争书籍的真伪。清朝后半期也发生了同样的斗争。比较两派的争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今文学派尊孔子为受天命的素王(实至名归而未得其位的王),古文学派尊孔子为先师。

今文学派认为孔子的贡献是为托古改制,古文学派认为孔子是“述而不作”的史学家。

今文学派认为六经是孔子的著作,古文学派认为六经是古代的史料。

今文学派以《春秋·公羊传》为主要依据,古文学派以《周礼》为主要凭证。

今文学派认为古文经传是刘歆伪造的东西,古文学派说今文经传是秦始皇焚书后的残余,非全貌。

今文学派相信纬书,认为是孔子著作更深层次的解读,古文学派认为纬书都是扯淡。

由上述几点的比较可见,两派不但所依据的经传版本不同,而且治学态度也相反。今文学派虽认为古文经是伪书,但其本身所根据的经也未必是真,特别是对经的解读,倾向于主观臆断和迷信。古文学派的态度相对比较客观,重视历史的根据。

今文经学与谶纬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的领袖人物。他研究《春秋·公羊传》,应用阴阳五行谶纬的学说来解释儒家经典,使儒学宗教化,成为封建专制政治的思想基础。他在著作《春秋繁露》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从宇宙到社会到个人,一切以阴阳五行为基础。阴阳变化而形成四时,五行则是变化所依据的时空构架,这种变化是循环运转,因而“天不变,道亦不变”。同时天象与人事相通,发生灾难是上天对统治者的一种警告。人类历史也如同天运循环,有所谓黑、白、赤三统的互相交替。又因为“天道任阳不任阴”,阳尊而阴卑,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今文学家应用的谶纬之说是什么呢?

谶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编造的所谓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的隐语。秦末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是利用谶语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等天赐的预言。后来民间发展成在庙宇或道观里求神问卜,渐渐简化为求签。

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的一类书。因为经文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为了把儒学神学化,就假托神意来解释经典,把它们说成神的启示。如托名孔子假造的纬书,有《易纬》、《诗纬》、《书纬》、《礼纬》、《乐纬》、《春秋纬》、《孝经纬》七种。同时又有谶书,如《河图》、《洛书》一类的东西,有图有文字。为了显示它的神秘性,又特别做了些装饰,如王莽的《金匮书》和刘秀的《赤伏符》;或染成特殊的颜色,如《河图》、《洛书》被染成绿色,所以又称符命或符箓。

汉朝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特别是西汉末年及东汉末年。王莽称帝就是利用谶语制造舆论,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之后汉光武帝也利用《赤伏符》即位,此后宣布图谶于天下,使之合法化。汉章帝还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经学讨论大会,即白虎观会议,会议记录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也称《白虎通义》),以法令形式将谶纬之学定形,提升至与正统经书同等地位。

谶纬之学依托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流行一时,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的内容很庞杂,诸如:天人感应——星象可以预测吉凶;报应说——人行善或行恶会影响到寿命的长短;神仙——昆仑山上有神仙存在,西王母是指引修行的神仙;黄帝是北斗之神;孔子是“黑龙”之种……在这类书中,大学者孔子竟变成了天神。后来的古文运动就是为反对这一形势而起的。

由于谶纬本是人为制作的,容易被人利用来散布改朝换代的政治预言,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危险,加之魏晋以后玄学兴起,对儒家传统经学有了全新的解释,于是宣扬宿命论的谶纬之书渐遭毁禁;隋炀帝正式禁毁之后,谶纬之书大量散失。至宋欧阳修《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后,谶纬学说更是式微,其书籍文献多散失不传。

谶纬充斥着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但其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西,也包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此外,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两千年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其最初的确切表达就是《白虎通义》从礼纬《含文嘉》中引来的。

汉以后的经学

自汉至清,支配我国思想界的主流,是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两汉经学在这期间等于中断,这时期比较可注意的有几点:今文经学的首先衰落;南北学的分化;隋唐义疏之学的兴起;宋明理学的影响。

汉魏时期,郑玄、王肃表面上综合了今古文经,采两家之长,实际上支持古文经学,晋朝发生永嘉之乱,今文经传大部分散失,今文经学就此衰落下来,古文经学地位日渐上升。在魏晋崇尚玄学清谈的氛围中,王弼注《易经》,何晏注《论语》,虽然受了一定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总体上还是汉学的基础。

南北朝时,经学有了分歧点,最显著的就是南方尊崇郑玄的易注、杜预的左传注,北方尊崇王弼的易注、服虔的左传注。

南北朝至隋唐时,产生了义疏学。义疏就是在汉儒经注的基础上再加以解读,所谓注解的注解。两者合在一起叫注疏。注一类的解读包括传、记、笺、注、诂训、解诂、章句、章指、集解等,疏一类的解读包括义疏和正义。它们的体例原则是:注不破经,经不破注。如果注过于晦涩难理解,疏要引出原文再加以说明。不过后来清人有些疏也纠正注的谬误。

义疏之学盛于唐,唐初孔颖达、贾公彦作五经注疏,成为当时政府规定的标准经学教材。唐以科举取士,违反孔、贾义疏的就不录取。孔颖达所采纳的经注以南学为主,将北学合并到南学里面,于是王弼、服虔著作的散失,而唐的义疏开始盛行于世。

宋儒讲经,不重视古注,各自发明义理学,依据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分成了三派。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一派,主要使用归纳法;以陆九渊、杨简为代表的一派用演绎法;另一派是以叶适、陈傅良为代表的批评派,号称浙学,不空谈性理,非常注重实务,其中又分为金华派(吕东莱为代表)、永嘉派(陈傅良为代表)和永康派(陈同甫为代表)。宋儒理学虽依据经书来确立各自的学说,实际都自成一派。

在元明时期,因朱熹的学说受到朝廷青睐,取得正统地位,陆九渊的学说得到王阳明的发扬光大,也为当时的学者所信仰。他们两派都借着经学讲理学,并不以经典为主,专门空谈,经学因而衰落。到了清代,儒家学者为矫时弊而反对理学,提倡朴学,学术风气由此大变。

清代的经学

清代经学的思潮可分为三个时段:启蒙期、全盛期、没落期。

启蒙期的特点是针对明末理学尚空谈的弊端,主张匡救时艰的实学,但仍未能摆脱理学的窠臼,特别是认为只有博学经典才能救时弊。顾炎武是清学的开创者,他研究当时郡国的利弊,对解决实际问题做出了贡献,同时为考证学打下了基础。其他考证学的名家还有胡渭、阎若璩。重苦行实践的有颜元、李塨。以史学为依据注重时事研究的,有黄宗羲、万斯同。

全盛期的特点是不再攻击理学,也不再继承它,放弃通经致用的观点,完全脱离实际只做书本文字的考证,单纯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经学。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号称汉学正统派,其中戴震的观念较为突出。

没落期的特点是正统派日渐没落,仅有俞樾、孙诒让等几位学者坚守阵地。今文学派的康有为等人,因晚清时局动荡,想借用经学作为改良时政的武器,于是著《新学伪经考》,企图抹杀古文经传,以《公羊传》的内容为凭据创“孔子托古改制”说,又著《大同书》表明自己的理想。虽有着良好的意愿,但治学态度太过主观,对经学的发展未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在这三个时期中所涌现出来的学派主要有四个:浙东学派——黄宗羲创立,万斯同、毛奇龄等继承;东吴学派——源自吴江惠氏祖孙三世,即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继承者有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等;皖南学派——创自婺源的江永,其弟子戴震将其发扬光大,继成者有胡培翚、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常州学派——始于武进的庄存与,继承者有刘逢禄、宋翔凤、魏源、龚自珍等。

东吴学派和皖南学派,是全盛时期的考证学派。东吴学派完全据守汉人的学说,没有创新。皖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治学方法立足于“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所谓朴学,应是以皖南学派为中坚力量。

清代的朴学在东汉古文经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其极盛时期,种种专门学术如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史学、地理学、天算学等,都有着专门的研究。而类书的编纂,丛书的校勘,伪书的辨明,佚书的辨明和搜集以及古书的校勘,都有着他们的贡献。

常州学派比较注意今文学的研究,为晚清今文学的先导者。继承者除康有为外,还有王闿运、廖平、皮锡瑞等人。朴学正统,到最后还有章炳麟,新派有王国维、罗振玉。

综上所述,清代经学经历了三次变化,开始为汉宋兼采,乾嘉时期,东汉的古学全盛,晚清则西汉今文学再起。在这些变化中,汉学与宋学的争论、今古文的争论是较为突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