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经学(2)

关于“周易”的说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周”就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大学士孔颖达则认为“周”只是一个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对“易”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易”是因蜥蜴而得名,只是一个象形字,是蜥蜴的俗称“变色龙”的引申义。

而现代哲学家胡适则认为,“易”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他还举了个例子:孔子在江边看到滚滚不绝的江水,不觉叹了一口气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便是“过去种种”。天地万物,都像这滔滔河水,才到了现在,便早又成了过去,这便是“易”字的含义。

以上种种说法,一直未有定论。但《易经》中涉及的诸多占卜知识,以及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描述,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和自然哲学的依据。八卦,就是从《易经》而来。

《易经》中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即阴阳;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传说八卦是上古时期伏羲所画,象征自然世界的八种物象,后来周文王将八个单卦两两相叠,又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因此《史记》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

《易经》以六十四卦的次序编排,从乾卦开始,到未济卦结束。书后附有《系词》、《说卦》、《序卦》、《杂卦》几种总的说明文字。每一卦都有符号表示,阳爻“——”与阴爻“――”是卦的基本符号,如同电脑的1和0这两种信号,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就能构成世界上我们所要表达的一切信息。

阳爻与阴爻的配合方法,第一步是三爻为一组,生成乾、坎、艮、震、巽、离、兑这八卦。第二步,是将这八卦,每两卦为一组,生成乾、讼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个总的解说,称为“卦辞”,每一爻有个解说,称为“爻辞”。另外,每一卦还附有“彖辞”、“象辞”两种解说文字,乾、坤两卦多出一种解说,称为“文言”。《卦辞》、《爻辞》属于“经”,其余文字都属于“传”的范畴。传本意是指比经短一些的书本。现在“传”通常是指对经义作解读的补充文字。《易传》共有七种,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简单来说,《易经》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简易”、“变易”、“不易”这三种意义。

《易经》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规律,不外乎始、中、终三种状态的相互转换,因而能够以简驭繁,这就是“简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流转中,正如它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不同的卦象,不同的爻,表示着各种吉凶消长的复杂关系,这就是“变易”。而从另一面来看,一切的变化又都是在一个不变的范围中循环往复,所以它又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未有什么进化,这就是“不易”。

《易经》的文字和思想结构都相当的完整,人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春秋》

《春秋》是鲁国史书,孔子做了修改,在记载的文字中暗寓褒贬,就像现在编报纸的新闻标题一样。孟子非常肯定和赞赏它的宣传作用,认为“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的编写结构类似于现在的年表,按年月顺序做记载,因此它也成为后世编年史的开端。

《春秋》记载的史实,始于鲁隐公,终于鲁哀公,其间经过十二位君主,共两百四十二年。为《春秋》作传的有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三人。三个比较起来,《左传》记载的史事更详细,《公羊传》、《穀梁传》专注于解释经文文字暗含的微言大义。现在常见的五经中的《春秋》,只附有《左传》。左丘明还著有《国语》一书,也是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称“春秋外传”。

《论语》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孔子日常语录及日常生活的记录,他与弟子的谈话也掺杂其中。内容涉及道德修养、政治学术等方面,言简而义深远。据说当时弟子们各有各的记录,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相互讨论编辑而成,所以命名为“论语”。《论语》分三种:古论语,从孔家宅壁内找出,有二十一篇。《齐论语》,齐国人所传,有二十二篇。《鲁论语》,鲁国人所传,也是现在通行的《论语》所依据的本子,有二十篇。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核心,不仅有关于他个性气质的传神描写,对于他身边的弟子也有形象的刻画。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主要特征有:第一,不信神怪,不谈宇宙本体,专讲人事;第二,政治上放弃上古的天道思想,主张人治;第三,以伦理思想为中心,而延伸到其他方面;第四,主张温和的改革方式,偏向于折中主义。

《孝经》

《孝经》分《开宗明义》等十八章,古代时认为是孔子所作,南宋学者王应麟认为是曾子就孝的问题请教孔子,回去说给众弟子听,由弟子们的笔记整理而成。

《孝经》也有今文、古文的分别。秦朝时焚书坑儒,河间有个叫颜芝的人偷偷把《孝经》藏起来,到了汉代提倡搜集书本时,他的儿子颜贞把书献了出来,有十八篇。这是今文《孝经》。从孔家墙壁内找出的是古文《孝经》,有二十二篇,到南朝梁时就失传了。现在《十三经注疏》里收录的《孝经》是今文,为唐玄宗所注。市面上流通的单行本《孝经》,多是宋代的朱熹所编定的,将玄宗所定的本子颠倒排列而成。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同时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孝经》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尔雅》

《尔雅》是解释字义的书,是一本独立的词典,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都占有显著地位。它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因而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注明作者。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原有二十篇,现存十九篇。其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专门解释字词的意义:《释诂》、《释言》、《释训》;

第二类,解释人事和生活用器的名称:《释亲》、《释宫》、《释器》、《释乐》;

第三类,解释有关天文的知识:《释天》;

第四类,解释有关地理的知识:《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第五类,解释有关动物的知识:《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

第六类,解释有关植物的知识:《释草》、《释木》。

《尔雅》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郭璞历时十八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注有徐朝华的《尔雅今注》。

《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邹人孟轲和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的作品,有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他提出的性善论、仁义说、养气说、先天良心说等,是宋明理学重要的依据之一。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他的性善论主要发挥了孔子“仁”的观念,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这“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必须依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经的传授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为保存和传习诗书,设置博士官一职,禁止民间私自讲学,后来因博士淳于越因议论政事触犯了皇帝,丞相李斯主张烧毁百家书,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次年坑杀了四百多儒生。皇帝的暴政最终导致民间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