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成就人生:曾国藩家书中的成功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坚忍彰显气度(5)

一次,美国一个著名的营销大师应邀在某市最大的体育馆做一场关于其营销生涯成功秘诀的演讲。当天,会场内座无虚席,听众既兴奋又焦急地等待这位大师的精彩演讲。不久,演讲台上的大幕缓缓拉开,舞台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对此人们疑惑不解,不知道这位大师要进行一场怎样的演讲。大师上台后,让两个工作人员抬上一个大铁锤。接着大师问道:“有谁愿意上台,用这个大铁锤去敲大铁球?”很快,走上来两名身体强壮的人,按照大师所讲的规则,其中一个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竭尽全力地向铁球砸去。响声很震耳,但铁球却纹丝不动。有点不服气似的,他又用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铁球。很快,这个人就气喘吁吁,可铁球依然没动。看到这种情况,另一个人也跃跃欲试,接过大铁锤,把铁球敲得叮当响。可铁球还是没动。在困惑中,台下的人慢慢没了呐喊声,安静下来。这时候,大师从容地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小锤,然后“咚”地敲了一下铁球,停顿一下,接着又用小锤敲了一下铁球,就这样一直地敲着。半个小时过去了,人们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不知道这位大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会场中开始出现骚动,各种质疑声、不满声随之而来。而大师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依旧专心致志地敲打着铁球。慢慢的,一些人愤然离去,而那些留下的人似乎也喊累了,渐渐变得安静下来,想看看这个大师到底要干什么。50分钟后,坐在讲台前面的一位妇女突然叫了起来:“那个球动了。”顿时,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到铁球上,都静静地看着铁球。它的确以很小的摆幅动了起来。大师依旧不动声色地一锤一锤地敲着,而铁球越荡越高,会场爆发出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大师把小锤揣进口袋,对着台下的观众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一锤一锤的不懈努力,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坚持下去的气度,你将无法看到成功的到来。那时候,你只能用一生去面对失败。”

持之以恒,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后的辉煌总是很诱人。现实生活中,你看到身边的同学,个个事业有成,同事个个受到老板的重视,你内心是否很着急?如果你很着急,说明你还有上进心,没有放弃自己,但着急之后呢?有没有尝试着一点点地去做,一步步地去追?很多时候,你也像那两个强壮的人一样,卖力地去敲击,甚至用比别人更好的大铁锤,但在成功即将到来的时候失去了耐心,放弃了获得成功的机会。其实,成功离你仅有一步之遥,只要你能坚持一下,成功同样会属于你。

人生旅途中,无论做任何事,一旦树立了目标之后,就要拿出气度,坚持下去。不要过于着急,稳扎稳打地夯实基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持之以恒,耐心等待,成功自然会到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却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拜访了一位智者,希望智者能给他一些帮助或启示。他沮丧地问智者:“请问,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能成功呢?”听后,智者微笑着说:“我这里有两袋芝麻,黑白混在一起,如果你今晚能把黑白芝麻全部分开,那么,明天我就告诉你怎样才能成功。”年轻人接过两袋芝麻,回到了家中。芝麻又小又多,要怎样才能分开呢?真能分开的话,要用多长时间呢?他觉得很无奈,但还是尝试着去把黑白芝麻分开。但拣了一会儿,年轻人就失去了耐心,愤然地丢下手中的芝麻,睡觉去了。

第二天,年轻人就去找智者。智者问:“这么快你就把黑白芝麻分开了吗?”年轻人很不好意思又很无奈地说:“没有,芝麻又小又多,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分完呢,就是十天半个月也分不完。你还是先告诉我答案吧。”

听完,智者笑了,他平和地对年轻人说:“其实答案就在那些黑白芝麻当中。成功光靠努力是不行的,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气度,分开全部的芝麻也是成功的一种。只要你坚持下去,总能把芝麻分开的。你不是没有获得成功的能力,而你缺少的是等待成功的耐心和气度。”顿时,年轻人恍然大悟。终于在10年后,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耐心是一个人意志力的试金石,气度是成功的助推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都可能为了成功而做出各种努力,但在实现理想的途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只要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

成大事者,必有持恒之气度

人贵有志,志贵持恒。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要想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然而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太多。有的人因为觉得前途渺茫而半途而废,有的人因为受到一点阻碍就气馁而前功尽弃。做事不能一曝十寒,那样只能一事无成。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才能最终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有一则关于曾国藩的轶事,故事中曾国藩不急不躁、持之以恒的气度及非凡“恒劲”被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考取功名后,曾国藩作为一个小官员到北京去上任。按照惯例,刚上任的官员都要到同乡前辈的府上去拜访,以示敬意。没想到,曾国藩刚走到半路,就下起大雨来,出门时他也没带雨具,等他冒雨来到前辈家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敲开前辈家的门后,曾国藩说道:“我是新赴任的官员,特来拜访同乡前辈。”开门的丫鬟很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们家主人出门了。外面下着雨,你到屋里来等一会儿吧。”就这样,曾国藩便来到大厅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结果,一个时辰过去,两个时辰过去,三个时辰也过去了,眼看天色已晚,同乡前辈也没有回来,曾国藩只好起身告辞,说改日再来拜访。

不料,曾国藩前脚刚走,同乡前辈就回来了。丫鬟就把曾国藩来访的事告诉了他,且指着那把椅子说:“他就在那儿等了三个时辰。”同乡前辈走向前仔细地看了看那把椅子后说:“快快快,你快去把他追回来,咱们乡要出大人物了,这个人将来必成大事呀。”

可这位前辈连曾国藩的面都没见,何以能断定曾国藩将来能成大事呢?

原来是曾国藩所坐的椅子前留下的鞋印露出了端倪。由于曾国藩进来时全身被淋湿了,他在椅子上坐了三个时辰,地上留下了两只清晰而干的鞋印,鞋印两边却湿了一大圈。只有一动不动地坚持了很长时间,才有可能留下这样的脚印。那绝非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这样一个有耐心、不急不躁、有持之以恒气度的人,肯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很多时候,人生的成就靠的不是力量,而是气度——坚持到底、不懈追求的气度。

成功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你不去追求,生活不会因此而轻松;你去耐心追求了,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而有气度的人往往能很好地把握住成功这个奇怪的东西。

先苦后甜,人生真理

吾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曾国藩家书之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气度的人吃得了苦,也懂得苦的意义。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有气度的人。

道光十六年(1836),曾国藩会试落第,但他没有失去信心,只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才行。于是他振作精神,收拾好行装,继续他的求学之路。这次的会试虽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却让久居湖南的曾国藩大开眼界,他下定决心要进行一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行。可事情往往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他身上所带的路费已经不多了。好在路过睢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叫易作梅的老乡,而且与他父亲的关系比较好。他从曾国藩的言谈举止能看出曾国藩是一个非凡之人,将来必有大的作为。于是,易作梅慷慨地借给他一百两银子,还多给了些碎银两让曾国藩以备不时之需。

告别易作梅之后,曾国藩又开始了他的返乡游学之旅。在路过南京的时候,南京城中的书肆内种类繁多的书籍,让曾国藩流连不已。有一天,他在书肆中看到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十分喜欢,爱不释手。但一问书价,一百两整,与他身上所带的银两相当,虽然知道自己身上只有那么多的钱了,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买下来。书商似乎也看出来曾国藩真的想要买这部书,一点也不肯让价。

曾国藩暗中盘算:从南京到湖南老家全是水路,自己已经买好了船,沿途不再到处游玩,省吃俭用点,也花不了多少,而且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再把冬天穿的皮袄当了,换些银两,勉强还够回家的路费。就这样,曾国藩把暂时不穿的衣服全当了,开心地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曾国藩用了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这部《二十三史》,感觉受益良多,这也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曾国藩这种吃得了苦的品质,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曾国藩在这封给弟弟的家书中所写的“吾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了。要努力学习,积累自己的知识,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成名或享福上。

所以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成功者亲身经历并总结出来的经验。这里的“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那样的人,而是说,在生活上比一般人眼光远大,心胸豁达,做起事来更有气度的人。

先苦后甜,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先苦后甜,体现一个人的气度。

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气度人生

人的成功是很少有快捷方式的。或许有人真能“坐电梯”幸运地飞黄腾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好运。要成功,还是脚踏实地地“走楼梯”比较稳妥。

曾有人问李嘉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李嘉诚说,我还是先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一次演讲会上,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被问到他推销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在摸到他脚板的一瞬间,提问者十分惊讶地说道:“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是的,那是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讲完后,李嘉诚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不管是李嘉诚讲的故事,还是李嘉诚自己的故事,都给我们同样的启示: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吃得了苦、肯吃苦,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者,大都是先吃苦,然后才会收获甜。能吃苦就是一种资本,一种气度,一种保证今后能够得到甜的保障。

有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的专业也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应聘时,人事主管本打算不录用他,但在面试结束时,他真诚地对人事主管说:“我能吃苦!”就因为这一句话,改变了人事主管的主意,让该大学生回去等消息。

第二天,人事主管去了该大学生所在的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境很贫寒,在学校期间一直吃苦耐劳,于是人事主管录用了他,因为这种能吃苦的人在任何公司都会受欢迎的。

现代企业普遍有这样一个用人标准,就是“只要能吃苦的,坚决不要懒人”!如果你是学机械的却不愿意下车间,如果你是学建筑的却不愿意跑工地,如果你是学管理的却不愿意跑市场,如果你是学新闻的却不肯跑现场,那么无论你毕业的大学名气有多大,学习成绩有多优秀,也不会有企业愿意聘用你。

成功需要辛勤和汗水的浇灌,关键就是靠平时的准备与辛勤开垦。有的人手捧着金饭碗,却只会向别人乞讨。而有的人虽然出身平凡,却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压力,房价、物价、工作、学习、医疗、教育、交通……压力那么大,要是没有点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得被压弯了背不可。

没有人会为你的懒惰埋单,没有人会替你实现梦想,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想永远只能是想,行动才能让梦想实现。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勤奋、实干和学习才能获得。

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痕迹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身处逆境中,吃点苦又何妨?面对困境就崩溃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尽甘来的美好。”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的话,辛劳和苦难就是我们所不能不花的旅费。当遭受痛苦时,把它当作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狭路、过险桥,在你历尽了千山万水之后,回头看看,正是一路走来的艰辛让旅途变得更充实,让看到的风景更加美丽。

对于天才来说,苦难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苦难则是万丈深渊。伟大的人格需要经历磨炼才能完美,辉煌的事业需要经历熔炼和磨难才能坚实。只有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才会让人懂得珍惜,才会让人感到成功后的喜悦,才能让人领悟人生的意义。

史料记载,鉴真大师从小就聪明伶俐,悟性极高,在14岁时被智满和尚收为沙弥。面对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智满大师觉得是块“好材料”,于是有意锻炼他,让他做了寺里最苦的行脚僧,不管风吹雨打,还是烈日炎炎,每天都必须外出化缘,吃尽各种苦头,还要无端地遭人讽刺和白眼。对此少年鉴真既感到委屈,又愤愤不平。

一天夜里,雨下得很大,鉴真知道道路肯定泥泞难走,再加上连日来的委屈,索性赖在床上睡懒觉。智满大师看到他床前放满了穿破的草鞋,觉得时机成熟,就拉起睡梦中的鉴真来到寺前的一条小路上。由于下雨,整条路泥泞不堪。智满大师问鉴真:“你想做什么样的和尚?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做一个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答:“当然要做名僧了。”智满大师欣慰地对鉴真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痕迹,只有在困境中不停跋涉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听完,鉴真感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此后不再偷懒,最终成为了一位佛学大师。后来鉴真大师六次东渡,途中经历各种磨难,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生总有起起落落,谁也无法预料,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自己把握:苦中作乐,永不绝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有多么痛苦,都不要沉溺其中,不要让痛苦占据你的心灵,而要让它成为前进的动力。困难来临时,要有勇气直面困难、打倒困难,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成就大业的人,总是能盯紧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排除一个又一个困难。

要让脚印深刻地留在走过的路上,你就要拿出自己的气度,在逆境中不停地行走,把磨难当成人生的一笔财富,当成人生的垫脚石,这样才能让自己留下的脚印变得有价值。

不忍祸至,能忍福至

处兹大乱未平之际,惟当藏身匿变,不可稍露圭角于外,至要至要!吾年一饱阅世态,实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戾,家中一切,有关系衙门者,以不兴闻为妙。

——《曾国藩家书之致四弟·不宜圭头角于外篇》

曾国藩隐忍的处世哲学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朝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做人也好,为官也罢,都要万分地谨慎小心,做到能忍则忍,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招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