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大道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雍也篇第六

(三十章)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担任一个地方的长官。”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他很简单。”仲弓说:“居心严肃慎重而行为简约,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可以吗?如果是居心简约而行为也简约,那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你说的话很对。”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当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他不幸短命已经死了,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没听说再有好学的人了。”

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

公西华到齐国去作使者,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一些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六斗四升)吧。”冉有请求增加一点。孔子说:“给他一庾(十六斗)吧。”冉有给了五秉(八十斛)的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着膘肥的马,穿着轻暖的皮裘,我听说:‘君子只救济贫困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

原思任孔子的管家,孔子给他九百粮食的酬劳,他不要。孔子说:“别推辞,把多余的送给你乡里的穷人吧!”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xīng)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

孔子谈到仲弓,说:“耕牛的牛犊毛色纯赤而且两角周正,即使不想用它来作祭祀用,山川之神能舍弃它吗?”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三个月可以不违背仁德的原则,别人则只能一天或一个月罢了。”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

季康子问:“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啊办事果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回答说:“端木赐通达事理,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季康子又问:“冉求也可以让他治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很有才干,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的呢?”

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叫闵子骞任费邑的邑长。闵子骞说:“好好地替我辞掉了吧!如果再来找我,那我一定要逃到齐国的汶水去了。”

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ǒu)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伯牛得了病,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不行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病!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贤良啊,颜回。”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开始走路。”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应该做一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任武城邑的邑长。孔子说:“你在这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不走小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的房间来。”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孟之反从不夸耀自己,在齐国和鲁国交战中,鲁国的军队溃败撤退了,他走在最后掩护全军,将要进入城门,他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走在最后,是马不愿意快走呀!’”

16.子曰:“不有祝(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说:“假如没有卫国大夫祝的口才,而只有宋国公子朝的美貌,在当今社会中恐怕难于免除灾祸吧。”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过门呢?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上走呢?”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人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人,活在世上只能侥幸免于灾祸。”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算聪明。孔子说:“对人民尽心专一,合乎道义;对鬼神恭敬而远离它,这样可以称得上聪明了。”又问怎样才能叫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先付出而后收获,可以称得上仁德了。”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好静。明智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的政治一有改革,就赶上鲁国。鲁国的政治一改革,就合乎正道了。”

25.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

孔子说:“酒器已经不像酒杯了,酒器啊!酒器啊!”

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

宰我问孔子说:“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说,‘井里掉进个仁德的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离开,不可以陷害他;可以劝住他,不可以愚弄他。”

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能广博地学习文献,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不也可以不违背道了吗?”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发誓说:“我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标准,是最高的了!百姓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能广泛地施爱于人民而又能救济人民的人,怎么样呢?可以称得上仁德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是圣德了!尧舜都恐怕难以做到!仁德的人,自己要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能够通达事理。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譬喻别人,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仁道的办法了。”

评点

《雍也》篇计28章。据杨伯峻《论语译注》该篇原为30章,宋朱熹集注时将第1、2和第4、5合并,就是现在的28章。

该篇中心内容是阐发君子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须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同时,孔子在本篇中还多次谈到君子的言行规范。比如第4章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时,孔子就说:“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去锦上添花。”又比如第13章中,孔子教导子夏说:“你应做个君子式的儒者,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去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颜回式能恒久地遵循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另外在第30章中,孔子回答子贡关于仁者的问题时,提出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标准;在第29章中提到:“中庸之为法也,甚至矣乎!”的理想;在第27章中提出的“君子博学广文,约之于礼”的要求,都是针对君子仁人修身养性的途径和境界而发的,对后代都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篇中,孔子对智者的境界也多有论述,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论述,这更是一个比喻式阐发,意蕴深远,比喻贴切,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