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时都会惊恐不安,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那么,什么才是“宠辱若惊”呢?得宠时洋洋得意,受辱时感觉卑下;得宠时感到惊恐,受辱时也感到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自身的私利;如果我没有自身的私利,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以珍惜自己的身体的思想治理天下的人,就可以托付天下;以爱惜自己的身体的思想治理天下,就可以委托天下。
评析
本章所讲的是修身的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改变自己。从内容上看,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而言的。只有能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的人,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有许多人视身外之物远远超过对自己生命的重视。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以功名利禄为最高理想,完全陷入荣华富贵的拜金主义之中,扭曲了真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老子给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的价值远远高于名利荣宠,一个人应该做到清静寡欲,摒弃不切实际的物欲,然后才可以受天下的重担,为万民所托命。
典故
不因地而害命
据说,当大王父住在地的时候,经常受到翟人的侵扰。于是大王父将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赠送给翟人,以求和好太平。但翟人却不肯接受,说他们要的是地盘而不在乎财物。
大王父向百姓解释说:“和人家的兄长一起生活而杀死他的弟弟,和人家的父亲一起生活而杀害他的儿子,这样的事情我是做不出的。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
随后,大王父拄着手杖离开了地,百姓扶老携幼相追随,并在大王父的带领下,于岐山附近建立了周国。
大王父可称得上是保重生命之人。正是因为他将人命看得无比珍贵,才会不惜重金换取和平;当重金无法达到目的时,则主动迁徙避让,从而使两国人民免于战争之灾。所以,老子才会说,看重自身而为天下人,有这种美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爱惜自身而为天下人,有这样美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