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给自己拉上一道帷幕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四:真假交错暗中逼近目的
巧妙制造立场上的错觉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存有潜在的“自我意识”,谁也不愿意受别人的左右。经常使用“大家”、“我们”等这类字眼,会使人感受到大家均是同路人、是生命共同体,于是原本坚固的防备堡垒会不攻自破,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你的观点。自我意识愈强烈的人,愈容易被对方这种说话技巧所牵引。简单的几句话即可笼络人心,使对方产生命运一致的感觉,从而达到休戚与共的效果。
犹太商人在与顾客说话时,不仅清楚自己的目的,还非常注意自己所站的立场,权衡哪一种说话方式更有利于自己。犹太商人认为,“我们”、“大家”这类具有共同意识的字眼很容易造成对方的错觉,让对方分不清你的立场。
自古就有许多团体的首脑人物利用这些字词来混淆视听,当他举起手中的刀枪或拳头时,成千上万的听众也同样地举起拳头附和。例如西方国家的竞选者,一些派别或团体的领袖人物都是如此。这些人物在台上一呼百应,往往轻而易举煽动起群众感情的火焰。为什么他们能够靠着演说将听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其秘诀在于所使用的言辞和所抱持的态度,他们表达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了广大的群众,目的是使他们产生共同意识。
犹太商人在商谈中,频频使用“我们”、“我们大家”等字眼,以表示与对方追求的目的、利益息息相关。简单的几句话即可笼络人心,使对方产生命运一致的感觉,从而达到休戚与共的效果。
由于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存有潜在的“自我意识”,谁也不愿意受别人的左右。如果他认为你是在说服他,那么他的反抗意识就会更激烈,而不易与你看法一致,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为谋取私利而进行的表演。
经常使用“大家”、“我们”等这类字眼,会使人感受到大家均是同路人、是生命共同体,于是原本坚固的防备堡垒会不攻自破,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你的观点。自我意识愈强烈的人,愈容易被对方这种说话技巧所牵引。
有时,在商业谈判中,要想迷惑对方,言明双方立场相同时,也可以制造一个“第三者”的敌人。这样一来将双方的矛盾一起转向第三者,对手就可以觉得“我们”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了。在一部小说里,叙述美、苏二强在对峙后引发了战争,正欲动用核武器时,突然传来一则消息:火星人攻向地球了。此时,美、苏便打消了对战的意念,协力对付外来共同的敌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有时可以十分巧妙地利用心理学的技巧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有两家厂商为了生意上的竞争,搞得十分不痛快,此时,消费者突然对他们提出共同的指责,于是这两家厂商顿时停止竞争,共谋解决问题。
德国有一家建筑公司,因为生意不好,所以一直拖延一些工程款项。工程公司的经理辛尼加是犹太移民,他非常不高兴,因为收不到款项,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的财务调度。
当辛尼加怒气冲冲地开车去建筑公司的途中,竟然发生了连环车祸。幸好,他的车子是最后一辆,只是很轻微的擦撞,并无大碍。但是前面4辆车的车体都各有损伤。
第二辆车的车主在发生事故之后,一直坐在车里,连下车看看都不肯,于是第一辆车的车主火了,跑过去理论,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而第四辆车的车主在发生事故之后,马上下车上前察看第三辆车的毁损情形,他的脸上充满歉意表情,并且关心地慰问第三辆车的车主是否受伤。辛尼加也下车来关心双方的谈话。
很快地,第四辆车主得到了第三辆车主的谅解,早早将车开走了,只剩下前面三辆车还在那里争执不休。
辛尼加看了这种场面,一路沉思,到了建筑公司之后,他将原先的一脸怒容换上了笑脸,在建筑公司老板的办公室坐了下来。
辛尼加温和地对建筑公司老板说:“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情况吧。以您的能力来说,不可能会出现周转上的问题,我猜应该是银行上作怪吧!现在的银行只有在晴天才会借伞哩!”
建筑公司老板有一肚子苦水,听到辛尼加这么说,就对着他大叹银行的无情。
于是,两人你来我往地批评银行政策。一时之间,两人同仇敌忾,仿佛站在了同一战线。
过了许久,谈话告一段落后,辛尼加坐直身体,诚恳地对建筑公司老板说:“请您务必要帮忙,否则我们连薪水都发不出来了。”
晤谈结束之后,辛尼加摸摸口袋里的支票,满意地开车返回公司。握着方向盘,他自言自语:“还好,让我碰上了那场车祸。”
他想起连环车祸中的第4辆车车主,与第三辆车车主一起指责前面车的情景,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心想:“我又学到了一招,将双方的矛头一起转向第三者,以此表明双方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进而说服对方,真是很好使啊!”
不知不觉与对方纠缠在一起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面对顽固的客户,采用贴身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与之耐心周旋,反复渲染,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面对客户的拒绝,要毫不在乎,愈发精神抖擞。审时度势,利用口才技巧,把顾客引到自己的主题上来,不知不觉与自己纠缠在一起,让他想跑都跑不掉。
犹太商人在经商过程中深有体会,不怕难缠的顾客,就怕顾客不缠你。一个优秀的商人必须能说会道,才能吸引顾客、说服顾客,最终达到推销成功。这种能说会道当然不是口若悬河,泛泛而谈,而是要审时度势,利用口才技巧,真正做到能说会道,把顾客引到自己的主题上来,不知不觉与自己纠缠在一起,让他想跑都跑不掉。
温德尔医生对付推销员有自己的一套手法,从不让任何人上门推销,有一位犹太推销员萨利赫和他的秘书电话交谈过几次,但都没有什么收获。好在萨利赫从秘书的言谈中收集到了一些宝贵的资料,那就是温德尔医生爱好美术,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走访画廊上了,尤其不错过任何新开幕的画展。萨利赫侦探似的给每家画廊打电话,查出每一个新的展出时间和地址。当然,他到场的时候,温德尔医生也在。
跟温德尔医生搭讪之前,萨利赫细心观察了这位毫不知情的未来客户好一会儿:他怎么到场的,他言谈的方式,谈些什么,他的穿着打扮等等。在这一类的场合要想攀谈不难,轻描淡写来一句观感就能引起对方的谈兴。
萨利赫应声附和着医生的见解,对展出作品发表了几句得体的观点,又提出了几位其他画家的名字,然后问温德尔医生的看法——同为艺术爱好者的意见。萨利赫连商品的名字都没提,只是说了自己的名字。温德尔医生心情颇佳,难得这么个美好的晚上,和一位修养不错的人谈得如此愉快。
几天后,萨利赫用电话和温德尔医生搭上了线。“是那位在某某画廊见过的先生吗?”温德尔医生在接到秘书传话的时候问道。这个名字他记得,却感到惊讶:这位令人喜爱的聪明人是位业务顾问,也就是推销员喽?
温德尔医生斩钉截铁,毫不客气,想“诱使”他买什么都是白费力气。到后来忍不住断然回绝:“少跟我说些什么邪门歪道的节税投资了,你们这些推销员统统是骗子!”
没什么可谈的了,温德尔医生正要挂电话,却听到萨利赫的声音:“大夫,容我说最后一句,医生统统都是凶手!”
“什么话?”医生气愤地问。萨利赫不动声色,私底下早就料到温德尔医生会反应激烈,因为在推销圈子里,温德尔的名声早有定论,所以启用了事先备妥的第二招。
萨利赫讲了朋友由医疗失当而丧命的故事,为了强调其真实性,甚至详述了一些细节。温德尔医生了解这类医疗上的问题,生气地反驳:“你不能以偏概全啊!”
“说得也是,那你也不该把推销员一视同仁。你我都是明达之人,不必故弄玄虚,我登门拜访时你再亲身印证不迟。我相信,到时候你会有正面的看法。”萨利赫在电话那头笑着说。
温德尔医生气势稍退,他自己也在思忖是否太过分了。终于答应约见的时间。萨利赫不仅攻克了约会的第一道难关,而且还化解了危机。换成口才不佳的推销员,很可能就把关系弄僵了。
在温德尔医生家,萨利赫叹服他的高雅装潢、典雅的家具和墙上的现代版画等等,他表现出十足的欣赏、赞叹,立足于一盏维多利亚时代的灯具前说:“真够精巧的!古董!至少要值4万元,真是稀世珍品!”他兴奋地脱口而出。
温德尔医生上钩了:“猜猜我多少钱买的?”
萨利赫当然说了个高于温德尔医生出的价。
结果萨利赫免不了会问:“你怎么那么厉害,哪里买到的?”
温德尔医生据实相告这件古董的来龙去脉,夸说自己对古董多么在行,没有人能骗得了他等等。
萨利赫继续说道:“真是不可思议!你真是行家,好眼力,会挑东西。”边说边指着一张座椅,准确地说出它是属于什么风格的设计,再赞一句:“这张椅子一定也花费不少!”
“猜我花了多少钱?”温德尔大夫神气地讲了同样的台词。萨利赫又是惊讶又是赞叹,机灵地应对,又花了几分钟,尽量让医生与自己纠缠在一起。他很清楚:交谈的最初8分钟,是生意成功与否的关键。
“温德尔医生,你府上搜集的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你一天要工作多久啊?”温德尔医生承认时间不够用。萨利赫说:“如果能合法节税,辛苦赚来的钱少送一点给财政局,你就能够积累更多的财富了。”
温德尔医生有了兴趣,仔细地听萨利赫解说,讨论数字并进行计算。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不免有点生气:这家伙打探什么,弄了半天还不是要推销东西,我才不上当!
萨利赫言谈间已经准备了一项详细建议,如果温德尔医生想在鸡蛋里找骨头,那就听他说。最后温德尔训示:这样不行,这些数字得再好好核算,时间太紧,或许有更好的方法,真要考虑的话,这个方案得换一种方式处理,比如……
萨利赫心中另有盘算。正是所谓“权威转移法”,很多推销员就败在这上面,因为他们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害怕丢掉眼看就要到手的订单,不敢施压。
温德尔医生正在考虑,该如何开口拒绝才好,萨利赫首先打破了沉默:“温德尔先生,你通常早上几点钟开始工作?”
“都是早上8点钟准时进手术房,问这做什么?”
“我会准时到场!”
温德尔医生一头雾水:“开刀是不准参观的。”
“不是去看,我要动手术。”萨利赫声调沉稳坚定,毫不妥协。
一阵沉寂。温德尔医生的脸部表情像是要发作,这个大胆无聊的家伙到底在搞什么?
“是啊!”萨利赫理解似的笑了,好似看穿了温德尔医生的心思:“如果我这个病人去找你,一定百分之百信任你。你受长期教育,经验丰富,十分清楚自己该做什么,难道会在动手术时听我的建议吗?我在自己的本行也是科班出身,经验不少,应该知道怎么做对客户最好。”
温德尔医生沉思不语,怒气渐消,这人说得对,他心里想,笑着想解除窘状:“请继续说,我听着哪。你说服了我,我就买你所推销的东西。”
这一晚,萨利赫不但拉到一个新客户,而且赢得了他的信服,因为温德尔不但自己签了合约,还把他推荐给医院同事。
当时若是话不投机,他的合约就飞了,好在萨利赫基础扎实,方法恰当,才扳回一局。看来好的口才确实能让推销员步步为营,让顾客步步陷入,但好的口才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上的,上例中萨利赫对艺术和古董精品就有相当水准的知识。
说个故事给顾客听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双方无法沟通是破坏推销最为恶劣的潜在因素之一。以讲故事为例,这是简易有效沟通思想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鲜活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故事,让顾客深信不疑时,那么,它就是一个榜样,一种无穷的力量。
犹太商人非常清楚,没有人喜欢枯燥无味的说教,也没有人喜欢平淡的说辞,正因为如此,他们发明了“故事推销法”。它的新奇、感性,往往是吸引顾客并获得顾客认可的重要原因。
以保险业为例,要对客户说明某个论点,可以用客户熟知的故事作为例证,这可以成为达成交易最为确切、短暂、安全的途径。双方无法沟通是破坏推销保险最为恶劣的潜在因素之一。以讲故事为例,这是简易有效沟通思想的方法。
以色列一家保险公司副总裁哈里森先生,在推销保险时有一套杀手锏,那就是他的“讲故事成交”推销话术。
哈里森能够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讲故事。他通过讲述一些保险用户的经历来完成推销。他讲叙得很自然,很轻松,没有人能看穿他,因为他们已经被迷惑了。故事讲完以后,他们很受感动,以至于他们禁不住要买。
有一天,哈里森向科尔——一位粗暴的经理——进行推销。科尔不喜欢保险,也不喜欢哈里森,他有点傲慢无理。这次谈话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科尔的反对使哈里森处处受阻。沉默了一会儿,哈里森发话了:“上个月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你,科尔先生。”科尔立刻被吸引了,他说:“什么事呢?”
“当时我正在一家饭店吃饭。起初,我并没注意柜台后面的妇女。后来我听到她喊:‘哈里森!’我看了看说:‘喂!海伦!’我很惊奇。‘海伦,你在干什么?’我问。‘哈里森,你没有听说?’‘听说?听说什么?’‘关于乔治?’‘不,不要告诉我他已经……’她开始哭。‘是的,’她说,‘乔治已经走了,他在6个星期以前去世了。’‘不!’‘他死得很突然,一天晚上他回到家中,仍然很健康,可两天后他就死了!’她哭得更厉害了,我不想追问他死得是否很安详,可她自己说了。”
哈里森继续给科尔讲:“乔治不相信学校捐赠给儿子彼尔的保险,他总是告诉我:‘我能比保险公司更有效地投资利用我的钱!’他是绝对认真的,也很相信这一点。但是他的投资并未见效,而后又发生了最近的股市风暴。他的妻子海伦是饭店的服务员,儿子彼尔已经退学了。
“科尔先生,当我告诉您这件事时,我的意思是:乔治看上去很像您,您总是让我想起他。当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不可能会发生在您的身上。但没有人经历过那位可怜的寡妇所经受的痛苦和折磨,而我们真应该负起对家庭的责任。”
沉默片刻,这位有经验的推销员意识到是成交的时刻了。然后,科尔,这位在5分钟前严厉地斥责哈里森的“暴君”说:“我已经重新考虑过了,那么我的保险检查需要多长的时间呢?”“他已经把自己放在乔治的位置上了,他想到了妻子,他不想遭遇那种事,于是他买了保险。”签单过后哈里森这么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鲜活的、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故事,让顾客深信不疑时,那么,它就是一个榜样,一种无穷的力量。”
其实,像这样说故事的实例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每一位与保险业务员有过接触的人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
我有一位朋友,不久前干起了跑保险的业务。一天,他在与我闲谈时无意中他问我一句:“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件稀罕事吗?”
“什么事?”我不禁被吸引进去了。
“有一个人,替10岁的儿子请了一位小保姆,他在雇佣合同里不要求小保姆干家务做饭,只让小保姆天天关注他家儿子的健康,他平均每个月给小保姆237美元工资。在小保姆服务期间,如果孩子得了大病,由保姆负责10万元以上的费用来替孩子治病,治病之后小保姆就要被解雇;如果孩子一直健康,小保姆的工资也只开20年,20年中工资不变,如果主人的儿子活到81岁仍然健康,保姆就可以退休,但在退休时要把主人给她的工资全部退回来,给主人的儿子留着养老。你听说过吗?”
“别瞎说,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呀!”我反问。
“假如有这么好的好事,你愿意为你的孩子请这位小保姆吗?”朋友试探着问。
“谁都愿意请,别说我了。”
“那好吧,请看我这有一份保险计划书,是为你的孩子设计的,我们有一个‘健康天使’的保险,正适合你10岁的孩子,我为你设计了一份10万美元的保险,平均每月交费大概237美元,至于保险责任就像刚才所说的小保姆的责任一样,怎么样,你把这位‘小保姆’请回家吗?”
结果我无话可说,成了他的投保户了。这就是讲故事推销保险的功效所在了。
制造假象使对方麻痹松懈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制造不利于自己的假象迷惑对方;或者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假象来迷惑对方。无论哪种情况,其目的只有一个:以虚攻实。对付厉害的对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以此麻痹松懈对手,最后再用实力进攻,是一个最好的攻击办法。
利用言语或行动巧妙地制造一些假象,来迫使对方就范,也是犹太商人在经商中惯用的技巧。他们把这种利用假象迷惑对方的手段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制造不利于自己的假象迷惑对方;二是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假象来迷惑对方。无论哪种情况,其目的只有一个:以虚攻实。
对付厉害的对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以此麻痹松懈对手,最后再用实力进攻,是一个最好的攻击办法。
有一位著名的拳击手在一次比赛中不幸失去了拳王的宝座,他决心在下回的比赛中夺回冠军,于是他宣布要向现任拳王挑战。
在比赛前夕召开的记者会上,这位拳击手全身裹着厚重大衣,戴着口罩还频频传出咳嗽的声音,精神显得十分异常,同时,他还发言:“很不幸我染上了肺病,不过我会尽力一试的。”
他的对手看到这场景,就很自信,于是就放松了警戒。可比赛结果却出乎大家的预料,拳王的宝座被这位“有病”的拳击手夺回来了。原来,在赛前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不过是在作戏而已,其目的是要松懈对方。
这就是一个制造于自己不利的假象来迷惑对方的事例。这样的例子在商品销售中也比比皆是。
以色列一家家用电器批发商有一次与美国一家家用电器生产厂家,就一批家用电器的交易进行谈判。在谈判中,美方报盘价较高,经以方争取,美方虽然作出了让步,但以方仍觉得价格过高,而美方又不肯继续让步,以方又不忍心前功尽弃,左右为难。
这时,以方抛开这一主题,对美方谈判者说:“我们还准备订购一些这批家用电器的装配零件,不知你们愿意供货吗?”
美方代表兴奋不已,因为他们也正想寻找合作伙伴。
以方谈判者继续说:“我们准备订购200万美元的装配零件,搞批量组装,可以在价格方面提供一些优惠吗?”
美方代表觉得他们的订货数量可观,表示愿意就这一问题开始谈判,结果双方的谈判议题竟从成品交易转移到配件组装方面。以方趁机与美方进行来件组装方面的讨价还价,美方感到其中利润可观,同意大幅度降低价格,最后双方在配件组装问题上终于达成初步协议。
之后,双方继续商谈成品电器的交易问题,美方仍坚持原来的立场不降价。这时以方代表先从美方同类产品配件的供给价格谈起,加上组装费用,算出该类电器的成本远低于他们的开价,美方坚持原来价格是毫无道理的。这时美方才发现中了对方的“以虚击实”之计,但又不能改变以前的配件价格,只好面对现实,做了让步,这样,以方在成品贸易上避免了损失,就是以后即将开始的配件组装交易也有利可图,真是一举两得。
无中生有制造危机意识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有许多人对一件事总是迟迟下不了结论,其中“时机未到的意识”以及“等待更好机会的意识”占有很大的成分。无中生有、制造危机感是说服那些自认为时机未到的准客户的一种巧妙策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某种商品或服务,可是一经分析,却发现好像什么又都需要了。
犹太商人在经商实践中发现:有许多人对一件事总是迟迟下不了结论,其中“时机未到的意识”以及“等待更好机会的意识”占有很大的成分。也可以说,是“反正还有时间,再考虑考虑或许还有更好的结果”、“还有时间再继续等待,应该会有更好的机会”等这类期待感,使他不愿现在就下决心。对这样的人,如果给他长时间的考虑简直是浪费时间,倒不如设法催他早做决定。
“无中生有,制造危机感”是犹太商人常用的说服那些自认为时机未到的准客户的一种策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某种商品或服务,可是一经推销员的分析,却发现好像什么又都需要了。
一位名叫阿尔文的犹太人寿保险推销员,最喜欢对那些有着高收入而又未婚的青年人做推销。当然,他知道这些人最爱用的一句拒绝话语就是:“我还年轻,还不需要保险!”而这时,他也总有自己的一套话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阿尔文所用的这套话术,就是“无中生有,制造危机意识”。
有一次,他向一个有着5万美元年薪的年轻人推销保险,这位年轻人说:“我没有任何需要抚养的家眷,而且在短期内我也不想结婚,所以我不需要你的保险。”
阿尔文笑眯眯地说:“我是一个保险专家,我可以坦白告诉您,您现在并不需要保任何险,可是请问,您计划结婚吗?”
“哦!也许过一两年吧!可是那是很久以后的事。”
“即使等您结了婚,您还是不需要保险,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万一您不幸发生了什么意外,您太太仍然年轻,她可以工作,也可以再婚。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您不需要投保人寿保险。那么再请问您,您将来计划要小孩吗?”
“当然我们都希望养个小孩,所以我想应该会有小孩吧!”
“当您太太怀孕的时候,我想您就应该投保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人寿保险的基本原则,任何人要买人寿保险时都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职业,您的职业不属于危险性高的职业,所以我想没有问题。第二是健康,您现在身体健康,这也没有问题。不过三四年以后,我就不敢说了,但现在我们假定您的健康情况一直良好,所以也不成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您的年龄,您年龄愈大,买保险时保费就愈高,一般而言,每增加一岁,保费就增加3%。”
“不过再等3年实在也差不了多少。”
“老兄,那可有差别呢!假如在3年之内您太太怀孕了,那时您准备买人寿保险,您就要付比现在高出9%的保险费;如果您现在的所得税税率是37%,那也就是说您必须要多赚12%的年薪,才付得起那份保险费。这并不是说在第一年就得多付9%,这笔账您算算看怎样才划算。
“假如您现在投保,3年以后,您还是拥有同样价值的保险,可是每年就省下了12%以上的保费。我相信以您的努力,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而且我也希望多一位杰出的客户,这样我的业绩才能蒸蒸日上呢!所以我愿意现在为您设计一套保险计划,让您从现在开始节省12%的多余保费。”
“啊,让我考虑考虑……”
这就是阿尔文的“无中生有”推销话术,其实他说的也很对,只是当时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阿尔文还善于运用一种叫作“制造危机感”的话术,他说:“不买保险的人,有的是自忖身体健康不需要买,有的是自认为银行里有存款,可以应付家中生计,也不需要买。这一类型的客户,本身已具经济基础,只是危机意识不很强,只要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一定能达到效果。”
所以,阿尔文遇到这样的客户时,他总是会说出一点带危机感的话,让客户心里颤抖颤抖。有一次,阿尔文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客户,还没等他开口讲保险,这位客户就抢先开口说:“我还年轻,身体健康,不需保险。”
阿尔文不动声色地说:“先生,这正是我现在催促您投保的原因。您年轻,身体又健康,所付的保费较低,您相信‘每个人都不能预测未来’这句话吗?还有这么一句话请您不要介意,‘坟墓里装的死人不是老人’。并不是老年人才先我们一步而去,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每天都有那么多意外发生在我们周围,假如我们万一突遭不幸,我们还能宣称健康吗?没有健康的年轻最可怕,我们靠什么面对家庭的重担?”
这位先生还不服气,又说:“我有钱存银行,不买保险。”
阿尔文又不慌不忙地说:“先生,把钱存到银行的确方便,需要时就去取回。但恰恰因为需要钱用的时候,往往克制不了,因此很少有人做到利用银行存款来凑足养老金;但如果把钱存到保险公司,情况就不一样了,它要求我们做长期的规划,并且每年缴费都有保险公司的提醒和‘约束’,所以肯定能够达到养老的目的。”
“再说我们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都有金钱,也许今天我们是百万富翁,明天却是穷光蛋,这类事现在太多了。而寿险的保值作用却不一样,只要您在保单上签上字,您就拥有一笔可观恒定的财富。哦!对了!我刚刚在外面看见您的车子,真漂亮!刚买的吧?不知道您有没有买安全保险?”
客户很自豪地说:“买了,万一车子被偷了,被撞了,保险公司会赔!”
这时,阿尔文见机行事,说:“您为了怕车被偷被撞,为车子买安全险,车子怎么说也只是个代步工具,只是资产的一部分,但是,您却忽略了创造资产的生产者——您自己,何不趁现在为家庭经济购买‘备胎’?”
客户被说动了,问:“那你说以我目前状况买哪种保险最好呢?”
就这样,阿尔文说动了一位自认为不必买保险的人成了他的保户。
善用减压技巧让对方欣然应允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减压式的迷惑性,容易让人在感到轻松的同时产生错觉。在谈判中,先用苛刻的虚假条件使对方产生疑虑、压抑、无望等心态,然后逐步优惠或让步,使对方满意地签订合同,自己从中获得较大利益。
犹太人善用减压技巧说服别人,这种方法在商业活动中经常被用到。
在美国被誉为畅销书制作大王的犹太裔出版商布朗先生,策划了一本以《攻心术》为题的书,并约心理学家维纳格来写。对于从未有过写书经验的维纳格,这的确是一件难以办到的苦差事。可是布朗先生不理会这种顾虑,语气轻松地说:“怎么样?题目还不错吧?!马上动手写吧!300页左右就可以了,你一天写5页左右就行!”奇怪的是,经他这么一说,维纳格先生忽然感到肩上的负担轻多了,觉得2个月后交出底稿也并非不太现实。实际上动手起来,才觉得一天5页的定额是够高了,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下来,就不能再往后拖了。
维纳格尽管是心理学专家,但还是被老谋深算的布朗给迷惑住了。布朗的话具有减压式的迷惑性,容易让人在感到轻松的同时产生错觉。仔细一想,这是一种叫人当时欣然应允的心理作用,心理学上称之为“减法技巧”,这种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得相当广泛。
其实,犹太出版商布朗先生策划的《攻心术》一书的缘起,还是从他的一次商务旅行中受到启发的。维纳格在他的《攻心术》书中提到了事情的经过:
一次,布朗先生乘坐的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即将着陆,机上乘客忽然听到机务人员报告:由于机场地面拥挤,本机暂时无法降落,预定着陆时间推迟1小时。布朗先生发现,顿时机舱里一片喧嚷、抱怨之声,但乘客们也只得做好思想准备,在空中熬过这令人生厌的1小时。谁知几分钟后,机务人员宣布:晚点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布朗先生又看到,乘客们听罢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又过了5分钟,乘客们再次听到广播说,最多再过5分钟,本机即可着陆。这一下,乘客个个都喜出望外,拍手相庆。布朗先生从这个例子的最终结局发现,飞机实际上虽然是晚点,但乘客们却反而感到庆幸和满意。
后来布朗先生在谈判中尝试运用这种减压技巧,先用苛刻的虚假条件使对方产生疑虑、压抑、无望等心态,然后逐步优惠或让步,使对方满意地签订合同,自己从中获得较大利益。
维纳格在《攻心术》一书中进一步举例说:比如,买方想要卖方在价格上多打些折扣,但同时也估计到如果自己不增加购买数量,卖方很难接受这个要求。于是,买方在价格、质量、包装、运输条件、交货期限、支付方式一系列条款上都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此所谓先给卖方点“苦”。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买方尽量让卖方感到,在绝大多数的交易项目上,买方都“忍痛”做了重大让步。这时,卖方鉴于买方的慷慨表现,在比较满意的情况下往往会同意买方在价格上多打些折扣的要求。之所以如此,重要的一条,就是卖方产生了错觉:在价格上做减让之前,已经从买方那里占了不少便宜。
这就是维纳格的减压技巧,推销员不防尝试着运用一下。
施放烟雾诱使对方判断错误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在商务谈判中为迷惑对方,要善于借用谈判烟雾,让对方辨不清东西南北,做出错误判断。有意向对方提供足以导致他错误判断的资料或信息,并且,有意施放一些烟雾来干扰对方,使对方的计划被打乱,或接受你的误导,使谈判对自己有利。
在商务谈判中为迷惑对方,要善于借用谈判烟雾,让对方辨不清东西南北,做出错误判断。
谈判的成功常常需要借助两个因素:正确地判断对方;对方对你的判断失误。对方对你的判断失误,或者是归于他的判断能力差,或者是因为你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进行错误的判断。
因此,有经验的犹太商人在谈判中常常采取故布疑阵的策略,有意向对方提供足以导致他错误判断的资料或信息,并且,有意施放一些烟雾来干扰对方,使对方的计划被打乱;或接受你的误导,使谈判对自己有利。
犹太商人施用故布疑阵的策略,通常做法是:
将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水搅浑,好浑水摸鱼。提供一些详细琐碎的资料,使之成为对方的负担。
节外生枝,另辟战场,以此来分散对方的精力。
改变计划,突然提出一项新建议,使每件事情又得重头做起。
问东答西,答非所问,故意装糊涂。
故意打岔,插进一些和这次谈判不相关的谈话内容。
借口资料丢失,必须凭记忆把它们汇集起来,从而偷梁换柱,篡改数据或其他内容。
找替罪羊,把责任推到某一个人身上。
佯称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使谈判中断。
这些做法,目的都在于干扰对方,打乱对方的阵脚,自己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
犹太商人发现,一般情况下,由间接途径得到的信息,常常被认为比公开获得的资料更可信赖。人们之所以宁愿相信小道消息,原因就在于此。因此,丢失的备忘录、遗忘的便条等,常被犹太商人认为是最佳提供对方确实情况、最有利用价值的依据。同样是这些资料,如果是在谈判桌上直接递交给对方,对方一定不会感兴趣。
以色列有位承包商得到了一个大型建筑项目的承包合同,他需要把其中的大部分工程转包给其他较小的承包商。当然,在转包的过程中他要设法压低承包价格,以保证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按惯例他采取招标的方式。有意思的是,每当有投标者来拜访他时,都会很意外地发现在写字台边上有一张手写的竞价单。
对于这一“意外”的发现,投标者暗自庆幸。因为这张竞价单向他表明只要他出更低的价格,就有中标的可能。却不知这张竞价单是主人有意放在那里的,主人托辞离开几分钟以便让那些精明的投标人来窥探虚实。
结果是,每个投标者都上了当,都“自觉”地按照那位狡黠的承包商的意图行事。
要实现故布疑阵的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得一切都合乎情理。否则,被对方窥破真相,就会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利用价格的悬殊让顾客“占便宜”
犹太商人口才攻略要诀
先要在对方心里安放一个价格太高的心锚,在对方心里设置悬念。再以一个低得多的价格来铲除这个悬念,让对方尝到好处。对方在心里一比较,觉得很实惠,就很容易决定购买了。利用价格的悬殊来推销是一个非常好的推销方法。
著名的犹太推销员杰德森,有一次他找到某公司的经理,带着一个正好符合对方利益目标的方案。杰德森说:“我们这里有个非常好的方案,它价值50万美元,而我们的转让费是30万美元。”不想那位经理说:“遗憾的是,你开价30万美元,你的价格是不合理的。”
杰德森附和着说:“您说得很对!这个价是不合理的。”然后,杰德森微笑着走了。
一个星期后杰德森又来拜访,“上次向您介绍的那个方案不用说正好满足您的要求,可是开价30万,实在太荒唐。为那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我一直想为您做点什么才好。一个礼拜来,我遍寻名家高手,终于发现了这个方案,它绝对物超所值10倍。如果我能向您提供一个价格仅为75000美元,而效果又相当于30万美元的方案,您是不是觉得是件好事?”
那位经理当时见价格从30万美元降到7.5万美元,自然很感兴趣。他怎么能放弃一个以7.5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价值30万美元服务的绝好机会呢?当下就签字答应了。杰德森轻易地完成了这笔交易。
这是典型的“价格悬念推销”,杰德森第一次推销只是个幌子,先要在对方心里安放一个价格太高的心锚,在对方心里设置悬念。第二次,以一个低得多的价格来铲除这个悬念,让对方尝到好处。对方在心里一比较,觉得很实惠,就很容易决定购买了。
推销的真谛是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以上面这样一种方式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决定,有人认为是一种低级的、没有道德的推销。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看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以什么样的角度去做。
利用价格的悬殊来推销是一个非常好的推销方法,但有人用这种方法去赚取不义之财,这是对推销的玷污。利用价格的悬殊来推销,正确的方法是: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故弄玄虚,可以设置悬念,但真正的意图却是帮助顾客做出正确的决定,为顾客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