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闻理论研究发生结构性变化——2014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3)
也有人从网络时代,指出新闻报道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因此需要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郑文明指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遗忘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导致了‘数字遗忘权’的产生,数字遗忘权是数据主体享有的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涉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权利,‘数字遗忘权’的提出对于完善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有着重要意义。”(注:郑文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忘权”,《新闻界》,2014年第3期,第55~59页。)
范以锦在《社会环境与新闻道德坚守》中指出,“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会涉及诸多客观原因,这与“媒体在向市场化和全媒体转型中形成的压力有关”,如“同行竞争、与新媒体竞争、公关机构的诱惑、绩效考核、生活压力等。”他认为:“确存在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于,社会环境是否就可以成为不坚守新闻道德的理由?毫无疑问,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社会政治生态极为不正常的年代,新闻道德的失守几乎都源自于这种恶劣生态;而在社会政治生态比较正常的年代,虽然依然有不良社会环境,但这不应成为新闻人道德失守的理由或借口。”(注:范以锦:社会环境与新闻道德坚守,《传媒》,2014年第1期,第56~57页。)文中指出,当今的新闻道德问题,尽管依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恪守良好的道德操守是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也是做新闻人起码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媒体人对败坏媒体形象的行为,尤其是新闻敲诈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深恶痛绝的。而且,许多媒体人生活艰辛,却非常敬业。良好的队伍,是我们坚守良好职业道德的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文章提出恶劣的媒介生态环境绝不能成为新闻道德失守的理由,媒体人应以积极的态度,在净化社会环境中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认为,在新技术主导与市场化程度愈演愈烈的媒介环境中,我国的媒体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因此在这一阶段重申新闻职业道德与操守问题是大为必要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坚守是成为合格的新闻人,写出负责报道的首要要求,因此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会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减弱,而是更为重要。
在范以锦的另一篇文章《道德缺失会滑向法律的陷阱——浅谈新闻敲诈》中,他对新闻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指出“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属于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但是量变会发生质变,而且有些边界比较模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判定新闻敲诈,从道德问题滑向法律的陷阱。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新闻人道德操守的约束变得越来越重要。”(注:范以锦:道德缺失会滑向法律的陷阱——浅谈新闻敲诈,《传媒》2014年第19期,第19~20页。)新闻敲诈是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升级,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三者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界限比较模糊的状态下,往这边靠可能是道德问题,往那边靠可能就是违法犯罪的问题。然而,作为肩负神圣使命的媒体人,经营困境等环境的变化不应成为放弃新闻理想、抛弃道德底线的理由。作为媒体人,不应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同流合污,而应激浊扬清,弘扬社会正气。
五、媒介融合新闻研究
2014年是媒介融合的高峰期,所以,这一年的新闻理论研究,也有较多对于相关问题和具体策略的专题研究。
蔡雯在《媒体融合:面对国家战略布局的机遇及问题》中指出:“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事件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带给新闻传播界机遇和挑战。”(注:蔡雯:媒体融合:面对国家战略布局的机遇及问,《当代传播》2014年第6期,第8~10页。)作者认为,传统媒体观念亟待转变,规制建设有待改变和完善,体制与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媒体经营与新闻内容生产关系的处理以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新闻从业者素质能力的提升。
陈力丹在《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中指出:新闻采编流程的一体化、媒体组织架构一体化、新闻采编与运营一体化、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借助技术和资本市场启动媒体融合。(注: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当代传播》2014年第6期,第1页。)
肖赞军在《媒介融合引致的四类规制问题》中指出:“在电信、广播电视、出版等产业,传统的纵向分业规制,是与其时纵向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但在媒介融合情况下,新闻产业体系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横向的,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纵向规制对象已不复存在。传统纵向规制框架与层级技术结构、横向产业结构之间的冲突,将产生四个方面的问题:规制不一致、规制不确定、规制不合理、规制不恰当。前两类问题是传统规制在业务分类上的困境,后两类问题分别指传统规制是否必要、规制方法是否合适。”(注:肖赞军:媒介融合引致的四类规制问题,《当代传播》2014年第1期,第60~65页。)
邵培仁在《关注未来媒介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中指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来势汹汹、不可阻挡。当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已经发生的变化显得尤为紧迫。传统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几乎是学界和业界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共识。”并提出,“在世界范围内,未来媒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总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的问题(注:邵培仁:关注未来媒介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当代传播》2014年第2期,第1页。),他认为,未来媒介生产的变化、未来媒介内容的变化、未来媒介经营的变化,未来媒介传播形式的变化,未来信息传播对象的变化。
孙平在《媒介融合驱动下的新型电视产业价值链》中指出:“大电视产业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电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价值链等发生许多变化。”文章“从新型电视产业价值链入手,梳理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阐述媒介融合给电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及价值链带来的影响。”(注:孙平:媒介融合驱动下的新型电视产业价值链,《当代传播》2014年第2期,第64~66页。)他认为,数字技术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基础;网络融合实现传输渠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内容融合实现信息跨平台、跨媒体使用,并催生多层次、多类型的信息产品:终端融合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功能,也使一种功能可由多个设备去体现。基于上述形式的融合,传统媒介产业的边界逐渐打破,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融合型电视产业,即大电视产业。这一产业以其“视频”概念,拓展了传统电视产业的内涵,呈现出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以及社会资源的水平合作等特点,在电视与电信产业融合的新空间里,极大地改变了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
王俊荣、崔爽爽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中提出:“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海量数据,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世界推向一个崭新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传统媒体的业务转型可能是一个重要机遇。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充分挖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与分析结果用于新闻报道,用于准确定位自己的受众和客户,则未尝不是摆脱内容薄弱和受众减少等困境的一条出路。”(注:王俊荣、崔爽爽: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当代传播》2014年第4期,第46~47页。)
陈薇、吕尚彬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路径》中指出:“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加速融合,使中国报业组织结构面临着制度和技术环境变化的挑战。”文章“从组织创新理论出发,探讨报业组织结构创新的路径:打破传统事业部制和级层式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报业组织结构;搭建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设立内容中心、技术中心和运营中心三大平台;探索无边界组织结构,实现多元化扩张,进而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大跨度横向一体化、虚拟化和柔性化。”(注:陈薇、吕尚彬: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路径,《当代传播》2014年第4期,第59~61页。)
李明文、陈傲兰在《中国传媒业市场化转型的问题与路径》中指出:“随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深入推进,传媒业市场化转型不断加快,媒介理念、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但毋庸讳言,当前中国传媒业还存在着结构失衡、经营模式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必须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营造和谐媒介生态,积极参与全球化媒体竞争,实现新闻传媒业健康发展。”(注:李明文、陈傲兰:中国传媒业市场化转型的问题与路径,《当代传播》2014年第5期,第70~71页。)
刘骏瑶、于洋、彭兰在《交互视频:融合新闻新的呈现方式》中指出:“目前,大多数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为将视频、音频和图片按照行文逻辑进行混合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则呈现出更多的媒体元素样态,除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以及信息图表之外,融媒新闻报道还可以依靠‘互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阅读难度。交互视频(interactive documentary)即为一种新型的融合方式,通过结合视频与互动,使得原本线性的视频叙述过程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即用户不再需要完全按照制作者的叙述顺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决定阅读速度和方向。”(注:刘骏瑶、于洋、彭兰:交互视频:融合新闻新的呈现方式,《新闻界》2014年第7期,第57~60页。)文中以《背叛者的关系网》为例探索在融合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融合方式,这种方式在提高受众接受兴趣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观众的理解文本的难度。以《高层建筑简史》为例,分析除了传统文字、图片以外,还添加了游戏、点击触发视频等内容,形成需要读者自行探索的阅读体验。文末,作者认为在如今融合新闻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吸引用户进行阅读,还包括让他们成为更加积极的阅读者,让他们愿意在阅读过程中自行探索。
赵亿在《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中指出:“从2011年1月微信上线至今,短短3年,微信用户达到8亿人,每天有1.5亿人同时在线,活跃用户每天在微信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海量的用户数据和高活跃度的用户信息让微信毫无争议地成了网络社交媒体时代的‘无冕之王’。面对来势凶猛的新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纷纷试水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并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力微信推介自身品牌。”(注:赵亿: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传媒》,2014年第10期,第36~38页。)《扬子晚报》作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之一,也是率先试水微信的纸媒之一。2013年3月12日,《扬子晚报》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如今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已达到8.5万,Young社区的访问已突破22000次,创造话题近300个,超过了《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2014年,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扬子晚报》入围中国报纸移动传播前十。纵观《扬子晚报》微信运营的成功,微信在创新信息推送模式与风格、增强用户体验、弥补传统媒体与受众互动不足,以及在突发性事件中争取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这为纸媒借力微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该文指出,《扬子晚报》借力微信进行传播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扬子晚报》将微信的三种功能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订阅《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之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形式给其微信管理团队发送信息,既可以提供新闻线索,也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微信管理团队会及时处理这些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