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欲齐家者,必先修其身——做人的智慧(3)

8.以德报怨,忘记仇恨

报怨以德。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释义】

用恩德报答怨恨。

【慢读细品】

老子主张善待他人,即便是那些有意或无意伤害了我们的人,我们也应善待他,用恩德报答怨恨,化干戈为玉帛。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忘记。

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当怨敌或亲友无理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立即想到“这些伤害都是有原因的”,于是欣然去承受。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总要遇到一些他人的损害。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以怨报怨,就违背了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平时相处的感情,也就会在刹那间毁坏殆尽。最终的结果,于人无益,于己有害,所以这种以怨报怨的行为,是万万不可采取的。乐于忘记旧怨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方法。

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何必?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过分的报复,最终害人害己。

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使对方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曾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渊之子李世民反对这种报复行为,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大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竭力推行变法,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跌下来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谋报复,既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宽容和谅解啊!印度现代民族解放的著名领袖、非暴力主义倡导者、圣雄甘地也是“以德报怨”的典范,他从小在家庭中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并将“爱”的思想作为基础,作为处世的哲学,主张“逢恶报善,以德报怨”。1904年,甘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里》和英国作家鲁斯金《等到这最后》之后,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均应以爱为宗旨。从此,直到去世他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将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民族解放斗争中。

当他为了让人民停止冲突而不断用非暴力的绝食来感化他们时,一个青年却企图刺杀他,当他幸免于难后,仍以德报怨,以仁爱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请前来的警察不要对这个青年施以暴刑,劝导他改恶从善。他死后人们给了他极大的赞誉,称他为印度的“国父”,连担任过印度总督的英国将军蒙巴顿都称:“圣雄甘地的英名将如同释迦牟尼和基督那样千古永垂。”

一位名叫拉比的卖砖商人,由于与另一位对手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造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拉比的公司不可靠,砖块质量不好,使其生意面临即将歇业的危险。拉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拉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就把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们失去了一份25万美元的订单的事跟牧师说了。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对方所指定的砖型号并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而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的机会。”

这使拉比感到为难,是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对手这笔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拉比的内心斗争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萦绕在他心田。

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接电话的正是那个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拉比还是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感激拉比。拉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谣言,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拉比的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矛盾也得以化解。

【感悟箴言】

乐于忘记旧怨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只有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心理包袱而大踏步地前进。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就是迎战那些终日想要让你难堪的人所能采用的上上策。

9.学会取舍,不要太过贪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入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第十二章》

【释义】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丰美的食品使人舌不知味,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贵重稀有的物品使人偷和抢。

【慢读细品】

老子从色、声、味以及打猎、宝藏的角度说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感官刺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老子指出,人不能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物欲横流让人精神腐蚀。我们之所以丧失自我,甘愿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出去,其根源是我们想以此交换金钱物质,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

追逐外物必然丧失自己的本性。我们今天,只知拼命积攒金钱财富,只看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这样,我们追逐到的财富越多,心灵就越空虚,本性的丧失就越厉害,我们的精神就越贫乏,我们的生命表现就越少。

元代名士许衡,夏季的一天与众人赶路,口干舌燥时,正巧发现路边有一片梨林,大家一哄而上,摘梨解渴,只有许衡默默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这梨树没有主人啊!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该乱拿,现在世道混乱,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许衡拒绝诱惑,以不贪为立身持命的“宝”和“主”。内心有主,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人生将是自信、自立、自尊、自爱的,是不会为诱惑所累的。

人们莫不由于对外物的贪欲而丧失本性,有人为财富、功名奔波,丧失了自己。隐士伯夷为了名声好听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金银财宝被人打死在金陵山上,这两人死的原因虽然是一个求名一个为利,却同样残害了生命丧失了本性。

最容易使人失去自我的东西是财、官、色、味。其实,这与被卖掉装在笼子里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笼子里的猴子有吃有穿,我们仍然可怜它被出卖,如今有些人出卖了自己换来金钱地位,不仅不知道可怜自己,反而还飘飘然得意起来,这是可笑的。

春秋时宋国有个贤人叫子罕,官至辅政。有人拿了一块硕大的美玉献给他,可是子罕不接受。献玉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玉呢?这是件玉匠鉴定过的宝物,价值连城啊!”子罕回答:“我就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应该各守其宝。请你把玉拿走吧。”

对手握大权的人,诱惑实在太多了,欲望也实在太多了。如何抵御种种诱惑?老子说得好,“见欲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当官掌权若忘记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清正廉洁,难免产生邪心恶念。而“疾小不加理,浸淫将毁身”,到头来就可能出大事,栽大跟头。当权力变成一个为所欲为的工具的时候,带来的并不是幸福。这种把持权力的人,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满足感、获得一时的快乐、获得物质上的富有,但是他们的心里也因此深感不安,诚惶诚恐。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宙斯让潘多拉带给厄庇米修斯一个盒子。潘多拉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就经受不住诱惑,打开了那个盒子。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抗拒诱惑非常困难,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也有爱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还有一些需要,对人有巨大的诱惑力。而如果为了暂时的满足而抵抗不住诱惑,就会造成长远的和重大的损失。

人不能太贪婪。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的;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潜积之富”,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必须加以节制。

人人都想活得快乐一点、轻松一点、潇洒一点,但终其一生也不能如愿以偿。羁绊我们的东西就是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愈厚,人生也愈美妙滋润。其实功名利禄是一副用花环编织的罗网,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于是想得到功名利禄;得到了小的功名利禄就想得到更大的功名利禄;得到了功名利禄,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禄。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里品尝得到人生的甘美清纯滋味呢?世人只知道功名利禄会给人带来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禄也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我们计划、忙碌、奔波;为了功名利禄,我们怀疑、欺骗、争斗;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对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戒贪戒诈,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深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并且身体力行。面对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如果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面对物质生活,如果能够保持平衡的心态,神闲气安,坚持默默无闻的奉献;面对人生的各种逆境,如果能够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样,才是真正的幸福、持久的幸福、纯粹的幸福。

【感悟箴言】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比喻缤纷绚丽的色彩。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比喻纷繁、悦耳的音乐。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比喻丰盛的美味佳肴。五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使人听觉不灵敏,五味使人丧失口感,纵情围猎使人心发狂,稀罕的宝物使人行为变坏。因此得道的圣人只为饱腹不为耳目享受,所以要抛弃后者选取前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丧失人的本性,会损坏人体感官的功能,安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为腹),而不去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为目),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定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不为物欲之引诱而迷途,去外取内,身心宁静,当能免去许多人生之祸害,并能进而求得天地间的真理和人生的真相,这是人生的智慧,同样也是快乐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