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箴言“闯”字篇——天道酬勤孜孜以求(3)

厂家为商家所左右,使厂家并不能真正面对市场,难以真正把握市场风向。李嘉诚也曾想过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但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将这一构想暂且放在一边。

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7个年头了,但李嘉诚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此一行业的一个平庸之辈而已;他的天性从来就不甘于平庸,因此对现状越来越感不满。他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个突破,以使长江厂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独领市场风骚。

要想寻求突破,就要开阔视野,放眼全球,关注国际市场塑胶业的新动向。在这一点上,李嘉诚少年时学成的扎实的英语功底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李嘉诚不像别的业主那样,有一点小钱便声色犬马,沉迷于逸乐。他少年时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的行为严谨,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不愿意对自己有丝毫放纵。无论工作多忙,身体多累,他都时刻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不忘关注市场形势的细微变化。

他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工作完毕后仍然坚持自修功课。临睡前,靠在床头,一边舒展疲惫的身体,一边翻阅杂志。他购买和订阅了大量经济类杂志,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一天深夜,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时,看到了一则消息:

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这条消息牢牢地牵动了李嘉诚的心。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李嘉诚,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豁然开朗之感。他再也睡不着了,兴奋地在地上来回走动。因为李嘉诚知道,欧美人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家庭主妇正逐渐成为职业妇女,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进一步推想,欧美的家庭都喜爱在室内户外装饰各类花卉,以增添家庭情趣,但是生活节奏地加快,使人们无暇种植各种娇贵而美丽的植物花。在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人们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浇水、施肥、修剪、除草上,加之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换花卉品种,实在麻烦得很。

如果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卉,既装饰了室内环境,又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照管它们,岂不是一举两得。

塑胶花与植物花相比,除了可以节省时间外,同样可以变幻无常,正好迎合了现代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肯定大有前途。李嘉诚判断,塑胶花的面市,必定会引起塑胶市场的一场革命。

李嘉诚不但想到了机会,更想到了可能存在的挑战。他认为,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虽会兴起,但势必不会持久。因此,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会丧失先机。

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却又茫然无头绪的李嘉诚,此刻就如夜行的孤客突然看到了灯光,胸中一股希望之光油然升起。

第二天一大早,李嘉诚跑遍了港岛各地,仔细研究了一番香港市场,他注意到港九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而港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越来越喜欢家庭环境的美化。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钱”途无量。

李嘉诚激动不已,再也等不及了,他必须快速行动。

1957年春天,李嘉诚满怀着美好的希冀和强烈的求知欲,以最快速度办妥了赴意大利旅游签证,亲自前往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和销售市场。

意大利素以众多的文物古迹、浪漫的艺术氛围著称于世。春天的意大利,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绚烂的阳光、明净的天空、旖旎的山色、形态各异的雕塑、古色古香的建筑,莫不吸引着各国大批游客。但这一切,对李嘉诚都没有吸引力,他无心观光游览,心里惟有争奇斗妍的塑胶花。

他一下飞机,便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来,来不及休息,便急不可耐地去寻访杂志上的那家公司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终于找到了这家工厂。当他打算进厂门时,却犹豫了。

李嘉诚知道,一般的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素来视为机密,不肯轻泄于人。自己贸然前来,人家当然不会白给,也许应该名正言顺地向他们购买技术专利。

李嘉诚很快便否定了这一想法,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他们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人家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之时,才肯出手。

可是如果不获取此项技术,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谈何突破?香港人太善于模仿跟风了,对急于打空挡、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再去模仿,是他极不愿看到的结果。

怎么办?

李嘉诚犹豫再三,最后决定以香港经销商的身份,进入这家公司。他终于跨入了这家工厂大门。他告诉接待者,自己准备在香港推销该公司的塑胶花。公司职员彬彬有礼地带李嘉诚进入产品陈列室,那里琳琅满目的塑胶花使李嘉诚大开眼界,他恨不能多长几双眼睛。李嘉诚一面拿着花束在手中端详,一面向接待者仔细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

这位满脑子都是问题的“港商”差不多在公司磨蹭了一整天,最后才购买了几种款式和颜色的塑胶花,声称准备先带回香港试销。

现在样品有了,脑子里也装满了塑胶花的常识。然而,仅仅是常识而已,要投入生产,就要了解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调色配方技术。对此,李嘉诚依然一无所知。

李嘉诚首先去当地图书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然而所见的专业资料,他在香港也看过,根本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嘉诚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放下厂里的事务远道而来,满心期待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如果真的两手空空回去了,怎么向全厂职工交代呢?自己又怎能甘心呢?难道就真的要拿着买回的这些塑胶花样品回去做摆设吗?

天无绝人之路。这天,李嘉诚正一筹莫展在旅馆里翻着报纸,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下属工厂招聘工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去应聘。

主意已定,他便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前去报了名,凭着他已有的技术,应聘一个普通工人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是外国人,只有旅游签证,就只好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本来,按规定,持有旅游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让李嘉诚干最下等的工作,而且给他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是非法打工,绝不敢控告他。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常常采用压低工薪的做法,盘剥落后国家的非法移民。

这位老板不知道,李嘉诚哪里会计较工薪?能让他进厂就已是谢天谢地了。正是这位老板的贪心,李嘉诚的“阴谋”才能得逞。

这家工厂原来和别的公司同在市区,由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抗议,才从市区迁到郊外。这样,李嘉诚就不必担心总公司的人发现他这位“香港经销商”了。

在异国工厂里,李嘉诚打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但这个工作对李嘉诚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因为他能够整天推着小车在厂区里的各个工段里走来走去,他的双眼不停地四处搜寻,整个工厂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李嘉诚干活特别卖力,待人也很诚恳,工头常夸他是“好样的”。但工头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朴实肯干的“下等劳工”竟是一个“国际间谍”,正在偷偷收集各种情报呢。

李嘉诚每天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旅店里,把他这一天所观察到的一切全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没过几天,这些资料就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了。

在工厂里,李嘉诚也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去刻意结交一些朋友。当然,他这次结识朋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专门选那些在某一关键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结交对象。

每逢假日,他便邀请这些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在吃饭游玩时,他趁便向他们请教有关他看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声称他也打算到其它厂里去应聘技术工人,而不打算像现在这样,永远做一个下等劳工。朋友们也大都乐意“帮助”他,并很自豪地向他炫耀一些好的技术窍门。

就这样,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造和配色的要领。

李嘉诚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他带着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满怀信心和希望,决定回国拓展事业。

临行前,意大利的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花店,了解了一下塑胶花的销售情况。他发现,塑胶花市场前景确实十分广阔,正如他预想的那样,因此感到十分欣慰,觉得此行确实不虚。

平心而论,以今天的商业准则来衡量李嘉诚的行为,值得让人深思。但在那个时代,专利法还不太健全,偷师学艺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即使是诚实如李嘉诚者,干起这种“勾当”来,也觉得问心无愧。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李嘉诚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情况下仍然不安现状,不断思考求变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每个有志于开创大事业者必备的素质。同时,李嘉诚在取得塑胶花生产秘密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善变,对现在追求成功的人,也很有启示意义。

李嘉诚箴言:

年轻人只要向正确方向走,是有一条成功的配方。

7.成功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古代先圣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视为治军、执政的三大基本要素。在今天的商品社会,这三的要素仍不可忽视。

鸿硕曾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颇令人折服。他在《巨富与世家》一书中提到:

“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这含有说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英国人也有句话:‘一盎司的幸运胜过一磅的智慧。’从李氏的体验,究竟幸运(或机会)与智慧(及眼光)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

1981年,李嘉诚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鸿硕先生分析道:

“李先生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第一桶金’的观念。”

“不过,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

“由此可见,李先生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仍是自谦之词,幸运也只是一般人的错觉。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判别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许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或得到机会而退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因为斤斤计较目前少许得失,把好事变成坏事,坐失良机。”

鸿硕先生的分析已经是十分透彻了。勤奋和幸运都非常的重要。在创业之初,资本积累阶段,勤奋尤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判断机会的眼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香港经济评论家评论李嘉诚的成功与成名时说:

“一方面是努力令长江实业成为出人头地的公司,这个过程包括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以及在合适的时间,以个人的财力去资助公司的发展。”

“在香港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和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董事们使用公司资金不是新闻,能够将盈利点滴归公,以及由主席以优惠的方式贷款给公司发展,才是大新闻。”

“一些观察敏锐的股评作者和财经记者最先观察到这一点,并为文加以推崇。”

“个人品德的高尚,再加上事业的成功,令李嘉诚逐渐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成功人物。”

“香港人提到李嘉诚,多少带有尊崇的意味,和提及其他知名度不低的富豪时,颇有不同。”

“李嘉诚可说是长江实业一项难以估量的资产。”

由此可见,不贪图一己私利,而全力去发展公司,是李嘉诚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实,公司发展了,作为大老板当然也会盈利丰富。但贪图小利,是近视的短期行为。所谓是拣了芝麻丢掉了西瓜,李嘉诚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是丢掉芝麻抱起了西瓜。

难怪说,长江实业最珍贵的财产就是李嘉诚。这就无怪乎,香港人提到李嘉诚会带有尊崇的意味。

李嘉诚的超人天才一在地产,二在股市。

李嘉诚在回答记者请教其房地产的经营心得时说:

“不能说是心得。或者我告诉你们我的做法。我不会因为今日楼市好景,立刻购下很多地皮,从一购一卖之间牟取利润;我会看全局,例如供楼的情况,市民的收入和支出,以至世界经济前景,因为香港经济会受到世界各地的影响,也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所以在决定一件大事之前;我很审慎,会叫一切有关的人士商量,但到我决定一个方针之后,就不再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