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宾与公务接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礼宾排名与行政区划

全国性、全省性、全市性的公务活动,如各类会议、运动会、展会等,由于参加的省份多、城市多、县(市、区)多,为了平衡各方,在排序时通常会按行政区划进行排序。现举例说明,如图4—1。

图4—1 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席位安排

此图为2013年7月23日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主要领导席席位安排。会议桌台形为扁“口”字形设计,中央领导与地方领导各坐一侧。图的上方一侧为中央领导席位安排,共设有六个席位,中央主要领导居中而坐。图的下方一侧为地方领导席位,共设有九个席位,位次排列依照我国行政区划排列。即华北区:山西省;东北区:黑龙江省;华东区:上海市、浙江省;中南区:湖北省、湖南省。然后是武汉市及东汽的领导。可以看出,这个位次排列和席位安排,在中央层面是按照职务级别排列的,而在地方层面,则既按行政区划,又按职务级别,还参照了机构序列等多种因素。整个安排主次分明、非常得体,准确地反映了活动的礼宾要求。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排列顺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69年,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列顺序习惯上是以北京为首。1970年为了突出“三线”建设,当时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在计划统计方面,应把西南区排在前面,这个顺序,当时在计划统计部门使用,在全国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公安、民政等部门仍沿用以北京为首的习惯排列次序。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大量的国民经济计划、行政管理、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以及计算机的应用都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省、市、自治区标准排列顺序。

1980年9月29日,国务院批转并下发了国家标准总局等六个部门《关于省、市、自治区排列顺序的请示报告》的通知,统一和规范了省、市、自治区排列顺序的标准。该通知要求,今后凡涉及省、市、自治区排列顺序的,均按此文执行。

这次区划顺序调整的具体排列原则是:

第一,照顾到历史习惯和分片汇总的需要,仍保留六个大区的概念,但大区不作为实体。

第二,大区内按直辖市在前,区内各省、区基本按现行习惯排列,以便使已经积累的经济资料调整工作量减到最小限度。台湾省排在全国最后。参见1980年9月2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总局等六个部门《关于省、市、自治区排列顺序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除了这次全国性重新排列顺序之外,国家还适时地对新产生的行政区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规定。例如,海南省成立后,为了确定海南省在全国行政区划中的排列顺序,在不打乱现行行政区划代码,使中南区各省(区)排列顺序和代码不变的情况下,同时保持“两湖、两广”的习惯提法,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排列在中南区之末,即广西壮族自治区之后。

又如,在重庆市被批准设立直辖市后,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简称“渝”,在全国行政区划排列中,重庆市列四川省之前。

这方面的例子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在全国行政区划序列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列在台湾省之前;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在全国行政区划序列中澳门特别行政区列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后、台湾省之前等。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最新排列顺序

华北区:1.北京市;2.天津市;3.河北省;4.山西省;5.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区:6.辽宁省;7.吉林省;8.黑龙江省;

华东区:9.上海市;10.江苏省;11.浙江省;12.安徽省;13.福建省;14.江西省;15.山东省

中南区:16.河南省;17.湖北省;18.湖南省;19.广东省;20.广西壮族自治区;21.海南省

西南区:22.重庆市;23.四川省;24.贵州省;25.云南省;26.西藏自治区 西北区:27.陕西省;28.甘肃省;29.青海省;30.宁夏回族自治区;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区:32.香港特别行政区;33.澳门特别行政区;34.台湾省

第二节 省级行政区排列顺序

以河南省行政区划为例。例如,2004年8月1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规范各省辖市排列顺序的通知。该通知指出,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意见,按照国家行政区代码排列方式,现将河南省各省辖市排列顺序规范、统一如下:

(1)郑州市;(2)开封市;(3)洛阳市;(4)平顶山市;(5)安阳市;(6)鹤壁市;(7)新乡市;(8)焦作市;(9)濮阳市;(10)许昌市;(11)漯河市;(12)三门峡市;(13)商丘市;(14)周口市;(15)驻马店市;(16)南阳市;(17)信阳市;(18)济源市

第三节 市级行政区排列顺序

以郑州行政区划为例。例如,郑州市行政区划排列顺序为(依据国家统计局行政区划代码排列方式):

(1)中原区(410102);(2)二七区(410103);(3)管城区(410104);(4)金水区(410105); (5)上街区(410106); (6)惠济区(410108);(7)中牟县(410122);(8)巩义市现为河南省直管县级市。(410181);(9)荥阳市(410182);(10)新密市(410183);(11)新郑市(410184);(12)登封市(4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