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沈爱琴:她和她的丝绸情缘
沈爱琴,万事利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一位做丝绸起家的农家女。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江南女子,用30年的时间把一个负债10多万元的农村小厂变成了资产15亿的丝绸王国。目前其麾下的万事利集团涉足丝绸、纺织、服装、文化、生物科技、房地产等,拥有各类子公司28家,公司资产达15亿。
打好文化牌
很多外国人提起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丝绸。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从丝绸之路开始,中国的丝绸就一直远销国外,受到外国人的青睐。然而,在20世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穿T恤、牛仔、西服,而丝绸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沈爱琴却极其喜爱丝绸,甚至有人说她爱绸成癖。她喜欢穿丝绸质地的衣服,从内衣到外衣都是。她和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丝绸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应该有人去延伸它、发掘它。如果中断了,就糟糕了。”丝绸代表着中国文化,为了让丝绸走出一条国际化的道路,万事利集团一方面在练好内功上狠下工夫,另一方面在新产品开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出口从单一的服装类扩大到了面料、印染、针织品,形成了系列产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沈爱琴成功了。明星们穿着由万事利集团设计的丝绸旗袍出席柏林电影节;由万事利设计制作的真丝睡袍,作为APEC上海会议特别指定的纪念品,让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中国的丝绸文化。沈爱琴先后开发了国际市场需要的各类“万事利”牌的丝绸产品。1999年,由沈爱琴亲自定名的“万事利”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我国丝绸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2000年9月,江泽民出访美国时,沈爱琴在“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中,成功展示了万事利生产的丝绸产品的特有魅力。近年来,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的各种丝绸产品和服装已出口到欧洲、美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丝绸服装几百万套,出口值达到2亿多元。
“丝绸是会永远发展下去的,不会没有的。我对丝绸有非常深的感情,我与丝绸也是非常有缘的。”丝绸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中国的象征,我们在追逐流行的时候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色。
发展技术,走出半成品的藩篱
沈爱琴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江南城市——杭州,虽说祖上四代都养蚕,但沈爱琴小时候从没穿过丝绸。“茧子是我们生产的,城里人能织绸,为什么我们不能?”怀着让农民吃饱穿暖的单纯信念,沈爱琴决定用丝绸为农民谋福利。
1975年,年仅30岁的她临危受命,接下了当时的杭州笕桥绸厂。那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只有17台老掉牙的织机、22位刚刚放下锄头的工人、4万元的资金和10多万元的债务。她带着20多名职工,用卖旧楼板换来的3600元资金和8台从大厂退下来的旧机器,开始艰苦创业。沈爱琴既当厂长,又当销售,走南闯北,推销丝绸。1978年,沈爱琴终于把自家的丝绸面料推销到了北京东安商场的专柜。无论在质量和花色上都比北方的产品高出一筹的丝绸产品,当年就为沈爱琴赚了6万,这就是沈爱琴自认为赚的“第一桶金”。
“当我们开始办厂的时候,我们这个蚕丝只要25000元一吨,后来改革开放,外国人都要买我们的丝绸,抢着买,5年时间一下子就提到了26万元一吨蚕丝。从2.5万提到了26万,这个宝大家都认可了……”
总有人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可沈爱琴对丝绸这块宝的开发看得很远。20世纪80年代中期,丝绸业着实火了一把,产品供不应求。正当人们忙着扩大生产时,沈爱琴却看到潜在的危机:产品的档次低;即使出口,也是半成品的坯绸。“中国是丝绸之都,为什么只能给国外的企业‘垫背’?蚕是我们养,丝是我们缫,我们的丝绸业为什么落后?就是缺先进技术!”“丝绸即使再高档,仍然是半成品,只有成为服装,才是终极产品。”
从1990年开始的5年内,沈爱琴下决心各方筹集资金,投资4600万元从日本引进108台喷水织机,投资1亿元从德国、瑞士、意大利引进真丝绸印花生产线;同时还从韩国、法国等国家引进8台全电脑针织大圆机,使企业的生产设备上规模、上档次,从原来单一的织造坯布,发展成为“染色——织造——印花——砂洗——服装”综合性丝绸服装制造业,达到了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近10年来,万事利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高达3亿多元。为了搞技改,沈爱琴几乎将所有的家当都投了进去。
“能挣钱的时候,这个人怎么反倒去花钱呢?”沈爱琴刚开始搞技改的时候,很多同行都不能理解。不久,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浪潮中,不少丝绸企业亏损了,倒闭了,丝绸产业走入低谷,万事利一枝独秀:打着“中国万事利制造”的真丝服装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的产值、利润从1000万元和100万元跃升到2亿元和2000万元以上。他们这才明白沈爱琴的高瞻远瞩。对此,沈爱琴有着自己的理解:“因为我找到了一条把丝绸这一传统产品与高科技结合的最适合的路子,使其走上国际化。传统产品国际化之后,就会让原先失业的人都有活干。”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知识、竞争技术的世界,没有高精的技术作支持很难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充其量也就能给外国人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我们做了很多年,现在必须换个思路,走技术之路。就像沈爱琴,懂得在科技上大胆投入,因为她知道,这份投入一定能带来更大的回报。
用资本和人才打造丝绸王国
现在国际流行而且已经持续证明比较好的一种运作模式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对于以前一直专心做产业的沈爱琴来说,涉足资本市场是其打造又一个“万事利丝绸王国”的开始,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挑战。资本运作,已经成为万事利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6月28日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在这一天,万事利集团与主板上市公司——上海联华合纤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协议,成为上海联华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联华合纤股份有限公司以前也做纺织,与万事利主业完全对接且地处金融中心上海。沈爱琴这一招借船出海可谓一箭三雕:进入资本市场,进入大上海,拉开和上海大公司合作的序幕。
其实,万事利早就试图涉足中国资本市场,但考虑到时机尚未成熟,才迟迟未能出手。在等待的时间里,沈爱琴“大练内功”,密切关注资本市场,阅读了大量金融方面的书籍。她一面改造内部人员配置,一面加强与其他上市公司的联系,向他们学习。这为之后万事利涉足资本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涉足资本市场的同时,万事利还引入相关的战略投资者或者其他的金融资金进行资本方面的运作,和香港等地的一些上市公司、基金等洽谈,有步骤地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合作,把万事利集团做大做强。
除了重视资本运作外,沈爱琴还特别重视人才。可以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沈爱琴一贯的作风。创业伊始,沈爱琴就广泛“招贤纳士”,把国营绸厂的退休骨干和有纺织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人都请到厂里来,出谋划策,共商大计。三十年来,沈爱琴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唯才是用”的人才理念,建立了“教育、培训、再教育,聘用外界人才,扩张、引进和合作”的人才工程,使万事利集团日渐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今万事利已拥有各类技术人才300多名,占到职工总数的15%以上。对于这些人才的管理,沈爱琴要求他们自身做到高智商、高效率、高标准、高收入,同时要求用人的各单位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沈爱琴是出了名的爱才、能容人。“一个好的人离开我,我会很伤心;一个不好的人离开我,我也很伤心,说明我的管理还不够好。我曾经培养了一个副总,和我一起白手起家11年,后来他出去做了老板。他走的时候,我还生了一场病。”爱才如命的沈爱琴对大学生的跳槽,也经历过一番挣扎。万事利在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过程中投入不止两万,但有的大学生最后还是因为不愿意做传统产品等种种原因离开了万事利。挣扎过后,沈爱琴想通了:人跟水一样,是需要流动的,而且他们出去后,也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从此她大大方方地让他们来,由他们去。
以勇气、勤劳、能力谋发展
18岁时,沈爱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农村的生活使她更深刻地了解农民,大队干部的经历又让她更具备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勇气和自信。
我们从她接下快倒闭的丝绸厂,在恶劣的条件下仍然昂扬地生活中看到了她的勇气;从她到全国各地出差,到各大商场推销被面,看到了她的勤劳;从她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认真思考下步应该如何展开,将丝绸加工成服装上,看到了她的能力。
可以肯定地说,是勇气、勤劳和能力成就了沈爱琴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个丝绸王国万事利品牌。“万事利”丝绸制品在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已经成为抢手货。当然,“万事利”的成功也不仅仅是沈爱琴一人的功劳,还有她背后一样勤劳的人们。但是不管怎么说,能走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沈爱琴无疑是成功人士的代表。
勇气就是向着一个理想或目标全力地投入,而且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就像白朗宁所说:“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愿意接受你无法改变的,并且明智地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改变。”因此,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你就愈有耐心克服阻碍。
沈爱琴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不要在追求高科技、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最特色、最传统的东西。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牌就是你最大的底牌。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自己的产品中融入更多技术含量,我们才能避免“外国吃肉,中国喝汤”的命运。
沈爱琴个人档案:
1945年,沈爱琴出生于浙江。
1975年,沈爱琴开始创办丝绸厂。
1990年,沈爱琴带领“万事利”丝绸厂进行技术改造,花费大量精力、财力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万事利”的规模迅速扩大。
2000年,“万事利”女装荣获“2000中国国际时装周”中“中国最具时尚品牌”称号。“万事利”丝绸女装在全国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