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此明具分唯識者。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以具有生滅不生滅故。不生滅即如來藏。即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法總有四義。一是事。隨境分別。見聞覺知。二是法。論體唯是生滅法數。此二義。論俗故有。約真故無。三是理。窮之空寂。四是實。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又如進趣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虗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恒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自無故。為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於無量無邊法想。當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後。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現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於無明。以一切諸佛。於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
手出金毛師子。皆籍善根。城變七寶華池。盡承慈力。
大涅槃經云。阿闍世王欲害如來。放護財狂醉之象。佛即舒手示之。即於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投地敬禮。佛言。我於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見如斯事。又云。南天竺國有一大城。名首波羅。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首。佛欲至彼城邑。化度彼人。彼眾尼乾。聞佛欲至。遂破壞林泉。堅閉城壁。各嚴器仗。防護固守。設彼來者。莫令得前。佛言。我於爾時至彼城已。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器仗當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愍。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河池泉井清淨盈滿。如清淨池生眾雜華。變其城壁為紺瑠璃。我於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淨華池。當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見如是事。故知凡有一切苦樂境界。仗佛力為增上緣。但是自心感現。例見目前實境。悉是想生。心外實無一法。但從識變耳。
卷舒不定。隱顯千端。或閴爾無跡。或爛然可觀。處繁而不亂。履險而常安。
心境諸法。互奪互資。相泯相入。若相資相入。則性相俱存。爛然可見。若互奪互泯。則理事俱空。閴爾無跡。以萬法從心。隨緣建立。以無性從緣故有。以從緣無性故空。如寶印重玄序云。蘊大千之經卷。不出情塵。布極淨之身雲。常居穢土。會寂滅於因緣之際。得圓常於生死之輪。理事雙現而兩亡。性相共成而互奪。一真湛爾而非寂。萬化紛然而匪繁。頓虗諸相而不空。遍興多事而非有。不得一法而密傳心要。不演一字而恒轉圓音。一體遍多。猶朗月而影分千水。多身入一。若明鏡而光寫萬形。
醍醐之海泓深。橫吞眾派。法性之山挺出。高落羣巒。
法華經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又云。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此經是醍醐之教。為第一心宗。故經云。十方諸國土。唯有一乘法。
理體融通。芳名震烈。瞻時而別相難窮。入處而一門深徹。
若以事相觀。隨差別而迷旨。若以一心照。隨平等而歸根。所以首楞嚴經云。但於一門深入。則六知根一時清淨。又云。入一無妄。李長者論云。一入全真。如新豐和尚悟道頌云。向前物物上求通。祇為從前不悟宗。如今悟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
服善見王之藥餌。眾病咸消。奏師子筋之琴絃。羣音頓絕。
善見王藥。能治眾病。心之妙藥亦復如是。能治諸法。故偈云。一丸療萬病。不假藥方多。又云。以師子筋為琴絃。其音一奏。羣音斷絕。況說一心能收萬法。
爾乃明逾皎日。德越太清。隨機起用。順物無生。
問。初心學人。悟入此宗。信解圓通。有何勝力。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頓成之力。雖在生死。常入涅槃。恒處塵勞。長居淨剎。現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圓。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聖。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混中邊。世出世間。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之力。莫能過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無住力。所以先德釋云。無住力持者。則大劫不離一念。又云。色平等是佛力。色既平等。則唯心義成。故知觀心之門。理無過者。最尊最貴。絕妙絕倫。剎那成佛之功。頓截苦輪之力。大涅槃經云。譬如藥樹。名曰藥王。於諸藥中。最為殊勝。能滅諸病。樹不作念。若取枝葉及皮身等。雖不作念。能愈諸病。涅槃亦爾。是以若於一心。有圓信圓修。乃至見聞隨喜。一念發心者。無不除八萬塵勞三障二死之病。大品經云。如摩尼珠。所在住處。一切非人不得其便。以珠著身。闇中得明。熱時得涼。寒時得溫。若在水中。隨物現色。即況識此自心如意靈珠。圓信堅固。一切時處。不為無明塵勞非人之所侵害。則處繁不亂。履險恒安。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非異非同。盈剎而坦然平現。不大不小。遍空而法爾圓成。
此一心法。是大真理。不假有緣生。亦非無緣生。以法體故。為萬法之性。遍一切處。隨人所感。應現無盡。異而非異。同而非同。大而非大。小而非小。如華嚴經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於一念。一切悉明達。
神靈之臺。祕密之府。
此一心法。是神解之性。能通靈通聖。故曰靈臺。又萬法之指歸。千途之通體。故云祕府。
病遇良醫。民逢聖主。
法華經云。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此況人間所遇。若於佛法中。直了心人。可以永脫塵勞。長居聖地。治煩惱之重病。成無上之法王。校量得失。天地懸殊矣。
以本攝末。駕智海之津梁。
一心為本。諸法為末。欲渡生死海。應以心智而度之。
舉一蔽諸。闢玄關之規矩。
舉一心法。攝盡無餘。此一法門。能建立凡聖境界。攝生化門。六度萬行。無不具足。如還源觀云。從一心體。出生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一體者。即自性清淨圓明體。即通為十定之體。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羅常住用。即海印三昧。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即華嚴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一塵出生無盡遍。三一塵含容空有遍。此三並是因陀羅網三昧門。言四德者。一隨緣妙用無方德。二威儀住持有則德。三柔和質直攝生德。四普代眾生受苦德。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虗離緣止。二觀人寂泊絕欲止。三性起繁興法爾止。四錠光顯現無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境妙有觀。三心境祕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眾緣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帝網觀。上之止觀。並是寂用無涯三昧門也。
匡時龜鏡。為物權衡。
此一心法。能考古推今。窮凡達聖。如秤知輕重。似鏡鑒妍媸。但了一心。無不知諸法根源巨細矣。
相奪則境智互泯。相資則彼我俱生。
以境奪智則智泯。以智奪境則境亡。以彼資我則我立。以我資彼則彼生。
無明樹上而覺華頓發。八苦海內而一味恒清。
經云。煩惱大悔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真妄相成。方能建立。如水因風而起波。風水不相捨離故。
全體現前。豈用更思於妙悟。本來具足。何須苦待於功成。
諸佛將眾生心為佛。眾生將佛心為眾生。一體無差。但隔迷悟。以即心是佛故。雖分三身之異。終無別體。故云。法身相好。一際無差。又古德云。新佛舊成。曾無二體。以報身就法身。如出模之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新成舊佛。法報似分。以法身就報身。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於二。諸佛如已成像之金。眾生如未成像之金。成與未成。似分前後。則金體始終。更無別異。
顯異標奇。精明究竟。如舒杲日之光。似布勾芒之令。
此一心法。如日照天下。無法而不明。猶春遍寰中。無物而不發。
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聖。
在凡非凡。處聖非聖。以但是自心故。終無別理。寶藏論云。如實際中。無毫釐凡聖可得。
至寶居懷兮終不他求。靈珠在握兮應須自慶。
肇論云。聖遠乎哉。體之即神。何者。為眾生自心。皆是般若。但能體悟至理。即心是佛。即今日靈覺之真性。即是般若聖智也。此明真智。斯乃悟理之聖。非神通果證也。又所云般若聖智者。若正智即觀照般若。如如即實相般若。此正智如如。即是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即是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即是眾生靈覺之性。眾生靈覺之性。即是般若真智。
愍同體兮起無緣。
菩薩觀一切眾生。同一體性。愍彼不達。而行大悲。無緣者。即無緣慈。如石吸鐵。任運吸取一切眾生。而無度想。
溢法財兮資慧命。
法財者有七。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六捨。七慚愧。慧命者。即自心無盡真如之性。此七種法財。乃至恒沙智德。皆是心所有法。悟入之者。資益無窮。
履得一之旨。豁爾消疑。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而道成。經云。若得一。萬邪滅矣。又云。若得一。萬事畢。若了一真心。何理而不圓。何事而不畢也。如古德問云。所言心性是一者。何得眾生界見有種種。答。以真如心性是一。隨緣生滅而成種種。又第八識。正是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成種種。即是真如隨緣義。又心性是一者。古釋有二義。一者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真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謂此二性。別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為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淨真心。不與妄合。名為空藏。具恒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離。為心之性。後二即空之實為不空。即實之空為空藏。空有不二。為心之性。然空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
入不二之門。廓然無諍。
心外有法。即見有二。便有對治。即乃成諍。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無諍矣。既不涉能所。即非情無情。但直論見性之門。匪落是非之道。是以能所不同。不可執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華嚴經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意但除執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虗空。寧可除乎。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木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大理齊平。不虧不盈。道性如是。無送無迎。千潯海底而孤峻。萬仞峰頭而坦平。
傅大士行路易云。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海坦然平。敲冰來煑茶。
竹祖搖風而自長。桐孫向日而潛榮。數朵之青山長在。一片之閑雲忽生。
丹霞和尚忘己吟云。青山不用白雲朝。白雲不用青山管。雲常在山山在雲。青山自閑雲自緩。皆比一心之道性。智境閑閑。
意地頓空。如兔角之銛利。解心全息。猶燄水之澄清。
新豐和尚頌云。井底熢塵生。高山起波浪。石女生得兒。龜毛長數丈。若欲學菩提。應須看此樣。
大建法幢。深提寶印。居下恒高。處違常順。
此一心法門。是高建法幢。又是祖佛之心印。乃平等門。為一際地。高下自相傾。順逆自違諍。若入真智。必無差別。如華嚴經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此明俗體本真。故云平等。以六相該之。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