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兵政十五塞防下(7)
擬與劉欽使論新囗事宜書總理衙門
密啟者。時事多艱。邊情百變。渠犁持節。延跂為勞。近日西事粗安。界務粗定。尊處歷辦節饟裁兵停撤織呢等局。諸煩擘畫。倚若長城。而營田省餉之利未興。回囗賦榷之制未具。蕃部難資屏蔽。火器未盡講求。此四端者。本署已不免鰓鰓過慮。其它隱患。抑又多端。目前諸帥雖各有畫地分守之責成。而發縱指示。統轄全囗。安危之機。懸於執事。茲就愚慮所及。畢陳如右。 國朝大征伐。軍需蕆事。至多不踰二千萬。乃西師自出玉門以來。耗帑至八千萬而贏。七借洋債。屢糜部墊。逋欠纍纍。後難為繼。在歷任重臣。公忠體 國。斷不肯疲中原之力。以填蒲昌。往者已付逝湍。必思有以善持其後。規一久而不竭之謀。無已。則惟有拓復營田之制。以漸紓餉力乎。查車師屯田。西域水利。宜禾效穀。嘉名有自。遠則可仿漢唐遺規。近亦當守阿文成舒文襄松文清林文忠諸公之成法。承平時歲餉止三百餘萬。而北路伊塔等處。有旗屯商屯。南路阿克蘇等處。多兵屯回屯。開墾不下數萬頃。歲入可抵額餉十之四。今北路人少。準回叛絕各產。清釐荒占。可授墾之土必多。聞連年招徠墾戶。大都遣撤勇丁。居其太半。果能因勢利導。仿用前陝撫劉蓉辦理營田成法。行之不出五年。必有裨益。且陝西一隅。猶獲營田十餘萬頃之多。囗烏孫疏勒。幅員萬里。戈壁磽區。十而去四。尚可得其六七。使諸老經營於前。而執事董成於後。因地制利。使嬴壤化為沃區。史策書之。不亦美乎。此營田省餉之利當籌者一也。回部納賦之制。查 皇朝通典田制門。載自種之地十分取一。承種官地者平分入官。前季皋中堂奏報光緒四五兩年。南北路共征各色京斗糧五十一萬五千餘石。六年分由閣下奏報征三十四萬七千餘石。而烏什英吉沙爾和闐庫車阿克蘇。第就此五城計之。已得十七八萬石。其甫辦丈量之葉爾羌喀什噶爾。尚不在此數。目前郡縣新造。南路人多。征收糧石。逐歲加贏。例應酌定科則常額。此外若金沙玉。吉貝絨布。藥物皮張。百產墳盈。雖新約有暫緩納稅之說。而自然之美利。招商販運。亦應妥籌。將來軍府用饒。自易指撝集事。此回部賦榷之制應籌者二也。哈薩克布魯特土爾扈特游牧各部。向為伊喀屏障。而土爾扈特。乾隆中畏俄人虐使。自拔來歸。尤為我不侵不畔之臣。今各部雖衰微。而其眾尚多。撫之得宜。則喜於去虎口而投慈母。棄而勿恤。則慮其安異域而逐羊腥。長駕遠馭。屬部強則我之門戶固。使之為彼樹敵。囗我扞掫。昔日耶律晉卿建牙嶺北。拊循回部之遺規。將屬望於執事。此蕃部之宜聯指臂應籌者三也。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泰西火器日精。自後膛新式出。透靶及遠。而前膛之林明登諸製皆廢。營陣操演之法。亦日異而月新。而我猶恃舊式囗槍劈山囗以禦之。雖薪翁笱女負。亦知其利鈍所在矣。
查現在北洋淮軍多用毛瑟槍。克鹿卜囗。吳清卿一軍。全用哈乞開司槍。而前閱朗齋奏牘。深以火器未備為憂。籌時度務。利器為先。閣下似宜選購猛烈槍囗。嚴飭防軍練習。並於哈密安設製造子藥機器局。以節轉般之費。以防阻截之虞。並囗陳各國槍囗表以備省覽。此火器之宜亟講求應籌者四也。以上各節。皆煩軍中一韓。從容指授。務令各路切實講求。至現在規畫界務之事。尤有亟應更正者。查竹珊鶴亭振亭諸君。與俄使勘界。寄來各地圖。但列牌博名色。而於經緯度限。山川形勢。道里遠近。中外譯音。四至八到。概未詳求。凡要隘有極衝次衝又次之分。曾閱俄圖伊喀界外。有哩吐口忌威呢二砲台。彼己情形。宜加熟審。而今圖無之。振亭勘喀界。舍帖列克而立囗於依爾克池他木。朗齋爭之甚力。而兩處所寄圖說。道里至到。仍未明析。至塔城界圖。尤病紕漏。將來斥堠行軍。事事不得要領。邊務至重。詎可同俳戲。昨本署復竹珊函。已引其端。茲復艸擬測繢事宜。並購上測地各書。寄呈貴大臣。轉行通飭各路。別繢新圖。重加考訂。咨送本署備核。諄戒各路幫辦及分界大臣。毋再草率了事。執事 欽符在握。天山草木。盡識威名。諒無不恪受指撝也。愛至望深。不勝翹切。
附測繪輿圖事宜五則
一曰測量經緯度數以辨山川形勢。準望至到。 測地開方。沿用勾股弧三角法。近日泰西人最精。其實源出中國周髀。西人謂之東來法。特為彼所竊取耳。周髀算經曰。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深。臥矩以知遠。矩者即中法開平方立方。及西法用點囗而體三角八囗之祖也。得此而極高極深極遠。皆可測識矣。地輿以東西為經。南北為緯。與天度相應。乾隆中 內府十三排地圖。及近胡文忠所刻一統輿圖用之。為測地不易之良法。現行中西新法。凡欲測經度。須先定一處為正度中囗。中囗亦可隨地刱立。如中圖以京師為中囗。英圖以倫敦為中囗。是也。中囗一定。則經度之偏東偏西可辨矣。欲測緯度。以儀器測北極高度。較求赤道法為便捷。欲測北極出地度數。以先測附近之勾陳大星為最準。得北極出地之數。則緯度之迤南迤北可定矣。經緯每一度。皆以二百里計。假如人向南直行二百里。則北極低一度。人向北直行二百里。則北極高一度。若遇重巒疊嶂。則以中峰主囗測鳥道里數。乃周髀測高法也。遇海濱洋面。則以海島直表測斜距里數。乃周髀測遠法也。無論開平方立方。每方以百里或二百里或四百里為率。由此按中西成法比較求之。則山川囗絡凹凸闊狹之勢。道里遠近四至八到之數。殆可廣輪畢現。使地無遁形矣。查西域各城經緯度分。久經乾隆中 欽派侍郎何國宗等攜用儀器測定。載在官書。祗須照此推噚細尋。易於施手。因端竟委。已具椎輪。至其法之曲折繁重。詳載英人所著行軍測繪。測地繪圖。繪地法原三書。及金華張作楠揣籥小識。餘姚黃炳垕測地志要中。又嘉慶中。南豐劉衡。有勾股尺測量新法一書。凡山谷高深。田野平遠。一測可得。不煩布算。尤為便捷。
二曰詳記卡倫屯堡道里之數以嚴立郵哨行軍期限。 恭查 欽定西域圖志。定新疆凡四路。曰安西南路。安西北路。天山北路。天山南路。其台站里數。及朱勒都斯由伊犁那喇特卡倫。通喀喇沙爾之路。木素爾嶺由伊犁帖克斯川。踰冰嶺通阿克蘇之路。貢古魯克由伊通烏什之路。諸處。南北可以相通。大小徑路。据官私沿用各圖。俱以藍囗朱絲。界畫遠近。注解明白。第腹地已極周詳。而邊囗尚虞闊略 此次新立牌博及安設卡倫之處。應於圖上逐細簽注貼說。由某界牌至某若干里。由某卡倫至某若干里。其俄國牌卡道里。彼所用泰西邁數。每一邁計中國三里三分。亦應附考明塙。以備巡哨馹遞。及刻計行軍期限之用。
三曰證注譯音以考定各部方言異名。 查邊事所以茫昧舛誤。坐失機宜之故。大半由不詳審互譯地名。以致豪釐之差。萬里之謬。遼宋爭分水嶺之界。彼此欺誑。道光中駐藏大臣不識廓爾喀汗表稱里底之名。咸豐中黑龍江將軍奕山棄赫哲費雅喀數千里之地。貽誤全局。罪不容誅。近日黑頂子珠倫河之界。聚訟未決。皆由定界時未經較準譯音。階之厲也。欲考定名。先求定譯。名從中國。地從主人。凡標志一地。首列 國語。用名從中國之義也。次列方音。用地從主人之義也。又次分注各部異名。所以決重譯互殊。轉音歧異也。如 國語稱山為阿林。蒙古則曰鄂拉。回語則曰塔克。 國語稱水曰穆珂。蒙古語曰烏蘇。西番語則曰楚。是一名而數譯也。又如庫爾喀喇烏蘇。準部人語謂黑為庫爾。回部人謂黑為喀喇。水則皆曰烏蘇。是一地而兩名也。恭查 欽定同文韻統西域同文志三史國語解 皇朝七音略諸書。均詳載蒙古語準語回語唐古忒語。惟俄文尚待講明。西路各將軍大臣。成算在胸。所規久遠。欲定譯地名。似先以募通俄文者。翻譯中俄各地名。為籌邊第一要義。庶不致展轉傳訛。所失滋大。
四曰目驗山川囗絡水草肥磽之數。以籌行軍利便。 山分陰陽向背。陽則物產多而畜牧饒。陰則多不毛之土而人民瘠。水分經流枝流。經流可以為天塹守險之資。枝流可以收鑿渠溉田之益。其枝幹囗絡。不可不詳辨已。姑以科塔北界論之。餘則可資隅反。如阿爾泰山之主囗。北幹連烏拉嶺。宰桑淖爾溢出之額爾齊斯河。入於北海。此大山大川囗絡之應詳考者也。扣里木圖河一帶。為烏梁海蒙部夏季游牧。烏隆古河諸處為冬季游牧。奎峒山東為哈薩克夏季游牧。大彥淖爾為冬季游牧。喀巴一河。兩國均挹灌溉之利。此小山小川囗絡之應詳考者也。据此例類推伊喀各路可矣。自古絕塞行軍。先預計水草休息。以備不虞。我 朝準回各部。於此尤廑 廟算。考驗苟詳。裨益非淺。
五曰援引古近圖籍。以證形勢沿革。 古今邊情異宜。視乎其地之豐耗盈虛。與其部落之盛衰強弱。為轉移耳。如漢割匈奴。則結烏孫今伊犁為右臂。元征印度。則闢囗嶺以建牙。地無常險。要在察古衡今。審勢覘敵。而徐得夫守圉撫蕃之長策。我 朝綏奠西陲。尉候萬里。內資滿蒙索倫勁旅。布星羅。分守要隘。外資東西布魯特左右哈薩克土爾扈特諸種人。以為屏蔽。今各部落或折入俄境。或安堵窮邊。皆應講求綏輯之方。操團之術。以收犄角依脣之效。若夫屯墾操防之制。應如何量為變通。當詳考 皇朝通典通考 欽定西域圖志新疆識略伊犁總統事略異域錄元太祖西征記漢西域圖考李光廷朔方備乘西域水道記阿公桂松公筠楊芳七十一各家年譜記載之書互證參觀。折衷今日利病。條晰便宜。妥籌急務。隨時奏咨。整齊辦理。其諸未盡事宜。不憚往復討論。務求至當。是所殷望於籌邊之偉度也。
騰越邊徼
黃楙材
騰越當西南極邊。為滇省門戶。路通緬甸。界連野番。向設八關九隘。駐防土練。以資控馭。承平日久。邊備廢弛。昔時緬甸貢道。由虎踞關而入。經孟卯隴川以達於南甸。近十數年。因輪舶直抵新街。於是商賈往來。皆趨於北道。由騰越西南行。經南甸千崖盞達三宣撫司。四程至蠻允。過此即化外野人境。非大眾結伴不敢行。其閒有三路。下為河邊路。中為石梯路。上為火炎山路。下路較為近捷。然不若上路柴草方便也。約行三四日至蠻慕。入緬國界。又舟行一日至新街。該處土民數百家。漢人亦有三四百。緬國設蘊几一員。英國設領事一員。洋兵三十名。進口之貨。以棉花為大宗。騾馬駝載。露宿野栖。最為辛苦。野番出沒無常。往往攔路要索。肆行劫掠。竊觀野番散處山谷。每寨十餘家。或數十家不等。較之藏地人煙。猶為稠密。且多勤力耕作。但未有酋長。不相統屬。英人每以重賂要結野番。并遣教士深入山寨。前數年。曾在新街招募野番擺夷多人。安置海濱山島。開墾荒地。又印度東境之亞山。本係貉貐野人之族。英人新闢其地。種茶栽桑。日漸富庶。其閒有一囗之路。可通孟養。而達騰越徼外。前明時置寶井於孟養。故設銅壁巨石萬仞諸關。皆通寶井之道也。其迤北之茶山麻里。從前本有土司。後為野人所逐。按之輿圖。大金沙江以東。潞江以西。江卡以南。騰越以北。中閒廣袤二千里。重岡疊巘。悉為野番。人囗罕到。西人嘗欲開通其境。不但琥珀象牙霞璽翡翠玉石百寶產於其中。且多五金礦藏焉。方今緬國孱弱。迥非昔比。沿海精華繁盛之區。被英人蠶食殆盡。輪舶上駛於新街。操其利權。公使駐囗於瓦城。遇事掣肘。新王嗣位以來。彼此尤多齟齬。不久必啟兵端。我中華疆圉攸關。似宜先事籌備。規復關隘。招撫野番。不致為他人所用。亦免擾我行旅。可否將南甸營都司移駐蠻允。其野人山二百餘里。添設塘汛數處。以資保護。又海珀江源遠流長。自千崖以下。地勢平陽。水寬至數十百丈不等。至新街會合於大金沙江。惟有淺灘數處。若稍加疏濬。即可通行舟楫。不惟平時商賈甚便。一旦邊徼有變。轉餉甚易。元代征緬。亦以舟師制勝。蓋順流而下。有建瓴之勢。往歲英人滋事。甚恐中華約會緬人。進攻印度之地也。
西招圖略書後
梅曾亮
西招圖略者。大學士松筠之所作也。其書大意。載西藏自達賴班禪。貢丹書克於盛京。而厄魯特部之固什汗。亦同時進貢。時崇德七年也。後固什汗曾孫拉藏汗。為準噶爾部所殘。當康熙五十七年。撫遠大將軍王同平逆將軍延信。由西甯進兵。綏定西藏。以達賴喇嘛之呼畢勒罕。坐囗於布達拉山。而拉藏汗之囗康濟鼐有功。封貝勒。旋為阿爾布巴等所害。雍正五年。大兵誅滅阿爾布巴。以頗羅鼐有功。封郡王。及次子嗣封。蔑視達賴。僧番怨苦之。卒謀反伏誅。乾隆十五年。除西藏王爵。設駐藏大臣。以達賴喇嘛統前藏。班禪統後藏。皆其俗所謂黃教僧也。前藏居後藏之東北。而地較廣。又東北為三十九族游牧。屬夷情部郎。而皆統轄於駐藏大臣。凡前後藏有四汛。有遊擊都司守備千把總外委十六員。漢兵六百六十人屬之。有戴琫如琫甲琫定琫一百六十六員。番兵三千人屬之。有騎兵五百人。有事則徵發。於達木蒙古取之。定例。以囗麥三千石儲前藏。糧臺供之。以五千克貯布達拉碩。取於達賴喇嘛之莊頭。除常運外。足供漢番兵三月食。曾亮曰。先王之制。因俗而為教。從欲以為功。 朝廷設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及班禪參制之。所以設神道。順夷情。長算遠馭。為不可測者也。聞其世家。多以金錢布施班禪得歡心。即求取噶舒克。以役使番眾之馬牛羊人徒芻茭不與值。故番眾敬班禪。亦時怨之。為大臣者。務以均強弱和僧俗為治。以番眾疾苦諭班禪。則內治得矣。 國家馮天威。蕩準部。藏地之東北無警。遂以永安。惟廓爾喀屈強西南。陽布中威。非其願也。然其地酷暑。不耐寒。盛夏時有竊發。秋冬春則蝟縮鼠竄。壅穴而居。非帝王所累心者矣。藏之領兵官曰琫。印照曰噶舒克。斗亦曰克。凡一石。六克有奇。其所食者。有稻米。買運於布嚕克巴。其雜穀。有青囗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