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流量检测仪表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物料通过管道来往输送。因此,对管道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量进行测量和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工程上,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管道的物料数量。其常用的计量单位有下面两种:
① 体积流量Q,即以体积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通过量,用l/s(升/秒)、m3/h(立方米/小时)等单位表示;
② 质量流量Qm,即以质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通过量,常用单位为kg/s(千克/秒)、t/h(吨/小时)等。显然质量流量Qm等于体积流量Q与物料密度ρ的乘积。
除了上述瞬时流量外,生产上还需要测定一段时间内物料通过的累计量,称为总流量。为此,可在流量计上附加积算装置,进行瞬时流量对时间的积分运算,以获得一段时间内通过的物料总体积或总质量。
流量的测量方法较多,按原理分,有节流式、容积式、涡轮式、电磁式、漩涡式等,它们各有一定的适用场合。
1.3.1 节流式流量计
在管道中放入一定的节流元件,如孔板,喷嘴、靶、转子等,使流体流过这些阻挡体时,流动状态发生变化。根据流体对节流元件的推力或在节流元件前后形成的压差等,可以测定流量的大小。
1.差压流量计
根据节流元件前后的压差测量流量的流量计称为差压流量计,主要由节流装置及差压计两部分组成。图1-30表示的是常见的使用孔板作为节流元件的例子,在管道中插入一片中心开孔的圆盘,当流体经过这一孔板时,流束截面缩小,流动速度加快,压力下降。依据伯努利方程,在水平管道上,孔板前面稳定流动段Ⅰ-Ⅰ截面上的流体压力P1′、平均流速v1,与流束收缩到最小截面的Ⅱ-Ⅱ处的压力P2′、平均流速v2间必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ξ表示流体在截面Ⅰ-Ⅰ与Ⅱ-Ⅱ间的动能损失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ρ1、ρ2分别表示流体在截面Ⅰ-Ⅰ和Ⅰ-Ⅱ处的密度,如果流体是不可压缩的,那么ρ1=ρ2=ρ。
式(1-7)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示形式。它说明当流体流过节流元件时,随着流速的增加,压力必然降低。在流束的截面积收缩到最小处,由于流速达到最大值,压力降至最低点,实践证明,孔板前后的流体压力变化如图1-30中曲线P所示,其中虚线表示管道中心处的压力,实线表示管壁附近的压力。在靠近孔板的前面管壁处,由于流动被突然阻挡,动能转化为压力位能,使局部压力P1增高超过压力P′1。
由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可知,流过管道的流体体积流量为
式中,F1、F2分别为Ⅰ-Ⅰ和Ⅱ-Ⅱ处的流束截面积,F1等于管道的截面积。
联立求解式(1-7)和式(1-8)可得出
直接按上式计算流速是困难的,因为P2′和F2都要在流束截面收缩到最小的地方测量,而它的位置是随流速的不同而改变的。为简化问题,引入截面收缩系数μ和孔板口对管道的面积比m
图1-30 差压流量计的原理图
这里F0是孔板的开孔面积。
此外,用固定取压点测定的压差代替式中的(P1′-P2′),工程上常取紧挨孔板前后的管壁压差(P1-P2)代替(P1′-P2′),显然它们的数值是不相等的,为此引用系数ψ加以修正
将这些关系代入式(1-9),得
根据式(1-8),体积流量
令
式中,α称为流量系数。这样,
体积流量
质量流量
上面的分析说明,在管道中设置节流元件可造成局部的流速差异,得到比较显著的压差。在一定的条件下,流体的流量与节流元件前后的压差平方根成正比。因此,可使用差压变送器测量这一差压,经开方运算后得到流量信号。由于这种变送器需要量较大,单元组合仪表中生产了专门的品种,将开方器和差压变送器结合成一体,称为差压流量变送器,可直接和节流装置配合,输入差压信号,输出流量信号。
需要指出,上述的流量关系式在形式上虽然比较简单,但流量系数α的确定却十分麻烦。由α的定义可知,它与μ、ψ、m、ξ等有关。大量的实验表明,只有在流体接近于充分湍流时,α才是与流动状态无关的常数。流体力学中常用雷诺数(Re)反映湍流的程度,Re=vDρ/η(这里v为流速,D为管道内径,ρ为流体密度,η为流体动力黏度),这是一个无因次量。流量系数α只在雷诺数大于某一界限值(约为105数量级)时才保持常数。
不难理解,流量系数的大小与节流装置的形式、孔口对管道的面积比m及取压方式密切有关。目前常用的标准化节流元件除孔板外,还有压力损失较小的均速管、喷嘴和文丘利管等;取压方式除图1-30所表示的,在孔板前后端面处取压的“角接取压法”外,还有在孔板前后各一英寸处的管壁上取压等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流量系数都是不同的。此外,管壁的粗糙度、孔板边缘的尖锐度、流体的黏度、温度及可压缩性都影响这一系数的数值。由于差压流量计已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对一些标准的节流装置曾进行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已经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数据资料。使用这种流量计时只要查阅有关手册,按照规定的标准,设计、制造和安装节流装置,便可根据计算得到的流量系数直接投入使用,不需再用实验方法单独标定量程。
差压流量计在使用中必须保证节流元件前后有足够长的直管段,一般要求前面有7~10倍直径,后面有3~5倍直径的直管段。差压流量计在较好的情况下测量精度为±0.5~1%,由于雷诺数及流体温度、黏度、密度等的变化,以及孔板边缘的腐蚀磨损,精度常低于±2%。
尽管差压流量计精度较差,但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目前还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流量计。
2.靶式流量计
靶式流量计与差压流量计不同的是,它使用悬在管道中央的靶作为节流元件,其输出信号不是取节流元件前后的差压,而是取流体作用于靶上的推力F,如图1-31所示。
图1-31 靶式流量计的原理示意图
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流体作用于靶上的推力F与流体流速v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即
式中,K为靶的推力系数;Ad为靶的受力面积;γ为流体比重;g为重力加速度;v为靶与管壁间环形间隙中流体平均流速。
由此可写出通过管道的体积流量
式中,A0为环形间隙的面积;Ka=1K为流量系数。
所以只要测量靶上的推力F,便可得知流量的大小。为此可使用前面讨论过的力平衡式变送器的原理,将力变为电信号。目前,专门生产有与靶配合的力平衡式的靶式流量变送器。
如上所述,靶式流量计与差压流量计在工作原理上是相似的,其流量系数也与很多参数有关,且只在一定的雷诺数以上才保持常数。所不同的是,由于结构上的差别,靶式流量计能应用于较小的雷诺数下,常用于高黏度的流体,如重油、沥青等的流量测量。此外,由于靶悬于管道中央,污物不易积聚,且靶直接与力平衡变送器连接,不像差压变送器导压管易被堵塞及冻结,因此,也适用于测量有悬浮物、沉淀物的流体流量,日常维护工作量也较小,所以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靶式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约为2%~3%。
以上两种流量计的流量与检测信号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必须将差压或推力信号进行开方运算后,才能得到流量信号。由于这种关系的非线性,大大限制了这些流量计的有效测量范围,一般可测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约为3∶1。因为流量小到满量程的三分之一时,差压或推力已只有满量程时的十分之一左右,若信号再小,测量精度就难以保证了。
3.转子流量计
在小流量的测量中,例如流量只有几升/小时~几百升/小时的场合,转子流量计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流量计。其工作原理也是根据节流现象,但节流元件不是固定地安置在管道中,而是一个可以移动的转子。其基本结构如图1-32所示,一个能上下浮动的转子被置于圆锥形的测量管中,当被测流体自下而上通过时,由于转子的节流作用,在转子前后出现压差ΔP,此压差对转子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转子向上移动。由于测量管上口较大,因而能取得平衡位置。平衡时,压差ΔP产生的向上推力等于转子的重量,故平衡时ΔP必为恒值。
根据式(1-13)有
若ΔP、ρ、α均为常数,则流量Q与F0成正比。对圆锥形测量管,环形缝隙的流通面积F0与转子的高度近于成正比,故可从转子的平衡位置高低,直接读出流量的数值,或用电感发送器将转子位置转换为电信号,供记录或自动调节用。
图1-32 转子流量计
1.3.2 容积式流量计
容积式流量计的代表性产品是椭圆齿轮流量计,其基本结构如图1-33所示。在金属壳体内有一对啮合的椭圆形齿轮(齿较细,图中未画出),当流体自左向右通过时,在输入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力矩,驱动齿轮转动。例如,在图1-33(a)位置时,A轮左下侧压力大,右下侧压力小,产生的力矩使A轮作顺时针转动,它把A轮与壳体间半月形容积内的液体排至出口,并带动B轮转动;在图1-33(b)的位置上,A和B两轮都有转动力矩,继续转动,并逐渐将一定的液体封入B轮与壳体间的半月形空间;到达位置(c)时,作用于A轮上的力矩为零,但B轮的左上侧压力大于右上侧,产生的力矩使B轮成为主动轮,带动A轮继续旋转,把半月形容积内的液体排至出口。这样连续转动,椭圆齿轮每转一周,向出口排出四个半月形容积的液体。测量椭圆齿轮的转速便知道液体的体积流量,累计齿轮转动的圈数,便可知道一段时间内液体流过的总量。
图1-33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原理图
由于椭圆齿轮流量计是直接按照固定的容积来计量流体的,所以只要加工精确,配合紧密,防止腐蚀和磨损,便可得到极高的精度,一般可达0.2%,较差的亦可保证0.5%~1%的精度,故常作为标准表及精密测量之用。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精度与流体的流动状态,即雷诺数(Re)的大小无关,被测液体的黏度愈大,齿轮间隙中泄漏的量愈小,引起的误差愈小,特别适宜于高黏度流体的测量。但被测流体中不能有固体颗粒,否则容易将齿轮卡住或引起严重磨损。此外,椭圆齿轮的工作温度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不然由于热胀冷缩可能发生卡死或增加测量误差。
1.3.3 涡轮流量计
由于差压式流量计精度低,而容积式流量计价格太贵,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涡轮流量计,其精度介于前两者之间,约为0.25%~1.0%。
涡轮流量计的结构如图1-34所示,涡轮的轴装在管道的中心线上,流体轴向流过涡轮时,推动叶片,使涡轮转动,其转速近似正比于流量Q。
图1-34 涡轮流量计的结构
涡轮流量计的转速输出,由于轴在管道里面不便直接引出,都采用非接触的电磁感应方式,图1-34所表示的是一种根据磁阻变化产生脉冲的输出方式。在不导磁的管壳外,放着一个套有感应线圈的永久磁铁,因为涡轮叶片是导磁材料制成的,涡轮旋转时,每片叶片经过磁铁下面时,都改变磁路的磁阻,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感应输出电脉冲。这种脉冲信号很易远传,而且积算总量特别方便,只需配用电子脉冲计数器即可。若需指示瞬时流量,可使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频率-电流转换单元。
涡轮流量计一般用来测量液体的流量。虽然也可测量气体流量,但由于气体密度低,推动力矩小,且高速旋转的涡轮轴承在气体中得不到润滑而容易损坏,故很少用于气体。
为保证流体沿轴向推动涡轮,涡轮前后都装有导流器,把进出的流体方向导直,以免流体的自旋改变与叶片的作用角,影响测量精度。尽管这样,在安装时仍要注意,在流量计前后必须有一定的直管段。一般规定,入口直段的长度应为管道直径的10倍以上,出口直段长度为管道直径的5倍以上。
涡轮流量计的优点是刻度线性,反应迅速,可测脉冲流量。但这种流量计的读数也受流体黏度和密度的影响,也只能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保证测量精度。由于涡轮流量计内部有转动部件,易被流体中的颗粒及污物堵住,只能用于清洁流体的流量测量。
1.3.4 电磁流量计
以上几种流量测量方法都要在管道中设置一定的检测元件,总要造成一定的压力损失,而且容易堵塞或卡住。电磁流量计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原理,以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在管道两侧安放磁铁,以流动的液体当作切割磁力线的导体,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测知管道内液体的流速和流量。
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可表示如图1-35所示。在一段不导磁的测量管两侧装上一对电磁铁,被测液体由管内流过,管壁上在与磁场垂直的方向上,有一对与液体接触的电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若管道内磁感应强度为B(Gs),管内流体的流速为v(cm/s),切割磁力线的导体的长度就是两个电极间的距离,也就是管道内径D(cm),则感应电动势
e=BDv×10-8
由于体积流量Q(cm3/s)与流速v有如下关系
故
由此可见,流量正比于感应电动势e。
图1-35 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实际的电磁流量计中,流量电动势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为避免电极在直流电流作用下发生极化作用,同时也为了避免接触电动势等直流干扰,管道外的磁铁都使用交流激磁。这样磁场是工频交变磁场,获得的流量电动势也是交变的,可用专门的交流放大器放大。当然使用交流激磁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即交流磁场会直接在电极回路中产生感应干扰电动势。由于这种感应干扰电动势的相位与交变磁感应强度B的相位相差90°,而流量电动势却是与B同相位的,可从相位上予以区别而抑制之。
在使用交流电激磁时,测量管应使用高电阻率的非导磁材料,如玻璃钢或不锈钢等制成,以减少管壁上的涡流。在使用不锈钢作测量管时,除电极需与管壁绝缘外,为避免流体中的电动势被管壁短路,影响测量电极输出电动势的幅度,需要在整根测量管的内壁涂以绝缘层或衬垫绝缘套管。
电磁流量计的优点是管道中不设任何节流元件,因此可以测各种黏度的液体,特别宜于测量含各种纤维及固体污物的液体。此外,对腐蚀性液体也很适用,因为测量管中除一对由不锈钢或金、铂等耐腐蚀材料制成的电极与流体直接接触外,没有其他零件和流体接触,工作非常可靠。电磁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约为0.5%~1%,刻度线性,测量范围宽量程比可达1∶30,反应速度快,且可测水平或垂直管道中来回两个方向的流量。
从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看出,它只能测导电液体的流量,被测液体的电导率至少为1~10μΩ/cm(自来水的电导率约为100μΩ/cm),不能测量油类及气体的流量。此外被测液体中不能含大量气泡,由于气泡是不导电的,它的存在将使输出电动势发生强烈波动,影响准确测量。
在安装电磁流量计时,要注意远离电力电源,避免大电流通过测量管内的流体,以减小测量干扰。在使用中也要注意维护,使用日久,若电极处污垢沉积过多,不论这些污物是绝缘的还是导电的,都会影响测量精度,必须适时清理电极及测量管的内表面。
1.3.5 漩涡式流量计
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流量仪表,根据漩涡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在管道内设置螺旋形导流片,强迫流体产生围绕流动轴线旋转的旋进漩涡,根据漩涡旋转的角速度(旋进频率)与流量的关系测定流量,称为旋进型漩涡流量计;另一种是在管道内横向设置阻流元件,使流体因附面层的分离作用产生自然振荡,在下游形成两排交替的漩涡列,根据漩涡产生的频率与流量的关系测定流量,称为卡曼型漩涡流量计或涡街流量计。目前涡街流量计发展较快,应用较多,下面叙述这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1-36所示,在管道内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插入一根非流线型物体时,在阻挡物的下游会产生漩涡。在有些情况下,流体会产生有规则的振荡运动,在阻挡物的上下两侧形成两排内旋的、互相交替的漩涡列,它们以比流体稍慢的速度向下游运动。由于流体的黏性,漩涡将在行进过程中逐渐衰减而最后消失。通常人们把这两排漩涡称为卡曼漩涡,或称涡街。据卡曼研究,大多数的漩涡排列是不稳定的。只有在漩涡排成两列,且涡列之间的宽度h与同列中相邻漩涡的距离l之比∶h/l=0.281的情况下,漩涡列才是稳定的。
图1-36 涡街流量计的原理图
研究表明,卡曼漩涡产生的频率f与流体流速v和漩涡发生体(插入流体以产生涡街的物体)的形状和尺寸比例有确定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d为漩涡发生体的特征尺寸,对图示圆柱形漩涡发生体来说,d就是圆柱体的直径。
Sr是一个无量纲的系数,称为斯特劳哈尔系数。它除与漩涡发生体的形状及发生体与管道尺寸的比例有关外,还与流动的雷诺数有关。在优选的漩涡发生体形状和尺寸比例下,Sr可在很宽的雷诺数范围内保持恒定。例如,对液体,Sr可在雷诺数为(5~500)×103的宽阔范围内保持恒值。这实际上已包含了工业流量测量的雷诺数的全部范围,因而在作为流量计使用时,对确定的漩涡发生体,漩涡频率f正比于流体流速v。
若管道的流通面积为A,则体积流量
式中,K=Ad/Sr为比例常数。
这样,只要检测漩涡频率f便可测得体积流量Q。
涡街流量计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工作可靠,压力损失也比较小;其读数不受流体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力、密度、黏度及组成成分的影响,量程比可达30∶1;非线性误差不超过最大流量的±1%,再现性为±0.2%。由于管道中没有可动部件,运行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其输出为脉冲信号,易于和数字仪表及计算机配合工作,且不仅可测液体,也可测气体的流量,所以很受欢迎。
为测量流量而插入管道内的漩涡发生体,目前尚无确定其最佳形状和尺寸比例的法则,因此研制者都在实验上花力气。对漩涡发生体的要求是产生的漩涡强烈,且在较宽的雷诺数范围内漩涡稳定,斯特劳哈尔系数保持恒定。此外还要求压力损失较小,发生体形状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漩涡发生体形状很多,其基本形状有三种,即圆柱形、方柱形和三角柱形。它们的特点分别为:圆柱形压力损失小,但漩涡偏弱;方柱形状简单,便于加工,漩涡强烈,但压力损失大;三角柱漩涡强烈稳定,压力损失适中。很多涡街流量计中,漩涡发生体采用上述三种基本形的组合形状。
管道内流体漩涡的检测,可利用热、电、声等各种物理方法。例如,可根据漩涡发生体下游交替出现漩涡时,发生体两侧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特征进行检测,如图1-37(a)所示。在三角柱漩涡发生体正面两侧埋入两个半导体热敏电阻,工作时以恒定电流进行加热。由于流体产生漩涡的一侧流速较小,使该侧热敏电阻散热条件差,温度较高,阻值较另一侧热敏电阻为低。把这两个热敏电阻接成电桥的两臂,便可由桥路获得与漩涡频率相同的交变信号。图1-37(b)表示的是另一种用热学方法检测漩涡的方法,圆柱形漩涡发生体的内腔用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在隔板中心位置上有一根很细的铂电阻丝,被电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一般约比流体温度高20℃)。工作时,在产生漩涡的一侧流体流速较低,静压比另一侧高,使一部分流体由导压孔进入内腔,向未产生漩涡的一侧流动,经过铂丝,将它的热量带走,铂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这样,每产生一个漩涡,铂丝电阻就变小一次,故测定铂丝电阻变化的频率就测定了漩涡频率,也就测得了流量。除上述在管道内检测漩涡的方法之外,也可用超声波等方法在管壁外进行测量。例如,在图1-36中,可在有漩涡的管道上下管壁外安装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使由一侧发射的超声波束穿透流体,到达另一侧的接收器。工作时,超声波发射器发出幅度恒定的超声波。如果超声波经过的途径上没有漩涡,那么接收器收到的超声波强度也是恒定的;但若有漩涡进入超声波束行进的途径,超声波波束就会被漩涡散射而使接收到的强度减弱,由此接收到的超声波强弱变化,可测知漩涡的频率。
图1-37 检测漩涡的方法
由于漩涡流量测量方法的实质是测量流速,所以要求管道内流体的流速分布均匀,一般希望在漩涡发生体上游有管道直径10倍、下游有5倍长度的直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