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供 给 分 析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需求和供给缺一不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商品的需求来自居民户(消费者),供给则来自厂商(生产者)。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而,会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不断调整供给量。下面我们将对供给进行分析。
2.2.1 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1.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和需求相对称的概念,它的定义是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任意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可见,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
同需求类似,供给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考察对供给产生作用的各种影响因素时,首先要把握的一个基本点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是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下面,我们来分析影响一种商品供给的诸多因素。
第一,商品自身的价格。价格上升会引起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引起供给量减少。比如,猪肉价格上涨,会刺激更多的人从事生猪饲养,使猪肉供给增加,如果猪肉价格下跌,厂商就会降低产量,甚至转行,猪肉的供给就会减少。
第二,生产成本。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当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较低时,生产者大量供给该商品就是有利可图的;当生产成本相对与价格而言较高时,生产者就会提供较少的数量,甚至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
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和投入成本。技术进步必然会降低成本,比如,自动化的汽车制造工艺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使汽车的供给大大增加。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但投入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生产成本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石油价格的上升提高了汽油和柴油的生产成本,导致汽油和柴油的供给下降。面粉的价格下降会降低面包的生产成本,使面包的产量增加。
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这是影响供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炼油厂既能生产柴油也能生产汽油,如果柴油的价格下降,则利润下降将导致企业不愿意生产柴油而增加汽油的供给。又如有一块地既适于种小麦也适于种棉花,棉花价格上涨时,农民尽可能地放弃小麦种植而多生产棉花,小麦的供给就会减少。
第四,对未来价格变动的心理预期。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走势的心理预期,也会对供给产生重要的影响。厂商预期未来商品价格要上涨时,可能就会减少当期的供给,将产品供给转移至涨价之后;反之,厂商预期未来商品价格要下跌时,就会增加当期的供给。
其他一些特殊因素也会影响供给。比如,旱灾和霜冻会导致粮食的产量下降;政府控制污染的政策可能导致小排量汽车的供给增加。
2.2.2 供给函数和供给定理
1.供给函数
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假设其他因素(如相关商品价格、技术和气候等)保持不变,只考察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得到简化的供给函数:
式中,Qs为商品供给量,P为商品价格。
如果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是线性的,则供给函数为
式中,c、r为常数,且c、r > 0。
同需求函数一样,供给函数也可以用供给表(Supply Schedule)和供给曲线(Supply Curve)来表示,如表2.3所示。根据表2.3,我们可以绘制出一条供给曲线,见图2.5。
2.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或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的内容是: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自身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化。从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可以看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表2.3 猪肉供给表
图2.5 猪肉供给曲线
2.2.3 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下面来区分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1.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时,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如图2.6所示,当价格从P2上升到Pl时,供给量从Q2上升到Q1,供给量和价格的组合点从E点移动到F点,这就是供给量的变化。可见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价格 供给量的组合点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图2.6 供给量的变化
2.供给的变化
供给的变化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决定供给的其他影响因素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从图2.7上看,供给增加,意味着同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意味着同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图2.7 供给的变化
当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技术进步、组织方式的改进、厂商对未来产品价格有良好的预期时,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的供给量相应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反之,供给曲线向左侧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