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读书(3)
路走错了,有书校正
读书除了让我们能在其中觅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它更像是为亟欲举步迈向梦想的我们,缓缓筑起一阶又一阶、一道又一道日益趋近美丽梦想的阶梯……
读到一本刻划深刻且令人动容的小说时,对未来跃跃欲试的我们,常不免幻想自己在日后,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看了一部叱咤风云且令人赞叹的英雄传记之后,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我们,也难免悄悄期待自己能在尚未到来的某个机会,也成为一位独领风骚的领军人物。
无怪乎《五年级同学会》的作者之一——Mimiko,曾在一场座谈会中提及:“我其实很想变成《击壤歌》时代,因为当初我是看了《击壤歌》,才乖乖地准备去考高中联考,因为我想过那样的生活;后来也是因为读了《未央歌》,才乖乖地去考大学。”
果真是“风檐展书读,典型在夙昔!”
动物保育学者珍·古德10岁的时候,妈妈送了他一本书。
“那是修·洛夫丁所写的《杜利德医生的故事》。它真是本棒极了的书!拿到这本书,古德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紧接着,他随即又读了第二遍、第三遍……直到那天夜里,家里熄灯后,他躲在被窝里,仍以手电筒的微光,在黑暗中照亮书页,继续读着这本书。在那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总有那么一天,我要到非洲去,和动物们生活在一起!”现已年过六旬的珍·古德忆道。那本书,影响了珍·古德的一生……
发明第一台发电机的法拉第,虽然出身贫困,却一直求知若渴。
一天,装订厂的同事们都下班了。空荡荡的厂房里,只剩法拉第一个人靠在窗边,专心翻阅着《化学漫谈》……突然,沉醉书中的法拉第,听到一阵敲窗子的急切声音!
他抬头一看,才发现天色已黑;站在窗外的人,则是他的妈妈!
“妈,出了什么事?你怎么会到这儿来?”法拉第吃惊地问。
“这么晚了,见你没回家,我不放心,所以来看看。”法拉第的妈妈心疼地说,“天黑了,你就别再看书了吧!眼睛会坏的……”
法拉第打断了妈妈的话,双眼炯炯有神地对她说:“妈,今天,我又发现了‘化学’这门奇妙的新学问;所以,我一定要好好钻研一番——你知道的,我多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啊!”
被称为“花生博士”的农化学家喀威尔,则是在竭力克服万难、进入大学就读后,发觉自己学得愈多,心里就愈挂念那些身在南方、仍在辛苦耕种的黑人同胞们……
毕业前,喀威尔在札记上写道:“我此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帮助我的同胞;而我多年来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正是在帮助我达到此一目标!我深深地感觉到,接受教育仿佛是神赐予我的钥匙,让我能用这柄钥匙,解开黑人贫穷的锁链。”
足见读书除了让我们能在其中觅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它更像是为亟欲举步迈向梦想的我们,缓缓筑起一阶又一阶、一道又一道日益趋近美丽梦想的阶梯……
从阅读中,我们吃着喝着珍贵的话语,我们的灵魂开始渐渐清醒。正是一本本书籍鼓励着置身这扰人心神的纷乱世局里的我们,重新将自己的时间与气力,投注于阅读及沉思,并静心等待人生奇迹的发生。
书是心之歌,慰藉着骚动的灵魂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描述读完《圣经》的心境时说:“在那儿,我摘采了文句中的优质绿色药草,并借着阅读吃下它们,咀嚼沉思;最后,再将它们置放于记忆……由此,我可以减少自己面对生命的不幸所产生的辛酸之感。”
法国作家蒙田说:“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始终陪伴着我,不论何时何地,都会给我帮助的,就是我和书的交流——当我面对年老和孤独,它给我慰藉;它将我从令人烦恼的无聊中解救出来;它也助我逃离周遭讨厌的人们;而若不是巨大至占据我整个灵魂的那种忧伤,它更是马上就能削弱那忧伤的力量!倘意欲移转种种恼人的念头,除了立即进入书中之外,别无他法——只有书能立即吸引我,将其他所有事情,全都赶出我的思绪。不要以为我是由于缺乏其他更真实、更自然、更富有活力的方式,才向书籍寻求慰藉;我的书,总以同样的温柔接纳我。”
荒野雄狮拿破仑在末满10岁时便进入布里埃纳军校,是令他很心酸的回忆,因那是一所贵族学校,其他的学生都过着贵族的生活,吃喝玩乐。而他由于父亲穷困潦倒,又爱挥霍,不能给他提供零用钱,所以拿破仑常常囊空无物,因而也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挖苦。他的名字“拿破仑”,虽然是从波拿巴家庭世袭下来的,但在法语里却有点怪异,因而也成了同学们的一个笑柄。
此时,他没有朋友,又远离亲人,如果说他此时还有一个朋友的话,那就是书。可以说,也正是这个“书朋友”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因为他此时清楚地知道,只有用功学习才能使他将来免受嘲笑和羞辱,才能出人头地,他认为他天生就是当首领的。他的拉丁文很差。去读、去写一种死去的语言对他似乎没有用处。要读过去的名著,有好的译本不就行了嘛。他是这样想的。他更喜欢学法语。他喜欢进行精神的研究,喜欢探讨抽象的问题。他还上库尔塔隆先生的图画课。他画得不好。为描画一个明确的形象和一张阵图要费不少时间。他的剑术尚可,也很善长跳舞。
他只在椴树林荫道上散散步,天一黑就钻进宿舍里,埋头学习地理、历史,尤其是古代史,塔西佗絮埃顿、迪图斯·利尤斯,不过首先是普鲁塔克。普鲁塔克!惟有英雄豪杰的榜样才能使他得到安慰,才得以坚强起来。他羡慕这些充满爱国热情的伟大而崇高的人物,甚至连他们的错误、缺点也一起崇拜。他陶醉在书之中,简直迷了心窍,再也清醒不过来了。
到1785年9月,16岁的拿破仑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军校规定的三年必修的课程,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被授予了少尉军衔。这是科西嘉岛的第一位从专业军校毕业的正式军官。当时学校鉴定是这样的:
“拿破仑·波拿巴,为人勤奋、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有一位教员说:“这位科西嘉青年个性极强,日后定有出头之日。”
书不但慰藉了他,也成就了他,使他日后真的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曾如此描述她阅读《圣经》的心境:“有许多次,我走入《圣经》里让人感到愉悦的领域。在那儿,我摘采了文句中的优质绿色药草,并借着阅读吃下它们,咀嚼沉思;最后,再将它们置放于记忆……由此,我可以减少自己面对生命的不幸所产生的辛酸之感。”
“于是,在心绪直直跌落谷底时,我读书;在思虑极度混乱不清时;我读书,对于某些人、事物大惑不解时,我仍然持续展读书籍。”
“每每在我最需要有人陪伴,但刚好大家都无法分身陪我的时刻,散置于房间里、书架上或浮现于脑中、心底的每一本书,总不吝予我最最温暖的拥抱,从不曾任意松开我的手……”
“这本赤裸裸、充满了炙热光焰的表白,可使麻木冷漠的人获得热力,也可使彷徨困惑的人觅得慰藉。它能洗涤、提升你的灵魂,也能使你忍不住潸然泪下、喜极而泣。”意大利诗人佩托拉克这段对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的赞许的语言,也正是所有人对书的赞许。
英国作家汤姆斯说:“文字,是生命烘炉中的一缕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生活让每个人的心灵都产生过躁动和不安,而书籍则是治愈这种躁动病的最好药方。
乐在书中,不读不知
书是神圣的,它不为贪者贮藏财富,也不为圣者提供奖励和崇拜物,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每个人在书中所得到的只是一种思想;当然,这种思想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演变成不同的事物。
作家冯亦代有一段关于读书之乐的论述,对我们明了读书要义很有启迪作用,现引介如下。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为了鼓励子弟读书,不惜以他们未竟的梦呓作为至理名言,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固然“黄金屋”并非人人可能得之,而“颜如玉”则不过是书呆子的痴想,但至少这两句话也的确使千百年来读书人有个盼头;我虽然自幼即听惯大人的倒头经,可并不相信。在旧时代读书可以做官,高头讲章便是敲门砖,一旦做了官,房屋、黄金、妻妾、婢奴也就自然而然随之到手。
君不见《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了举,便受到这种特殊照顾,证实了这句所谓的至理名言。至于读了书可以得到颜如玉,恐怕未必,只在稗官野史里见到才子佳人,在现实里恐怕少见,否则做官人不会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之叹,可见“颜如玉”难求,我看只是种想当然而已。
我读书,既不为“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而是“乐在书中”。
即使是本地理书,也可从中读出乐趣来。一本《徐霞客游记》,可使人周游名山大川,幽岩僻地,而且不是困顿的行旅,而是行旅中见到的山山水水。司马迁的《游侠列传》曾经煽起我多少儿时的白日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引出了我为之一掬的同情泪,而柳宗元的《钴潭西小邱记》又使人卧游三湘胜地。“黄金屋”与“颜如玉”又岂能比拟!但这些好处,大概只有爱书人才能得到,如果是心浮气躁的人,则是永远“不闻其香”的,而生性恬淡的人,则如鱼得水,鸟翔天空,可自得其乐。
老妻在世之日,我们每日清早对坐读书,遇到好文章好语句,又相互击节,其乐陶陶,非苟苟营营的尘世中人所可比拟。老妻谢世后,我还是紧守旧例,每晨黎明即起,随手拿起一册,不论古今中外,利用时光。虽然有时会感到孑然一身,备觉凄凉,但一旦读书读出了味道,就变得眼前一片繁锦,字字生花,使茫茫孤寂,为各种生意所弥漫,孤凄也就不得不退避三舍了。
我读书有个又好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在漫不经心时走入了角色。人物欢喜,我便欢喜,人物悲哀,我也悲哀。有时纵声大笑,有时恸哭不禁。幼时,婶母常常爱呵我为痴。至今这个“痴”字也没有离开我,虽然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我不以爱读书而痴为耻,觉得这个“痴”字,使我成了读书人,正是我的高尚处。
冯先生读书可谓是读出了意境,悟出了读书的真义,这正是著书人的心愿,也是读书人的境界。
冯亦代先生说:“读书人经常生活在云雾里,如不食人间烟火,但其乐陶陶,终身受用。你若有兴,不妨一试,始能知我非妄也。”当然,读书时若以“理智”待之,则阅读效果尤可更上一层楼。
读书须出于自然
读书不是人的行为规范,读书更不是任务,读书是人在某种情形下的自发欲望。而让读书能真正体现意义的时候,不是被动的读,勉强的去读,而必须出于自然。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如果一个人读他所热爱及有着相似心灵的作家的作品可能会更易受到书中思想的感染。无疑,对这样的作品他自己也会情愿和自然地读下去。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在中国,常常有人鼓励学生“苦学”。有一个实行苦学的著名学者,有一次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打盹,便拿锥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个学者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叫一个丫头站在他的旁边,看见他打盹便唤醒他。这真是荒谬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把书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说话的时候打盹,那么,他应该干脆上床去睡觉,把大针刺进小腿或叫丫头推醒他,对他没有一点好处。这么一种人已经失掉一切读书的趣味了。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甚至在最劣等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他可以拿一本《离骚》或奥玛·卡耶姆的作品,牵着他的爱人的手到河边去读。如果天上有可爱的白云,那么,让他们读白云而忘掉书本吧,或同时读书本和白云吧。在休憩的时候,吸一支烟或喝一杯好茶便可,这样,也许会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教养的人。其实,这样读书永远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读毕好像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的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
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惟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