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三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读书(2)

书是跨时空的“沙龙”

每一本书的作者与这本书的读者,总透过刻印在书籍上的字字句句,在自身周遭的一片静默荒芜中,让彼此的心灵得以紧密地相互连结,也让彼此的灵魂得以亲密地持续对话……

著有《草叶集》等的美国作家惠特曼·约莫在担任报社编辑时,偶然读到了作为美国第一位全职书评家,也是美国第一位女性外国特派员——玛格丽特·富勒的作品。

在作品中,玛格丽特提出了这样的见解:书籍虽无法替代实际经验,然而,书籍却是“一个审视所有人性的媒介,一个一切知识、一切经验、一切科学、我们天性中的一切理想和实际事物,所可能聚集的核心。”

而读到此一见解的惠特曼,当时,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热切地响应她的见解:

做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喔,灵魂,

贯穿非凡书籍的主题,

在思考、游戏、臆想中吸取深刻而完整,

但是,现在,从你到我,笼鸟,去感觉你快乐的鸟鸣,盈溢空气中,这寂寞的房间,漫长的午前时刻,不是一样伟大吗?喔,灵魂!

常常,在读书时,每读到令人击节赞叹、或令人心有戚戚焉之处,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那些文字旁画条线以为标记,抑或在书面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觉、意见或想法,一如惠特曼……人人都不喜欢永远只是自言自语。

无论你我,至少在某些时刻,我们都需要有另一个人能和自己对话。

不错,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度缩短,网上聊天、网上交谈、网上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在网络世界里,那些能够随时随地与自己进行质和量都恰如其分的对话对象,都很难与书籍带给人的快感比美……“于是,既然我们无法拜访客人,不想接待客人,那么我们只好闭上嘴巴阅读。”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阅读的日子》一文中如是说。“在人们不得不阅读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像德·布瓦涅夫人的《回忆录》那样的书。这些书为人们带来这样的一种幻觉——仿佛他们正在继续出门作客,去拜访那些他们无法会见的人,因为他们并非生于路易十六时代。”这,依然是普鲁斯特的言语。

不分古今,也无论中外,每一本书的作者与这本书的读者,总能透过刻印在书籍上的字字句句,在自身周遭的一片静默荒芜中,让彼此的心灵得以紧密地相互连结,也让彼此的灵魂得以亲密地持续对话……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从书中享受最真实的贵族生活,你可以随时随地和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卡莱尔、大仲马、狄更斯、萧伯纳、贝利他们闲谈,来透视、欣赏和借鉴他们伟大的一面或平生的遗憾。

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书沟通是一种默契,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一种生活的滋养和娱乐。

耕耘心田,收获智果

经由一次次的阅读与思考,我们得以在反反复复的探索与深耕中,燃亮自己先前不自觉的潜能,在自己的脑中、心中,开启一扇扇面向光明的窗,为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创造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人生风景。

“书的最棒的影响力,就是可以刺激读者自我思考。”

不仅英国作家卡莱尔如是说,身兼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外交家的富兰克林也曾言及:“在读书上,数量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引起思索的程度。”

在致力于发明电话之前,比尔原是一所聋哑学校的老师。

心中对那些又聋又哑的学生们感到非常同情的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到底我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们克服面临的难处与苦痛呢?”

有一次,从某本书上,比尔得知“声音”其实犹如波浪,是种可以传播的物质!

“若真如此,我何不试着将传载声音的音波,化为一种‘可以看见的东西’?”读毕此书,比尔脑中灵光乍现:“倘若我能将各式各样的声音,化为一个个长短不同的记号,那么,聋人们看见这些代表声音的记号,不就可以‘听见’了?就像是我们阅读书本上的文字那样!”

从这一天起,比尔便针对这目标,开始着手研究……而在无线电祖师马可尼12岁那年的炎炎夏日里,他偶然读了一本书。

这本书描述了富兰克林在风雨中放风筝,以证明“闪电是天空中正负电子相互撞击”的过程和结果。

“真是有趣啊!”读完这本书,马可尼小小的心灵深处,不由得想到:“若说闪电是云层里的电子相互碰撞造成的现象,而电子们彼此碰撞时所发出的声音,又成为我们耳中听到的雷声,如此,在雷电出现之前,云层中必然有电的产生!”

“若是这世上有一种机器,能在我们听到雷声之前,就先行捕捉到躲到云里的电,这样的话,我们不就能预知何时会打雷了吗?”

马可尼一面兴高采烈地想着,一面悄悄地下定决心:“好!我一定要发明这样的机器!”

而以现实中,不仅仅是比尔、马克尼在用书开垦自己的心田,而是有无数的人是通过书对心田的耕耘在创造着奇迹。

由书引发的思考促进了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经由一次次的阅读与思考,我们得以在反反复复的探索与深耕中,燃亮自己先前不自觉的潜能,在脑中、心中,开启一扇扇面向光明的窗,为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创造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人生风景。

每当我们蒙头思考,我们的思路难免受自身经验、视野所限……此时,上解天文下解地理、左怀过去右拥未来的书籍,就尤如一把把无所不能的钥匙,帮助我们摆脱自身局限,刺激我们的脑细胞,以另一途径再次重新展开思考。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得益于大自然的启示。比如:人们看到飞鸟而发明了飞机,看到了鱼而制造了船舶。而书对人们的启迪则更广、更近、更有提示性,所以,读书是一个人获得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读书能让人找回丢失的自己

读书,之所以能令我们内心及外在言行举止等方面产生质的转变,从而展现崭新风貌,正是由于那一本本阅读中的书,在一己心灵与书中文字不经意相遇相应的每一瞬间,不留痕迹地,为我们缓缓拭去了心上沉积的灰尘……曾任法兰克福书展主席长达二十余年的卫浩世先生,在他的回忆录《愤怒书尘》中写道:“我把自己献给了我读的书。只要我在读书,我就生活在书中。每当我读完一本书,把书合起来时,就意味着不仅仅是我在书中游历了一遍,而且也是书中的故事在我内心中的一次穿行,同时也多少改变了我。”

也正是法国作家圣·修伯里的《风沙星晨》,让彼时对生命备感困惑的少年卫浩世,最后选择走向文学,同时摆脱圣·修伯里所主张的传统世界观。

作家三毛,也曾在她的《拾荒梦》文中,提及“做少女的时代,我曾经发狂地爱上一切木头的东西,那时候,因为看了一些好书,眼光也有了长进,虽然书不是木头做的,可是我的心灵因为啃了这些书,产生了化学作用,所谓‘格调’这个东西,也慢慢地能够分辨了。”

往往,因忙于或苦于日常生活中,繁琐扰人不得擅自脱身的种种,我们原本晶莹剔透的那颗明澈良善的心,便在自己日复一日地每每稍一不慎之间,一点一滴地蒙尘……

读书,之所以能令我们内心及外在言行举止甚至外貌,产生脱胎换骨般的转变、从而展现崭新风貌,正是由于那一本本阅读中的书,在一己心灵与书中文字不经意相遇相应的每一瞬间,不留痕迹地,为我们缓缓拭去了心上沉积的灰尘……

一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言:“并非所有的书都像它们的读者一样烦闷。可能,书中有些话正叙说着我们的遭遇,如果我们倾听并明了这些话,就可能改变我们整个生活,给我们一个全新的面貌,这些黎明或春天更令人振奋。不知有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之后,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生活小场景:

某日,不喜欢上学的阿龙,又想找个借口逃离教室。此时,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正很有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这世间众人与万物的心,这,就是所谓的‘仁’。而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正当的途径,这,就是‘义’。”正当老师说到此处,只见阿龙高高地举起手来:“报告老师,今天早上,我家不但有一些鸡失踪,就连家里养的狗也走失了。所以,我想现在就回家,帮爸妈去找它们。”老师凝神想了想,对阿龙说:“你先坐下,等我把话说完,到时,如果你想离开的话,就可以走了。”阿龙只得有些无奈地,留在教室继续听课……

“倘使我们在做事时,舍弃了正当的途径,就像是我们放弃自己原本该走的那条路,如此,自是怎么走,也无法走到目的地。同理,若是丢失了自己原有的那颗爱众人万物的心,也应该设法将它找回才是。”

说到这儿,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阿龙一眼,才又接着说:“有人丢掉了家里的鸡和狗,都知道要去找回来,可是,自己的心不见了,却不晓得该尽快去找,实在可悲。”果真,听老师讲到这,阿龙不想去找他所说的丢失了的鸡呀狗呀的了。

其实,我们读书也真的是为了重新找回自己已经丢失的心,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

俄国作家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惟有它,才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有理智的人。”这是因读书成材者的忠告,也是人生大师的忠告,经验给我们的提示是:读书也可以使凡人成为某一专业的大师。

书是禅机,让人顿悟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地感觉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并发现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一条条人生坦途,而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些奇迹,正是由于读书的结果。

“阅读所获得的最大快乐,是好像透过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心灵。”英国作家汤姆斯如是说。

著有《红高粱》、《白棉花》等书的作家莫言,曾表示自己第一次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书中描述的马康多城,总让他恍若看到自己位处山东高密的故乡……而内容多为描绘女性充满繁琐之事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情感在其中之细密流转的《源氏物语》、《枕草子》,或是更早就出现的《夏末日记》、《浮生日记》等书,则成为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读者们,最最喜爱的作品。

记得在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第一幕里,麦克白夫人对他的先生说:“你的脸,我的大人,犹如一本书,人们可以在其中,读出奇怪的事情。”

平素的我们,虽常轻易望穿别人的一切;但,也许碍于形形色色由一己内心深处生成的屏幕,抑或困于外在种种加诸己身的魅惑,在看透别人的同时,我们却总无法看清自己,以及自己无时无刻置身其中的生活,还有自己的生命与人生……

然而,经由我们眼中心中所读的那本书,在那一段段属于悠远过去、属于遥远未来、属于执着理想、属于美丽幻梦,乃至于属于冗长细碎令人烦闷费解的生活本身的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情绪、感觉、思虑以及故事里,原本和自己的关系,显得模模糊糊不甚清晰的我们,也清清楚楚地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而且,当作为读者的我们,随着时空移转,在各方面多多少少有所变化之时,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在蓦然回首之际,不经意地发觉自己已然拥有一张各阶段不尽相同、独一无二的阅读地图!

于是,在对一本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逐渐地发现了另一个自己,更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无论科学或文学,也无论是散文评论或是小说,我们,其实就是我们所读……

而当我们与自身所读,真真切切地全然融为一体,我们除了更加了解自己,也自然因之破茧而出、蜕变新生!

西晋开国后,当时著名的史学家陈寿和夏侯湛,各自开始撰写前朝历史。

待夏侯湛完成《魏书》初稿,陈寿的《三国志》也大功告成、正式付梓问世。

人们读了《三国志》,在纷纷对这部作品大表赞赏之余,也认为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为《魏书》耗费诸多心力的夏侯湛得知这消息,自是异常紧张。

他赶紧找了本《三国志》,细读再三……

“嗯,这部书,的确比我的《魏书》写得好!”夏侯湛黯然承认……是以他断然决定——烧毁自己的《魏书》。

而他烧毁《魏书》的原因,是比照着《三国志》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无疑会发生在所有读书人的身上,使他们不断地反省和提高自己。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书是一面镜子,可以观己鉴己;书是一杆秤,可以称出自己的分量;书是一座灯塔,可以指引我们前进的航向;书有时还是禅机,让人产生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