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现象就是社区体育的异军突起。这一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生事物,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突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沿习以久的“单位体制”的封闭格局,不仅使紧缺的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由于其“就近就便”等特点,如水银泻地,进入千家万户,为体育生活化打开新的通道。社区体育的多种功能与高度开放,使之与社会环境之间产生广泛的互动,内外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之深,也是其他类型体育所不曾遇到的。如何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如何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社区体育健康顺利地发展起来?是我国体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有相当难度的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和开拓性的工作。

凯珍在选择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前景尚不明朗,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十分匮乏。应该说,选择这一领域有一定的风险。出于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及她当时从事期刊编辑兼记者的敏感,凯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研究方向,从而成为我国最早研究社区体育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者之一。此后,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开始是做硕士论文,继而做博士论文。这些年来,她还一直致力于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部分省市的社区体育研究服务,完成了多项有影响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在高等体育院校首开《社区体育》方向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主编了我国第一本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通用教材——《社区体育》、第一本体育教育专业通用教材《社区体育指导》。她的博士论文《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于2006年获得了我国体育学科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书部分内容就是她的博士论文。

《中国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以社会转型研究为切入点,主要从经济形态转型和组织结构转型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而引起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体育和社区体育发展带来影响。本书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正逐步由‘单位体育体制’主导向‘社区体育体制’主导方向转变”;现阶段城市社区体育管理具有政府、单位、社区、居民四方共同参与的特点,其管理重心正逐步由街道办事处往社区居民委员会下沉,其行政管理的成份在递减,社会管理的成份在递增的观点;首次分类对不同类型社区及其居民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大样本调查研究;对全国群众体育活动点进行了5年纵贯比较研究;提出了围绕“日常体育活动圈”“双休日体育活动圈”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思路;提出了强化社区体育意识的新思路,即“居民体育利益社区化”“居民体育参与组织化”;最后提出了社区体育三阶段“渐进式发展模式”,即发展初期(单位—行政制)——发展期(行政—单位—社区制)——成熟期(社区—行政制)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作为凯珍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指导老师,看到她在社区体育的研究和教学的这些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希望她继续研究下去,做出更多的成绩。

任海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