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由对话引起的震荡
1984年12月13日《工人日报》用两个整版刊出作者与青年对话:《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1】一文。一时间全国上下新闻媒体纷纷争相转载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震荡。
对话摘录
1984年12月13日《工人日报》编者按:今年年初,本报连续报道了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党委书记刘吉带头与后进青年交朋友、积极做他们转化工作的事迹后,北京、上海、安徽等地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团干部先后到该厂调查学习,并要求刘吉同志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一次对话中学生对刘吉“约法三章”:第一,不要听空洞的政治灌输;第二,希望书记讲心里话——当场提问,当场回答;第三,回答简明扼要。刘吉同志也提出“三章约法”:第一,满足不了要求的请谅解;第二,当场回答不出的请给考虑时间;第三,回答错了,请不要抓辫子。现将刘吉和青年对话选登如下:
001.
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摘登)
问:你的抱负是什么?
答:我所干的事情都想争第一。
问:你信守的格言是什么?
答:一个工厂要有名气,一支队伍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鼓掌)
问:你喜欢的名言?
答:“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是马克思说的。
问:你的兴趣是什么?
答:我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有兴趣。
问: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答:事业的成功。
问:你最怕的是什么?
答:干事情没有信心。
问:你最爱惜的是什么?
答:时间。
问:你追求的是什么?
答:效率。
问:你有过感叹吗?
答:感叹是弱者的习气,行动是强者的性格。(鼓掌)
问: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答:高尔基说:生活方式只有两种——腐烂与燃烧。随波逐流知难而退,就会腐烂。冲破陋习,知难而进,就会燃烧。我喜欢燃烧,燃尽自己,照亮大家。
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青工?
答:上班积极干,下班痛快玩,挤出时间拼命学。(鼓掌)
问:你不喜欢什么样的青工?
答: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混混日子。
问:你对青年的缺点最能原谅的是什么?
答:轻信出错。
问:你对青年缺点最不能原谅的是什么?
答:一错再错。
问:你对后进青年的希望?
答:幡然悔悟。
问:你对中间状态青年的希望?
答:立志未晚。
问:你对先进青年的希望?
答:永不满足。
问:你对自己的希望?
答:努力成为青年们信得过的朋友。(鼓掌)
问:你认为与青年接触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真诚坦率,朋友相待。
问:你为什么对青年问题感兴趣?
答:对青年问题没有兴趣的人,就不可能对未来充满信心。(鼓掌)
问:你为什么那么相信青年呢?
答:自古英雄出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出于蓝胜于蓝。
问:你最同情哪部分青年?
答:生下不久就挨饿,上学不久就停课,刚刚毕业就插队,回城几年待分配,结婚没有窝,生活最窘迫。这部分人经过各种磨练,现在大多数是三十多岁,在企业承上启下,影响较大,工资较低,困难较多。(鼓掌)
问:你处理青年问题有什么秘诀?
答:慢不得,急不得,松不得,等不得。(鼓掌)
问:你知道青年人最关心的是什么?
答:振兴中华。
问:你对青年的期望是什么?
答:青年属于未来,谁也不能代替他们走明天的路。今天青年的生活方式、行动方向和社会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的明天。(鼓掌)
问:你与失足青年交朋友有成功的把握吗?
答:我是拼命争取成功,但不期待一切都能成功。
问:你怎样对待青年中的老大难问题?
答: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鼓掌)
问:你的思想方法是什么?
答:实事求是。
问:你最关心别人的是什么?
答:长处。
问:你最讨厌别人的是什么?
答:拨弄是非。
问:你怎样对待别人的短处?
答:短处人人皆有。我们政治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抠出别人的短处,把人治住,而是在激发每个人的长处之中,把人人变成英雄。(鼓掌)
问:你对政治怎么理解?
答: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政治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政治是发展生产力。
问:现代化管理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吗?
答:在我国,现代化管理本身就包括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不能说是科学的管理。
问: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必要的灌输,更要着重于疏导。
问:疏导有什么规律吗?
答:我概括为八句话:起点要实,立意要高;平等相待,相互熏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鼓掌)
问:有人侮辱我的人格,我为维护做人的尊严狠狠地打了他,结果被判刑二年半,你说值得吗?(笑)
答:维护做人的尊严是必要的,打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问:有一首小诗:爱情是美丽的花朵,青春是西落的霞光,家庭是暂时的温暖,坟墓是永久的故乡。你觉得这首诗意境如何?(笑,鼓掌)
答:这是绝望者的哀鸣,太悲观了。
问:你认为打击刑事犯罪能使社会安定吗?
答:在一定条件下是需要打击的。社会的安定最终取决于“综合治理”。
问:你对死都不怕的青年怎么办?(笑)
答:那就想办法,引导他活得好些。(笑,鼓掌)
问:衡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看经济效益;二看挽救了多少人,教育了多少人,团结了多少人。而不是惩罚了多少人,劳教了多少人,逮捕了多少人。
问:你为什么呼吁企业要关心青年?
答:因为不关心青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关心青年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同样,不关心青年的企业也是没有希望的企业。(鼓掌)
问:你是否感到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着新的工作对象的挑战?
答:我深深感到:一个睡着的人是叫不醒别人的,现在是信息慢的遇到信息快的挑战;信息少的遇到了信息多的挑战;信息陈旧的遇到了信息新鲜的挑战。(鼓掌)
问:你是怎样一下子就成了党委书记的?(笑,鼓掌)
答:我是先成为共产党员,然后才成为党委书记的。不是一下子,而是两下子。(热烈鼓掌)
问:你是工程师,当党委书记不觉得可惜吗?
答:我国缺少工程技术专家,更缺少管理专家。比管理专家还缺少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专家,我愿为此努力。
问:你喜欢整人吗?(鼓掌)
答:没有真理的人才去整人。(鼓掌)
问:你对整人的人抱什么态度?
答:憎恨、批评,不改者控告。
问:你对往死里整你的人抱什么态度?(笑,鼓掌)
答:本人没被人往死里整过,所以对此无可奉告。(鼓掌)
问:你认为党风怎样才能好转?
答:我喜欢一幅对联:上联是“党风正官风正民风亦正”,下联是“家风好厂风好国风亦好”,横批是“正气冲天”。(鼓掌)
问:你是怎样抓党风的?
答:我也想起一幅对联,上联是:“前门不开,后门难堵”,下联是“正道畅通,邪道堵死”,横批是“开堵并举”。
问:你认为对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对于见不得人的东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彻底公开它!(鼓掌)
问:你有烦恼与痛苦吗?
答:越有追求的人,烦恼与痛苦越多。成功之后将是欢乐。(鼓掌)
问:为什么有的人对有创见的人总是挑剔呢?
答:因为他的眼睛是一面哈哈镜,看什么都变形。(鼓掌)
问:你能描绘一下这些人的心理吗?
答:我虽不才,君也不行;苛求挑剔,嫉贤妒能;吹毛求疵,曲解臆断;以偏盖全,冷嘲热讽。这是一种病态心理。
问:你对“闲言碎语”是什么态度?
答:见怪不怪,其怪自败。(鼓掌)
问:你对谣言是什么态度?
答:谣言来无影,去无踪,利如刀,行如风。谣言是能杀人的。我的态度是对造谣者要给予惩罚。(鼓掌)
问:你喜欢听小汇报吗?(笑)
答:不喜欢。
问:你对那些整天没事干,总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是什么态度?(鼓掌)
答:我公开宣布过:“决不允许看着的人整干着的人。”(鼓掌)
问:自古以来“忠良受忌”,“能人受压”,“改革者没有好下场”,不都是看着的人整干着的人吗?可否说这是一条规律?
答:这是封建的人才制度造成的。这不是规律,今天必须把它扭转过来。
问:你的生活规律是什么?
答:高频率、快节奏、拼搏。
问:你的工作态度是什么?
答:看准的问题,就要坚持下去。遇阻力而不退缩,遭责难而不动摇,处逆境而不气馁。记得清朝有位诗人写过一首《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鼓掌)
问:你经常想什么?
答:“位卑未敢忘忧国”。(鼓掌)
问:你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答:不自量力。(鼓掌)
问:你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自信。
问:自信为什么是优点?
答:自信能给人勇气和力量……
问:你怎样要求自己?
答:回首往事无憾事,丹心一片向未来。
问:你怎样估价你自己?
答:夸我、捧我、吹我,我自己知道我没那么好;骂我、攻我、散布流言蜚语,我自己知道我没那么坏,我就是我——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委书记。(鼓掌)
问:企业家们都喜欢效益,你为什么对人那么感兴趣?
答:任何物都体现人的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不能见物不见人,效益最终是靠人创造的。(鼓掌)
问:你认为我国当前最缺少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答:缺少开拓型的人才,即有勤奋自学能力,准确选择能力,组织创造能力,实践决策能力的人才。“单纯执行型”的人才过多。(鼓掌)
问:社会上看人的弊端是什么?
答:传统的心理与眼光是以地位取人,以资历用人,凭印象看人。
问:你是怎样与厂长配合的?
答:互相尊重,思想上不争权;互相谦让,工作上不越权;互相研究,作风上不专权。(鼓掌)
问:对于记者采访你是什么心情?
答:我真怕他们帮倒忙。所以对采访记者,我一再声明,务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否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鼓掌)
问:你认为一个人最可悲的是什么?
答:不会爱人,也不被人所爱。
问:你干事情给不给自己留退路?(鼓掌)
答:我不留退路。因为很多成功往往是在绝路里逼出来的。(鼓掌)
对话反响
1985年1月5日《工人日报》编者按:本报1984年12月13日发表了《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一文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读者纷纷投书本报,热情赞扬这篇《问答》,认为它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篇好教材,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气息。许多读者建议我们在报上就这篇文章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新的启示展开讨论,以便把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接受读者的这一建议,从今天起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全国各地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和从事政治工作的同志,结合自己的体会,踊跃参加讨论,也希望各界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同志踊跃写稿。来稿最好着重深入谈一个问题,切忌泛泛议论。
002.
奉献给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束鲜花(摘登)
那些对改革抱怀疑态度甚至个别持反对态度的同志,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好些新问题,甚至与改革无关的长期存留的老问题,常常统统说成是改革的过错。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所谓危机,就是这类问题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建设两个文明,特别是建设精神文明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保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一种是优秀的传统,就是政工人员深入实际、深人群众,针对各种各样的群众的具体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而他们又是在政治上、组织上和生活作风上都堪称模范的优秀党员,他们以身作则,影响很好。一种是很坏的传统,就是政工人员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以群众的“教师爷”自居,要么就是主观主义地生搬硬灌一些教条,要么就是今天批这人,明天整那人,而他们中很多人又常常是对人马列主义、对己个人主义的伪善者,本身在群众心目中就不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在十年内乱当中,这种很坏的传统发展到了十分恶劣的地步。是他们败坏了我们党的声誉、败坏了共产主义的声誉、败坏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抵制和反对这种坏的政治思想工作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有个别人走到另一极端,甚至对党、对共产主义、对思想政治工作、对政工人员采取偏激的否定一切的态度,这当然是很错误的。但这是对那种主观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一种坏影响的惩罚,我们应该把坏事变好事,把它看成是改进我们工作的一种促进。可是,有的同志却把一肚子怨气怪在青年头上,甚至认为现在的青年是不堪教育的一代,抓住少数青年坏的一面大作文章;他们高叫所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痛下决心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而是仍然企图恢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那一套,恢复批人整人那一套。幸好这种人毕竟越来越少了,有的人虽然还有较高的名声,但却没有什么威信。而多数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党的政工人员完全是另外一种精神状态。他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千方百计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青年中得到很好的反响。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的党委书记刘吉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带头与后进青年交朋友,积极做他们的转化工作,他的经验在报上连续报道以后,在全国青年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多地区的党团干部和学生代表先后到这个厂进行访问,了解情况和学习经验,对于如何作好改革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刘吉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的回答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一位企业党委书记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答青年问》,登在1984年12月13日的《工人日报》上。这篇文章题材新疑,形式创新,一问一答,见解深刻,使读者爱不释手,连连叫好,受到广大青年的称赞,被誉为“这是一篇多年不见的政治性好文章”,是“奉献给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束鲜花”。这篇通讯也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作品评选的特等奖。这篇文章就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中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政工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发表了比较深刻精辟的见解。文章还广泛回答了青年关心的党风、信念、思想、情操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刘吉同志这些回答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知识性强,颇有风趣,发人深省。
刘吉同志对这个厂的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概括了四句话:“起点要实,立意要高;平等相待,相互熏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既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思想,但不能空喊共产主义,而要从实际出发,要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政工人员要以身作则,导之以行,要向青年学习,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说,衡量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是:“一看经济效益,二看挽救了多少人,教育了多少人,团结了多少人。而不是惩罚了多少人,劳教了多少人,逮捕了多少人”。他说:“短处人人皆有,我们政治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抠出别人的短处,把人治住,而是在激发每个人的长处之中,把人人变成英雄”。
希望所有的党的工作者,特别是政工干部都读读这篇通讯。有的读者称赞它“是新时期思想工作的教科书”,虽然说得过分了,但的确可以从中得到如何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多教益和启示。
这篇文章有力地说明,并不是群众思想后退了,并不是广大青年思想后退了,他们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反对了,恰恰是他们思想前进了。他们反对的只是那种教条的、主观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要求切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热烈欢迎那种能成为群众信得过的良师益友般的政工人员。不改善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改进政工人员本身的思想作风,这种思想政治工作是得不到欢迎的。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主席、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胡绩伟
1995.
003.
形式新颖令人感奋
《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的通讯,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篇美妙动人的好教材。它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做,这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富有哲理、令人深思的回答。
以往,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办法是靠“灌、批、查”,但在80年代的今天,这一套“传统型”的办法,许多青年不感兴趣了,而一些政工于部也慨叹:“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处于无可奈何的苦恼境地。恰逢此时,这篇《问答》开拓了一条新路子,一扫某些政工干部的消极等待的苦闷心情,生动、活泼、风趣、亲切、真实地回答了青年们提出的关于信仰、信念、意志、改革、思想修养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尖锐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既没有官僚气、学究气,也不失党的原则性和思想的尖锐性,以生动的话语,精辟的格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知识,赢得了广大青年的赞誉。
这篇通讯之所以反响异常强烈,我认为主要还是《问答》的内容符合青年的思想状况,说到了他们的心里去了。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真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刘吉在《问答》中,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而是实事求是地向青年交真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知心人”。因此,鼓掌、喝彩声不断,青年们兴高采烈地高呼:“书记讲真话,讲到我们心坎上了”。第二,人需要信任,而信任又来源于理解和尊重。刘吉在《问答》中,不是像某些人把青年视为“不可救药的一代”、“垮了的一代”,而是对青年持信任的态度,看青年的长处,同他们交朋友,有了错误采取疏导的方针,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感情,所以才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刻意求新,适应新形势、新对象,有新鲜感,使群众喜闻乐见。刘吉在《问答》中,言简意赅,答得巧妙,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并把知识寓于思想之中,使青年们听了感到新鲜、丰富,并为刘吉同志广闻博采、惊人的学识所折服。第四,刘吉同志的回答,思想深刻,高度概括,答得精炼,无懈可击,实在是多年不见的新颖活泼的好通讯。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篇通讯不仅内容新颖,堪称上乘之作,而且它与内容相适应,不拘一格创新体。人物通讯以主人翁答来访者的形式出现,通过记述主人翁的答问,笔者不加半句评论,便活生生地把主人翁的意思、品格、风貌和盘托给了读者,一个优秀的政治工作者的形象随之昂然立起。这确实是作者高人一着之处。
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赵长安
1995.
004.
《问答》断想
一篇《问答》,读而不厌
一段时间内,与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工作变成了面目可憎的说教,令人惧怕的斗争,望而生畏的查整。我担任武汉市国棉四厂党委副书记时,曾做过一次民意调查。问:你最讨厌的事是什么?答:一是党风不正;二是枯燥无味的政治学习。最讨厌党风不正,尚可理解,把政治学习搞得枯燥无味,则发人深思。思想政治工作到此地步,可悲可叹!
然而,案前这篇《问答》一扫过去的某此政工干部的冷峻面孔:生动、活泼、风趣、亲切、真实;没有官僚气、学究气,却不失党的原则性和思想的尖锐性;富于哲理,启迪思想,是篇思想工作谈艺录,既受教育,又是艺术享受,读而不厌。
真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
“四害”横行时,把什么都搞假了,说假话,做假事,千假万假,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假:明明形势不好,却要人人都说“一年更比一年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明明事情办坏了,却要编出一套道理:“收不了粮食收稻草”,“收不了稻草收思想”。
“四害”虽除,“假”未全消。难怪给刘吉提问的同志要“约法三章”:“希望书记讲心里话”。
我在四厂给职工作报告,常言人之所忌言,常讲人之所忌讲。如披露某些不正之风,在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又讲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弊端与改进办法。每到此时,常常满堂喝彩,一片掌声。“书记讲真话了,讲到我们心坎上了!”大家兴高采烈。这是一种起码和崇高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诚挚的批评。
平等相待能增强思想教育的共鸣度
共鸣是指思想教育的内容引起职工情感上的相通、一致,使近似的感受和体验产生记忆、联想、激动和兴奋,而进入一种特定的易于接受某种信息的心境。
引起共鸣的因素很多,教育的内容、角度、方式以及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社会经历、个人境遇、性格特点都有可能成为共鸣的条件,影响共鸣的强弱。而其中把教育者和被教者置于平等地位是加强共鸣度的重要因素。刘吉与访问的同学处在平等地位,才有如此活跃的气氛。“问:你有什么感叹吗?答:叹唉是弱者的习气,行动是强者的性格。(鼓掌)”“问:你家里没有人拉你后腿?答:我爱人也是共产党员。我们都认为听从党的安排是我们的光荣。(鼓掌)”
平等相待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减少心理隔阂,缩短情感距离。我在四厂进行思想教育时,经常与职工谈自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变化过程,讲自己家乡及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职工们说:“书记与我们谈心,我们爱听!”从而产生和加强了情感共鸣,加深了接受教育的程度。这就是平等相待能增强思想教育的共鸣度。
信任沟通青年的心灵
人需要信任,而信任来源于理解和尊重。
对当代青年要理解和尊重,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问答》中有这样的对话:“问:你对自己的希望?答:努力成为青年们信得过的朋友!(热烈鼓掌)”“问:你最关心别人什么?答:长处。(鼓掌)”“问:你知道我们青年人最关心的是什么?答:振兴中华。(鼓掌)”
理解和尊重是多么重要。
四厂有位后进青工受了表扬,而他认为这是领导说假话,做做样子的,但心里却又想试探领导一下,于是又假积极了几回,领导又表扬几次。而后他又有意犯了一次错误。领导找他谈话说:“你在考验我,试探我,这说明你还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顿时,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信任、理解和尊重会帮助你与青年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思想教育需要关怀和温暖
关心人,给人以温暖是最有效的思想工作方法。关心人离不开生活,任何教育立于生活的土壤中才是流淌的泉水。
离开了关心生活的说教,是不开花的枯木,是没有芳香的纸花。
生活中蕴含着人的情感,当你为职工解决了一个具体困难时,就会温暖一颗可能冷却的心;当你对职工的生活方式表示理解和尊重时,就会拨动一根心弦。
情趣和幽默使思想教育插上彩色的翘膀
富于幽默感的就富于生活的情趣。幽默是智慧的化身,是热爱生活和乐观的表现。
以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大多过于严肃,使人感到难以接近,难以接受。可是刘吉同志却不同,“问:扬州大明寺一进门有尊大肚佛,两侧有副对联。上联是‘大腹能忍忍尽人间难忍之事’,下联是‘慈颜常笑笑尽天下可笑之人’,你能做到吗?答:我如果能做到,我就成佛了。(笑,鼓掌)”
发问者中挑剔者有之,刁难者有之,然而寓教育于诙谐之中,则化挑剔为友善,变刁难为平易。
我常参加职工文艺汇演或共青团团日活动,即席赋诗朗诵,虽然不成声调,却受欢迎。我给青年讲自己写短篇小说的体会,来听的人比听政治报告的人还多。
富于生活情趣,富于幽默感,富于文学艺术色彩,这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殊要求。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美和艺术是通向青年心灵的最近通道。
武汉市总工会宣传部部长段国三
005.
信念、知识、追求
读《问答》,启发大,我感到作为企业党委书记,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知识和执著的追求。
“问:你的信念是什么?
“答:共产主义。”
《问答》开宗名义,道出了刘吉同志在问答中所以能够纵横驰骋、富有哲理、引人遐想的真谛。因为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是客观真理。真理在握,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必胜的信心,就会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敢于讲真话,这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的表现,又是对群众进行生动的共产主义信念教育。1983年5月,组织上派我到全局一个问题较多的分局去工作。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被扭曲了的思想政治工作形象,我们新班子决定在第一次同群众见面会上,一不讲空话,二不说大话,而是要讲真实话,说心里话。因此,我代表党委联系分局实际,讲了群众最关心、最有意见的三个问题:一是生活上欠账太多;二是不正之风严重;三是派性干扰突出。接着,我们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去逐项落实。通过这件事,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一个人是否有坚定的信念,不在于调门定得高不高,口号喊得响不响,而主要表现在行动上。用行动表现出来的信念最能感染人、说服人,而口头上挂着的信念使人腻烦。
有了坚强的信念就会对群众寄予无限的信任。人民群众是共产主义实践的主体,也是我们政治工作的对象。对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是影响和引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的思想基础。1983年10月,郑州铁路局和西安铁路局合并后,我担任了党委书记工作。我们发现广大职工中蕴藏着迫切要求改变我局“地处中原,落后四方”现状的积极性。他们真诚地给新领导班子提出三条希望:一是希望全局下上安定团结;二是希望运输生产有较大发展;三是希望职工生活有相应改善。我们把群众的“三条希望”作为打开新局面的出发点,提出了1984年的奋斗目标,着眼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因素。由于我们干的和群众想的合了拍,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干劲,到年低,全部实现了局党委提出的四项奋斗目标。1984年1月8日,实现了合局后的第一个“安全百日”。
丰富的知识,是我们搞好新时期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刘吉同志的《问答》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感染力?关键在于他能用生动的语言、精辟的格言、贴切的比喻去启迪人的心灵,而不是板着面孔,用空道理去硬灌。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丰富的知识,只能望洋兴叹。
正如刘吉同志讲的,当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知识、有抱负、善于思索的青年一代,因此,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也应该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人们对“灌、批、查”那一套越来越不感兴趣,而一些政工干部又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政工干部具有的知识同工作对象的要求存在着“逆差”,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低、年龄大、知识面窄。据我局201个基层单位的调查,党委书记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大约占20%,加上高中文化程度也只占35%左右。
人们不是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那么丰富的知识恰恰是启迪人们灵魂的钥匙。有一次,我到基层去调查研究,发现有位党支部书记在动员职工保安全时,只是反复讲了两句话:你要砸了我的锅(指出了事故),我就敲烂你的碗(指扣发奖金和工资)。这哪里是在做思想政治工作?
以前我当团干部时,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除了上级指定学习的政治书籍外,其他方面的书看得很少。所以,对青年职工做思想工作时,总是干巴巴的一个腔调。实践逐步使我认识到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就必须在博览群书上下功夫。最近一个时期,我挤晚上的时间看了一些书,尽管是初步的,却感到思想开阔了,视野扩大了,语言丰富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多了。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知识贫乏的状况,除调整政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外,惟一的办法就是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愿以此自勉。
执著的追求,是开创思想工作新局面的动力。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谁一提抱负和追求,就会扣上“骄傲自满”、“个人主义”、“有野心”的帽子。好像共产党员应该是一个没有思维的机器人。其实,追求之心,人人皆有之,问题是看你追求什么。整天为个人的私利而“追求”、奔波,这当然要反对,但为了党的事业,在工作上追求第一,这有什么不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一个时期,如果那里的“山河依旧,面貌未变”,就太没有意思了。所以,我认为,没有抱负和追求的共产党员,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没有抱负和追求的党委书记,不是一个称职的书记。
信念、知识、追求,是一个企业党委书记应具备的素质,这就是我从刘吉同志的《问答》中得到的启示。
中共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李大强
006.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真、实、新”
刘吉同志就思想政治工作答青年问是一分很好的答卷。它实际上给广大读者上了一堂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催人奋进的思想政治课。
读了刘吉同志答青年问,很有启发。我体会到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对象的情况下,必须努力做到“真、实、新”。
所谓“真”,就是一要讲真话,二要交真心。讲真话不等于放弃党性原则,而是把应该让群众知道的,毫无保留地传达到群众中去。那种只报喜,不报忧,讲一半、留一半的做法是愚蠢的。交真心,就是要对受教育者真心实意,做他们的“知心人”,以诚相见,肝胆相照。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要正确对待青年人的需要,对于能够满足的要尽力帮助解决,一时解决不了但又是合理的,要创造条件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做说服解释工作,切忌说大话、放空炮,或者表里不一。因为这样只会引起青年的反感,更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所谓“实”,就是一要实事求是,二要讲求实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特别是青年,影响他们思想的渠道和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因此,要实事求是地、有的放矢地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做到节骨眼上。同时,对一时不能奏效的对象,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操之过急,要善于掌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在关键时刻促其转化。讲求实效,通常是指经济工作,实际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讲求实效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形式、内容和方法,最终都要以实际效果来检验。当前,一切工作都在高速度向前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人们生活在这个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受瞬息万变的信息影响,思想比较敏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讲效率,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贻误时机。要达到高效率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广闻博采,不仅要掌握本职工作方面的有关知识,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应用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吉同志的答青年问就非常注重实效,问得古怪,答得巧妙,言简意赅,令人折服。
所谓“新”,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内容、方法要新,要适应新形势、新对象,有新鲜感,使群众喜闻乐见。我个人体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应该注重多样性、时代性、娱乐性。多样性就是要力求丰富多彩,凡是想得出来而又做得到的,都要勇于尝试。时代性就是要反映出时代的气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手段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娱乐性就是要尽力做到活动的形式有吸引力、感染力,使受教育者在娱乐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熏陶。在内容上要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使受教育者感到有理、有形、有情、有趣,收到实效。在方法上要讲究策略,掌握分寸,切忌伤害青年的自尊心,要坚持疏导方针。总之,要刻意求新,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成效。
中共武汉市第二印染厂党委书记邵允洽
007.
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疏导
读了《工人日报》刊登的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党委书记刘吉与青年的问答,深有同感。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探索如何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如何根据当代职工的特点,把政治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切实做一个称职的党委书记,这是刘吉同志和青年们向我们企业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这里我只谈一下思想工作“堵”与“疏”的问题。
刘吉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疏导,对此我亦有同感。必要的灌输当然要有,但更重要的还要靠疏导。当前职工的文化程度、理论水平较之50年代的职工要高,如果沿用过去的教育方法,我讲你听,摆出一副教育人、训斥人的面孔,空洞的大道理越讲越多,受教育者也就越来越反感。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思想教育中一改过去的传统做法,采取召开讨论会、座谈会、演讲会的方法,平等相待,互相熏陶。最近,我们学习朝阳重型机器厂经验,利用厂报加强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和各种专题教育。过去我们只是写了宣讲稿,支部书记照本宣科,结果是讲的人喊哑了嗓子,听的人不是开小会,就是闭目养神。现在我们把教育内容刊登在报纸上,职工可以在工作休息、茶余饭后阅读。
过去不管对工人、干部,只要不服从组织调动,我们就采取强硬措施,而效果都不大好。不是被调人不去,就是硬“逼”着去了也不安心工作。现在我们摸索着用疏导的方法去做工作,效果大不一样。去年7月,在调动一个老支部书记的工作问题上顶了牛,有些同志主张强行下调令,他不去就给处分。但我觉得还是把工作做细些为好。于是我们几位领导同志分头找那个老同志谈心,既分析了他去新工作单位的重要性,又希望他能保持晚节,发挥余热。那个同志终于接受组织调动,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刘吉同志与青年们的问答,使我们政工干部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方向,随着政治工作信息化、社会化、正规化、科学化、与经济工作的一体化,以及政治工作者的知识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春天。
中共北京市印刷机械总厂党委书记冯立新
008.
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改革的形势
《工人日报》刊载无锡协新毛纺织染厂党委书记刘吉同志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答见解深刻,读后很受启发,我谈两点体会和认识。
一、企业经济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不需要
这两年,企业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现代化管理不断加强,各种责任制逐步落实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位置变了,重要性减小了。政工队伍中一些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重要性产生了怀疑。因此,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政工部门班子不好配,政工人员精神不振奋的状况。
我们搞经济改革,目的是要克服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制度中的缺陷和弊端。这样一来,它必然要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这种思想认识问题,也必然是复杂的、大量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统一、去疏导,改革怎么能够深人下去呢?
这正如刘吉同志所讲的那样,在中国,现代化管理本身就包括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改革也就难以进行。我们厂的各项改革成果都是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抓理论学习人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我们的结论是,企业经济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更要加强的问题。
二、企业党委书记应该具有的素质
刘吉同志的讲话,把企业党委书记的素质问题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并做了比较全面深刻的概述。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也感到作为现代企业的党委书记,在企业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委书记的思想水平要高,知识面要广,管理能力要强。特别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甘心当好“二传手”,当厂长的助手。2.刻苦学习,成为政治工作的行家。3.当“伯乐”,把育贤、荐贤、任贤、让贤作为自己的职责。4.不图名利,真正做到吃苦在前,担责任在前,享荣誉在后。5.关心干部职工的政治进步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6.要正确发挥好职代会、生活会和党委会的作用,支持、监督厂长行使职权,修正错误。
我提出上述几点,目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要为书记正位。这是适应当前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
党委书记过去是企业的第一把手,现在由指挥的位子转变到服务的位子上,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企业领导班子里就不会太平,工厂就不会办好。
第二,要为思想政治工作正轨。书记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主要是指要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为“四化”服务的行家。
受多年“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影响,我们的政治工作者养成了一种主宰别人命运、居高临下的习惯,似乎只有搞运动,挑剔别人的毛病,纠正别人的错误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现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服务于“四化”建设这个轨道上来,把政治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调动人的积级性这个轨道上来,党委书记就必须要有一个再学习过程,使自己真正成为政治思想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三,要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正像。我提出党委书记要关心干部职工政治上的进步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目的是要改变“文革”以来党的工作者给人留下的望而生畏的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人如果不能“以诚相见,平等相待”,就不能成为干部职工的知心朋友,那么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党委书记要能做到这几点,对厂长的工作,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促成企业领导班子形成“金刚钻”结构的重要因素。
中共北京电冰箱厂党委书记陈文杞
009.
塑造青年就是塑造未来
了解青年,研究青年,这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问答》续篇中,刘吉说:“塑造青年就是塑造未来。”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未来终将是青年人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规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改革,服务于未来,就必须将重点转到青年身上。
遵义张新元
010.
讲道理关心人
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完成三个方面的“程序”——一是讲清道理,二是关心人,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不是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头脑中固有的,而是由种种复杂的原因引起的。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点场合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去生搬硬套。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要和工作对象交心,要相信和尊重对方,要关心对方,才能使对方动心。思想政治工作做准了,做细了,能起到金钱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奖罚是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上海周有豪
011.
了解人、尊重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我曾经问过几个青年工人,最喜欢什么?他们说:“最喜欢刘吉当党委书记。”这说明他们是欢迎理解、信任他们的人当领导的。因为做思想工作,不仅是双方思想的交流,而且是双方感情的交流。
了解人,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本前提;尊重人,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关键环节。了解人、尊重人,归根结底是关心人。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关心人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南京无线电厂张祖忠
012.
峰高谷深是真理
我对刘吉同志提出的“峰高谷深”的人才观拍案叫绝。要求某个人只能有长处,不得有短处,如同只能有“峰”,不得有“谷”。实质上是要人们都“平平”,不得有“拔尖”者,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无“谷”无“峰”,何以突兀?关键是怎样对待人才在工作中的失误问题。要干,要创造,就难免失误。“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没有鹰飞得高”。不干的人永不会失误,但他们在我们的事业中永远一文不值。
北京毛纺织厂孔繁植
013.
大海一样的胸怀
刘吉欣赏有志气的人、有创见的人、一身正气的人、朝气蓬勃的人、永不满足的人、知错能改的人。他不喜欢混日子的人、厌恶官僚主义者、藐视言行不一的人、鄙视阿谀奉承、拔弄是非的人、憎恨整人的人。他认为那都是没有真理、没有本领的表现。对群众、对青年,他主张真诚坦率。他时刻把人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用爱来取得爱,用信任来取得信任,用疏导的方法去启迪人们进取。他有一颗清泉般的心灵,大海一样的胸怀。
南京钢铁厂汤为诚
014.
刘吉是伯乐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重要的是识才,选才,用才。只有用人得当,才能挖掘企业的潜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社会上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他们的眼睛像一面哈哈镜,看什么都变形。这些人的心理是:我虽不才,君也不行;苛求挑剔,嫉贤妒能;吹毛求疵,曲解臆断;以偏盖全,冷嘲热讽。他们所考虑的不是祖国的希望、企业的前途,而是自己的乌纱帽,担心的是青年人会取代自己。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80年代的企业已经迈开了新的一步,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改革者,也涌现出了一些像刘吉同志这样的伯乐。
甘肃省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化工厂张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