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理论创新探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运动竞赛是对教练员科学训练效果的客观展示与检验。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展示训练效果和影响竞赛成绩的直接因素,又是教练员多年训练与培养的结果,是长期的系统的专门的体育——教育的结果。只有将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纳入运动员多年和全年训练计划的始终,才能为运动员成功地参加比赛提供保证,为在重大比赛中获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主观条件。

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表现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它取决于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因素,即它由训练水平、竞技状态、机能动员能力、比赛中的自我控制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技术、战术的正确选择和运用能力等因素构成。表现专项成绩的能力,主要指运动员能成功地参加各类专项比赛的技能。

运动实践证明,在平时训练中所获得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达到的专项成绩,在比赛中,尤其是在重大比赛中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这一现象人们称为“克拉克”现象。我国体育科研人员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正常和超水平发挥的比例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和原苏联等国的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正常发挥水平国外优秀运动员达到60%左右,而我国优秀运动员仅为25%左右。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主要因素

运动员的比赛能力除与训练因素和物质条件有关外,还涉及运动员对待比赛的态度、责任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体育——教育过程(运动员培养系统)。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受运动员培养系统中各因素和条件的影响。

(一)个人的竞技天赋与训练水平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竞技天赋。运动员的先天因素是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但相对比较稳定,因为它的基础是自然(遗传)因素。但训练水平则是高度可变的。从理论上讲,在科学安排运动训练的作用下它可以不受限制地增长。这就是说,影响运动员比赛能力最根本的因素是训练水平,也可以说,它取决于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取决于运动员培养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形成、提高和不断完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不仅要努力提高训练量和强度,而且必须全方位的完善自我。运动实践证明,现代奥林匹克历史上运动成绩惊人的飞跃,都是在前所未有的增长训练量和强度的条件下出现的。否则,即使十分有天赋的运动员,如果不努力提高训练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训练水平,那么,在今天也是无竞争力的。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提高。因为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运动负荷的大小和运动技术的高低。它与运动员的知识、道德、意志、心理、责任感等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说,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体育——教育过程,与运动员培养系统的各因素密切相关。

(二)运动训练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组合训练内容与手段,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高质量地改善运动员培养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发挥功能的条件(组织机构、科技服务、物质保障和其他保障),提高运动员培养系统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这些都是提高训练水平的保证,是运动员比赛能力提高的条件与基础。

(三)田径运动的社会发展规模与条件

竞技运动作为社会现象,在自身发展中取决于社会经济因素及其有关因素。田径运动的社会发展规模和条件,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投入及其组织管理法规。田径运动开展的社会性、比赛的规模和层次,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等,在客观上影响着我国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与比赛能力的提高。按年龄系统地参加各类比赛,多参加重大比赛,尤其是多参加世界大赛,直接获取参加重大比赛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是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与田径运动的社会发展规模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分不开的。

(四)运动员培养系统

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多年系统训练的结果,是运动员培养系统综合效应的反映。运动员培养系统,也可称之谓运动员的体育——教育系统,它是训练过程中保障运动员训练水平稳定提高的所有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有序总和,它是各类训练手段和方法优化组合、合理利用与正确实施的过程。它主要由运动训练系统、运动竞赛系统和运动员培养相关辅助因素系统构成。

1. 训练系统

这是运动员培养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科学系统地组合、安排各类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提高训练程度的最重要部分。主要表现为使练习者通过练习产生适应状态或破坏适应状态,最终达到提高训练水平的目的。如果从广义上看待运动训练培养系统的话,它是对运动员进行竞技专项化教学和培养的多级过程。运动训练的效果与其说具体反映在运动员对完成各种练习的适应与不适应中,不如说表现在丰富和完善运动员的技能储备,表现在递增持续地发展他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中。所以说,该系统是比赛能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产生系统。

2. 运动竞赛系统

我国的田径运动竞赛是由国家田径主管部门和各自治区、省、市、地区的竞赛管理部门,根据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的需要,以年度竞赛日程计划的形式确定和进行的。田径运动竞赛系统是由一系列不同等级、不同具体使命的国内外比赛构成。

3. 运动员培养的相关辅助因素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含对大负荷训练后的恢复过程产生有利的影响,并能显著有效地提高田径运动员专项竞技运动能力的各类手段和方法。

这些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调节性使用自然环境(海拔与地形、气候与温度、阳光、空气与水),专门的运动营养与药物补充(不包括兴奋剂和其它非人道的药物),各种专门的物理理疗和心理调节,以及根据训练与比赛的要求对生活和管理制度的及时修正。

从整体上看,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综合性的多变状态。它是在运动员培养系统所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整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对影响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因素分析,对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理论与方法,都应从运动员成长与培养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培养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基本方法

(一)发展训练水平、培养比赛能力

高度发展的训练水平,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形成和塑造的前提。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比赛的信心、心理活动、机能发挥和应变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尤其是专项储备能力,是运动员比赛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训练水平和专项能力的发展程度,为比赛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努力发展训练水平,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多年训练的计划性与培养比赛能力的阶段性

合理的训练计划是运动员竞技状态控制和形成的根本保证。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与竞技状态的控制和形成有密切联系。

在实际训练中,运动员的成长和培养是由不同的教练员负责的,这就给运动员培养的整体设计带来许多客观困难。因此田径运动员的多年培养应在参照国家体委统一制定的《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基础上,按年龄阶段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训练目标。这就是说,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应与各训练时期和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水平相吻合,不应脱离训练水平提出过高的要求而采取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训练水平的发展、竞技状态的形成及比赛能力的完善应围绕不同训练阶段的重大比赛实施。

马俊仁教练出色地解决了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性与比赛能力培养的阶段性问题。马俊仁所训练的队员的高度训练水平和超人的比赛能力,是多年有计划有目标进行严格科学训练的结果。他最终所达到的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训练,是按照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逐步实现的。他一开始采取的是“少吃多餐”的方法,即每次训练的时间短、跑量少,但次数多,然后按照既定的训练目标逐步增大跑量,提高强度,减少训练次数。马俊仁在训练的初级阶段,一天训练四次课,以后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改善,逐步地改为一天三次、两次课。这种从“少吃多餐”到“多吃少餐”的转变,就是训练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过程,既实现了训练负荷数量的高目标,又保证了训练负荷强度的高起点;既符合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又符合人体运动机能逐步改善和提高的生理规律。

(三)根据专项比赛需要培养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比赛能力与运动员在不利条件和艰苦条件下进行专项比赛的心理状态与意志品质有极大的关系。日常训练中应培养运动员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稳定发挥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成功地进行比赛的能力。

首先,运动员要适应在各种气候和地理条件下进行比赛。例如要适应不同温度、湿度、海拔、风向、风力和复杂的外场比赛场地(竞走、马拉松),甚至适应在雨中比赛等。

另外,要适应和熟悉紧张喧闹的比赛环境,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参加比赛。

训练要考虑比赛的实际情况,训练难度要尽量接近或高于比赛难度,这样才能确保在比赛中发挥训练水平。训练要从比赛实际出发,把比赛能力的提高溶于日常训练之中。

(四)培养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比赛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运动员要善于根据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独立果断、迅速准确地采用相应的对策,遇到一些想不到的意外事情发生,能在心理上不受影响,保证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水平。

例如,在竞走、中长跑的激烈比赛中,尤其是同一单位有几人参加的情况下,对手为了夺取胜利,往往采用干扰、拼抢、包围、阻挡等战术影响和限制你的正常比赛,对此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和相应对策,遇到问题时才能不急不躁。

激烈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应在训练中专门培养,它是影响比赛能力、影响比赛中训练水平正常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通过比赛培养比赛能力

比赛能力最终只有通过比赛去获得和提高。平时模拟比赛同比赛特别是重大比赛相比,对运动员的心理负荷和运动技术的发挥有很大的区别。运动员只有在平时严格训练的基础上,多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认真总结比赛经验和教训,才能确保比赛能力的不断提高。比赛是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最重要、最专门的训练、评定与检查手段。

有计划地参加比赛,有助于提高专项强度、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比赛经验,这是平时训练很难得到的。有的运动员在重要比赛前2~3个月间就闭门训练不参加任何比赛,以“保持能量”,企图在正式比赛中一举定乾坤。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那种把训练视为“积累”,把比赛当做“消耗”的观点是欠妥的。应该认识到,比赛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手段,比赛是训练的强化与飞跃手段。不能把训练与比赛对立起来。所以说,选择比赛、制定比赛计划和比赛任务是教练员教练艺术的体现。

现代运动训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不断增加比赛活动。高级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活动已经全年化。现在,国际上冬季田径比赛已成惯例,高水平运动员全年要参加几十场比赛。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比赛是刺激机体使之产生训练适应的重要因素。比赛在调动运动员机能能力上起的作用比任何训练手段起的作用都大得多。只有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才能表现出超出机能能力的极限水平,这是在平时训练课中不可能做到的。

年度比赛计划的制定必须围绕年度重大比赛,其他比赛都是重大比赛的准备。安排年度比赛计划的主要依据就是按照比赛的重要程度及其在训练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把各种比赛明确地区分开来。从训练的目的和要求看,田径比赛可以大体分为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最高水平(主要)的比赛。比赛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机能潜力调动的程度。对运动员机能潜力作用最深刻的比赛是重大比赛。通常情况下,训练性比赛一般为每1~2周举行一次,成绩一般比最高成绩低4~7%;而检查性比赛则低2.5~3%。

在制定比赛计划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比赛的分布要相对均衡,要与不同阶段的训练计划相对应。这对年训练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2)在准备期后一半和比赛期初期,比赛要集中一些。也就是说,在专项训练程度最大的时期要比较集中。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的机体往往对通常采用的训练手段不产生很大的反应,而比赛这时则是促进训练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有效手段。

(3)运动员只有在有能力达到各训练指标所规定的目标时,才能参加比赛。

(4)正确的比赛计划安排要保证重大比赛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每年的重大比赛是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上建立功业的唯一机会,其他比赛都应为重大比赛服务,应是保证运动员达到最高水平的阶梯。

(5)比赛持续时间短的项目,例如短跑、跳跃,对身体和心理的要求相对较小,恢复得快,因此比赛次数较多,优秀运动员每年出场40~50次;反之,以耐力为主的项目,如中长跑等比赛次数应少一些,每年可安排15~25次。

(六)通过思想教育培养比赛能力

比赛能力与运动员比赛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待比赛的态度,以及比赛过程中战胜自我的自觉性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的培养与形成,又取决于多年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赛能力的培养不单纯是一个训练水平问题,它与运动员的思想品德、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严格的生活制度有极大的关系。训练和比赛的动机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提高比赛水平的内部动力。动机的正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行为。因此,比赛能力的培养既是一个长期运动训练的过程,又是一个人的塑造与教育的过程。

三、赛前训练与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其时间长短、目标设置、训练结构与具体安排受多年与全年训练的制约。

(一)比赛期与赛前训练阶段

1. 比赛期

比赛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比赛准备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比赛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模拟比赛和各种非正式的比赛(表演赛、测验赛等)对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准备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使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成绩得到保证和最大提高。在此阶段,不能因参加比赛而影响训练计划的实施。

比赛期的持续时间通常为4~6个月。比赛期的任务是完善影响成绩的各训练要素(训练水平的构成因素),保持和继续提高专项训练水平,并力求在比赛中尽可能充分地体现出这种水平。比赛期中,专项训练过程的组织要根据主要比赛日程来安排。原苏联教练员奥卓林曾提出比赛期的任务主要是:①按照专项运动的需要,继续提高运动能力和心理品质;②完善并巩固专项技术;③设计并完善比赛战术,获得比赛经验;④保持全面身体训练水平;⑤提高运动员的田径理论知识水平。

比赛期运动员的身体准备程度必须保持在年周期训练中准备期结束时所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其它训练要素的完善及水平的发挥。比赛期身体准备的总训练量中,90%的练习要在专项运动中能发挥直接作用,10%的练习作为积极性休息。

众所周知,比赛期训练总的特点是提高训练强度、降低训练量。但速度力量性项目与耐力性项目在比赛期的安排上有明显的不同。对于以速度和爆发力为主并决定运动成绩的项目(短跑、跳跃、投掷),应提高训练强度而逐步降低训练量;但对耐力素质为主的项目(长距离跑),训练量应基本上保持不变,或略低于准备期,这时应根据比赛的次数和比赛的水平(对手的水平)相应降低训练强度。

如果比赛期运动员的成绩停滞不前,则往往与准备期的后半阶段——专项准备阶段有关,即由于强度增加而使得训练量下降过多。训练过程中确定每个运动员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正确比例,是一件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来确定。

2. 赛前训练阶段

赛前训练阶段是比赛期达到竞技状态最佳化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有直接关系。关于赛前训练的阶段,广义地讲可达数月之久,这其中又可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分别确定训练的重点任务。每个小阶段的内容与负荷节奏,以及各小阶段之间的节奏,对比赛时的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均有影响。随着赛期的临近,模拟训练和心理训练的比重逐渐加大。大赛前的模拟训练,不仅包括比赛条件与比赛过程的模拟,而且包括对大赛前最后一个小周期训练安排的模拟,以确保大赛前训练成功。

通常,赛前训练阶段一般指比赛前6~8周的训练。赛前训练阶段的时间长短和训练安排与年周期训练的特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状态、恢复措施和比赛能力等因素有关。

赛前训练是年训练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前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延续,是在竞技状态初步形成下的高级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是决定运动成绩诸因素的优化与协调阶段,犹如发动机的组装和调试阶段。所以说,赛前训练阶段的任务不在于继续提高机能能力和训练水平,而是把已经获得和具备的运动技能,通过赛前训练表现出来,促使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完善比赛能力,并使影响专项成绩的各训练因素趋于平衡,形成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赛期创造最高专项成绩。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都应当高度符合专项需要,而且也应是运动员熟悉并掌握的。这就是说,赛前训练阶段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与前段的训练有连续性。

(二)赛前训练安排的方案

目前,国内外关于赛前训练多采用阶段划分的方法,一般把赛前训练分为准备阶段和调整——临赛阶段。赛前训练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1. 直接参加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方案

这种赛前训练方案的时间共为6周,每3周为一个训练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门准备与调整阶段,第二阶段为调整——临赛准备阶段。(图1-1、2)

图1-1 直接准备赛季重大比赛的计划方案(全国冠军赛)

图1-2 赛季大比赛直接准备阶段的结构(全国冠军赛)

第一阶段总的负荷量是全年最高负荷量的60~50%,训练内容和手段具有显著的专项特点。负荷量逐周减少,而强度逐渐提高,使机体渐渐达到良好竞技状态。此阶段每天训练3~4小时左右。

第二阶段主要是调整和恢复,促进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和完善比赛准备。此阶段的负荷量为全年最高负荷量的40~30%,但强度在赛前两周达到最高值。此阶段每天训练时间为1~2小时,特别注重运动员的全面恢复,广泛采用各种恢复手段,尤其要消除神经疲劳,做好心理调整,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比赛能力。

2. 选拔参加比赛的赛前训练方法

许多国家在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前的6~8周,通过全国锦标赛或选拔赛确定参赛运动员,组成国家代表队。因此就形成了一种在两大赛之间过渡型的赛前安排方法。

这种赛前训练时间为6~8周,从选拔赛至重大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4周为准备阶段,旨在发展获得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能力,此阶段负荷量较大;第二阶段为调整——临赛阶段,旨在保证运动员为顺利参加比赛而进行的机体恢复、调整和适应过程,促使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比赛能力的提高。

这种训练安排,在选拔赛结束后,首先用4~5天进行积极性休息,使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上进行有效的恢复,然后为3~4周的赛前准备训练阶段。通常把准备阶段又分为时间相等的第一准备阶段和第二准备阶段。第一准备阶段具有全面身体训练的性质,与年训练周期中的第一准备期内容相似,训练量大,每天训练时间可达5~6小时;第二准备阶段的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却有很强的专项性特点,与第二准备期的训练相似,每天训练时间下降为3个小时左右,负荷量明显下降,达全年负荷量最高阶段的60~50%,但强度有所提高。整个准备阶段的训练负荷较大,主要是使运动员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起适应性的机能提高,为机体充分地恢复做好准备。为此可以到中等海拔的条件下进行训练。赛前准备阶段之后,为调整——临赛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承受前一阶段大负荷训练之后进行充分的恢复,为比赛做好心理、机能、比赛条件和比赛应变对策等方面的准备。同时要求按照比赛时间调整人体的生物节律,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状态参加比赛。此阶段的训练量急剧减小,每天训练1~2小时,1~2次课,约为全年最高负荷量阶段的30~40%,但强度达到最高值。此时训练要特别注意因人而异,使运动员精神焕发和充满信心地投入比赛。

另外,此阶段要充分运用各种恢复性机能强化手段(营养的、药物的、心理的、生理的),加速恢复过程的进行。同时,要特别注重消除技术上、战术上和心理训练上的小欠缺,目的在于完善和提高比赛能力,而不在于提高训练水平。

3. 赛前3周最高负荷的赛前训练方案

赛前3周最高负荷的赛前训练方案,是指在比赛前21天各项训练指标的量和强度都要达到最高水平。然后在赛前3周内根据运动员的机能反应情况,合理地逐步下降,在量和强度下降的过程中调整构成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的各种因素,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时发挥最高训练水平。

这种训练方案,首先要使专项身体素质保证在较高水平,保证运动员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参加比赛。身体训练的强度一般控制在60~70%,训练量为最大量的40~50%。第二,专项训练强度一般不超过90%。强度越高,神经兴奋越高,则神经能量消耗越大,兴奋后的神经抑制越深,恢复过程越长。但是,强度太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不够,比赛时不易达到比赛需要的兴奋程度,不利于运动能力的快速动员和高度集中用力。第三,在比赛前10天做一次检查性专项能力测验,这是为了造成一定的疲劳,经过3~5天可使机体达到充分恢复,但更主要的是观察机体的恢复情况。一般最简单的观察方法是进行速度测验。因为,速度最能敏感地反映身体的疲劳状况,如果速度恢复到以前的最好成绩,则说明运动员训练状况良好,已完全恢复,这时不必过早地大幅度调整,而应保持一定的运动量直到比赛,主要做其他的赛前准备工作。如果测验尚未达到以往的最好成绩,则说明运动员尚未完全恢复,运动量应及时下降,同时要注意补充各种恢复措施,加快身体的恢复。所以,赛前第10天的检查测验十分重要,它决定赛前最后一个小周期的训练任务。

赛前3周最高负荷训练安排中的技术训练,重点是增强信心,完善完整技术节奏,提高专项比赛的动作速度,切忌最大强度的技术训练。赛前训练不应把每次训练课的时间拖得太长,一般为1~1.5小时。注意提高训练质量和激发比赛欲望。

4. 采用高原训练手段的赛前安排方案

近年来,高原训练进入了某些运动项目的赛前训练计划之中,并且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许多国家将高原训练列为赛前强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中长跑、竞走和游泳等周期性运动项目,已从高原训练中取得明显的效益。

下面介绍一种7周赛前训练中的高原训练安排:第1周在平原作调整;第2、3、4周到高原训练,训练量最大可为平原最大量的100~110%,练习强度达到规定要求;第5、6周回到平原,适当调整后即进行大强度训练;第7周恢复,作临赛调整,然后参加比赛。

制定高原训练计划要认真研讨,最好有生理——生化的监测指标,帮助教练员准确了解运动员的机能反应,否则,高原训练后不仅不能成为“下山虎”,反而会出现过度疲劳,影响比赛成绩。

制定高原训练计划主要应考虑:①上高原前的训练准备情况;②高原训练的时间跨度、训练节奏和内容安排;③回平原参加比赛的时间。

综上所述,赛前训练的安排理论与方法,是指一般的原则性方法。由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赛前训练的安排有很大的差异。在上面介绍的四种方案中,第一、二种方案多用于径赛项目的赛前训练;第三种方案多用于田赛项目的赛前训练。

(三)赛前训练安排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重大比赛前6~8周的训练安排

这一阶段除按照赛前训练的一般规律组织好训练外,还要针对重大比赛的特点,多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为大赛做好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上的准备,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2. 赛前训练的减量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不能超过两周。减量过早,会使兴奋性产生过早;急剧减量,会引起工作能力短期下降。不同项目应有不同要求。

(1)耐力性项目的减量特点:以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中,主要通过保持一定量、减小强度的方式来减轻训练量(图1-3)。减量的第一周先减小训练强度,训练课的次数每天最多两次,而且持续时间短,剩下的时间主要实施各种恢复手段。训练内容主要采用以有氧训练为主的中小强度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强度安排,既可把紧张减至最低程度,又可满足保持身体准备水平的需要。

图1-3 以耐力素质为主的运动项目中,减量阶段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变化

第25届奥运会我国女子中长跑和竞走取得了优异成绩,与赛前保持足够训练量有较大关系,而女子短跑组的失败与赛前训练保守,过早减量有很大关系。

减量阶段的第二周,即临赛前的重大比赛小周期,强度训练和力量训练安排完全取消,但运动员每天仍要安排训练。不过这种训练主要是为了减轻赛前心理压力,避免因等待比赛而出现焦虑情绪,让运动员有事情可做,平稳地进入比赛。

(2)速度力量项目的减量特点:这类项目赛前的减量特点如(图1-4)所示。

减量的第一周,训练量可以降至过去的50%左右,可以采用双高峰小周期,但两次较大强度训练课之间,应有充分的恢复时间。练习内容都带有很强的专项性质,应是动力性、时间短的快速用力练习,强度不应过大。

在减量的第二周,训练量继续下降,训练强度也逐步下降,但在此周的前半段,即临赛前3天,强度训练还可出现一次高峰,不过强度不能太高,这样有助于在比赛时形成超量恢复。训练可以采用三个半天训练后安排一个半天的休息,主要用于恢复和心理放松。

图1-4 以速度和爆发力为主的运动项目中,减量阶段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变化

3. 注意控制好赛前训练的专项强度

这是比赛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应将专项强度控制在“中——大”范围,训练中不刻意追求最高强度,强度的高低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自然表现。如果表现出来的强度过大,则控制数量,转换练习,适可而止。赛前训练强度最好采用“适当刺激——恢复——再适当刺激——恢复”这样比较柔和的方式。

4. 注意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

在重大比赛前的训练中,运动员常常因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激动而进入应激状态,练习中往往会出现好成绩,导致运动员在赛前过度兴奋,而在比赛时兴奋性达不到最高点。

5. 运动量的调整要因人而异,促进最佳比赛能力的形成

如果运动员训练一直很系统,情况比较良好,这时就要防止疲劳的积累。因为有时训练积累的疲劳经过调整才会出现。运动量下降过快,运动员的机体也不易适应,疲劳反而可能提早出现。这时训练要保持中等量,强度小一些,以利机体的恢复。如果运动员因伤病而训练不系统,则赛前训练中就要认真检查各项训练指标,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把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6. 因人而异,具体安排

不同心理特征的运动员,赛前一周的训练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注意赛前最后一次技术训练的控制,这与比赛有直接关系。重大比赛前的最后一次技术练习通常是在赛区进行,主要是熟悉场地和技术。各地的运动员在一起练习,兴奋型的运动员总爱表现自己,提高练习强度。相反,有些内向型的运动员却表现出缩手缩脚,技术练习不正常。教练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7. 利用综合指标做好机能评定

要准确掌握赛前训练阶段开始时运动员身体的机能状态,确保赛前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疲劳程度要有准确、客观的评定指标,除训练学方面的运动性检查指标外,还应逐步建立并掌握科学的系统的生理——生化评定指标。

四、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准备活动对比赛能力的影响

赛前准备活动不是训练水平的构成因素,但它与比赛中训练水平的发挥和比赛能力的表现都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准备活动是影响比赛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赛前准备的最后一环。

(一)比赛准备活动的一般方式

有关研究证明,赛前准备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中间休息20~30分钟的复合式准备活动效果最好。第一部分的准备活动比较从容,练习强度中等或接近最大;第二部分时间较短,准备活动的节奏相当高。

第一部分准备活动在正常条件下不超过35分钟,由全身性活动过渡到专项活动。专项活动要达到较高强度。例如在第25届奥运会上,黄志红赛前专项准备活动的强度,及格赛时为19.40米,决赛时为19.70米(及格赛成绩18.93米,决赛成绩20.47米)。

第一部分结束后,到达检录处等待点名和休息,此时注意穿好衣服保暖。进场后快节奏地进行第二部分准备活动。

赛前准备活动,应该根据运动员临赛时的身体、心理、环境等客观和主观条件,采取适合个人特点的方法。

(二)准备活动与最高机能能力发挥的及时性

比赛准备活动与训练准备活动有显著的不同。训练时,准备活动结束进入基本训练后,其专项强度是逐渐提高的,并不要求一开始就达到极限强度,一般要求在训练课的中间达到最大强度。但比赛时准备活动后。一进入工作,机体各系统就要发挥最高机能能力。因此,比赛的准备活动时间长,强度大,机体的各个系统都要适应即将开始的紧张激烈的最大强度的运动竞赛活动。有的运动员没有深刻认识到田径比赛准备活动对最高机能能力的需要和发挥的紧迫性与及时性,而是怕消耗体力,不愿进行较大强度的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在比赛中机体各系统就不能及时进入工作状态,启动和发挥最高机能能力,导致比赛中不能很好表现训练水平,不能达到应该达到的运动成绩。

当然,准备活动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并不是说准备活动时间长、强度大就一定好。比赛准备活动的强度、密度、运动量、内容和方法等都要因人而异,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运动习惯。

(三)比赛准备活动的专一性、自主性和客观性

比赛时运动员在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要专心认真、注意力集中,尽量不交谈,不看别人活动,尤其是不要看发奖和别人比赛,不要打听比赛消息,更不要和观众接触。注意力分散会影响运动激素的分泌与机能各系统进入临战状态的速度和效果,影响机能能力的动员和储备能量的动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不仅是身体机能的准备,而且也是临战心理的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调动和激发竞赛情绪,创造有利的赛前状态。

比赛前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内容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置身比赛环境中的运动员的自我感觉。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运动员本人做出决定。所以,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是赛前模拟训练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要运动员准确掌握不同条件下有效准备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正确的自我感觉。

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中,运动员完成身体练习的专注认真程度、准确的自我经验评定与客观检查指标结合起来,是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完成比赛准备活动任务的重要因素。

如何把运动员的自我经验评定和客观评定指标结合起来,确保准备活动的有效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任务。目前的研究证明,可用腿部工作肌群表面皮肤的温度和最高动作速率来反映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四)制定准备活动计划,做好临赛最后准备

严密细致的准备活动计划,是比赛前准备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此,赛前必须详细调查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条件,要充分估计控制准备活动的难度。陈跃玲、黄志红等优秀运动员能在第25届奥运会是取得惊人的成绩,与赛前周密的准备活动调查有重要关系。她们把准备活动看成比赛成败的第一关,赛前对准备活动和比赛的条件做了详细调查。

例如,第25届奥运会投掷项目是赛前65分钟检录。大会安排的准备活动场地距检录处较远。运动员从准备活动场地到检录处需乘面包车爬上陡峭的山坡,换乘大轿车才能到达检录地点。这种条件加大了掌握准备活动的难度,所以事先必须有严格的计划,对活动的时间、数量、强度、密度等都要认真考虑。

因此,赛前调查比赛场地、检录地点、准备活动场地的准确位置,以及环境,交通等客观条件,做到心中有数,并有相应的对策和准备,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专心顺利地投入比赛,为比赛成功扫除障碍。所以说,周密的准备活动计划是比赛成功的首要条件。

从检录处到比赛地点的短暂过程中,这时紧张不安和对胜利的欲望会达到高潮,是否产生了过度紧张,应通过客观感觉及时调整。下列感觉症状有助于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过度紧张之中:①脖子和肩膀发僵,不舒服;②手下意识的握紧;③手和脚发凉;④喉咙发干;⑤去厕所次数增多;⑥反胃;⑦自觉心跳明显加快;⑧对观众、对手和教练员很在意;⑨呼吸急促表浅。

如果有上述症状,要及时采用各种放松方法,例如腹式深呼吸、注意力集中或转移的各种方法,回忆自己成功比赛的运动技术表象。

五、赛前调查对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影响

(一)对比赛对手的调查

比赛前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比赛对手赛前的训练水平、技术特点、战术运用、性格特征等情况。要分析和清楚地知道比赛对手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比赛计划和针对性的赛前训练,扬长避短,清醒地参加比赛。

(二)对比赛条件的调查

赛前了解和熟悉比赛条件,有助于运动员发挥训练水平和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比赛条件主要指比赛的日期、地点、报名标准、场地(尤其是外场场地的情况和路线)、器材、气候、时差和海拔等方面的情况。

在外场比赛时,必须了解比赛路线及其特征,例如路面情况、上坡、下坡的位置和距离等,采取相应的训练措施,这是运动员获取胜利、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不可忽视的准备工作。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中,后程比赛中有一段路程坡度较大,距离较长,但由于我国运动员事先为此做了专门的适应性训练,有充分的体力和心理准备,因此出色地发挥了水平,摘取了金牌。

投掷运动员要了解并掌握大会比赛器械的特点,以便在赛前训练中对投掷技术细节做适应性调整。

另外,要熟悉并清楚重大国际比赛中的检录显示设备和田赛项目临场比赛的点名顺序和显示装置,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比赛前必须准确了解比赛所在地的气候、时差等地理环境特点,以做好相应的适应性准备。如果时差大,首先要注意人体生物节律的调整;如果气温偏高、湿度较大或海拔较高,那么在模拟训练中就要充分考虑,努力提高机体适应比赛环境的能力和对艰苦比赛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三)对比赛食宿条件的调查

竞赛期运动员的睡眠、饮食和营养摄入,对比赛能力有直接影响。比赛前应准确了解运动会期间的饮食供应情况,尽量想办法保持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运动专项营养。应了解住宿点与训练场地、比赛场地、准备活动场地和检录点的距离,以及如何乘车前往。这些赛前做到心中有数,以防发生意外,保证以愉快的心情参加比赛。

(四)对身体与训练水平调查

在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阶段开始前,必须准确地了解运动员身体的机能状况、训练水平和伤病程度等,要因人而异地安排赛前训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合理地安排量和强度的比例,调整影响专项运动成绩的各因素,完善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期间达到最佳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