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髀石
1 打髀石的概述
“髀石”又称“髀殖”,即经过加工的牲畜“髌骨”,是一种游戏工具,俗称“背式骨”、“拐”、“嘎什哈”等。四面凹凸不平,形状各异。
1.1 “髀石”起源
打髀石之风,渊源颇古。其源头是上古时代,古诗中便有《击壤歌》。后来,流行于契丹族、蒙古族中,也称为击壤、抛髀游戏。“髀殖”,亦名“髀石”,满语叫做“喀什哈”。打髀石原为契丹族的习俗。据《契丹国志》记载,宋真宗(997~1022年)时,宋辽修好,两国间常有使者往来,宋朝派使者晁迥前往贺辽主生辰,见到契丹人喜好打髀石。辽为金所灭后,契丹人与蒙古人、女真人、汉人逐渐融合,打髀石游戏便为蒙古人、女真(满)人所继承。它是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产相适应的。
打髀石最初是人们剔除鹿、羊、獐子的胫骨,将铜锡熔化后灌进骨窍,增加其重量和硬度,制成髀石,是一种用以击兔的猎具。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玩时,先将三枚髀石堆于地上,隔开一段距离后掷击。击中者将所堆的髀石取走,另置新堆;若击不中,则以投掷的一根置于堆中。一场游戏完毕,善掷者往往能赢好几十枚。这种游戏在清代宫廷里亦很流行。
1955年10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美岱村南宝贝染山沟中发现北魏砖墓一座,随葬品中有铜制之髀石一具,长3.1厘米,之所以用铜制作,是“铜罐”之义,取其厚重易打也。《辽史·游幸表》68 卷云“穆宗应历六年(965年)十月,与群臣冰上击髀石为戏”。1975年内蒙古考古工作队在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红格尔地区及锡盟一些地区调查,其红格尔之宫胡同等处金代墓葬中,亦有羊髀石一枚。
1.1.1 锡伯族“髀石”
锡伯族的打髀石又称“抓嘎拉哈”,“嘎拉哈”是“嘎尔出哈”的汉译音。汉文名为“髌骨”,多取之于羊、猪、鹿、狍、麋、獐、牛、骆驼甚至猫等动物。
据文献记载:早在北魏时期鲜卑人,将此用于民间游戏、军事战术模拟演习或作殉葬品。当时,拓跋鲜卑已统治中国黄河以北,“嘎拉哈”已成为北方各民族的一种游戏器具。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朝鲜族、汉族等都把“嘎拉哈”作为民间游戏的器具,其玩者多为儿童和妇女。
锡伯族在古代以狩猎游牧捕鱼为主,每当捕到獐、狍、鹿、羊等,先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珑,具有明显形状,又便于携带,所以,在军事、生产空隙间,特别是从春节腊月三十~二月初一期间,伴随唱秧歌,各村之间,举行“嘎拉哈”邀请赛。“嘎拉哈”是锡伯族男女老少皆爱好的一种比赛游戏。“嘎拉哈”的四面汉语分别称为“壳”、“背”、“增”、“驴”。为了美观和玩法的需要,有的把“嘎拉哈”染成红、绿、紫、黄等不同颜色。
1.1.2 蒙古族“髀石”
蒙古族打髀石的游戏称为击“古尔”。“古尔”,蒙古语,即髀石。在古代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打髀石游戏有着非常古老的渊源,但可以肯定是出自于游牧民族中,游牧民族终年与牲畜为伴,这就为髀石的来源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在蒙古族著名古代典藉《蒙古秘史》的第116节,就有“击古尔”的记载:当铁木真与札木合结为安答的时候,铁木真才十一岁,那时札木合送给铁木真一个狍子髀石。铁木真送给札木合一个铜灌的髀石在斡难河的水上打髀石游戏,后结为安答。这充分说明,打髀石的游戏古已有之,而且说明髀石的制法、即在牛髌骨的中心部位灌以金属。以便增加其重量。据调查,母古尔的重量在150克至200克之间,子古尔每枚的重量在150克左右。
2 基本技术
2.1 “嘎拉哈”
2.1.1 一箭穿心——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赛者把“码头”扔出后,由我方阵前通过中心,向敌方阵前起一趟“嘎拉哈”,有如射出的箭,穿敌阵心而过。
2.1.2 回手加鞭——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赛者将扔出“码头”的手,由敌方下落往回“嘎拉哈”,恰如勇士在战骑上疾奔而又加鞭的骁勇佳姿。
2.1.3 背弓骑射——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赛者扔出“码头”,立即转身一周后再“嘎拉哈”,有如拉弓而转身背射。
2.1.4 卧鞍闯阵——在散落“嘎拉哈”的局面上,赛者扔出“码头”后,以趴卧姿势,许多“嘎拉哈”,有如阵中勇士趴卧于鞍上闯入敌阵。
2.1.5 棒打狍子——在布局“嘎拉哈”之中,赛者扔出“码头”后,用伸出的二指,夹住一二个有碍全局之“嘎拉哈”,巧取之技,似棒打狍子。如果夹取两个“嘎拉哈”,也称“棒打双狍”。
除上述玩法外,还有主攻面门、马过敌兵散、河心网鱼、河心掏鱼、瓢舀鱼、打扫外围、一扫战局、满天抓星、一钩残月、三阳开泰、孔雀开屏、猛虎扑食、水河倒泻、船夫摇桨、渔翁收网、樵夫一斧、猴摘仙桃、线穿念珠等。
2.2 撂 法
也叫撂“宝”,俗称撂“抱”。玩法简单,但非常热烈。
2.3 指弹法
《塞上杂记》亦有记载:“为此戏者,先记一骨为马儿,以二骨卜地分甲乙,珍先于鬼,背先于梢。甲以骨若干,对抛于地,珍、鬼、背、梢从其类以弹之,间有竖立者,愁必负其类之难得也。中则取者弹此而击,彼则前之所取,皆罚出不中。乙捡余骨,复抛而弹,终计所得之多寡为胜负,马儿为人得去,倍数以续”。所谓弹嘎拉哈,就是用右手拇指、中指外扣去弹嘎拉哈,碰相同面形态的。
“嘎拉哈”的发展在玩法上,大都以“嘎拉哈”为多,后又向简易“杂技”、“智力测验”等方向发展。玩法花样比以前更为繁多,如有“老鸹叼”、“倒肠子”、“慢锅”、“紧锅”、“火球”、“四样”、“大把淘干锅”等复杂技艺和技巧。
3 简单训练方法
3.1 徒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每次必须进行徒手练习或者持较轻的实物进行练习。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动作必须到位。特别是最后发力以及发力后的缓冲动作。
3.2 手指力量,一般常用手指悬垂、握力器、指卧撑和手指抓重物等方法。
3.3 用哑铃练手腕力量。可将沙子装在酒瓶里,高举沙瓶甩腕,练手腕、手指力量。
3.4 “嘎拉哈”主要要求手指的灵活性,因此采用捡玻珠来训练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3.5 弹指法练习,先放一个目标练习找准击中,反复进行练习瞄准,出手的瞬间眼睛盯着目标。像看靶心那样,出手瞬间眼睛应该盯着目标的那个点。
4 竞赛规则
4.1 锡伯族“嘎拉哈”
4.1.1 器 材
其用具有“嘎拉哈”和“码头”(即石球等),所有法都由“码头”来引导或吊引,类似台球中棍与球的关系。
4.1.2 比赛方法
“嘎拉哈”,也有叫抓“嘎拉哈”的。一般分成两三个组,每组的人数不限,三人五人也行,十人八人亦可。
比赛所用的嘎拉哈数量一般都在100个以上,多时可达几百个。具体数量要根据参加游戏的人数来决定。比赛时,把几百个嘎拉哈都撒在地上,抓嘎拉哈时,向上扔和元宵差不多大的铁球。上阵者,要将铁球高高地抛起,并迅速地将嘎拉哈抓起,然后再把落下来的铁球抓住。而在抓嘎拉哈时,不能碰到其它的嘎拉哈,抓在手里的嘎拉哈也不能掉下来,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如果没有接住铁球,也不得分。哪个组抓的嘎拉哈最多,最先达到约定的数量,那么,胜利就属于他们了。场地为居民居住的火炕铺上毡子(有弹力易使“码头”起来)。钱“码头”可不铺毡子。
4.1.3 比赛规则
其规则为,先确定参加先后的顺序。有连续(不犯规连续)和轮流(参赛人每人轮流一次),按多少为胜负,以及在规定时间内以多少次决定胜负的。
4.1.4 犯 规
4.1.4.1 “动”,即“嘎拉哈”时,碰动了其它“嘎拉哈”(是玩“嘎拉哈”的通规);
4.1.4.2 “跑”,“嘎拉哈”时,“码头”扔出后,未接住;
4.1.4.3 “漏”,即到手的“嘎拉哈”,又从手中漏出去;
4.1.4.4 未按事先规定和技巧等。
4.2 蒙古族击“古尔”
把牛髌骨的凸凹面磨平,在中心部位钻一手指粗的圆孔,里面注满铅,以增加其重量,目的是在击古尔时,保持其隐定性和方向性。到了现代,击古尔的玩法又有发展。古尔分母古尔和子古尔两种。母古尔每枚重150克~200克,子古尔每枚重量在150克以下。击古尔分城和堡两类玩法:
4.2.1 城的玩法
先在地上画一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城。距城20米处划一条150厘米的横线,作为击古尔的基准线,踏线算犯规,失去一次击古尔的机会。玩者每人往城里放一枚子古尔(也有放10枚的)。子古尔在城内对准基准线直线排列。游戏开始,玩者在城前把手中的母古尔向外同一方向投掷。谁投得最远,谁便获得了击古尔的优先权。所有人皆以投掷远近排列击古尔的顺序。然后,回到基准线,开始击城内的子古尔。击古尔的姿势不限。如能击中,把城内子古尔击出城外几枚,便赢几枚,同时还获得了连击权,击不中或击不出城外,就由下一位出场比赛,以此类推,直到把子古尔全部击出城外为止。
4.2.2 堡的玩法
先在地上画一直径10厘米的圆形堡,距堡的20米处划一条150厘米的基准线,玩者每人放堡内一枚或两枚子古尔,排列成圆形。玩者中一人把其他人的眼晴蒙上。然后,这人把自己的母古尔埋藏在堡的附近,被蒙者取下遮眼物后,根据判断,谁猜到母古尔所在,并击中母古尔的遮掩物,便赢得堡内子古尔的二分之一。随后,按顺序互击母古尔,击中一次赢得堡内一枚子古尔,直到赢完堡内所有子古尔方告结束。按赢得子古尔多少排列下次击古尔的顺序。
5 竞赛注意事项
5.1 若是弹指玩法注意髀石铅的注入含量,以保证其稳定性。
5.2 注意安全,防止打伤对方,因此母髀石投掷的方向不站人,以免髀石力量大误伤眼睛。
5.3 “嘎拉哈”法注意看清髀石的不同面,以防拿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