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电子发展基金成果汇编(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辛勤耕耘,硕果倍出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一、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十一五”期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工信部及基金办的大力支持下,以推进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建设为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和行业管理工作,主动承接台湾、欧美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中西部IT高地,惠普、宏碁、华硕、思科、富士康、英业达、广达、和硕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重庆,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已形成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两江新区为核心,优势突出、特色明显、有机互补、错位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由2006年的351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1359亿元,增长287%,占全市工业销售额13.2%左右,成为重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着力抓好品牌培育,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积极落实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和良好环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突破。重邮信科历经十年的积累,推出的TD/GSM双模终端芯片解决方案和TD-LTE/TD-SCDMA双模基带芯片样片正逐步满足TD终端的大规模商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家级微系统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微系统医疗技术应用培训基地和相关产品中试生产基地;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超声治疗设备系列化和产业化平台,产品获欧盟CE认证;四联集团、中冶赛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4、26、44研究所等单位也在各自领域保持着技术领先与突破。金山、海扶、山外山等企业的医疗电子科研项目相继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二、电子发展基金使用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市获得电子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9个,共计5010万元,其中一般项目19个2900万元,招标项目5个1800万元,倍增计划5个310万元,共带动投资约6.14亿元,基金的投入带动比达到约1∶12。各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履行合同,积极开展项目实施,配套资金落实到位,资金使用合理,使得29个项目均按计划启动,顺利推进。现已结题验收14个项目,7个项目达到阶段性目标或准备结题验收,8个项目正按合同要求顺利推进中。

在基金的支持下,我市积极安排市级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协调其他相关专项资金与之配套,形成中央与地方共同支持重点项目的合力。五年时间,共安排落实我市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1262.5万元,较好地保障了整个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电子发展基金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在进一步打牢我市产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项目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对比,基金项目的立项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了明显的政策导向和带动作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是项目实施推动了电子行业的技术更新和发展。企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取得了多项涉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利、发表了多篇论文,增强了企业自主品牌的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初步形成市级研究中心、高等院校、企业研发中心并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共新增专利115项,新增省级以上论文70多篇。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开发及产业化”发表专著1本,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消化道远程诊疗智能胶囊内窥镜系统”发表专著1本。

三是项目促进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5年的培育和发展,重庆市现有电子制造企业产业门类涵盖了电子信息产业所涉及的12大类的9大类,包括计算机、通信、家电、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机电、电子材料等。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是项目全面提升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竞争能力。2008—2009年,全球各行业都遭遇了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市各电子信息企业在抵御危机的同时,更抓住了发展机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共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80916.33万元,新增利润50280.64万元。

五是项目为“十二五”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扶持下,我市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为“十二五”产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将重点打造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集成电路,通信及物联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数字化仪器仪表等应用电子,智能家电与数字视听五大产业链,加快培育LED及光伏、电子装备、新型显示三大产业链,力争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使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000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0%,从而把重庆建成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医疗电子产业基地、电子装备产业基地,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庆的第一支柱产业。

四、电子发展基金管理经验

我们在基金管理工作中坚持了边学习边实践,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把好学习消化关,努力掌握基金管理办法

在各单位申报之初,我们就积极组织申报单位学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理解电子发展基金使用范围,强调必须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合理地使用电子发展基金,不能挪作他用,并积极解答各单位对管理办法的疑问,要求各单位本着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编制预算。

(二)把好项目申报关,精选优秀项目参加申报

在接到基金管理办公室下发的申报通知后,我委立即学习通知精神,按照立足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和产业化推广,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和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与课题指南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制定了申报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全市优势企业申报课题。同时,对课题申报单位的资质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把好基金使用关,严格执行基金管理制度

课题承担单位得到立项批复后,我们就严格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建设开展前加强调研,优化方案。在执行期内,严格按基金项目合同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基金,并要求在每年年初报送上一年财务决算和当年财务预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申报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分阶段对项目进行抽查,并比对项目的年度预算,及时掌握基金的开支情况,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基金的管理。

针对个别企业在项目申报时,因其产品处于成长期,技术经济指标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发生一定偏差的,我们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问题根源,及时进行指导、调整,全力保证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把好项目验收关,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指标

对已提请验收的项目,认真审查,聘请行业内权威人士共同参与验收,把好质量关。严格审查验收材料中的指标与合同目标的一致性,相关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财务指标均要求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认证并附进验收材料,做到项目验收层层把关,指标数据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