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大学生活的特点

所谓大学,古人云:“大学之大在于其兼容并包,有容乃大;在于其思想深刻,精神伟大;在于其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在于其服务社会,贡献巨大。”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曾有人这样对比大学和中学:中学教师鼓励学生考上大学,而大学教师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中学教师采取“填鸭式”教育,而大学更注重“启发式”教育;中学教师“逼”着学生走,而大学学生“追”着老师走;中学学生是被控式学习,而大学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中学学习老师帮你掌握,而大学学习需要自己经常“反省”;中学大家忙一样,而大学大家不一样地忙;中学强调标准,而大学鼓励创新;中学学生学习的问题越少越好,而大学希望学生学习的问题越多越好;中学要求服从,而大学倡导理性化的个性发展;中学把学生当孩子看,而大学把学生当成人看;中学靠别人管自己,而大学靠自己来管自己;中学需要别人帮助学生规划,而大学要学生自己规划自己。

同学们思考一下,从这段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

1.1.1 适应的必要性

从中学时代走过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他们来讲,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无论是个人的目标还是社会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身心,转变个人角色,才能给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而成功地度过大学时代。

据一项关于武汉三所高校54名留级学生的研究资料表明,63%的留级学生认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专业、同学关系紧张”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是造成自己留级的主要原因。可见,入学适应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较好地解决,新生就可以很快地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有的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但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适应问题并没有消除,有可能会在一定的应激环境中爆发出来,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一名同学在大一入学时认为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学习用处不大,仅仅希望能拿到毕业证,经常旷课去参加社团活动,结果第一学期大量课程不及格而濒临留级,第二学期该同学从所有社团活动中退出,不得不在“社团活动与学习孰轻孰重的迷茫中”开始自己的学习,但因前期“欠账”过多,重新学习未通过课程花去大量时间,新课程学习又不能放松,最终导致成绩并不理想。学习的压力改变了其当初入学时的踌躇满志,终日心情压抑,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有效的入学适应是保证大学育人质量的前提。一般来说,入学适应的时间越短越好,即使有一定的不适应,也应该在入学后的一至两个月内完成适应的任务。如果入学适应问题不能够顺利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不仅给本人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会给学校、社会造成教育资源损失。如一新生入学后一直想家,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要求家人来校陪读,根本没心思上课,母亲工作很忙,只能每个周末坐近十个小时的车赶到学校,和学生匆匆忙忙见上一面后又要回去,学生本人和家长都非常痛苦,最后不得不办理休学。

良好的入学适应是减少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都是逐步累积之后的爆发,入学适应没有完成,学生就会在环境、生活、学习、思想、人际等方面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迷茫彷徨、自我封闭、悲观厌世。一名来自于武汉某重点中学的尖子生高考发挥失常,进入了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该生都不能接受所在的大学,上课敷衍了事,沉溺于网络游戏,对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一年半之后,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该生不得不退学。自此更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1.1.2 大学入学适应的主要问题

案例

李某,女,19岁,山东某高校大一新生,独生女,家住湖北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均为公务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62米,体态中等,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生活,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内务及自理能力较差。内向,敏感,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严格,成绩一不如别人就会郁闷好几天。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紧张,很少与她们交往,平时经常为琐碎小事而与其产生矛盾。做事喜欢暗地里和别人较劲。曾竞选过班干部,因得不到同学的支持而落选。近半个月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曾到校医院检查过身体,确认躯体没有疾病。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想退学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更好一点的大学。

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案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名同学出现了入学适应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新生主要包括心理、生活、学习、环境、经济五个方面的不适应。

(1)心理上不适应

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是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探讨理想我与现实我发生冲突时,心理上产生的迷茫、失落、悲观的消极体验,不恰当的思想认知会让学生消极对待,动力不足。归纳起来,常见的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理想与现实差距导致的失落感。很多学生高考前全身心的投入是因为对大学抱有太多的期望,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幻想,把大学想象为理想的天堂和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考上大学带给父母的是荣耀,留给自己的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兴奋。高中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可能会进行一些无意的、不负责任的误导。对武汉市775名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16.9%的同学表示,在高中时老师常告诉自己:“高中是辛苦的,但大学是快乐的天堂。”这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适应性转变设置了障碍。当大一的同学真正迈进大学的校门,体验到短时间的兴奋和新鲜感之后,慢慢体会到现实的大学生活和他们的浪漫想象有很大的差距。大学老师上课再也不像高中老师那样精雕细琢,学生仍然要面对紧张的学习、更广泛的激烈竞争,不得不去重复以教室、食堂和宿舍为主题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还有一些学生仅仅关注校园建筑,对大学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当大学新生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时,常常感到失落和无奈。

对现在学校的不认可引起的抵触情绪。在现行的一考定成败的高考制度之下,部分学生可能发挥失常。他们总是沉溺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总在假设“其实我以平时的分数不是进这个学校的”。还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分数很满意,只是填报志愿时无法预判因“水涨船高”、“招生大小年”带来的分数线的浮动,遗憾地与第一志愿学校擦肩而过,在经过激烈的“上大学”还是“复读”的艰难抉择后,来到现在的学校,虽然也会以“既来之,则安之”来勉励自己,但无法很快地从心里接受现在的学校,总是带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来面对大学新的生活。

专业思想的不稳定造成的自暴自弃。高考填报志愿专业,很多学生完全是凭着感觉选择专业,对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当没有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总是感到非常失落,也不愿花时间去了解自己现在的专业,甚至有同学因为没被自己所谓的“喜欢的专业”录取而自暴自弃。一位大三某专业的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给出的理由是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当被问及现在的专业主要做什么时,结果竟是一无所知。了解发现,他对自己所心仪的专业其实也没有多少深入的认识。

目标缺失造成持久动力丧失。高中时每个人都有单一而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因此,每个人都充满激情、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而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会出现短暂的目标缺失期,还有一些同学会在高年级同学、老乡的“教化下”把目标定得很低,仅仅满足于课程通过,只是关注拿到一纸文凭找个工作,对大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关注。缺失目标的学生再也没有了高中的激情和动力,睡懒觉、玩网络游戏、应付作业……无聊地打发着大学的时光。

相对平庸化现象带来的迷茫。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很多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佼佼者”,一直生活在老师的呵护和普通学生的羡慕中。进了大学校园以后,“山外青山楼外楼”,面对新的竞争群体,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进入大学之后的首次大排队,许多人感到大学排队的标准不再是高中时的“学习唯一论”,当别人参加篮球赛而自己只能是拉拉队队员,当别人在舞台上尽情表演而自己只是可有可无的观众,当别人参加辩论赛口若悬河而自己遇到生人都脸红……自己已经没有了过去的优势,大学生的相对平庸化现象让很多新生倍感迷茫,失宠、失落和失望感交织在一起,找不到大学新的支点和方向。

(2)生活上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在脱离父母、老师的照顾与监控的情况下,自我能否合理、有效地安排日常生活是生活适应的重要内容。在中学时,家长为了帮助子女高考成功,几乎包揽了他们所有的生活事务,孩子逐渐养成了对家长的依赖,生活上许多事情都需要父母包办。进入陌生的大学校园,卫生要自己做,衣服要自己洗,饭要自己打,钱要自己算着花,许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自己处理。新生入校后,很多家长会把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一次性地交给学生,学生拿着这么多钱,没有了父母的督促,缺乏统筹性的安排,往往出现盲目冲动性消费,结果一个学期的钱花了不到两个月。

生活上的不适应还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这主要是指大学新生对学校驻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貌等)、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等情况的不适应。一般地,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都接受了自己家乡的自然条件。初次来到一个与家乡情况完全不同的地区学习和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不适应。

同时,面对生疏的同辈群体,新生常常感到既新鲜又突然,不知如何去适应,出现“水土不服”问题。

(3)学习上不适应

首先是学习动机不适应。学习动机是一个用来说明学习者发动、维持和调节某种学习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中介变量。一般说来,它涉及兴趣、需要、驱力、诱因、期望、自我效能、意志等方面。中学时的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就是考上自己期望的大学。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动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有的同学是为了更好地报效国家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知识兴趣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完成家长的要求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获得毕业证书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以后的深造而学习,有的同学是为了“60分万岁”而学习……不一样的学习动机,产生的学习动力强弱不一,当然学习效果也有相应的差异。

其次是学习能力不适应。大学生需要自主地利用丰富的资源,善于发现各种信息间的关联,善于总结和提炼学习要点,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完成相应的转变。同时,大学招生一般面向全国各地,不同地域基础教育的水平差异较大,一些来自教育落后地域的生源进入大学后因基础较差无法适应大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加倍努力,积极弥补,合理规划大学生活,避免因前期学习放松而造成后期学习吃力。

再次是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应。大学教育模式包括大学的学习时间安排、大学的学习管理方式、大学教学内容、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授课风格、教师对学生学业上的具体要求、大学教师的课余辅导方式和大学里的导学机制等,这些与高中时的教育模式有明显的差异。大学的学习具有自主性、专业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大学更强调宽松的自主学习。大学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不同。大学教师讲授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教师上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学生更多要靠自学。这对部分大学新生来说难以适应,以至于一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入学后第一次考试都会出现不及格的现象。

(4)环境上不适应

环境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管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方面。对管理环境的不适应主要指大学新生对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适应。大学新生习惯了中学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自我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不能很快转变自己的角色,接受大学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大学的管理制度与中学相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强调大学向社会的过渡。大学在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奖学金评定、宿舍管理和饮食服务等方面与中学相比都有许多不同,这也会使许多学生产生不适应。对人际环境的不适应是指随着交往对象、交往形式及交往目的等方面的变化,大学新生不能有效地建立协调和睦的人际关系。许多学生会出现交不到知心朋友、自我封闭、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

(5)经济上不适应

“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为什么不能给新生寝室装空调?”“孩子已经习惯了有空调的环境。报到后,我在宿舍里睡了一晚。半夜,女儿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好像火快烧到心口了’……”说到这,这位家长哽咽不已,泪流满面。这是2009年9月7日,在武汉某重点高校校长与近400名新生家长的对话会上出现的一幕,一位妈妈泪流满面的诉说引来社会的一片热议。

引用这样一个报道,并不是想去探讨大学生是不是“娇贵”。对比新生入学报到时各个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之前长长的队伍,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新生经济条件存在的巨大差异。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之后,一名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要支出一万元左右,这对一般工薪家庭来说已是个不小的数额,而对于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的学生来讲,可谓是天文数字。贫困学生不得不省吃俭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参加勤工助学,获取国家助学金和其他困难补助,和“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的非贫困生生活在一起,无疑会感到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个别学生不能正确接纳自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陷入抑郁的情绪体验之中。甚至排斥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与其产生更深的隔阂,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就会产生适应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