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企业的研发困境和文化根源
近年来,“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一流”、“替代国外产品”、“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主提出的国际标准”、“世界名牌”、“重大突破”等字眼经常出现在企业的宣传材料和媒体的报道上。出于市场宣传和提升信心的需要,这些用词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也在误导人们对中国企业研发能力的认识。事实上,我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中国企业普遍处于各种研发困境中。
1.2.1 中国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体现在各个方面
二十多年来,中国企业在市场及产品创新方面成绩显著,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制造更是独步天下。现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习惯于购买国产品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小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国产品牌手机曾经占有市场的半壁江山。在通信设备领域,华为、中兴在国际市场上强势崛起,集装箱、工程机械、专用集成电路、应用软件、汽车、电力自动化设备、电气设备等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颇具竞争力的产品。但是,光环的背后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是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具体来说,中国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体现在产品结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知识产权、企业地位等多个方面。
分析一下我国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难发现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低端产品、粗加工产品、高消耗产品还占主体地位,贴牌生产产品和模仿产品占相当比例。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和数控机床等的70%都被进口产品占据。二是上游基础性产品能够自主研发的很少,如IT产品的CPU和操作系统、电子产品的核心芯片、软件产品的数据库、平板电视的液晶屏、空调的压缩机、汽车的发动机等。
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手机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 2004 年开始,国内手机厂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品缺乏持续竞争力,导致业绩集体下滑,库存积压严重。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国产手机2004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仍有50%,但统计6月份销售量时,市场占有率只剩下38%,而到2007年上半年,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更是降低到不到 28%。除了市场主要定位于海外的华为、中兴,以及聚集于专业细分市场的宇龙、步步高、多普达等少数几家外,大部分手机厂家都生存艰难。国产手机产业的风光不再,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深思。
如果说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表现为缺乏,那么在原创性的基础技术方面则几乎是空白。这主要源于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缺失。华为是国内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但在基础性研究方面也投入甚少,所以,“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至今为止,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华为总裁任正非语)。
从专利的总量看,中国也许算得上是知识产权大国了。但是,我国的专利含金量低,发明专利占的比例很小,而且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据统计, 2005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46%是国外企业和机构在中国申请的。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与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在质的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以两者发明专利申请集中的领域分析,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我国同类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例最高的领域是中药,占98%;第二是非酒饮料,占96%;第三是食品,占90%。其次分别是中文输入法占79%,污水处理占73%,特种陶瓷占64%。相对于发明专利的匮乏,中国企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是比较多的。数据显示,仅2006年,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就高达161 366件。但是,这些专利很多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改良、仓促上马并快速通过的。在2007年11月27日北京“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上,富士康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处处长傅绍明更是认为,目前中国的很多实用新型专利都是“垃圾专利”,“90%的实用新型专利都应该撤销”。虽然他的话可能有些过激,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创新地位和能力来看,差距也是很大的。就拿国内自主创新的领头企业来说,如果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不管从行业地位、技术实力还是从创新效能上,无疑都是相形见绌的。比如,华为与思科、爱立信相比,差距还很明显;海尔和西门子相比,在海外市场不管是品牌还是技术形象都不在一个档次上;联想尽管收购了IBM公司的PC业务,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PC领域还很难超过惠普;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头羊,但显然还无法与丰田、通用、大众等汽车巨头同日而语。在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研讨会”上,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赵天五认为,“国内的一流企业和三星差距在15年到20年”之间。
1.2.2 中国企业的6大研发困境
近年来,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感受到研发能力不强这一硬伤,也不是不想尽快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但受困于各种研发难题。归纳起来,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以下6大研发困境。
1.产品创新模式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市场机会实在太多了,市场空间实在太大了,而且市场又不成熟,知识产权缺乏保护,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只要依靠简单模仿和修改,或者合资引进产品及技术,就能够发展壮大了。如果仿制别人的产品、购买别人落后的技术还能够赚钱,企业犯不着冒自主研发的艰难险阻。
这种客观因素,加之企业界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情绪和片面追求规模的经营导向,导致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产品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研发投入比例一般是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1/2~1/5,甚至更少,而投入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资金则几乎没有。过去二十多年来,很多企业最关注的是如何搞营销,如何跑马圈地,以迅速扩大自己的规模,而在研发方面则明显重视不够,研发部门只是被动响应销售和竞争的角色。陕西彩虹集团曾经是我国C RT显示器方面的龙头企业,由于对研发重视不够,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甚至不如生产人员,导致产品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终于在新一轮平板电视产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TCL集团之所以陷入困境,表面上是国际化扩张的失误,其根本原因是产品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TCL本质上就是一家销售公司,产品研发只是销售的配套甚至摆设。如果把营销和研发比喻为企业发展的两只脚的话,TCL是跛脚的,跛脚的 TCL 终究没有成功地走向国际市场。在欧洲市场,消费者对彩电的需求快速变化,TCL在产品创新方面无法做出及时反应,而运营成本又居高不下,导致巨额亏损,拖累了整个集团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产品方面主要采用模仿、跟随、引进、合资、改型等较低层次的产品创新模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式的营销和生产驱动,研发还没有上升到企业战略的突出位置。在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研发投入比例明显偏低,缺乏前瞻性、有效的产品战略及规划,产品研发被动响应客户和竞争,市场与研发脱节严重,缺乏支撑产品持续发展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建立高效的创新机制和研发管理体系。
产品创新模式的落后只能产生低水平的创新,造成产品竞争力不足,使中国企业在下一轮更高层次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必须实施高效的产品创新模式,如美的集团在2006年认识到必须调整经营思路,提出企业发展要技术和营销双驱动,但如何实施先进、成熟的产品创新模式又是一大难题。
2.核心技术短板
国产手机2003年依靠渠道和终端比国外品牌更广更多,加之款式不断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到 2004 年,国外手机厂商也实现了渠道的延伸和渗透,国产手机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短板就充分暴露了出来。这不光是手机行业的问题,核心技术短板几乎存在于国内各行各业。
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在技术引进的战略措施上出现了明显失误。我国一直以来希望通过合资合作、开放市场的方式,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但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其结果是市场给了别人,我们的企业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
还有,我们对引进的技术缺乏后续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投入和策略,往往只停留在一般的应用层面。有关比较研究发现,韩国如果花1美元引进技术,会花7美元投入后续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而我国如果花1美元引进技术,只会花0.7美元投入后续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我们很多引进的技术,过几年后又落后了,又得花很大的代价去引进。中国和韩国几乎是同时从西方国家引进核电站技术,到现在韩国公司已经能够参与国际上核电站项目的投标,而我国的核电站建设还完全依赖进口。
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要么不太重视研发,即使重视研发也只是重视产品研发,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资源和精力过少,或者对核心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失去了信心,结果多年过去了,新产品做了一大堆,但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是落后,甚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更大了。江苏大全集团主业是电力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2006年的销售额将近40亿元人民币,一直也挺重视研发,但是其董事长在2006年参加了德国的自动化设备展后感慨地说:“几年过去了,我们在技术上与跨国公司的距离不是近了,而是被拉远了!”
3.质量管理薄弱
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功能方面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有的甚至更适应本土化的需要,但产品质量实在不敢让人恭维,故障频发,可靠性差,加之技术含量不高,致使在绝大多数行业国产产品处于中低档产品的范围。而且,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对“中国制造”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更有甚者,有的质量事故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2008年9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更令人震惊。
“质量第一”、“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等质量口号还不时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但在现实中真正把产品质量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的企业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根源上是很多企业缺乏责任心,缺乏真正对客户负责的意识,还有就是企业普遍注重短期扩张,而对质量改善这样的长期性工作关注不够。
在很多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产品质量管理松弛,尤其是研发质量管理薄弱。在产品研发中,往往只重视功能实现,不重视性能和产品可靠性,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活动。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方面,只是形式上建立了一些像ISO9000 这样的体系,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许多员工质量意识淡薄,“差不多”精神和马虎了事作风比比皆是。长期以来,研发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研发工作的软肋,尤其是产品可靠性设计及控制更是软肋中的软肋。
4.职能化壁垒
产品研发需要各职能领域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包括各专业技术领域和相关职能领域。专业技术领域如系统工程、硬件、软件、结构、测试等,相关职能领域如市场、销售、制造、采购、服务、财务等。然而,各职能部门的设立和运行必然使员工形成部门意识,习惯从部门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逐步形成本位主义,往往导致部门之间沟通及协调不畅、接口不清,进而相互扯皮推诿、协作困难,从而产生了职能化壁垒,也被形象地形容为“部门墙”。
职能化壁垒会给产品研发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其对产品研发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如导致市场压力传递减弱、研发与市场脱节、对需求了解不充分、产品研发效率低下、研发质量失控等问题。
随着企业产品种类的增加,职能化壁垒带来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许多公司开始实施产品管理模式,如建立横向的产品线组织,形成“产品线+资源线”的矩阵结构,强化跨部门流程和团队化运行,试图从横向上将各个职能部门贯通,以实现跨部门协同研发,快速响应市场需要。但是,顽固的职能化壁垒常常使企业的这种努力付诸东流。
5.“大厨式”研发
依赖能人的研发状况在中国企业十分普遍。这些研发高手就像大厨一样,只有他们才能做得出“好菜”,离开他们就不行了。这种研发模式可以称之为“大厨式”研发。
“大厨式”研发是在企业创业和成长中形成的。在初创时期,企业老总可能本身就是“大厨”,企业到了一定规模,老总不可能亲自来做研发了,于是出现了新的“大厨”。“大厨们”凭自己的技术和经验研发产品,产品研发过程中出了难题,只有他们能够搞定,离开他们研发就“玩”不转了。他们因为太忙或者也不想把他们的经验积累下来,一般的研发人员只是打下手的,使“大厨们”经常到处救火。“大厨们”是公司的宝贝,老板也得供着他们,生怕他们离职,有的老板甚至感慨自己实际上是为“大厨”在打工。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大厨式”研发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如难以找到那么多研发高手,高手们难以管理也难以留住,高手还往往制约人才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系统化的研发流程建设,从依赖“大厨”到依靠流程来推动产品的持续发展,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很多企业老总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依赖个人英雄搞研发肯定走不远,开始建立研发规范,制定研发流程,进行经验总结,培养研发人才,但效果很不理想。有些公司指望质量部门或企管部门把研发流程编制出来,但是管理部门闭门造车搞出来的流程显然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也得不到研发人员尤其是“大厨们”的支持,最后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一套流程只能束之高阁,依赖“大厨”的局面并没有实质上改变。
6.缺乏职业化人才
中国企业研发人员总数已经位列世界前列,我们的研发人员普遍比较勤奋,专业水平较高,而且人力成本低,这是我国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突出优势。但是,我国企业的研发人员也具有明显的劣势,如职业化水平不高,由于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原因导致创造力不足。另外,由于历史背景、创新投入、创新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带头人。在创新文化方面,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主题,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产品及技术创新的内涵,也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诠释产品创新的模式和要求,研发人员在创新理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言行上存在很多与优秀创新文化相背离的地方。
研发人员职业化水平不高,除了喜欢盲目标新立异外,还表现在市场意识和商品化意识缺乏,重技术轻管理,不重视质量和成本等方面。在遵循规范和方法工具应用方面,相对于我们的邻居印度,我们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华为曾经把研发人员的这些毛病称为“幼稚病”。
“我们最头痛的问题是缺乏优秀的研发人才。”这是中国企业老总谈到研发上的困难时说得最多的。一方面是由于“大厨式”研发模式使企业必须依赖更多的能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在研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困难重重。确实,如何培养职业化、高水平的研发人才队伍是中国企业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以上6大研发困境,就像摆在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提升道路上的6道鸿沟,必须一一跨越。造成这些研发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因素造成了中国企业研发基础差、底子薄,很多企业长期不重视研发,国家在技术引进和合作战略上的失误,行业政策引导不足等,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问题重重,研发管理水平长期落后。
1.2.3 中国企业研发困境的文化根源
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三个不在乎”:不在乎公共空间,不在乎真假,不在乎创新。中国文化的渊源倾向于辩证和整体思维方式,而不是西方文化的逻辑和分解思维,遇到问题习惯于调和和中庸,自然就逐步不在乎真假了。中国的科技成果鉴定会最容易走形式,正是这种文化表现的典型例证。表现在企业研发上,就是追求事物本质和真理的科学精神不足,对产品及技术创新容易满足于实际应用,甚至浅尝辄止,难以做到深入并取得突破。
儒家文化中循规蹈矩的思想传统是不在乎创新的根源的,这导致了对创新的漠视和轻视,甚至反对。试问,在这种环境下,谁还愿意去创新?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企业已普遍意识到不创新不行了,对产品及技术创新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社会上还明显存在不在乎创新的另一种表现,即对创新失败的不宽容、不理解,这无疑也是制约创新的一大因素。另外,企业研发人员对创新的理解经常陷入一些误区,如认为创新就是标新立异,盲目应用新技术,忽视创新中继承的重要性等。
产品及技术创新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长期艰苦探索和持续积累的意识和意志,“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马克思的话正是这种精神和意志的最好诠释。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待成功的态度上,人们倾向于寻找奇谋和捷径。就像郎咸平教授所谈到的,中国人欣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崇尚“四两拨千斤”。所以,我们在对待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态度上,缺乏持久的探索精神,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志力,钱学森、袁隆平、陈景润式的科技工作者在中国不多见。在企业界,研发人员普遍倾向于做“短、平、快”的产品研发项目,而对艰苦的技术研发工作就没有那么热衷了。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技术突破和进步不大,与此种倾向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当前社会整体比较浮躁,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无疑大大助长了这种倾向。
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扼杀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的撒手锏。过去的社会,“学而优则仕”,当今的企业,“技而优则官”。似乎当官才是技术人员的出路,缺乏技术发展通道,技术水平再高也不如当官地位高、待遇好。在很多科技导向的企业,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影响着研发的方方面面,如当部门主管的既然是官,就得管项目,结果企业大大小小的主管们都要到项目来插上一手,让真正需要对项目负责的项目经理无所适从。在一些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的成绩是领导的,失败是研发人员的,这也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在我国历年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的获奖者名单中,几乎都是把企业和单位的领导们放在前面,而实际负责的科研人员跟在后面,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现代的教育模式与过去那种儒家经典教育的教条主义模式不能同日而语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强调的还是听老师的话和接受经典论著。再加上长期应对考试,使得研发人员在学生时代学到的主要是遵循经典和追随标准答案,而不是创造性地探索自然,这无疑对以后从事产品及技术创新造成很大障碍。当然,中国的教育优势是传授知识的过程非常严谨和扎实,这是有利的方面。
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法治不健全,中国人比较缺乏纪律性,漠视程序和规则,这对于企业的产品及技术创新也是一大障碍。当今的产品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靠小打小闹地搞研发,需要的是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整体协作来搞研发,在激发个人创造力的同时,严格的纪律与程序控制越来越重要。但是,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企业研发人员往往喜欢各行其是,不愿意受到流程的约束,更不愿意提炼、总结和推广流程。
以上是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对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带来的障碍。从企业内部来看,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研发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化意识不强的问题,体现为市场意识不足,重功能轻性能,重技术轻管理,缺乏商品化意识,缺乏成本意识,甚至缺乏质量意识。
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文化建设无疑是一项基础工程。尽管国家在大力提倡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文化,但由于传统的社会文化存在巨大的惯性,阻碍企业产品及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可能短期改变,那么企业唯一、也必须要做的是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超越这些社会文化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