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社区理论
社区理论是社区研究的各种学说与观点的通称。社区理论与一般的社会学理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有的社区理论是专就社区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如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理论。但更多的社区理论则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或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如社区研究中的体系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社会学家所持的观点和研究社区的角度不同,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区理论。本书主要介绍区位理论和社会体系理论。
1.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又称人文区位理论。它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或区域单位来研究。一般认为芝加哥学派是区位理论的创始者。芝加哥学派的区位理论是通过研究都市社区而形成的,它是区位理论的主流。由芝加哥学派创立的区位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古典区位理论、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新正统区位理论及社会地区分析理论等。
(1)古典区位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它借助生物学进化论的原理,强调研究都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其创始人R.E.帕克将人类组织分为社会与社区两个方面。他认为社会是人类生存的文化和共识的方面,是反映各社会群体的一致意见和共同目的的集体现象;社区是与社会相对应的生物的、竞争的方面,体现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人类本性。帕克在强调都市环境中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尤其强调竞争,认为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都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它决定着社区环境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空间形式和区位功能。例如,在城市中,为了得到最有价值的地段,竞争就产生了;而商业上的利益使土地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它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支配着城市空间及其功能的发展。按照帕克的观点,竞争一旦决定了城市的空间格局,就会形成一种以不同群体相互依存为基础的共生关系。例如,商业需要有来自工业地段的产品供应和来自住宅区的顾客,而工业产品则需要有商业区的销售及来自住宅区的工人等。竞争存在于社区的层面上,由竞争发展而来的共生关系也建立在社区之上。这种共生现象进而又是社会规范一致的基础。因此,他断言社区是社会的基础。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R.D.麦肯齐在区位过程问题上对帕克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在竞争过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中心化、集中、隔离、入侵、延续等区位过程的概念,认为形成上述五种区位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又促进了个人及群体之间的竞争。
古典区位理论问世以后,受到了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古典区位理论所假定的生物社区与文化社会两个层次的重大区分实际上并不存在,强调竞争是决定都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也不恰当,因为这种结构也受合作、冲突、模仿等社会过程的影响。
(2)社会文化区位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W.怀利。怀利于20世纪40年代研究了波士顿市的土地使用情况。研究表明,通过经济竞争有效使用土地的观念并不足以说明波士顿市的空间格局。他认为,波士顿市社会身份高的居民拒绝把他们传统聚居区里的住宅出售给商业以供使用,以及在中心商业区的中央保留康门斯公园,这些只能参照思想感情和象征体系来解释。他指出,诸如思想感情和象征体系这样一些文化上的变项,对于都市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因而他为区位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以怀利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区位学者主张,只有把文化和价值观念置于区位理论的中心,才能了解都市的结构和发展。他们当中有的研究了宗教对城市格局的影响;有的则认为美国城市的空间格局清楚地反映了美国人对于自由、个性、发展、实业成就等方面的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区位学者开始强调文化变项的作用,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区位变项的作用,随着这一变化的出现,这一学派便逐渐失去区位探究的特色。
(3)新正统区位理论。受到社会文化区位学者的批评后,古典人文区位学便日趋衰落,但社会文化区位学者又未能创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区位理论。因此,有的社会学者试图克服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并加以复兴,故而形成了所谓的新正统区位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A.H.霍利和O.D.邓肯。
霍利修正了古典区位理论,把研究的焦点从空间的分布转移到人口的适应上,认为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关键的适应机制。他否定了帕克关于生物与文化相分离的观点,认为既然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机制,它就应该包含于区位研究之内。霍利对社区的看法也不同于帕克的古典定义,他认为社区是一个分析的单位,是社会所有要素得以展现的一个较小而又较易于研究的地方。在社区中,随着当地人口对环境的适应,一个互相依存的区位体系就在各种群体及组织之间发展起来。支配社区的主要区位原理是当地的“相互依存性”。霍利对人文区位学的修正为新正统区位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邓肯是当今最有影响的新正统区位学者之一。他以“人文区位结丛模式”补充了新正统区位理论,认为人文区位问题可用四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解释、分析和说明,即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英文缩写为POET。在这四个概念或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他特别强调人口与其他三项要素的关系。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的概念为人文区位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此后的大多数区位研究都致力于阐明区位结丛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
(4)社会地区分析理论。社会地区分析理论是由美国学者E.薛夫奇和M.威廉斯于1949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用三个指标测量和描述了洛杉矶568个人口普查片之间的差异。这三个指标是社会状况(以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来测量)、家庭状况(生育率、妇女就业人数、单身住户数目)和种族状况(外国移民或黑人的百分比)。通过三个指标的测量评分,将众多的人口普查片归类为一些同质的社会地区。社会地区分析理论的运用进一步表明,它能对不同城市的社会地区进行鉴别和比较,从而概括出都市的空间格局。此外,它通过简单地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继时期的普查资料,即可测量出区位的变迁。1955年,与薛夫奇合作的另一位区位学者W.贝尔进一步用因素分析的数学技术来增强社会地区分析理论三个测量指标的效度,因而他的研究被称为因素区位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素分析已经成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因素区位论也成为发展较快的研究领域。
2.社会体系理论
社会体系理论又称社会系统理论。社会体系理论把社会看做是由一系列相关部分组成的巨大体系,考察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这一体系与其他各社会体系之间的关系。将社会体系理论应用于社区研究,就是把社区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社会系统)来分析,把社区视为集中于某一地方而又比较持久的相互作用的体系,把社区视为许多个人、群体、机构之间相互交往与相互作用的网络。社区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里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这些社会关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各种组织与制度,是构成一个社区的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组成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社区结构。
社会体系理论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把社区视为交往(互动)的场地,即交往场地理论。该理论强调社区的社会要素而不是自然要素,实质上就是研究以社区为基础的交往体系。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W.萨顿和J.柯拉渣认为,与社区相关的行动均以其具有多大的社区性而定,而社区性则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与地方性相关的活动;二是行动者都认同某一地方性;三是当地的人们参与其活动。例如,某一地方的选举活动就具有较大的社区性。与区位理论相比,这一理论更强调个体的价值观、动机和行动。当社区被视为交往场地时,社区里的人们都是作为个体的行动者加以考虑的。
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对社区提出了一种非疆域的特殊见解。例如,美国学者I.鲁宾把社区视为将个体与大社会联结起来的交往环节。他认为这些环节中最典型的是社区里的宗教群体、职业角色和种族认同,而社区的地方性相对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交往场地理论强调个人交往和由此产生的非疆域性社区(共同体)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出现的网络分析提供了基础。网络分析从交往体系的角度出发,用确切地测绘出个体之间交往图的方法,把研究焦点放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分析。
20 世纪70 年代,一些社会学者对都市邻里居民所做的网络分析表明,社会上既存在疆域性的社区,也存在非疆域性的社区(共同体)。典型的疆域性社区是围绕就地的亲属结构或就近的工作场所而形成的,非疆域性社区(共同体)的交往则延伸至远处的亲朋与同事等。因此,个人的交往既可以使一个人与当地的疆域性社区联结起来,也可以使他与更大的非疆域性社会联结起来。
(2)将社区视为大社会的次体系。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R.L.沃伦分析了社会宏观体系对地方社区的影响,提出了把地方性社区作为社会宏观体系的次体系的观点。他认为,社会的大变迁导致了宏观体系对社区次体系的支配现象。所谓大变迁,是指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地方社区诸单位加强了与社区之外诸体系的联系;另一方面,社区内聚力和自主性逐渐下降。他认为社会大变迁的结果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几乎完全依存于整个大社会,社区成了大社会的映像,或者说社区是宏观体系中的一个“结”。在同一国家的所有社区里,人们可以看到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沃伦还认为,社区是在转变而不是在消亡,理论与实践的任务在于更深入地分析社区在宏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3)分析社区的纵向格局与横向格局。沃伦认为,一个社区纵向格局是社区内各种社会单位和次体系同社区之外诸体系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这种格局已为大变迁所加强。社区横向格局则是社区内各种社会单位和次体系彼此之间的结构功能关系。在大变迁之后,一个社区体系的存在以它的横向格局的强度来体现。沃伦由此分析了与地方性相关的五种功能,即经济(生产、分配、消费)、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及互相支持,说明了社区里分别担负这些功能的典型单位及其典型的纵向格局与横向格局。他认为,如果要完整地分析与社区功能相联系的诸体系,就既要研究它们的纵向格局,也要研究它们的横向格局。
案例
我是社区人,社区是我家
一天,某油田综合服务处召开座谈会,邀请社区居民就如何构建石油和谐社区的问题献计献策。会上,一位业主的发言引起人们的共鸣。他说:“过去,我们的‘吃喝拉撒睡,学医玩乐游’都由企业管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这些交给社会了,具体说就是由社区管了。我们生活在社区,就要关心社区,建设社区。我认为,石油和谐社区应该是个‘筐’,把居民的大事小情都‘兜’起来,给业主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空间。过去曾经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许多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不断被剥离出来,由社区承接了。为此,社区就应该具有一种“兜底”的功能,既能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又能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还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说具体一点,比如社区的卫生状况,居住的环境好不好,老人、孩子是否有地方休闲、看书、做游戏,有没有荣辱不分、虐待老人、不赡养父母的现象,诸如此类的大小事情,社区都应该积极去做好、去管好。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构建石油和谐社区,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作为石油社区里的一位居民,我认为构建和谐社区应该朝着‘我是社区人,社区是我家’的目标下工夫,让每个居民都能从社区的和谐中得到周到的服务和心理的慰藉,一进社区,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其实,社区里有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比如,寒暑假期间,孩子没地方去是家长们最头痛的事,有把孩子放到爷爷、奶奶或亲友家的,有把孩子送到乡下的,有把孩子锁在家中的,这些无奈之举对孩子的教育、安全、健康都是不利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社区能出面组织协调,让孩子有地方玩、有人管,那可是办了一件大好事。何况,社区是有责任和能力办好这类事情的。
“石油社区和谐不和谐,居住在石油社区的居民最有发言权。什么样的社区才称得上‘和谐社区’呢?我想,不外乎服务周到热情、文体活动广泛、邻里关系融洽、居民举止文明等内容。这些既有‘硬件’方面的建设,也有‘软件’方面的提升,但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居民的满意度:社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居民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只有居民满意了、欢迎了,石油社区才称得上和谐了。”
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居民发出“我是社区人,社区是我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