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3.1 商品学的产生
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18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将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出口工业品,从而扩大了原材料与工业品商品的贸易。这就要求商人必须具有系统的商品知识,否则难以胜任贸易工作。因此,当时对商业教育提出了系统讲授商品知识的要求以提高青年商人的业务素质。18世纪后期,在商人和学者的努力下,德国的大学和商业院校开始讲授商品学课程,并开展商品学研究。商品学这个词就来自德文Warenkunde,译成英文为Commodity Science &Technology。
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在其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于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该书分为两册:第一册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方法和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二册主要介绍商品的产地、性能、用途、质量规格、分类、包装、鉴定、保管和主要市场等。贝克曼还在该书中指出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任务:① 研究商品的分类体系;② 进行商品的鉴定和检验;③ 说明商品的产地、性质、使用和保养,以及最重要的市场;④ 叙述商品的制造方法和生产工艺;⑤ 阐明商品品种的价格和质量;⑥ 介绍商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该书创立了商品学的学科体系,明确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贝克曼因此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商品学体系被称为“贝克曼商品学”或“叙述论的商品学”。目前,人们认为商品学产生于18世纪末,即是以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依据的。
1.3.2 商品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都产生于实践,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凝结。商品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现代商品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商品知识汇集阶段
在商品学学科形成之前,商品知识的汇集、整理是商品学形成的重要前提。这些商品知识主要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商经验的积累,它使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能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商品的产地、品种和成分,更好地鉴别商品的品质,明确商品的功效,把握商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充分发挥商品的效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从丝绸之路到海上贸易,与外界商品交往的历史悠久,对商品知识的研究也相对超前。从春秋时代师旷的《禽经》到晋朝戴凯之的《竹谱》,从唐代陆羽的《茶经》到宋朝蔡襄的《荔枝谱》,以及后来《桔录》和《本草纲目》等书籍,先后都对有关的商品知识做了详尽的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陆羽的《茶经》。盛唐时期,产于江淮一带的茶叶由江南传到北方,茶叶品种繁多,色味各异,为了进一步促进茶叶的生产经营,推广茶叶的使用范围,陆羽大量收集茶叶的生产、制作、储运和消费等方面的知识,于767年写出《茶经》一书。《茶经》分三卷共十篇,对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到茶叶的功能、评定和储藏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书的问世,对茶叶的生产经营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商品学著作。据文献记载,阿拉伯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1175年编著出版的《商业之美与识别优劣和真伪商品指南》是世界上又一部商品学书籍。17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学者的影响下,萨瓦里于1675年编著出版了《商业大全》,书中详细论述了纤维制品、染料等商品的性能、产地、包装、储存和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该作品在欧洲久负盛名,先后被译成德、英和意等文字在欧洲传播。以上这些商品知识为商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古典商品学阶段
18世纪,德国手工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而后出口大批工业品,商品贸易趋于频繁。这就要求商人必须具备系统的商品学知识来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大量商业贸易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当时经济发展对教育界的突出要求。18世纪中叶,德国在大学和商学院开始开设商品学课程。在教学和科研基础上,德国自然史学家兼经济学家约翰·贝克曼教授,1777年编著出版了《技术学导论》,并于1793—1800年编著出版了《商品学导论》,内容包括商品生产、技术、方法、工艺学知识及商品的产地、性能、用途、鉴定、分类、包装和主要市场等。《商品学导论》的问世,标志着商品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约翰·贝克曼本人也因此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他新创立的商品学被称为“贝克曼商品学”。19世纪以来,这种德国古典商品学相继传入意大利、西欧、东欧、日本和中国等,使商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现代商品学阶段
商品学学科体系形成后,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两大研究方向。一是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称为自然科学商品学或技术商品学;二是从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观点,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相关的问题,称为社会科学商品学或经济商品学。
自然科学商品学起源于意大利的生药学,18世纪中叶由约翰·贝克曼创立。19世纪欧洲产业革命完成后,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确立,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涌向欧洲,而欧洲的商品(工业品)如潮水般涌向世界各地,这就要求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和检验,以保证商品的质量。这样,自然科学商品学就进入材料学商品学、鉴定论商品学或品质论商品学时代。
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科学商品学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其理论与体系日趋完善,其内容更适合贸易实践的需要,主要包括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质量、商品鉴定和检验、商品包装和商品养护等。此时,自然科学商品学跨入了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商品学时代,称为复合型商品学或现代商品学,即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以及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综合研究商品使用价值。一方面研究商品的自然属性,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另一方面研究商品的经济性,如研究与商品质量、供给和需求相关的经济问题。社会科学商品学或经济商品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经济商品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消费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商品质量和品种。例如,研究商品的开发、商品设计、商品质量保证、商品包装、商品标准化和商品监督检验等内容。经济商品学成为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商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对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3 现代商品学的现状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高等财经院校设立了对外贸易和贸易经济供销合作等专业,并开设了商品学课程。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商品学研究班,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培养师资力量,为商业部门培养了商品学人才。1956年黑龙江商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创建了商品学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有更多的高等财经院校、中等商业学院和供销学校开设了商品学课程。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和黑龙江商学院拥有商品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它标志着现代商品学学科的发展。1995年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商品学会,中国商品学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商品学会(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各项活动,并为副会长单位,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商品学学科有了迅速的发展。
从国际范围来看,现代商品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中兴盛起来,它主要围绕商品—人—环境系统,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原理,对商品与消费需求、商品与资源利用、商品与生态环境、商品开发与高新技术应用、商品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商品监督、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形象与广告、商品文化与美学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商品学研究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商品学会的基础上也纷纷成立。例如,1959年成立的奥地利商品学会,1963年成立的波兰商品学会,1971年成立的德国商品学会,1978年成立的意大利商品学会和瑞士商品学会,1980年成立的韩国商品学会,1990年成立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商品学会等,商品学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快速产生、成长。最具代表性的是1976年根植于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国际商品学会,它的成立为国际商品学主题的确立和研究打下了基础,如未来商品开发、21世纪商品、无环境的商品和技术等主题使商品学学科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的150多所高等经济院校建立了商品学系和商品学教研室,广泛开展商品学教学和科研活动。这些科研活动的展开,大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没有商品学学科,但在市场学、商品经营学、营销学和家政学等学科中有商品学内容,并有相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方向,其特点是把商品学与市场学、消费学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