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0.1.1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众所周知,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元件、器件和电路)和软件(程序)构成,系统结构如图0-1所示。

图0-1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图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控制核心,其功能是执行指令,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并对整机进行控制。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它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个8位二进制数,这个二进制数可以是程序的代码,也可以是数据。当一个数据大于8位二进制数时,它将存放于多个存储单元中,因此,计算机中的数都是8的整数倍。外部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简称外设,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设备,完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和人能识别的字符、图形、图像、语音之间信息的转换。它通过一些中间电路与CPU相连,CPU和外设之间相连的逻辑电路称为输入/输出接口(又称I/O接口)。外设必须通过接口才能和CPU相连。根据不同的外设,所用的接口不同,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A/D、D/A等;每个I/O接口也有一个地址,CPU通过对不同地址的I/O接口操作,完成对外设的操作。存储器、I/O接口和CPU之间通过总线相连。图0-2为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0-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图

用于传送程序或数据的线称为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送地址以识别不同的存储单元或I/O接口的线称为地址总线(AB);用于控制数据总线上数据流传送的方向、对象等的线称为控制总线(CB),以上俗称三总线。在程序指令的控制下,存储器或I/O接口通过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的联合作用,分时地占用数据总线,与CPU交流信息。

0.1.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按照严格的时序关系不断地从存储器中取指令、译码、执行指令规定的操作,即按照指令的指示发出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打开某些逻辑门或关闭某些逻辑门,使信号(数据或命令)通过数据总线在CPU和存储器及I/O口之间交流。这就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言之,存储程序、执行程序是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取指、译码、执行是微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种,是将计算机主机(CPU、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机,又称微控制器(MCU)。它专为工业测量、控制而设计,具有三高优势(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其特点是小而全(体积小、功能全),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外设、智能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特别适合于嵌入式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嵌入式工程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应用对象的需求,完成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即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进行接口、存储器等电路的系统设计,并设计程序,以控制应用系统按程序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工作。

0.1.3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

CPU并行处理数据的位数,由此定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等。

(2)存储容量

存储器存储二进制数的位数,例如,256×8位(也可称256B)RAM、8K×8位(8KB)ROM、1MB等。

(3)运算速度

即CPU处理速度,它和内部的工艺结构及外接的时钟频率有关。

(4)时钟频率

在CPU极限频率以下,时钟频率越高,执行指令速度越快,对单片机而言,有6MHz,12MHz,24MHz,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