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技术2009展望
经济危机的到来给各种不同的经济体以不同的打击。作为流通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众多企业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场危机下,不少百年老店都接二连三的倒下,即使如雷曼兄弟这样被人认为是家底殷实的企业,也不得不宣布破产。短短几个月时间,全球5大投资银行先后宣布倒闭,或是被并购。更有甚者,前几天甚至看到著名的通用汽车也面临着倒闭的威胁。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的波及面越来越广,金融体系的崩溃,随之带来的是房地产、汽车、保险、证券、钢铁、电力、煤炭、石油、电信等基础工业的集体衰退,更不用说其他领域了。
毫无疑问,企业级软件的市场正是在这些饱受磨难的行业,他们的衰退,对企业级软件市场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影响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广? 2009年的企业级技术会不会因此而改变?中国是否会受到同样的打击?
企业级市场,中国的潜力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由于经济危机的波及,大型软件厂商也不得不受到严重的影响。预算缩减以及客户流失,让软件巨头们也开始如坐针毡。这一点只需看看众多媒体上的广告,就能得出结论。据了解,多数企业的市场宣传预算缩减了40%甚至更多,这是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当然,选择裁员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多数不会杀鸡取卵地裁减自己的研发部门。不过相比全球来看,各大企业在中国的裁员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不得不说这些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预期。
然而从行业来看,中国的很多企业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相比国外的行业来说,目前受到打击最严重的是中小企业。从数量上看,数万家企业的倒闭势必会给众多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技术的厂商带来一场灾难,但正因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才让众多软件的提供商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一些数据显示,在2008年前10个月,国内软件产业累计完成收入6429.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前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但比1~9月低1.8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不断恶化的大环境下,软件行业收入仍然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大大高于整个IT产业不到10%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软件服务的需求,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去年全年的外包市场上,90%的市场份额来自内需。由于基础的薄弱,其市场的发展速度甚至会进一步加快,这也是中国软件市场最值得期待的原因。
一方面,大量的小型企业并没有信息化的过程。由于国内很多小型企业的发展规模,限制了其信息化的进程,这些企业还仍然停留在手工完成信息的流通环节。因此,这些企业的倒闭对于上游的技术服务提供厂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过去也只是在逐步的实施当中,已经开始规划和部署的项目并没有因为经济危机的到来而停滞,而是持续保持其发展的步伐。而国家对于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4万亿以及核高基的项目,给众多企业级厂商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尤其是外企,在国外经济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中国似乎真的成了“资本主义的救星”。就在去年年底由华军软件园组织的2008中国(沭阳)软件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科院的倪光南院士提到,中国软件业5800亿的产值大部分都落入了跨国公司的囊中。这5800亿的产值中,企业级软件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掌握着基础技术平台的跨国企业,正在用新的技术产品和理念在中国市场上攻城略地。
产品与战略,市场推进剂
在倪院士为软件人员计算的清单中,也许忽略了有关产品部分的产值。来自海内外的软件产品是去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当中重要的一笔费用。而这些产品正持续不断地推动整个市场的前进。更重要的是,国外厂商在针对软件市场的变化下,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口号,这些战略也让我们能一窥2009年软件市场的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几个公司在2009年的产品和策略。
微软——坚固基础平台
去年微软发布的三大企业级产品:Windows Server 2008、SQL Server2008以及Visual Studio 2008对整个软件市场的影响很大。继WindowsServer 2003以来,5年没有推出新服务器端产品的微软在2008年对其Windows服务器体系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升级,尤其是在其新版本中推出的Windows Server Core 更是在业内形成了非常正面的影响。
微软去年在企业级基础技术平台上的动作还远不止这些, WindowsServer 的产品家族当中,去年还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产品。一个是HPC,一个是云计算的平台Windows Azure。
HPC方面,是微软为适应大规模并行和高性能计算所开发的独立平台。与一般 Windows 不同的是,这种高性能计算平台会随着企业级对计算能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保持快速发展。就在去年年底,微软与浪潮合作,开发出了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一举将中国的产品推进到了全球性能最高的10大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这也说明在2009年的高端企业级产品中,微软将占据一席之地。
在2008年微软的 PDC 大会上,Ray Ozzie 宣布的 Windows Azure 云计算平台产品相对而言要虚幻得多。尽管目前这个产品仍然处于开发状态,但对大多数关心企业级技术的开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产品。
而在客户端领域,微软的 Windows 7平台也很快即将正式亮相。作为Windows Vista的下一代产品,微软充分吸取了其上一代产品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完成一个更加稳定、精致的操作系统,另外也对Windows 7寄予了很大的厚望。直到今天,市场上主流的操作系统平台仍然是2002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 XP,Windows Vista的失败让微软必须要推出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赢得用户的产品。
包括Biztalk、Exchange、SQL等服务器系列的产品在2009年仍然会沿着微软既有的路线发展下去。这个所谓的既有路线,主要是指微软的“软件+ 服务(S+S)”战略。如果深入解读 S+S,我们会发现这有些类似于IBM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只是采用了对技术人员更具象的方式的描述。因此,在线业务同样是微软在2009持续努力的方向。
IBM——5线开花
相对而言,IBM的产品策略显得非常独到。除了像DB29和Notes &Domino8这样具备特殊意义的产品会被宣传得人尽皆知外,IBM的产品更多是以产品线的形式来推出的。在企业级领域, IBM的软件产品确实多得让人吃惊。其旗下5条产品线中,仅仅Rational 一条产品线的产品,其数量在2005年就已经超过了一副扑克牌,更不用说这几年持续不断的开发和并购了。
然而总体上来看,IBM的5大产品线格局还是非常清晰的,尤其是总裁彭明盛(Samuel J. Palmisano)在去年发布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战略以来,5条软件产品线的分工进一步明晰起来。
与开发者关系最为密切的Rational 产品线在2009年将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云计算领域。去年,IBM与江苏无锡市共同搭建的云计算平台已经正式开始投入使用。这个云计算的平台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园区的软件企业提供各种软硬件环境和资源,并大量采用了Rational 技术。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Rational 软件总经理严成文表示:“2009年,我们将会把更多Rational 的产品搬到Web上,并实现Development as a Service,很快,软件交付的各个环节都会在‘云’里实现。”
作为IBM的老牌产品线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自改名以后(即原来的DB2)它就不再是一条仅仅以通用数据库为核心的软件产品线了。2009年的信息管理产品线将会把主要业务集中在数据集成和商业智能上。对Congnos 的收购完成以后,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智能厂商基本上已经被几大能够提供整体商业解决方案的公司瓜分殆尽,这也代表着商业智能将会全面进入通用的企业级市场。
相比其他几条 IBM 的软件产品线,Websphere 一向显得比较低调。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购买 IBM 其他产品的时候附带的IBM中间件产品。然而作为SOA概念最早实现的软件产品之一, WebSphere 产品线在2009年也同样会产生许多重大的变化。尤其是它作为今年云计算的底层通信和基础技术平台,WebSphere 产品线将会与许多重要的行业业务结合起来。
Lotus 方面,随着前两年Web2.0概念在企业级技术中的应用, Enterprise 2.0的实践也正在这两年中逐步实施起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敏捷企业,对企业中核心要素——人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改变,正因如此,我们看到 Symphony、Connection 等产品的诞生,未来与企业的网络会议和电话等相结合的 Telephony 产品也将很快面市,值得我们在2009年期待。
如果说过去网络和系统的管理软件很难卖,那么随后的几年, Tivoli 软件就非常值得期待了。云计算的到来,不仅仅需要有可管理性和易用性很高的这类软件,更重要的是,管理软件必须能对大型甚至超大型的网络和系统环境进行监管和控制,并确保它们能有效运行。这对于Tivoli 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尤其是借助多年来IBM在一些对风险控制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服务的经验。
Oracle——关注在整合
自去年年初 Oracle 收购 BEA 后,Oracle 公司的软件产品线终于达到可以与微软和IBM叫板的地位。数据库、中间件、应用,全部的商业软件系统栈已经在 Oracle 品牌上建立起来。消化收购来的BEA是Oracle 去年做的一件大事,除了将产品进行整合外(事实上,Oracle 放弃掉了原来BEA公司的AquaLogic 产品线中的大部分产品,仅保留了其ESB产品),大量BEA原来非常有价值的项目也在 Oracle 一年时间的努力下慢慢融进了自己的体系,包括原有的产品维护、各种社区以及市场项目。
从产品角度看,WebLogic + Tuxedo+ JRockit 将成为Oracle 的JavaEE服务器的基础设施,SOA方面则是其通过整合后的SOA套件。前不久,Tuxedo 10g R3新版本的发布已经纳入了Oracle的命名体系,因此估计不久的将来,WebLogic 也将会被改名,从而称之为WebLogic 11g R1。
此外,Oracle 在2008年推出了其“ 全面、集成、开放(C.I.O, Comprehensive、Integrated、Open)”战略,并对其过去一系列的收购计划进行了全面的解释。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Oracle 不仅仅在系统栈上已经非常全面,而且在其产品面向的行业上也已经极为广泛。从应用层上,Oracle 摆出了要与 SAP 决战的姿态,这不仅要求它赢得更多的客户,也要求 Oracle 更好地集成其现有的产品。这是为什么SOA在Oracle的产品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至于在其传统的强项数据库系统产品上,2009年应该会是比较平静的一年。
SAP——聚焦三大关键点
对于SAP中国来说,2008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根据财务统计,SAP 亚太及日本作为 SAP 全球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2008年软件收入年增长23%,软件和软件相关服务年增长达到24%。对于面临金融危机下的2009年,SAP 又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月16日,SAP发布了最新的商业软件套件——SAP Business Suite7。新产品不仅增强了商务支持与分析功能,通过SAP SOA平台以及基于 BI 功能,为业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还可充分利用传统SAP 程序实现新流程。另一方面,其SOA架构可以快速集成新的流程,增强企业业务灵活性。Business Suite 7可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平台SOA架构体系调整业务流程,实现SOA积木搭建,快速完成企业量身定制的新流程。对于传统 SAP 产品,则采用了功能增强包的组建方式,基于 SOA 架构体系,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新功能的增加和系统升级。
不仅如此,全新的SAP商务套件还通过增强包对150多个产品线进行了功能创新,并提供了整个套件内所有应用软件的同步发布进程表。借助于增强包,客户可以只选择安装自己所需功能,而不用升级整个解决方案。目前针对SAP ERP推出的前三代SAP增强包用户数已超过1000个,下载量达1800次。
在当前全球经济都不太景气的环境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新挑战,如何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又能节省开支。为帮助合作伙伴度过难关,SAP推出的软件套件力图通过增加灵活有效的模块化设计以及类似 SaaS 的销售模式,通过聚焦业务分析与洞察、流程灵活、业务高效三个关键特性来满足消费者的最新需求。
SaaS,国产企业级救星?
如果一定要预测2009年企业级软件最大的变化,那么就不得不提到SaaS。其实从2007年开始,SaaS已经被很多企业关注了,一些原来非常陌生的企业很快出现在了媒体报道上。800客、XTools 等公司的业务在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却在飞速成长着。
如果仅仅从中国的企业级软件市场来看,2009年确实非常值得期待。尽管去年确实有很大一个数量的中小企业倒闭,或者面临非常危险的局面,但这些以低成本加工或从事贸易相关的企业几乎没有信息化工作。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通过大规模信息化来降低成本,缩减人员编制,对于那些仍然存活的企业来说是一条很好的路。
阿里软件——清晰的发展线路
正因如此,尽管我们看到阿里巴巴 B2B 业务有一定的缩减,但阿里软件却在马云宣布“中小企业冬天”论的时候仍然不断扩大营收。当然,除了市场因素之外,这与阿里软件在 SaaS 领域的行动力是有非常直接关系的。如果我们回顾一下阿里软件在2008年的发展线路就会发现,王涛对于阿里软件的使命非常清晰。
从2008年1月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发布以后,阿里软件就打定主意要做服务的运营平台,并提供了最初运营在这个平台上的4款应用;接下来,阿里软件在全国联合了二十多家独立软件开发商基于其平台提供服务,遗憾的是,这些开发商的应用并没有因为阿里的优势资源获得销售额,而是沿着原来的老路在慢腾腾地摸爬滚打;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阿里软件快速推出了其新的应用服务,并联合全国数千家软件代理商共同推广其应用,这一招相当奏效,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让阿里软件的单日销售额突破了百万;更重要的是,阿里软件随后宣布了其培养开发商的计划:在3年内拿出10亿元,扶植30家中国的中小独立软件开发商上市。
从这个角度上看,阿里软件希望做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和服务的教父。不管从销售额还是从阿里软件绘制的蓝图,甚至从阿里软件一步一个脚印做事的态度都表明,这种看法并不为过——SaaS时代已经来临,把握着客户的需求,就是中国 SaaS发展的方向。这条清晰的发展线路,无疑会在2009年走出更精彩的局面,也会让更多软件和服务的开发商受到影响。
用友——新的突破点
其实,早在2007年阿里软件筹备其软件互联平台的时候,国内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用友就已经开始筹备其 SaaS平台相关的产品,并成立了新的事业部。2008年7月8日,用友软件正式发布其SaaS平台“伟库网”。2008年下半年,经济危机突袭,“伟库网”却逆势而上。上线177天,注册量即突破11万、付费用户数突破1万、初步完成重点地区的布局。
另外一端,随着企业2.0概念的崛起,也为了高端企业用户在庞大的规模下实现敏捷,用友在2008年年底刚刚推出其基于SOA架构的U9产品的1.5版本。这款面向中高端企业用户的ERP产品被用友寄予了很高期望,耗时5年、投资过4亿的庞大应用平台U9,被认为是支撑用友未来十年发展的旗舰产品。根据用友对其产品的定义,U9适应多组织协同、多经营模式的混合管理、精益生产等深度管理,具有高度灵活的信息化应用架构,能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变化,支持经营模式、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除此之外,其U8、NC、eHR、CRM等产品在整个市场上进行了全面的布局。
此外,用友与其他软件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业务的定势。由于经过长期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今天的用友说是最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软件厂商也不为过。对于业务的理解以及对于行业的经验,是用友最宝贵的财富。这条路线与今天的 SAP 极为类似,可以预计的将来,用友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帮助客户解决业务问题上,今后极可能出现与SAP类似的“用友业务咨询师”。
金蝶——面向纵深的发展
同样作为在中国软件业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企业,金蝶对SaaS趋势的把握毫不示弱。几乎与用友同时,金蝶也成立了其新的事业部,并领先半年时间推出了它的SaaS 平台“友商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对并不宽阔的管理软件市场,这两家国产软件厂商正在进入平台期,发展速度很难快速提升,而经济危机的来临,给了SaaS 模式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在线业务成为金蝶重点关注的方向。
然而不同的是,金蝶的发展思路完全不同于用友,其产品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用技术人员的话说,这个公司正在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技术平台道路上挣扎。尽管开发底层的基础技术平台 Apusic这类工作并不能很快带来直接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金蝶的发展路线更倾向于向国际产品挑战。而在业务领域,其 BOS 平台为金蝶今后获得一个更广泛的市场以及更多合作伙伴提供了机会。
国产软件仍需破局
相比试图打破国外软件厂商紧抓技术上游的金蝶和用友,国内的其他软件厂商在过去一年里的努力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以浪潮、浙大网新、中创、东软等为代表的国产软件厂商在各个行业都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一些政府及事业项目上,这些企业非常好地迎合了国产软件发展应该展现出来的实力。
此外,企业级基础技术领域内,比如一些大型企业的研究院正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达梦、金仓、神州等企业开发的国产数据库以及东方通、普元等企业开发的国产中间件,都已经开始配合国家的4万亿计划,拿到了不少订单。一旦这些产品在国防和科研等重点项目中取得突破,那么这些软件打破僵局,迈向普通商业市场的时代就会到来。相比 SaaS的服务提供和运营商而言,这些颇具传统的企业发展速度虽然不够快,但他们却是在完成一个更加长远的使命。而2009年,很可能是国产软件所面临的一个转折点。
开源节流,2009的主题
其实不管是微软的S+S 战略还是IBM 的Smart Planet,其主要的目标都是开源节流。当然,这与他们希望卖出更多的产品并不矛盾。关键的问题在于,软件市场本身确实是在快速的发展,而大量客户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企业还有很大效率提升的空间,这都是软件的价值所在。如何帮助企业有效地开源节流,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这也是那些企业提出长期战略的根本契机。
然而,光有战略毕竟无法赢得客户的订单,更重要的是如何提供对市场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云计算的概念,正是是这些战略下浮出水面的。
云计算,关键在政府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去年各大企业发布的新闻,就会发现云计算这个词已经遍地开花了。基本上所有能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互联网挂上钩的技术,都会被冠上云计算的头衔,至少也是放在这些企业的产品规划当中的,各种各样的aaS漫天飞舞。尽管企业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是如何腾云驾雾的,但真正在业内稍作调查就会发现,真正实现了云计算模型的产品,仍然寥寥无几。
其实这与市场和运营商有很大关系。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两大云计算平台,一个是Amazon的AWS系列服务,除了提供存储、带宽以及计算资源外,还开放了大量接口,以提供计算模型云;另一个与之类似的是Google 的GAE,同样提供计算模型云。在这两家企业积累了若干年大规模网络运营的经验之后,云计算的产品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而他们实现的起点都在于近乎统一了一个行业的市场。
与在海外不同的是,云计算所必须的环境,需要由政府来提供。各个行业里的软件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之间存在不少微妙的竞争关系,如果没有政府出面协调各方资源来形成行业标准,那么云计算可能真的只能是空谈。尽管在2008年,云计算被炒得火热,但2009年要真正意义上大规模地对云计算进行投入,还为时尚早。
开源,崛起的机会?
不少专家认为,开源是2009年的机会。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件好事,比如Sun、红帽等。对有些企业或产品,就不那么好了。比如之前本刊记者了解到的,摩托罗拉此前采用 IBM的 Rational ClearCase的服务器产品,今年打算全部迁移到开放的软件体系上,减少了上千万的软件授权费,是否会投资到开源方案的咨询机构,这将是开源能否借2009崛起的关键。
有观点认为企业并不关心其采用的产品是否开源,重要的问题在于开源是否真的能在有限的风险范围内控制成本。商业软件的授权费,事实上所购买的不仅仅是软件产品本身,而是让这些商业软件提供商帮助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去年比尔·盖茨退休后还曾经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其背后的意思正是表示需要有人代表开源对企业负责。
今天从事开源服务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这些企业在没有积累到足够经验的时候,是很难说出如何帮助企业来承担风险的,这也是我们常常高呼开源很好,但仍然没有人在开源上赚到钱的原因。
而另外一方面,开源的商业模式能否在2009年有所改变,能否像国外那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开源的企业级技术能在中国生长下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