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满天红》
〔意大利〕倍尔托
《满天红》是意大利作家倍尔托于19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在一个和平古老的意大利小城,有一个圣安妮区。该区的居民是全城人口中最下层的阶级。妇女几乎全是洗衣妇,略有姿色的就当妓女。男子都是做货郎或拾垃圾,否则便做小偷。杜里奥、卡拉和裘丽亚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杜里奥是一个17岁的共产党员,长大想当个技工。他的母亲给当兵的洗衣服,他的父亲给人补铜罐。卡拉是一个不满15岁的姑娘。她的父亲因偷窃被关进监狱,5年后才能释放。她母亲年轻时当过妓女,后来就做佣人。因为有过当妓女的历史多次被解雇,她在这个小城里无法生活,只好到拿波里去谋生。裘丽亚是一个私生女,她母亲由于生活所迫沦为妓女。裘丽亚8岁时,母亲患肺病悲惨地结束了一生。卡拉和裘丽亚是表姐妹,与外祖母一起过着穷困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百架美国飞机轰炸了这座小城,把人口最多的圣安妮区变成了废墟。杜里奥的父母,卡拉的外祖母都被炸死,他们成了无依无靠和无家可归的人。政府对破坏和死伤最严重的地区既不清除瓦砾,也不处理尸体,只是四周围上铁丝网,竖起几块牌子,叫做“传染区域”,人们称它为“死城”。杜里奥、卡拉等人就秘密地住在这座“死城”里。
战争和轰炸给人们带来了死亡、饥饿和失业,人们咒骂占领意大利和发动战争的德国人,也咒骂轰炸这个城市的美国人。人们开始明白,可怕的屠杀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他们盼望早日结束战争,能过和平的生活。
杜里奥心地善良,愿意帮助别人,他也偶尔偷窃,但完全是为了帮助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儿童。他领导着一个小组进行地下活动,他为游击队搞药品,秘密地准备了五个军火储藏所和一批物资。他说手中有了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有用的,他不满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主张用暴力建立起一个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制度。在一次袭击补给队时,他不幸牺牲。随后,安东尼奥接替他的工作,继续领导小组从事地下活动,卡拉曾与杜里奥合作,为他所领导的小组做了不少工作。
战争使少数人发财,使原来贫穷的人更加贫穷,原来的小康之家,一夜之间也变成了赤贫,但尼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神学院的学生,15岁,父亲是县政府的公务员。他天真,无忧无虑,也不像杜里奥那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过的是“绅士”般的生活。他的父母炸死后,在罗马的外祖父的帮助下继续学习了一年。不久美军占领罗马,他与外祖父中断联系,学校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神父们要他在学校闹风潮时当密探,作为报酬可免缴学费,他不愿意这样做,学校就要开除他。于是但尼耳逃离学校,在小城里流浪,他想找个职业,自食其力,他想当司书,当个听差也行。正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杜里奥收留了他,叫他管理账目。但尼耳多次想离开他们,自己寻找出路,但是,当时的战争环境迫使他不得不留了下来。在共同的生活中他与裘丽亚建立了友情。
德国人败退后,美军占领了这个城市。美国人到来之前,人们怀着各种希望,说他们会带来自由和食物。谁知他们来了,人们比以前更加困苦,疾病、饥饿和失业越来越严重,到处都是找寻食物的人。
杜里奥牺牲后,但尼耳决心离开他们,独自谋生。他找过他父亲的朋友,希望给予帮助。他父亲的朋友只答应给他的外祖父写信,对他的工作则无能为力。随后,他曾在美军伙房当小伙计,可是不久美军换防,他又开始失业。最后他与一位教师一起贩卖蔬菜和水果。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情人裘丽亚得肺病死去,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终于自杀。
战争结束了,战争的创伤是严重的,被战败民族的负担也是很重的。但是,人们怀着一个远大的信念:总有一天,农民会有土地,工人会有工作,人人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平等的,会像兄弟一样,大家同甘共苦。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但是一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