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体位、治疗分期及罐痕诊察
一、拔罐疗法的体位
拔罐疗法的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拔罐疗法的功效以及患者被施术过程中的舒适度。正确的体位不仅能使患者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还有便于上罐、罐体不宜脱落、充分暴露拔罐部位及拔罐时间持久等好处。
1.仰卧位
患者自然平躺于床,拔罐过程中患者身体舒适可持久拔罐。临床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位施术。使用机械性负压罐或其他方式可自行拔罐,仰卧位通常用于拔腹部体位,注意不可用投火法。
2.俯卧位
适用于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体位。
3.侧卧位
适用于头、面、肩、胸、四肢的侧面,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所有其他部位均可上罐。但罐体与骨骼及肌肉的纹理不相符时,可能会出现罐具脱落的现象。
4.坐位
坐位分仰靠坐位和俯伏坐位,此法是家庭中最常用的体位。适用于肩背部、胸部、头面部及四肢等,适用部位广泛。被施术者轻松自如可持久拔罐,同时可以兼顾学习、娱乐。
二、拔罐疗程的三个时期及治疗原则
采用拔罐疗法治疗疾病,怎样拔罐才能达到最佳疗效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俗语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意思是说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于一个慢性或久病患者来讲,调治身体的疾患或消除不适的症状,采用拔罐疗法的治疗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出病期、恢复期和巩固期。
在拔罐治疗的三个时期中,调理和治疗的疗效与拔罐时吸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留罐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与上罐次数的多少成正比;与拔时罐具的多少成正比;与病气外排的分流措施成正比。拔罐时的吸力越大,留罐时间越长、次数越多、罐具越多、病气分流的措施越合理,体内排出病气、垃圾、毒素的量和速度就越多越快,效果也越理想。
拔罐疗法中,虽然上罐的吸力越大、留罐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效果越好,但是要以患者能承受的程度为原则。这原则即是每个患者最佳的治疗原则。
三、罐痕的诊察
由于负压效应使体内的病气、垃圾、毒素等通过罐口部位向外排出,往往不能一次排净,这就需要连续拔罐。罐口部位会经历变色,甚至出现水疱、脓水等异物,然后罐口表面结痂、脱落,皮肤基本恢复正常这几个阶段。
有些患者没有治疗完毕就停止拔罐,罐口部位会留下较深的痕迹,较长时间也不会消失,甚至出现痕迹加重的现象。因为采用这种排毒拔罐疗法治病或调理身体的时候,病气从罐口部位向外排,并不因起罐或停止拔罐而停止,只不过外排的力量减小了,速度慢了一些。如果停止拔罐反而会感觉罐口部位发胀难受,其原因是体内的病气和废物经拔罐以后,罐口部位的经脉疏通了,病气、邪毒就容易从此罐口部位排出,如果停止拔罐就等于将病邪外排的通道给堵上了,病气不得排出,所以感觉罐口部位发胀、不舒服,皮肤痕迹不消失,反而逐渐加深。
中医认为,通过观察拔罐过程中罐口颜色变化可诊察病症的阴阳、寒热、虚实等,可早期发现五脏六腑的异常反应变化,然后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也可测知病情的预后。通过数次拔罐后,罐口皮肤颜色变浅,瘀斑或痧点减少,说明病情好转。反则说明病情加重或无明显改善,或者病气外排进入高峰期。这就是《内经》中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
罐口部位起罐以后出现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罐口部位皮肤发白,触之不温,发冷发凉,甚至起白水疱,大多体内有风湿性疾病;如果罐口部位皮肤发白,没有其他现象,表明多是贫血、虚寒或湿邪内侵;如果罐口皮肤发白不发凉,出白水疱,多为风寒较重;如果白疱中夹有白沫,而且留罐过程中感到痒,多为正在排风寒或排风湿。
2.罐口部位呈紫黑色,多为火毒内蕴;紫黑而暗多为气血瘀滞之象;如果发紫伴有斑块,多为寒凝血瘀之症。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样。
3.罐口部位皮肤颜色没有多大变化,但出现黄疱、黄绿疱、脓水、黏稠物、果冻样物等,多为体内有炎症而且病情较重。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阳亢症。
5.罐印红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度高,而且体内有热邪。
6.罐壁出现有水汽,表示该部位有湿邪。
7.感觉拔罐部位痒,表明其风邪和湿邪内侵。
8.感觉拔罐部位疼痛,表明体内有火毒。
9.感觉罐口部位先痛后痒,表明其正先排火毒,后排风寒、湿邪。
10.经过一段时间拔罐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上九种情况之一或几种情况,同时伴有全身倦怠乏力、头昏、口渴、嗜睡等症状表现,有此现象者,往往疗效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拔罐调理即可恢复。
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内病外治物理疗法。治疗疾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患病较多、较久或慢性疾病患者,拔罐治疗的过程可能会长些,皮肤痕迹消失的过程也会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