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求学问教故事(4)

尹儒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了三年还没有掌握驾车的技能,因而他感到非常痛苦。有一天晚上,他忽然梦见老师给他传授秋驾的技能。第二天他去拜见老师时,老师看了他一眼,对他说:“我并不是舍不得传授我的技术,我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你接受不了。今天我将要把秋驾的技能教给你。”

尹儒后退几步,朝北向老师行礼说:“昨晚上我梦见接受了您的教导。”他先给老师讲了他昨晚做的梦。他所梦见的原来就是秋驾。

载酒问字

“载酒问字”比喻勤学好问。或用来比喻从师受业。

此典出自《汉书·扬雄传》。

汉代,有一个人叫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扬雄在青年时期学习很刻苦,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他不善言谈,善于思考问题,清静寡欲,不追求富贵,不贪图虚名。一生喜爱文学,尤其偏爱辞赋。他虽家境贫寒,但却全心写作,著述很多。晚年在新莽朝当了一个大中大夫。

扬雄曾经因病辞了官,后来又被任为大夫。由于他的家境贫穷,又喜欢喝酒,所以很少有人去拜访他。因而每有爱好学问的人都是带着酒菜向他讨教,巨鹿的侯芭经常和扬雄住在一起,学习他著的《太玄经》、《法言》等哲学著作。

《法言》是模仿《论语》写的,《太玄经》是模仿《易经》写的,比较难懂。大学问家刘歆看过这两部书后,对杨雄说:“何必白白辛苦一场呢!如今那些享有高官厚禄的学者,尚且弄不懂《易经》,何况你的《太玄经》是模仿《易经》写的。能有什么价值呢?可能后人要用它盖酱缸了。”对刘歆这番冷嘲热讽的话,扬雄笑而不答。公元18年(天凤五年),扬雄病逝,享年71岁。巨鹿人侯芭为他修了坟,并且守丧三年。

择善而从

“择善而从”指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败之。又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择善而从之曰比。”

春秋时,晋国的韩宣子于公元前514年秋天去世,魏献子执政。他把被灭掉的祁氏的领地划分为七个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划分为三个县。曾经给王室出过力的贾辛等人,非嫡长子中不失职、能够保守家业的魏戊等人以及其他一些有才能的人共十人,分别被任命为这些县的大夫。

有一次,魏献子问一位大夫:“我把一个县给了魏戊,别人会觉得我偏袒吗?”大夫回答说:“不会的,戊的为人,远不忘国君,近不逼同事,处在有利的地位上想到道义,处在贫困之中想到保持操守,有兢兢业业之心而没有过度的行为,即使给了他一个县,也是没什么的。以前武王战胜商朝,广有天下,他的兄弟领有封国的十五人,姬姓领有封国的四十人。这些都是举拔的亲属。举拔就是择善而从。因此,亲密、疏远都是一样的。”

《左传》癖

“《左传》癖”的意思是,特别喜好《左传》,成为一种习惯的嗜好。人们用它指喜欢钻研古书的爱好。

此典出自《晋书·杜预传》:“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晋代杜预(公元220~284年)文武兼备,才华横溢。既是将军,又是学者。平时,杜预不喜欢骑马,射箭也不穿铠甲。但是,只要担任重大军务,却身居将帅高位。杜预在结交朋友和待人接物方面,对人既谦恭又有礼貌。回答人家的问话时,总是尽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导别人时,从不感到厌倦。真是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他立下平定东吴的功劳之后,由于从容安逸,悠闲无事,于是便专心琢磨经典,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诸家所著记述宗族系统的书籍,写了阐释《左传》的著作《春秋释例》。又写了《盟会图》、《春秋长历》,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的独家学说,直到老年才完成。当时,大臣王济擅长相马,又特别爱马,大臣和峤贪得无厌,喜欢聚敛钱财。杜预常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晋武帝听说后,问杜预道:“你有什么癖?”杜预回答说:“我有《左传》癖。”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形容射击、射箭技艺精湛,本领高明。

此典出自《战略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战国时,楚国有一位将军叫养由基。他射箭的技术非常高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人称“神箭将军”。

养由基射箭非常准确,能百步穿杨。也就是说,他能站在一百步开外,一箭射穿小小的一片杨树叶子,看到过他射箭的人都惊叹不已。

他射箭不仅是准,而且刚劲有力。有一次,人们将七层铠甲,(古代兵士打仗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叠在一起让养由基去射。他一箭射去时,竟然能射透又厚又重的七层铠甲,真是让人赞叹呀。

楚王有一只心爱的白猿,它非常聪明,善解人意,楚王常常将它带在身边玩耍。有时候楚王要射箭,就命令白猿站在对面的柱子前面,白猿不仅不害怕,反而轻而易举地将楚王射过去的箭接住,拿在手里玩弄,看它那好奇的样子,还认为挺好玩的哩!

有一天,楚王叫养由基来射箭,也让白猿站在柱子旁接箭。但是,这只通人性的白猿知道养由基的箭术非常厉害,它无论如何是接不住养由基射去的箭的。因而,它非常恐惧。当养由基刚刚开始调整弓弦时,白猿已经吓得半死,抱住了柱子凄惨地号哭起来。楚王见白猿如此可怜,便不让它接箭了。

薄技大用

“薄技大用”表示在关键的时候,微小技能可以起到大作用。

从前,楚国将军子发喜欢招纳有专门技能的人,有一个精通偷窃的人听说后,便去拜见他,说:“听说将军喜欢招纳有一技之长的人,我是一个小偷,想凭这点本领在您的手下谋个小差。”子发一听,衣带没有束好,帽子来不及戴好,就热忱地接待了他。后来,子发的随从劝他说:“做小偷的人,都是世上不走正道的人,您为什么要以礼相待呢?”子发说:“这不是你们应该干预的,有很多事可能你们一时不理解。”

没过多久,齐国动员军队攻打楚国。楚王命令子发率领军队前去抵抗,但是,齐军攻势异常猛烈,一连三仗楚军都被齐军击败。楚国那些自以为道德高尚的大夫们,绞尽脑汁,想出的各种办法,都不起一点作用;相反,齐国的军队越打越强,攻势也越来越猛。

正在这个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那个小偷来到子发面前,请求说:“我感谢将军收留了我,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报答。现在,或许我能为将军出把力。”子发毫不犹豫地就把他派遣去了军中。楚大夫们听说子发派了一个小偷去对付强大的齐军,都偷偷地讥笑他。

当天晚上,小偷潜入敌军营中,偷回了齐国将军床前的围布。第二天,子发派人送回去,并对齐军说:“我军有个士兵外出打柴,捡到了将军的围布,现在派人送还。”第二天夜里,小偷又偷来了齐将的枕头。天亮后,子发又派人把枕头送还。第三天晚上,小偷又去把齐将头上的发簪偷来了。子发又派人送还。这几件事使齐将异常害怕,他们商量说:“如果今天夜里再不离开这里,或许我们的脑袋就保不住了。”于是连夜撤军离去。

楚国的大夫私下赞叹说:“看来人的技能不在大小,关键是要看如何去利用。”

扁鹊换心

这则典故是隐喻:一个人即使形体如旧但心已变,则判若二人。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

鲁国公扈和赵国齐婴二人有病,共同去请扁鹊给他们医治。

于是,扁鹊就去给他们治病,结果把二人的病都治好了,扁鹊便对公扈、齐婴说道:“你们先前所得的疾病,是从外表侵入到五脏六腑,原是药物所能治好的。现在你们都还得了一种先天的病,现在我再为你们治疗一下怎么样?”

二人说:“我们想先听听这种病的情况。”

扁鹊就对公扈说:“你的心智有余,气质很弱,所以你多智慧,却欠果断;齐婴心智不足,气质坚强,所以智慧少而好专断。如果把你们的心互换一下,就会两全其美了。”

扁鹊就给二人喝了毒酒,让他们像死了似的昏迷三天,由着他剖开胸膛,挖出心来,互相换置,再敷上神效的药。他们醒来后,和从前一样正常。两个人便都告辞回去。

于是,公扈回到了齐婴的家,去寻他的妻子,但妻子不认识他;齐婴也回到了公扈的家,去见他的妻子,妻子也不认识他。

两家因此互相争讼起来,就去找扁鹊辨认是非;扁鹊便把以前治病换心的经过告诉了他们,争讼这才停止了。

长康三绝

“长康三绝”形容书画神妙奇绝。

此典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年轻时就精通诗、文、书、画,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顾恺之绘画创作的真迹现在已经失传了,流传下来的只是后人的摹本,如《列女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几幅。在绘画理论方面,他留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等著作。

顾恺之曾在大司马桓温属下当参军。当初,他在桓温府中时,桓温常说:“顾恺之身上痴呆和聪慧各占一半,合起来讲,正好持平。”因此,世间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操舟若神

“操舟若神”比喻只有抛掉得失之心,才能在各种繁复多变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技能。

此典出自《庄子·达生》:“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敢问何谓也?’”

颜渊问仲尼说:“我曾经渡过觞深这个水潭,那摆渡的人驾船的技巧真是高明。我问道:‘驾船可以学会吗?’他回答说:‘可以。擅长游水的人是要经过反复学习才学会的。至于那些会潜水的人,即使平时没见过船,一旦见到就可以很容易地驾驶它。’他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请问他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仲尼说:“擅长游水的人反复学习就会,是因为熟悉了水性,就不害怕水了。至于会潜水的人没见过船就能驾船,那更是因为他看水就像陆地一样,看待翻船就像大车在上坡时打了滑倒退几步一样。即使翻掉船的种种危险同时出现在面前,依然会沉着镇定,心里丝毫不受影响;这样,到哪里不轻松自如呢?一个赌博的人,用瓦块当赌注的时候,赌起来随心应手;用随身物品做赌注的时候,心中便有所顾忌;用黄金做赌注的时候,失去黄金的恐惧会搞得他心绪繁乱。赌的技巧本来是一样的,但因为心里有了负担,所以表现出来的技巧就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看重外物的结果。凡是看重外物的人内心一定是笨拙的。”

楚王田射

“楚王田射”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集中精力,专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办好。

此典出自《郁离子》:“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谢。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一次,楚王在云梦打猎。他让虞人把飞禽走兽轰起来,供自己射猎,当飞禽出现的时候,只见楚王的左边跑来一只鹿,右边窜出几只麋。他刚要拉弓射箭,又发现一只天鹅从他头顶的大旗上掠过,两只挥动的翅膀好像垂在天空的白云。楚王眼花瞭乱,箭搭在弦上,却不知该射哪一个。

这时,大夫养由基上前说:“我射箭的时候,百步之外放一片树叶,我能够射十次中十次;如果放上十片树叶,能不能射中,那就很难说了。”

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

此典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萧)子云近世擅名汇表,然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梁朝的萧子云从小就喜欢书法。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格,因而在长江一带很有名气。但当时有人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萧子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意思是:只能说他会写字,因为他的字没有骨气,每行字都像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像秋天蜷曲的蛇。

绰绰有余

“绰绰有余”形容很宽裕,用不完。

此典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战国时,齐国大夫坻蛙担任灵丘县令的职务,干得有声有色。过了一段时间,他想去国都担任谏官,就辞去了灵丘县令。他做了好几个月的谏官,却从来没向齐王劝谏过。

一天,孟子去见坻蛙,对他说:“谏官是要求进言的官,你做了几个月的谏官,却始终没提过建议,看来你不适合做这样的官。”

坻蛙听了孟子的指责,心里很不好受,他知道齐王的脾气很坏,担心劝谏他也不起作用,所以就很少劝谏。现在听了孟子的一番话,才觉得自己没尽到职责。于是,他向齐王辞去了谏官。后来,齐国人知道了这件事,纷纷议论说:“孟子替坻蛙考虑得不错,但为什么不替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呢?他屡次向齐王进言,齐王都不采用,但他却依然不走,这难道是嫉妒么?”

公孝子把这些议论告诉了孟子,孟子满不在乎地说:“我听说,一个有官职的人,如果没尽到职责,就应该辞官;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进言未被采纳,也应该离去。而我呢,既无官职,又无进言的责任,我的进退岂不是随心所欲吗?”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意思是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技艺纯熟,心手相应。也指做事非常顺手。

此典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春秋时期,有一天,齐国君主齐桓公坐在宫殿上读书,木匠轮扁在宫殿下面制作车轮。忽然,轮扁放下手中的工具,来到齐桓公面前问道:“请问您读的书里面讲的都是什么啊?”桓公说:“都是圣人说的话。”轮扁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回答说:“都已经死了。”轮扁又说道:“这样说来,您所读的,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齐桓公听了轮扁的这句话,很生气,他严厉地喝道:“我在这里读书,你这个车轮匠怎么敢口出狂言?你如果能把刚才说过的话讲出道理,我就饶了你,如果讲不出道理,我就处死你!”

轮扁并未因为桓公发怒而害怕,他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个制作车轮的人,现在就以我制作车轮这件事为例子来讲讲我的观点吧。轮笋作宽了,可能松动,牟轮不坚固;而太紧了,就滞涩,装不进去。只有不宽不紧,不大不小,才正合适,做起来顺手,符合心意,才能做出合格的车轮。我虽然说不出其中的道理,但是这里却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我无法把这技术单靠嘴说教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只是听我讲就能把技术学到手。所以,我虽然快七十岁了,还是独自一人在这里制作车轮子。古人的技术和不可言传的道理,因为人死了而无法传授下来。所以,您现在所读的古人的书,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原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后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此典出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朝宗书》:“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韩朝宗,是唐朝玄宗年间人,曾经做过荆州的刺史。他特别爱惜青年文士,乐于提拔后进的人才,有很多人经过他的推荐,都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因此,社会上的人都非常敬慕他。

当时大名鼎鼎的大诗人李白,曾经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为他推荐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