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哲学篇(3)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应该成为我们理论思维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但三者统一的基础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回答是不同的。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通过对具体战争过程和敌我双方情况的分析,实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坚持对所有战争问题的思考都要建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把当时的社会、自然、国际、国内,人和物等多种因素作为认识问题的基础,以实现主观同客观相统一。在回答中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的,最后胜利为什么属于中国这个问题时,一开头就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这里根据就是事物变化的内因,也就是内部矛盾。从这个“根据”出发去认识思考全部战争问题,也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基础,从而也就是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统一的基础。这就是说,抓住了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根据”,也就找到了三者统一的基础。
那么,毛泽东又是怎样把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的统一建立在客观历史条件的基础上,怎样在思维的行程中去实现这个统一呢?这里的根本原则就是“现实的客观性”。毛泽东指出:“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采用客观的观点分析抗日战争的内部矛盾,他根据抗日战争的实践,深入到这个矛盾里面,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精细地研究对立双方的具体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从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逐步到达于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从感性的认识到达于理性认识。这样,他从抗日战争这个具体事物出发,经过矛盾的分析,即把敌我双方的特点、矛盾、联系等有关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分清主次,分清永久起作用的因素与暂时起作用的因素,之后又将中日双方的特点综合起来,在客观的观点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思维分析和制作功夫,得出了抗日战争相互关联着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这四个基本特点构成中日战争的矛盾运动,是我们认识战争发展规律以及制定整个战略策略的客观基础。
观察的客观性是与全面性相联系的,列宁指出:辩证逻辑要求“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毛泽东在分析研究中日战争的矛盾时,客观地、全面地考察了战争双方的全部要素,他既未随意添加任何一个与战争无关的因素,也不遗弃任何一个与战争有关的因素,完全按照客观实际反映它本来的面目。他从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和阶级状况,从时代特征与历史条件上,分析矛盾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既看到战争双方各自的长处,又看到他们的短处;既看到战争双方军事力、经济力和政治力的量的发展,又看到这些力量的质的变化,既看到战争中已经和正在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又看到行将消失的旧的因素和必然出现的新的因素;既看到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一面,又看到这些因素互相排斥、互相制约的一面,如此等等。正是建立在这种周密的考察和全面地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敌强我弱这个因素,规定了日本得以在中国横行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中国抗战要走一段艰苦的路程,战争是持久的,不能速决,但是敌强我弱又不是孤立的,是同后三个基本因素并存的,并受其牵制的。单就敌强我弱这一点看,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敌之强受其缺点所制约,我之弱又使其优点以弥补。通过全面的客观的分析,毛泽东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得出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中国不会灭亡,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的科学预见。
全面的观点不是所有因素的平衡,完全的因素平衡不是全面的观点,相反,则是对全面、客观的观点的否定。毛泽东在对战争的全部因素进行逻辑地分析和综合时,不为形式的条条所局限,而是把思维的起点同样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他指出:“既然敌之优点只有一个,余皆缺点,我之缺点只有一个,余皆优点,为什么不能得出平衡结果,反而造成了现时敌之优势我之劣势呢?事情是现时敌我强弱的程度悬殊太大,敌之缺点一时还没有也不能发展到足以减杀其强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优点一时也没有且不能发展到足以补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现,而出现的是不平衡。”正是从这一不平衡的实际出发,进行认识这一特殊的战争发展,从而又批评了“速胜论”,逻辑地得出抗日战争不能速胜,而是一场持久战的结论。
由此可见,把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统一于客观的辩证法之上,采用客观地、全面地观点分析中日战争的具体矛盾,是毛泽东向我们展示的一个思维原则,是他所以逻辑地得出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真谛所在。
二、《论持久战》抓住了三者统一的关键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的统一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发展中的统一。发展变化的观点是贯穿三者统一的一条红线。列宁指出:“辩证逻辑要求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像黑格尔有时所说的)变化中来观察事物。”只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事物,才能抓住三者统一的契机,否则,就不能实现三者的真正统一。
毛泽东正是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着眼其特点和发展”,才在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战争问题上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有机统一。他分析研究中日战争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本质,运用发展的观点考究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或基本因素的量变和质变情形,预见到战争中敌我力量互为消长的总趋势,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再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样,毛泽东就逻辑地得出抗日战争必然形成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和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正确地预见了战争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在认识事物时,还要坚持联系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上、内因与外因的联系上去认识问题。毛泽东在考察中日战争的全部因素时,就是采用了历史的分析和现状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他把“时代”的特点作为制约这场战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去考察这场战争的发展变化。他从30年代世界范围的两次大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处于退步的特点,指出中日战争不但和英国灭亡印度时期资本主义上升的进步时代不同,就是和2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也不同,它是退步的、野蛮的,相反,中国正处在历史上进步的时代,中国这时的进步远非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时的那种进步可比拟,这时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和觉醒了的广大民众,有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军队,有两次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又有有利的国际环境等。所有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是促使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力量强弱变化的重要条件。看不到时代的特征,看不到中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范围,就弄不清这场战争发展变化的根据,就不能正确地预见战争发展的规律。“亡国论”者不承认时代特点,只看见敌强我弱一个因素,看不到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等其他因素,因此得出了“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错误结论。这是在战争问题上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反映。只有坚持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才能准确地认识这场极其复杂的战争,并使其从一般的认识上升到逻辑的思维,实现历史的辩证法同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准确地预见战争发展的规律性。所以,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是实现三者统一的可能性和关键性所在。
三、《论持久战》明确了三者统一的目的
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就是说,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世界,经过头脑的加工整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目的是把客观的世界变成一个逻辑思维的蓝图,达到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预见和把握,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
毛泽东在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矛盾及其变化之后指出:“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在这里,“合理设想”、“大端”的指出和轮廓的描画都说明了合理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经过抗日战争十个月的经验,在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思维的加工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综合,上升到思维的逻辑具体,把思维的逻辑与客观的历史的辩证法统一起来。这个过程是认识的过程,是认识论之功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认识论,把客观的实在变成思维的逻辑,实现描绘出事物发展蓝图、轮廓、“大端”,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地预见未来,这是实现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目的。根据这个认识,人们就可以在其指导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针、路线来。实践证明,战争是按照毛泽东预见的行程进行的,他所规定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及各阶段的作战形式和战略战术都是正确的。由此我们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科学预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抗日战争的客观进程又有力地回答了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统一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回答了实现这种统一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通过对中日战争客观的、全面的分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纵观全局,从而科学地预见了战争发展规律,具体地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这种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全面的分析,达到逻辑地得出事物发展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至今对我们都是十分重要的。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就能够使我们正确地分析形势,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既能以必胜的信心处置困难,又能冷静地对待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推动改革和建设的深入发展。
——《社会科学论坛》1998年第5~6期
背景说明:毛泽东之所以能用哲学的思维正确地预见到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是与他到达延安后深入大量地研究国内外哲学经典,联系实际地思考哲学原理分不开的,现在看到的毛泽东那时的哲学批注集,就足以说明他为什么能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这些不朽的哲学经典,看到他为什么能写出《论持久战》这样能把握和指导整个战争的科学篇章的根源了。这是对当前一些不重视理论思维,认为哲学无用的人一个有力的反驳。
8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
观念的变革是我国当代社会变革的先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要求我们首先要确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从市场经济的观念模式出发,才能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找出积极的、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一些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的领导干部,还没有从传统的计划体制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
第一,在对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上,总认为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的“权宜之计”。不能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高度,认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第二,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上,习惯于靠行政办法,由领导指定一些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或由领导拍板让一些企业合并起来。他们不理解结构调整是一种市场行为,其行为主体只能是企业而不能是政府。
第三,在扩大投入上,习惯于铺摊子式的粗放发展,习惯于量的增加,而不讲成本效益,还是先跑资金后跑技术。所立项目就不是技术领先的项目,产品不先进,更不超前,从宏观上看结构就不合理。
第四,在扩大就业和解决失业问题上,习惯于由政府统包统揽,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才算就业,不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保障劳动者有自主择业的权利,主要途径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总认为干个体,或在个体、私营企业,甚至在乡镇企业工作不是就业。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是人才积压、人才浪费,另一方面是人才素质不高,人才短缺。
第五,在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上,指挥多,服务少,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企业和下属部门,而不习惯于共同协商与探讨;不习惯以经济的、法律的、政策的方式调动企业或下属的积极性。没有真正从法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对企业的长远利益负责的责任感。
因此,当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关键,是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实践的需要,历史的呼唤。要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其当前的生产力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存在,这个存在就是中国当前的最大的实际。所以,确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才是真正的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理清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有确立了市场经济的观念,才能形成开拓进取的思维方式,找出切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关键阶段,我们遇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诸如如何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创造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有效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转变思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去思考这些问题,去解决这些问题,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
我们要以正在从事的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业为中心,根据发展了的实际构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模式,只要我们实现了这种观念上的变革,我们就能找到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就能开拓前进,把我们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