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论中华文明学的学术理论体系(1)
摘要:中华文明应成为专门之学,其学术理论体系主要有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三个方面。中华文明学的基本理论至少应包括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等。中华文明应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方面的内容。龙山文化时代揭开了中华文明史的序幕,夏代中华文明正式形成,之后勤劳而富于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关键词:中华文明学;理论体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
近年来,“中华文明”四字,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日常对话中使用频率很高,但大多是当作一个词使用,很少当作一个学科门类对待。而以“中华文明”标名的论著,其概念也大多等同于中国文化或中国历史,未能关注“文明”与“文化”的区别。特别是专门研究中华文明学术体系者更是颇为罕见。学界对于学术意义重大、研讨较多的问题,历来有倡议成为专门之学的风气,如经学、儒学、佛学以及甲骨学、金石学、敦煌学、故宫学等等。笔者以为,为了更好的从学术理论层面弘扬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应该成为专门之学,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中华文明”也有资格成为专门之学。因而对中华文明的学术体系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自然很有必要,本文就试对中华文明学的学术理论体系略陈浅见。
中华文明学的学术理论框架至少应包括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发展历程三个方面,简要叙述如下。
一、中华文明学的基本理论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基本理论涉及面也很宽,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基本概念
“中华文明”使用频率很高,但其定义和内涵,特别是“文明”的概念,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大约出现在魏晋时期,其含义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中华”在现代的词义,既可指中国,也可指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当代56个民族,当然也包括曾经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
谈及“文明”不能不提及“文化”,因为二者词义非常接近,在各类辞书中大多都有互为解释的义项,往往被视为同义词,尤其在理论研究中难以截然划分。然而,这二者毕竟不完全等同,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纵向而言,从历史发展阶段看,“文化”是人类相对于动物状态的一种禀赋,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而“文明”是相对人类自己的野蛮状态而言的,是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横向来看,在实际运用中二者词义包含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文化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而文明主要包含正面的内容。
因此,关于“中华文明”,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中华文明是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优秀成果。
2、主要特点
只有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才能认清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才能扬长避短,让中华文明光照千秋,因而中华文明的特点也是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中华文明的特点主要包括:
其一,源远流长。中华大地是全世界最早进入人类文明的地域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5000年以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明。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显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特点。
其二,崇尚统一。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特别是两千多年前,中华先民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虽然经历过改朝换代、政权更迭,出现过地方割据,遭遇过外敌入侵,特别是近代史上曾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历次大一统局面的实现,都奠定积聚了促进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物资基础和精神力量;而每一次分裂和战乱,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和痛苦。因此,追求大一统的理想境界,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原则和目标,保卫大一统的领土完整,维护大一统的社会稳定,则被视为民族的最大权利和责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其三,天人合一。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数千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天”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天人合一”讲究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取乎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具有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于养身,对于治国,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都是有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
其四,以人为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一直站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它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在世界文明宝库中是屈指可数的。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从古到今一直传承下来,孕育着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文明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中华传统的人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人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传统的人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其五,注重实用。中国传统文明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这种重实用的倾向,形成了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的传统,强调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中国人立身行事讲究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治国安民重视现实的民情,解决现实问题,并以历史的实际经验教训为借鉴。日常生活则从家庭人伦和自己的职业出发,重视道德实践,老老实实地做人,在现实中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中华民族的性格总是显得实实在在,既不好骛虚幻的彼岸世界,也难激发起那种非理性的宗教狂热。
其六,强调道德。崇尚道德是中国古代各家各派的共同倾向。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若无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其他各家,其所谓道德的内涵或有不同,但对德的推重则并无二致。而从汉代定儒家为一尊以后,这种重德传统就得到确立并不断被强化,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
总之,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明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中国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它是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集中表现。
3、少数民族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人数众多、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汉族为创造中华文明起了较大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突出的。
其一,政治方面。中华文明的发展,依托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开始建立了数十个王朝和政权,而这些政权有许多就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占据一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相对中原而言,大多处于我国的周边地区,他们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辽阔的边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曾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给中国政治文化输入新的活力,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则更为突出。如成吉思汗时期形成的蒙古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的全国统一政权——元王朝。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为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再如满族建立的清王朝,消除了“三藩”割据势力;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使台湾再也不是漂离于中央政府的一座孤岛;在东北通过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遏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活动;在西北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把外蒙三十旗和内蒙四十旗牢固置于清政府管辖之下,结束了阿尔泰山以东、恰克图以南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另外设西宁府,安定了青海;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在川、桂、滇、黔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改变了以往土官、土司世代承袭,权力极大,俨然是个独立王国的状况。这一切举措,完成了空前的统一中国的大业,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二,经济方面。中华文明的成就,还表现为社会经济的进步,这方面少数民族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古代有史以来就分为两大经济类型,一是以农业为主兼养家畜,一是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经济主要是由少数民族承担的,就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类型农业经济少数民族也有许多独特的创造。如新疆维吾尔族兴建的“坎儿井”即是较为突出的例子。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手工业方面,我国少数民族更有许多历史悠久并独具特色的创造。例如,流行于壮族、傣族、侗族、土家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的织锦,苗族的刺绣,东乡族、柯尔克孜族的擀毡,彝族、白族的漆器,瑶族、布依族的蜡染,以及海南的椰雕,新疆和阗的玉雕,都是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其三,科技方面。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相当发达,这不仅表现在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反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器表现了古代蜀人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以及在青铜造型艺术方面非凡的创作才能。我国古代天文历法颇为发达,其中也有少数民族天文历法学家的贡献。许多少数民族还创造了适用于本民族的历法。如藏族使用的藏历、云南傣族的傣历、彝族的彝历、湖南苗族的苗历等,均自成体系,各具特色,都是中华文明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果。此外,在我国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史上,也都有少数民族做出的成绩。
其四,文化艺术方面。少数民族在文化艺术方面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尤为突出。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和使用了文字。其中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而今废弃不用的也近20种,这些古文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各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现在仍在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傣文、彝文、锡伯文、朝鲜文等。这些文字都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表达语言和书写的工具,也是显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用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史学著作都是宝贵的历史文献,而少数民族创作的大量具有鲜明民族色彩和风格的文学作品,均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史学价值。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舞蹈传统,而少数民族更以能歌善舞著称,在他们中间流传着大量的歌曲和舞蹈,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灿烂的奇葩。
我们今天探讨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不仅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而且对于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端正我们今天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态度,也具有现实意义。
4、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
中华文明从商周以来到16世纪以前的3000多年间.曾创造出了世界上最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一事实,国外的一些学者也予以认可,如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安田朴认为:在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文明非但不比欧洲文明逊色,反而还要先进得多。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以至于今天的西方文明中仍有借鉴华夏古老文明的成分。[1]这可从三个方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