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自我超越的无限欲望规定性述要(1)
欲望的不满足和发展,直接实现了主体我的发展和完善,并开启了新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历程。从心理不满足的原因和内容来看,人的欲望分可为三类:有、能和善的需要。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与人的三大欲望相关。欲望无限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格原因,而且人类的三大欲望都有使社会得以尽量避免人性恶的破坏作用的可能。
一、自我超越的无限欲望规定性的内涵
任何人的欲望都是无限的,不会有人对他的现状感到绝对满足。欲望总在不断满足的同时,又发展出新的欲望,主体我正是通过这种需求的满足和发展过程来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主体我的所有特征都起自于自我意识。正是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主体我不仅有对主体我的了解,以及有对与主体我相关联的人和物的了解,这种了解自然而然地会带来主体我与他人、他物的比较。越是了解和比较,就越是会使主体我感到不满足。他人有的,我却没有,他物有的,我却没有。这种比较使主体我深深意识到主体我的缺憾和不完善,形成主体我的不断拓宽的“无”的结构。“无”相对于主体我,不仅是没有,而且是引诱和不安。正是这种引诱和不安激发了主体我的欲望。只有变换这种“无”,使之成为有,或被弥补,才能消除不安。世界是如此的宏大和丰富,而对世界知识的拓展也就直接是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使“无”的结构加大,引诱和不安也随之加剧,欲望也就因此而增添。而主体我的感官又总是不断地把外部世界的信息传送给主体我,增加主体我与外部世界相关联的人和物的比较。只要这个过程不中断,欲望的增加和发展也就不会中断。
图1-9人的有、能、善三类需求一般动物只有动物的本能,是生理机制驱使它为满足本能需要而行动,本能也就构成它们的欲望的全部内容。它们没有自我意识,不具备把自我与外部世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它们对外部世界感知的能力也比人小得多,它们没有从身体姿势和吼叫声中抽象出语言,更不用说文字,除了从遗传中获得的本能之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只能靠自身的直接感受。这就限制了它们从本能之外发展出欲望的能力。因而,它们也就容易满足,除了吃和性,以及避寒、避险外,它们再无所求。即使吃和性也是仅仅以平衡体内的分泌失调为限。吃并不求精,但求一饱,性也是严格受到生理周期的限制。雌性动物在非发情期,任何性接触几乎没有。而人因为大脑的进化产生了自我意识,所有的动物本能行为也已不再简单地以本能形式表现出来。对食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吃饱,而且还求可口;对衣不是简单地满足于避寒,而且还求漂亮;对住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安全,而且还求堂皇;对性也不是简单地为了繁衍后代,平衡主体我体内的分泌失调带来的压力,而且还以此寻求快乐和浪漫。不仅如此,主体我甚至在这些与动物本能相关的需求满足中还加进了纯粹由主体我认同形成的文化要素,让本能满足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这就使人的动物本能行为在此变得无限了。可口、漂亮、堂皇、浪漫,都只有比较级,没有最高级,因而不会有满足的极限。这更不用说由心理活动变幻出来的种种欲望了。权利没有极限,当了大国的皇帝,还会想当世界的霸主;财富也没有极限,即使拥有了整个地球,也不会满足,他还想拥有太阳。
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了欲望的膨胀,要使主体我对他的现状感到满足,也就只有限制他的自我意识发展,使他不能从外部世界接受到任何信息,以减少和避免主体我与外部世界和外部社会的比较而扩展他的无的结构。一个生来就又聋又瞎的人,他的欲望不会比一般动物多多少。只要肚不饥、身不冷、性不渴,他也就充分满足了。他不会去寻求权力,也不会去寻求满足肚不饥、身不冷、性不渴之外的财富。我们可以肯定这种人也不会思想。他没有思想的材料,因为感知世界的感知通道中断了。通过触觉能否把自我与世界分离开来,也会成为问题。
像虔诚的佛教徒一样,看空世界,“色就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通过般若智慧去欲,但大都是自我欺骗,很少有和尚真正去欲了。他们的所谓去欲,只不过是抑制某些方面的欲望,但抵制了某些欲望,却又不免发展出另一些欲望来。真正的去欲只有一落地就刺瞎双眼,刺聋双耳。佛教徒崇信空,但从没有完全去欲,真正空。他们所去的欲望仅仅是正常人的部分欲望。他们去掉了权欲、财欲、色欲,却又发展出永生的欲望,即超越生死轮回,永享极乐之欲。
欲望不可能充分满足还与寻求欲望本身就是欲望有关。人人都有求知欲。求知就是寻求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并与自我进行比较,从而增加对主体我的了解。而这双重了解又直接形成了主体我的“无”,主体我的“无”又直接会转化为欲望。因此,总是一方面有欲望不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又有新的欲望不断发展出来。但是,无论是需求的满足,还是欲望的发展,这都是主体我的一种发展和完善。欲望实现了满足,也就是自我实现了肯定,使“无”得到了转化和补偿。这种自我肯定,或者是主体我的存在获得了新的保障,或者是主体我的潜能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发挥。欲望的发展则表现为自我发掘出新的“无”,是在已有的有无结构之外增加了新的“无”,而不是原有“无”的加剧。也就是说欲望的发展并不是主体我的状况和处境变得更糟,而是或者有所改善,或者保持不变。因为新的“无”是关于自我和外部世界新信息的增加,是由与新的对象进行比较而形成的,不是在既有的基础上自我肯定的价值发生了损失。欲望赖以发展的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主体我的一种发展和完善。不知道自我存在短缺和不足,也就不可能寻求弥补这种短缺和不足,完善自我必须从发现主体我的不完善开始。因此,欲望的不满足和发展,也就直接实现了主体我的发展和完善,并开启了新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历程。
二、欲望的分类
欲望就是一种心理不满足。探索欲望的分类也就应该从心理的不满足和不满足的原因和内容着手。但在已有的需求分类中,最具影响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的是欲望的发展和转换。他把欲望分为八个方面:生理需要、安全的需求、归属的需求、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郝根汉将它们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排列,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他把求知和审美并入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中。这种划分具有创见性,但并未充分揭示心理的不满足和不满足的原因和内容。
从心理的不满足和不满足原因与内容看,人的欲望分可为三类十种,分析起来更为方便。
1“有”的需求
“有”的需求也就是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它是一种被动的需求。因为不满足,主体我的存在和延续就会受到威胁,从而引起紧张、恐惧、烦躁、疼痛。可以说所有的生理不适和心理不适,都会引起这种反应。若不平息这种反应,主体我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存在。若反应强烈到一定程度,还会直接导致主体我的被否定,包括丧失最基本的健康,发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甚至死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被动需求。它是由绝对的“无”引起的生理不适和心理不满足,无须比较,它也会自动强化。最明显的原因包括饥饿、寒冷、酷热、性渴、孤独、拥挤、嘈杂、危险、挫折、悲伤、忧虑等。相对于主体我,它们本身就是否定的。因而必须实现由“无”向“有”的转化,避免它们的延续对自我造成的否定。
这类需要可又分为三种,即
(1)生理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
(3)心理平静的需求。
前两种需要也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前三种需要所界定的内容,归属的需求实际上是安全的需求的一个方面。有了归属,主体我就可借助其所归属的社会组织来增强主体我战胜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和威胁的力量,从而增加安全感。与安全相对的是危险,它实际上是对主体我的存在的一种未然的否定。心理平静主要是指主体我不受挫折、悲伤和忧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能保证主体我的存在维持在一个按部就班的正常状态。
2“能”的需求
它与“有”的需求不同,是由相比较而存在的“无”引起的,是由比较形成的“无”,并由这种“无”产生的需求。无知和没有比较,不会产生这种需求。因而它是主动的。它的存在依存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当主体我从外部世界接受的信息越多时,越会显露出主体我的“无”。之所以会有夜郎自大,是因为他对外部世界了解得太少,是在已有的信息中把自我与他人进行比较。井底之蛙之所以会向东海之鳖夸耀自我快乐,其原因亦在此。并且这种比较还会受比较对象的选择影响。既可通过选择强于主体我的对象来加大这种“无”的感受,从而强化这种需求满足的欲望,也可通过选择弱于主体我的对象来消弭这种“无”的感受,从而逃避由这种“无”带来的心理压力。
能的需求赖以存在的心理不满足,是对主体我的现状的不满足,必然导向发掘发挥主体我的潜能,发展完善自我,使主体我达到自我所能达到的高度。这种欲望的反应主要表现为自卑。别人有宽敞明亮的房子、豪华的汽车,我却没有;别人有漂亮的脸蛋、响亮的歌喉,我却没有;别人有引人瞩目的成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也没有……正是这种人有我无的结构,使之自卑。这种欲望的实现则表现为有无结构的改变,创造和实现主体我的人无我有。这种“有”的实现,使主体我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惬意,表现为一种自我认同和喜悦。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实际上就是这种“能”的需求实现时的一种内心感受。若实现了这种欲望,主体我也就感到主体我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了实现。相反地,若这种欲望不能实现,主体我也就会感到自我没有价值,没有尊严,低人一等。
这里的能的含义就是别人能行,我也能行;别人能够,我也能够;别人不行,我也行;别人不能,我也能。若这种能的需求被否定,或者不能实现,主题我就会寻求弥补或逃避来减轻心理的自卑。他人一表人才,楚楚动人,人见人爱,但这却超出了我能的范围。一表人才是父母给的,无法改变。主体我只要未被这种自卑压垮,他则会寻求获得弥补的途径。比如发愤读书,获得广博的学识和超人的能力,从而也获得众人的尊敬和爱戴、信服,以创造主体我的“有”以弥补主体我的“无”。当弥补不能实现时,他就会寻求逃避,或者是否定他人的“有”的意义,这就像吃不到园子里架上葡萄的狼一样,把葡萄贬为酸的;或者是寻求“无”的伙伴,“无”不是我一人无,而是很多人都无;或者是寻找人有我无的客观理由,强调这种无不是主体我的无能。
这类欲望可细分为五种:
(1)能力。它包括工作能力、处事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拥有了这些能力,主体我就能左右逢源,事事顺心。
(2)信赖。它表现为社会和他人对主体我的行为的理解和认同,能获得他人的真诚合作,以成就事业。
(3)智慧。它表现为能明辨是非、透彻事理,不为假象所惑;并且既好奇又能自释其奇;同时又聪明过人,巧计妙方连珠,不为他人所难。
(4)勇敢。它表现为具有充分的自尊和威武不屈,敢于直面人生,面对困难和大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有“天降大任于斯人,舍我其谁耶”的壮志和气概。
(5)服众。所谓服众也就是社会和他人对主体我的遵从、依从、服从。它表现为或是德高望重,社会和他人尊敬爱戴,愿追随其后,效力马前;或是智勇双全,社会和他人视之为希望和未来的象征,愿意服服帖帖,听从号令;或是权大势重,社会和他人战战兢兢,除了唯命是从,别无选择。
3“善”的需求